第二卷 · 教义的斗争2
2013-09-14 16:55:04   35  举报             
     
         
 《德国人——一个国家的双重历史》比起讲解德国历史更注重讲解德国人的各种特点,所以时间轴读着读着就有点混乱,因而想着重对历史流程做个整理。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菲利普二世
  科迈尼奥斯
  公元1527—1598年
  法国荷兰意大利英国罗马教皇
  丢勒
  所谓“宗教战争”:天主教的法国反对天主教的德国皇帝;萨克森、勃兰登堡和丹麦的新教诸侯反对新教瑞典
    阿尔巴公爵在荷兰的暴政
  德国爆发“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期间的思想界
  伟大的教书匠
  公元1556年退位
  西班牙领土在他死后四分五裂
  与路德、查理五世同时代的天才画家们
  外国均想借机掠夺与破坏德国
  路德和米朗克松马上出来反对其学说
  法国继经济和政治援助之后,很快派出军队直接干预
  1.瑞士和荷兰摆脱了从属德国的地位,取得独立2.法国得到阿尔萨斯和莱茵河右岸永久驻军的权力3.其他国家的思想、语言和各种影响渗透到德国,对德国的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4.大片沿海地区落入瑞典和丹麦之手5.德国无权分享任何新发现的殖民地6.经济遭到破坏,人口大量减少7.各个社会阶层在战争中都受到了削弱,唯独诸侯的权力增强了,而自由则受到了限制
  空想家与数学家,诗人与神秘主义者
  起因:波西米亚把两个皇室官员从布拉格城堡窗口扔出
  公元1620年
  笃信占星术
  小汉斯·荷尔拜因
  菲利普二世逝世二十年后
  查理五世的继任者
  第谷·布莱赫
  孤独的查理五世
  菲利普二世发动一系列在欧洲的战争与暴力运动
  白山附近斐迪南皇帝战胜波西米亚
  当新执政的君主奥伦治亲王征求莱顿城市民的意见,是愿意免税还是奖励一所大学,以表彰他们在战争中的功绩时,他们选择了后者。
  哥白尼
  荷兰人英勇战斗获得自由
  阿尔伯莱希特·冯·华伦斯泰因(1583—1634)
  波西米亚出身的独裁者与暴发户,依靠财力与兵力成为斐迪南二世的军队统率
  《奥格斯堡宗教合约》
  瑞典国王在取得胜利后死去;华伦斯泰因溜回波西米亚,最终被暗杀
  1.诸侯的力量得到了加强2.路德的宗教斗争只取得一半的成果,而其政治斗争目标完全没有达到3.人民没有争得宗教信仰的自由
  约翰·开普勒
  天文学家
  瑞典国王古斯达夫二世·阿道夫斯入侵德国
  宗教斗争与一系列国内外战争令他精疲力尽
  卢卡斯·克拉纳赫
  马赛厄斯·格吕内瓦尔德
   
 
 
 
 
  0 条评论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