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思维,新的增长才刚刚开始
2020-11-11 22:22:01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笔记侠】秦朔:转变思维,新的增长才刚刚开始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三、从CMO(首席营销官)到CDO(首席数字官)再到CGO(首席增长官)    
     从CMO(首席营销官)的角度看    
     60年代讲4P  
     90年代讲4C  
     21世纪讲4R  
     从品牌的角度看    
     品牌是差异化的产物  
     品牌是消费者感受的总和  
     品牌是利益相关者感受的总和  
     品牌是社会感受的总和  
     观点:CMO要通过数字化,转型变成CGO    
     从卖产品到卖服务    
     数字化不仅把模拟变成数字,而且把整个商业模式和整个服务类别都进行数字化,不仅仅是卖产品,更多的是卖服务。  
     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个性化    
     新的端到端的互动式服务以数字化、智能化为主线展开,实现业务数据化和数据业务化;  
     用内容打通人和场景中的触点,实现精准化、个性化;  
     最终品牌部门和市场部门都会变成消费者资产的投资和增值部分。  
     营销的背后,是人的数字化    
     今天能够得到满足的消费者需求只是冰山一角,在海面以下的冰山还很大,还未得到满足。    
     比如我坐在汽车里面想喝星巴克,或者在西湖里划船时想喝星巴克,这可能吗?  
     当一切的东西都数据化、数字化,而且通过生态系统完整的连接起来以后,我们整个商业基础设施会改变,那个时候冰山下面的东西会越来越多的被满足。    
     比如你在车里说:“想喝一杯星巴克。”  
     斑马语音系统把信息直接传导到外卖平台,这个时候它可能会问你:半个小时以后到哪里。  
     后台会进行人工智能搜索,什么时候用哪条线上的哪个小哥到哪一间星巴克取咖啡,送到你指定的地方。  
     一、低增长时代的高增长现象    
     从两个角度看低增长    
     1.整个市场的增长速度在降低    
     增长手段    
     开发新产品  
     重新定义自己的行业  
     今年上半年青岛啤酒的增速是9%,伊利大概是13%多一点    
     开发新产品:青岛啤酒、伊利的增长都来自于新产品。  
     重新定义自己的行业:不再说自己是啤酒行业或者乳品行业,而是把自己重新定义成大健康产业。  
     2.我们可以看到:增长还在持续    
     欧莱雅中国    
     2018年增长了33%  
     六个品牌在中国市场都成了10亿人民币的单品  
     三个品牌在中国市场做到了欧莱雅全球第一  
      拼多多    
     这个季度之前的12个月,拼多多的GMV(销售总额)是7000多亿  
     今年年底可能达到9000多亿  
     在未来三年的GMV可能达到2万亿  
     苏宁    
     今年以60亿作价收购家乐福中国80%的股权,一共48亿人民币。  
     喜茶    
     2012年才开第一家店,腾讯领投时的估值差不多90亿。  
     喜茶只做茶饮,而家乐福在中国经营了那么多年,喜茶的估值却比家乐福要大1.5倍  
      三只松鼠    
     2012年在互联网上做轻食品,当时,恰恰食品已经在细分市场上做得非常成功  
     从2012年到现在,三只松鼠的市值是恰恰食品的2倍  
     二、增长空间    
     世界银行的最新数据  
     中国未来的潜力巨大    
     中国经济占全球经济的比重是15.86%,美国是23.89%。  
     人均GDP只有美国的六分之一,而增长速度是美国的3.9倍。  
     未来的增长有五个趋势    
     1.服务消费。    
     服务消费的增长趋势非常明显。   
     2.1980年后出生的人口。    
     年轻人去做年轻人的市场  
     3.下沉市场    
     我国的乡村人口仍有5.7亿,占总人口比重41.5%。  
     在种植业、养殖业相对比较稳定的那些地区,在打工汇来的钱比较固定的区域,下沉市场的消费在慢慢起来。  
     4.银发族    
     60后和70后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已经有比较好财富积累的两个代际。  
     60后、70后已经告别了节约即美德,是消费即美德的信奉者。  
     60后是中国所有代际中人数最多的,60后、70后加起来有4亿多人。  
     5.技术驱动    
     不展开讨论,但明显看到非生活必需品的占比也在提高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