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总结
2016-08-02 09:56:33 0 举报
政治是关于权力和治理的学问,涉及公共事务的决策、实施和管理。它涵盖了国家、地方政府、国际组织等各个层面,旨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政治学研究政治制度、政党、选举、立法、行政、司法等方面的问题,为政治家、政策制定者和公民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政治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既有合作与协商,也有竞争与冲突。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政治关系日益紧密,各国需要加强沟通与协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贫困和疾病等。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第五套卷
1.人们的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反作用不了2.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顺应自然3.伟大事业-开辟前进道路 伟大工程-决定性作用 伟大斗争- 伟大梦想-4.抗日战争完全取得胜利的标志-台湾以及澎湖列岛由中国收回5.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前提 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重点建设 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依托 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保障6.嫦娥五号探测-开启了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7.中国天眼-意味着人类向未知宇宙地带探索的领域更加深邃,眼界更加开阔8.玉兔二号-首次实现月球背面着陆9.天问一号-中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迈出了我国自主展开行星探测的第一步10.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意义;五大特点11.鲲龙AG600-水陆两洗飞机;12.在个别之中存在这一般-个性与共性;特殊和一般13.影响资本周转关键因素有2个-①资本周转时间 ②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14.对帝国主义的认识进入理性阶段-五四运动15.工人阶级开始独立的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16.辛亥革命的意义-3 ①推动近代中国社会变革 ②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③传播了民主共和的思想17.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平等
肖二
1.剩余价值率:m/v 利润率:m/c+v( 不变资本 c 生产资料)(可变资本 v 工资)(m 剩余价值)2.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且数量最大-个体经济 领导地位-社会主义国营经济3.商品的价值在质的规定上是相同的4.新民主义党的三大优良作风 ①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作风 ②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 ③自我批评的作风5.新文化运动发起的标志-《青年杂志》6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胎记7.2020-2035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要求 ①由数量和规模扩张向质量和效益提升的根本转变 ②创新性国家前列 ④进入高收入国家前列(行列) ③生态环境根本转好 ⑤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 ⑥建成教育强国,文化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 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8.2035-2050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第四套卷
第三套卷
第七套卷
肖一
1.价值评价的标准是主体的需要2.当前我国发展中的矛盾集中体现在-发展的质量上3.“十四五”时期经济发展的主题-推动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时期经济发展的格局-国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 “十四五”时期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向往 “十四五”时期经济发展的主线-深化供给侧结构向改革 “十四五”时期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科技的自强自立4.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着力点-解决法治领域的突出问题5.《反对本本主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90周年6.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7.爱国主义的着力点-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8.联合国成立75周年-主持公道、例行法治、促进合作、聚蕉行动9.G20峰会-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开放包容,坚持互利合作,坚持与时俱进10.亚太-坚持开放包容,坚持创新增长,坚持互联互通,坚持合作共赢11.巴黎和会论坛-团结互助,共抗疫情,开放合作,共促复苏,秉持正义,维护和平12.不可能和可能不可以相互转化13.劳动是一切社会财富的唯一源泉 × 社会财富-使用价值-来源:①生产资料②具体劳动14.经济危机的爆发避免不了15.市场主体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市场主体-①国企②私企③个体工商户-②③不是社会主义经济16.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全面小康17.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遵循-A自愿原则 B公平原则 C诚信原则
第六套卷
第二套卷
1.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2.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生产的统一3.邓小平理论轮廓的形成标志 ①十三大 ②第一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系统的概括4.三次分配: 第一次-市场-劳动者劳动报酬 第二次-政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对农村贫困区域的转移支付 第三次-社会-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5.党的新闻娱乐工作第一位是-政治方向6.改良和革命辩论到底要不要-以革命的方式推翻清王朝(驱除鞑虏)(满清统治者)7.土地属于经济方面8.要把握好事物之间的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内因与外因)9.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10.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①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②观念上层建筑11.当今时代主题-和平和发展-一直没变过-且与外交政策无关12.市场在资源调控中起决定性作用13.法律责任-①民事责任 ②行政责任 ③刑事责任
