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产品分析报告
2015-08-19 20:55:21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产品经理系列 第三弹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功能
通讯
移动端属性
Always online
移动端即时通讯的特点
功能极简
非常突出重点,一共就四个底部按钮,强调了通讯这个主打功能,把所有其余的衍生功能都放到了“钱包”里,降低了对用户的干扰
支持语音
配合手机的使用特点:打字不如语音方便、自带话筒方便录音、符合手机最原始的使用习惯
配合背景
4G
可支持Always online,支持朋友圈的图片主打功能
智能手机
增加了手机使用频率
微信公众号
阅读号
以长文阅读为主
打造“有质量”的阅读习惯,与微博的功能相区别
以被动推送为主
此处与知乎的功能相区别
这也是移动端属性的一个体现:移动端上,用户不方便进行搜索,而直接下滑浏览更加方便
传播方式较封闭
自行筛选
主要依靠身边的推荐、转发而获知,微信并没有自带公众号推荐功能,免得给用户造成打扰,微信基于熟人打造的通讯网络,身边接受到的信息基本都通过周围朋友而产生,已经过一层自己朋友的过滤,发现的公众号一般比较对味
马太效应
有一定规模的公众号传播越来越广,刚开始做的公众号传播比较困难
订阅号
商品销售为主
广告质量不错
通过服务号培养起来用户阅读长篇优质推送的习惯,订阅号的推送形式也和服务号差不多,推送的广告需要一定的雕琢,比较有品质
配合支付
为日后的产品盈利打基础
社交平台
图片功能
配合移动端的“读图”特征
4G和智能手机的大背景配合
基于个人交友关系
只有相关好友能够看到彼此的留言,打造真正的“朋友圈”概念
对基于手机通讯的一种体现,营造的是熟人关系
支付
对接各种商家
现金流
基于熟人关系的支付功能
微信红包
竞品
微博
平台活跃对象:微博为开放式,微信为私密式
手机QQ
交友关系
微信:主要基于手机联系人,打造熟人圈;QQ交友方式相对开放,与手机关联的用户习惯没有形成,着重的还是“交友”功能
衍伸功能
QQ:同城活动、娱乐活动;微信:支付、购物、公众号阅读
QQ的“交友”功能和微信的“通讯”功能两个不同侧重点
未来的盈利方向不同
微信的盈利性更强一些
运营
前
通讯、社交平台、优质订阅号
几乎没有对用户的打扰
广告少
订阅号不允许主动给用户发消息,减少发广告几率
允许屏蔽微商
中
引入支付、服务号、朋友圈广告
优质广告
通过订阅号培养起来的阅读优质长文的习惯,所以服务号会更在广告文案上下功夫
允许屏蔽微商,使劣质广告能够被淘汰
服务号的推送次数限制,减少垃圾广告
利用大数据
朋友圈广告有针对性投放
支付方便
绑定银行卡直接支付即可
背景:此时用户的移动支付习惯已经得到培养
未来
移动端即时通讯软件,支付通道
强调通讯和熟人关系
提高微信中的内容质量
订阅号优秀文章
优秀广告
基于熟人关系,所以朋友圈和联系人聊天的内容相对符合个人品味
盈利
订阅号
打赏
商城
朋友圈
广告
支付
各种商家
服务号
支付通道
结论
熟人关系
基于通讯录发展的熟人关系
朋友圈体现
通讯功能
主打功能
操作方式体现
移动属性
通讯特点
朋友圈读图
支付方式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