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资本预算的基本原理
2016-10-28 09:29:01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资本预算是一种用于评估长期投资决策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比较投资项目的预期收益和成本来确定是否进行投资。在资本预算中,通常会使用净现值(NPV)和内部收益率(IRR)等指标来衡量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此外,资本预算还需要考虑风险因素,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通过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企业可以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以实现最大化的利润和价值。总之,资本预算是一种重要的财务管理工具,它能够帮助企业有效地分配资源,实现长期战略目标。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预测收益
无杠杆净收益=税后项目增量收入-付现成本和折旧
项目的外部性
项目带来的可能增加或减少公司其他经营活动利润的间接效应
确定自由现金流和NPV
自由现金流
项目对公司可动用现金的增量影响
无杠杆净收益+折旧-资本性支出-NWC增量
=(收入-付现成本)*税后-资本性支出-经营运
资本变动+折旧税盾
资本变动+折旧税盾
净运营成本NWC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现金+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
PV(FCFt)=FCFt/(1+r)^t
从备选项目中选择
计算每种选择相关的自由现金流,比较其NPV
比较不同的现金流,忽略相同的现金流
对自由现金流的进一步调整
其他非现金项目
现金流发生的时机
加速折旧
清算价值或残值
终值或持续价值
纳税递延
项目分析
保本
NPV=0
盈亏平衡分析
对每一个参数计算项目NPV为0时的参数值
敏感性分析
将NPV计算分解为各组成成分假设,并显示在基本
假设改变时,NPV如何随之变动
假设改变时,NPV如何随之变动
情景分析
考察改变多个项目参数对NPV的影响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