1.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显著的优势是-坚持全国一盘棋2.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法治政府建设3.深圳政府赋予自主权的方式-清单批量授权4.过渡形势的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5.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是按照等价交换原则(只是掩盖了剥削)6.平安-①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 ②及重要的民生 ③最基本的发展环境7.社会建设的根本任务-发展8.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发展
第一套卷
1.社会存在:①生产方式 ②地理 ③人口2.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关系3.三大攻坚战:①脱贫攻坚战(最大的短板)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③污染防治攻坚战4.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的基石-人民安全 国家安全的基础-经济安全 国家安全的根本-政治安全 国际安全-依托 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保障5.平型关大捷-1940-抗日-林彪 中国军队第一次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百团大战-抗日-彭德怀 八路军对华北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以破袭敌人交通线为重要目标的进攻战役 台儿庄战役-抗日 继长城战役、平型关大捷等战役后,中国人民取得的又一次胜利,是抗日战争以来 取得的最大胜利,也是徐州会战中国民革命军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6.辩证唯心-维新派也有辩证7.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框架8.产业创新-以市场为主体-减少(放宽)市场准入限度9.2035年都为前列;2050位行列10.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主观-阶级局限性 客观-资本主义建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1.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2.非公有制经济是(中特)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3.对中国人是振聋发聩的警醒-《天眼论》4.土改(反封建)-①解放战争时期 ②建国初期 抗日战争-土地革命5.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生产力 上层建筑的好坏取决于服务的经济基础是不是适合生产力 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总和6.单选-资本价值构成; 多选-资本价值构成、资本技术构成、资本有机构称7.资本积累导致-①有机构成增加(生产资料:工资) ②资本主义灭亡 ③社会两极分化加剧 ⑥失业现象产生 资本原始积累-资本家和封建贵族用暴力夺取农民土地 部门间的竞争-资本从利润率地的部门专向利润高的部门8.暂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列宁、褒)-苏联模式(斯大林、贬)9.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理念10.道德-意识形态-主观;劳动实践是客观
时政三/8、23
1.科技-①对社会历史(经济社会)重要作用 ②生产发展起决定作用2.事物普遍联系的基础-物质3.年剩余价值率:m*n/v4.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生产相对过剩 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5.共享-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6.间距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7.客观规律是主观能动性的前提8.必然是自由的前提和条件9.人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10.人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推动不断发现新的真理11.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后市场价格的变动不再以价值而是以生产价格为中心12.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13.进入新时代的意义?314.生态问题是集中而不是分散(一个部门不是多个部门)15.现代化经济坚实的基础-实体经济
1.现象-->本质是-从客观到客观(表现);主观-->客体是-反映2.毛泽东思想:①初步形成-土地革命早期 ②逐步成熟-遵义会议以后 ③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继续发展3.社会治理的重心-向基层下移落到城乡社区4.系统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的问题-《论反对日本主义的策略》5.立法-公正、公平、公开、科学、民主、依法 执法-合法、合理、信赖保护、效率 司法-正确、合理、合法、及时6.民族资本家之所以接受和平改造其一-国家对粮食和工业原料统购统销7.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①政协制度 ②民族区域制度 ③基层群众制度8.进行文化渗透-①创办《万国公报》②外国传教士 ③炮制中国威胁论
肖三
1.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是一切科学认识的首要前提2.我国民族理论和民主政策的主线-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3.九一八事变-东北抗日联军4.六又的政治局面-《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式》5.程序法部门-①诉讼法 ②非诉讼法(仲裁法)6.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7.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律-反复性和无限性8.人类认识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9.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谁领导?谁来干?干谁?-领导、动力、对象10.我国宪法基本原则 ①民主集中制原则 ②人民主权原则 ③党的领导原则 ④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⑤社会主义法制原则
1.垄断由低到高:短期价格协定、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际卡特尔、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2.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物质利益分配:“统筹建顾、适当安排”的方针 科技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政党关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3.党的基础建设-思想建设;党的根本建设-政治建设4.统战工作的主题:大团结大联合 政协工作的主题:团结和民主 各党派之间的相处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政协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5.《天朝田亩制度》只是空想原因:分散的小农基础上不可能真正实现平均贫富 在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地主所有制6.中华民族第一次普遍觉醒-中日甲午战争 中华民族第一次全面觉醒-五四运动7.必然存在于偶然之中8.实践活动-①生产劳动(最基本)②社会政治 ③科学文化9.市场和经济不是区分制度的标志是手段10.掀起辛亥革命的高潮-武昌起义11.辽沈、淮海、平津战役-①开启战略决战 12.22年之久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南京解放
第八套卷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