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藥物治療
2021-02-25 19:21:39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精神科藥物治療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抗精神病藥    
     第一代 典型抗精神病藥物    
     機轉:多巴胺的結抗劑,D2阻斷作用  
     常見副作用    
     錐體外徑症候群EPS    
     肌張力異常 (Dystonia)    
     眼球上吊、頸部歪斜、牙關緊閉、角弓反張  
     靜坐不能 (Akathisia)    
     來回走動、原地踏步、坐立不安  
     巴金森氏症效應 (Parkinsonian syndrome)    
     顫抖、肢體臉部表情僵硬、眨眼頻率變少、小碎步  
     遲發性運動困難(Tardive Dyskinesia,TD)     
     捲舌頭、噘嘴巴、扭動脖子、身體。
易發生於年紀大、女性病人  
     抗膽鹼作用    
     口乾、便秘、小便困難、視力模糊、意識混亂等,可能會引起窄角性青光眼發生。  
     姿勢性低血壓    
     阻斷α接受器的作用  
     抑制PIF(Prolactin inhibitor factor)    
     抑制PIF → 泌乳激素增加 →
男性女乳症、溢乳、月經週期改變、性功能障礙  
     過度飲水  
     眼睛病變    
     色素性視網膜炎  
     抗精神病藥物惡性症候群 NMS
(Neuroleptic-Maliganant Syndrome)    
     BT>38度  
     HR過快、BP不穩定  
     全身僵硬、肌酸酐酶CK升高、譫妄或意識改變、WBC升高  
     第二代 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    
     機轉:D2阻斷作用+5-HT recepter阻斷作用  
     與第一代相比之副作用    
     較少產生EPS、遲發性運動困難  
     比較不會使泌乳激素高  
     顆粒性白血球缺乏症    
     常見於Clozapine  
     監測CBC  
     產生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mdrome    
     血糖、血脂、體重增加  
     較高的心血管及靜脈栓塞風險  
     抗憂鬱劑    
     第一代    
     三環及異環抗憂鬱劑TCA    
     機轉:抑制正腎上腺素和血清素的再吸收  
     副作用    
     口乾、便秘、尿滯留、視覺改變  
     姿勢性低血壓  
     嗜睡(可於睡前服用)、體重增加  
     心律不整  
     單胺氧化酵素抑制酶MAOI    
     機轉:抑制單胺氧化酶,使其無法破壞正腎上腺素、血清素等傳導物質  
     副作用    
     姿勢性低血壓  
     體重增加  
     與含酪胺酸(tyramine)的食物共用,小
心引發高血壓危象(Hypertensive crisis)  
     與SSRI併用,小心引發血清素症候群(serotonin syndrome)  
     第二代    
     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SSRI    
     機轉:選擇性的抑制血清素再吸收  
     副作用    
     頭痛、失眠(可於早上服用)   
     性慾降低、靜坐不能  
     噁心腹瀉、腸胃不適   
     體重增加、 骨質流失  
     正腎上腺素與血清素回收抑制劑SNRI    
     機轉:抑制血清素與正腎上腺素的再吸收  
     副作用    
     頭痛、失眠  
     性慾降低、靜坐不能  
     高血壓、尿滯留   
     噁心嘔吐  
     抗焦慮藥及鎮靜安眠藥    
     BZD類藥物    
     機轉:活化GABA,使大腦活動減少  
     副作用    
     過度鎮靜、記憶力減弱、運動不能、輕度抗膽鹼等症狀  
     易產生耐藥性及依賴性  
     驟然停藥可能會發生反彈性失眠、焦慮狀態等戒斷症狀出現。  
     用藥期間應避免併用其他中樞性抑制作用藥物,如酒、嗎啡類止痛藥物  
     非BZD類藥物    
     作用快、半衰期短  
     副作用    
     頭昏、腸胃不適  
     失憶、夢遊  
     可能會發生前行性失憶症狀  
     情緒穩定劑    
     鋰鹽Lithium    
     機轉:減少兒茶酚胺的釋放  
     第一線用藥  
     長期治療可降低自殺8-10倍風險  
     治療濃度狹窄,要監測血中濃度、腎
功能、甲狀腺功能、Na及K離子濃度    
     治療濃度    
     0.6-1.4mEq/L  
     中毒濃度    
     >1.5mEq/L  
     中毒症狀    
     1.5-2.0 mEq/L    
     腸胃不適、手抖、痙攣、口齒不清、衰弱、昏睡等  
     2.0mEq/L以上    
     發燒、尿量減少、BP下降、脈搏不規則、意識不清、全身痙攣、昏迷甚至死亡  
     副作用    
     噁心、嘔吐、腹瀉  
     劇渴、多尿、肌肉無力  
     頭痛、記憶受損、輕微手抖  
     痤瘡  
     甲狀腺功能低下  
     體重增加(體液滯留)  
     抗痙攣藥    
     機轉:抑制GABA轉胺酶活性,增加GABA的濃度  
     治療急性躁症或混合狀態、預防復發  
     與鋰鹽共用效果更加  
     副作用    
     腸胃道不適  
     手部顫抖、鎮靜、運動失調  
     脫髮  
     顆粒性白血球缺乏症  
     史帝文-強生症候群SJS    
     1-2周出現黏膜潰爛  
     治療急性躁症、預防復發  
     鎮靜安眠、抗焦慮、抗痙攣以及肌肉鬆弛  
     治療雙相情緒障礙症、預防復發  
     主要治療思覺失調正性症狀  
     短效(半衰期小於12小時)
中效(半衰期12~24小時)
長效(半衰期大於24小時)  
     快速誘導睡眠、縮短入睡時間,
較不會改變睡眠週期  
     須立即停藥、採用支持療法、補充體液、矯正發燒  
     可治療正性、負性症狀  
    
 
 
 
 
  0 条评论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