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公约和PCT
2016-08-20 23:44:11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巴黎公约和PCT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巴黎公约
基础知识
地域性
便于申请人跨国获得保护
1873年维也纳发明国际展览会,特别法提供临时保护
1883年通过并签署《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最初签署国11个
初始成员国14个
2013年174个
意义
保护知识产权第一个国际公约
确立了国际保护基本原则
成为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基石
性质
开放性条约,任何国家可申请加入
中国
时间
1984通过并申请加入
不受28条第一款约束
1985成为成员国
1967斯德哥尔摩文本
核心原则和内容
重要内容
工业产权范围和种类(第一条)
国民待遇原则(2、3条)
成员国之间在法律上给予本国国民同样待遇
非成员国国民,有住所营业所的,享受国民待遇
例外
可保留指定代理机构等权利A19
优先权(第4条)
外国优先权
要求
首次申请12个月/6个月
相同主题
工业产权(专利、实用新型等都可以)
声明和首次申请副本
相对独立性
首次申请的撤回、放弃和被驳回不影响优先权
专利独立原则(第四条之二)
各国独立审查并决定是否授予,互不影响
一国驳回不影响其他国申请
展会临时保护(11条)
不延长优先权期限
强制许可(第5条)
同专利法内容
临时过境(第5条之三)
同专利法内容,A69.3
其他(感觉不重要)
题目答案
ABCD
ABD
ACD
BCD
ABC
PCT
概述
PCT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巴黎公约的不足
时间紧迫
12个月
任务繁重
各个国家的格式和文字
被动盲目
不知道能不能获得授权
资金压力
重复劳动
从各国专利审查角度
1970年通过条约,1978年实施
1978年18个成员国
2013年146个
中国1994年加入PCT
1997年适用于香港
国知局的职能
受理局
国际检索单位
国际初步审查单位
指定局和选定局
PCT是属于巴黎公约下的国际性条约
特点
一种语言,向一个局,交一份申请
一个受理局进行形式审查
一个国际检索单位进行检索
国际局公布
一个国际初步审查单位进行初步审查
审查和授权分别完成
优势
决策时间延长至30个月
手续简化
资金投入准确
避免重复劳动
等
申请的主要程序
国家申请到PCT申请阶段
12个月优先权
国际阶段
18个月
提出申请
受理
国际检索
公布
在指定国获得临时保护
公布之日即成为现有技术
补充国际检索(可选)
国际初步审查(可选)
国内阶段
中国可再延长两个月宽限期
缴纳费用
提交译文
常见问题
没有国际专利,只有PCT国际专利申请
PCT是花钱买时间和避免盲目花钱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