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面对业绩
2022-01-28 18:55:08 3 举报
AI智能生成
《五分钟商学院》学习笔记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项目三角形:优质、快速或廉价,只能选两样
概念
把范围、时间和成本,作为三条边,画一个三角形。然后把范围的边加长,有一些基础几何知识的同学就知道,
这时我们必须相应加长时间,或者成本,使得三角形保持闭合,这就是著名的“项目三角形”
这时我们必须相应加长时间,或者成本,使得三角形保持闭合,这就是著名的“项目三角形”
案例
果农种苹果,希望多又好,这是范围,除此呢希望长得快,是时间,省,希望减少肥料等资源的投入,是成本。
但这是不可能的,又大又多很难又快又省,甚至果农会剪掉一些枝来保证大
但这是不可能的,又大又多很难又快又省,甚至果农会剪掉一些枝来保证大
运用:如何保证三角形不坍塌
固定第一边:确定项目里什么是你的底线
调节第二边:基于底线,调节其他边
投资第三边:确认两条主要选择后,就全力在第三边投资,该付出成本就要付出成本
六西格玛:变态的质量,源自于变态的过程管理
概念
sigma“标准差”是统计学的概念,用来衡量一组数据与“标准”之间的“偏差”。这个标准差,通常用“每百万次采样数的缺陷率” (DPMO)来衡量。1- sigma, 就是每百万件抽样中,有69万个不合格,相当于一本书每页有170个错别字。3—sigma,就是每百万件抽样中,有6.7万个不合格,相当于一本书每页有1.5个错字。6—sigma,就是每百万件抽样中,有3.4个不合格,相当于整个小型图书馆的所有藏书中,只有1个错别字
案例
A、B两家各送6件产品检测。A组产品的直径为95、85、75、65、55、45厘米,B组产品的直径为73、72、71、69、68、67、66厘米。两家产品的平均直径都是70厘米,但显然,B公司的产品直径之间的差距,要比A公司小得多。我们说B的“标差”比较小。在商业上,标准差越小、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越高
1982年摩托罗拉质量危机,吸取各家所长,提出了6—sigma质量管理的理念,1984年—186年期间实施。1988年,摩托罗拉赢得美国国家质量奖。1987—1997年,共计节省成本累计达140亿美元
同样实施的霍尼韦尔公司1999年一年就节约成本6亿美元。1995年GE开始实施6—sigma管理。推行期间,总资产从250亿美元,增长到450亿,市场规模从全美第10位,发展为全球第1位
运用
6—sigma不仅是统计学概念,更是一套死磕过程改进的管理哲学,和一套叫做DMAIC的管理工具。DMAIC是五个英文单词的缩写。D代表Define,定义质问题,M代表Measure,收集有关质量问题的数据; A代表Analysis,分析数据、发现问题的主要原因,I代表Improve,针对原因进行改进,C代表Control,监控改进结果,不断循环。变态的质量,源自于变态的过程管理;看似简单的DMAIC,不断循坏,会有奇效;质量,就是稳定性,就是一次性把事情做对
财务报表:能用数字讲故事的三张报表
风险管理:悲剧里挖出来的学问
概念
风险管理的目标就是要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安全保障。要理解风险管理,必须首先理解风险的两个维度:损失和可能性
四种风险管理方法
转嫁:发生概率很低,但一旦发生损失很大的风险,比如预防癌症买保险就是风险转嫁
规避:发生概率很大,一旦发生损失也很大的风险,比如赌博,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赌
降低:发生概率一般,损失也尚可接受的风险,比如培训质检降低员工犯错,通过降低可能性,想办法预防
自留:发生概率很低,损失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风险,比如员工请假,可以留一笔储备资金用来应对
向上管理:你敢管理你的老板吗
概念
通用电气的前CEO杰克·韦尔奇,是一位神一样的管理者。他的助手罗塞娜·博得斯基做了杰克·韦尔奇14年的助理,她把和老板一起工作的经验写成了一本书,叫《向上管理:做副手的智慧》,提出了“向上管理” (managing up)的概念
“向上管理”是一个有趣的说法,你不能真的管理你的上级,因为你没发给老板发工资、打绩效,本质上是一种高超的“影响力”
如何获得“影响力”
建立信任
知情权:及时主动汇报事情进展
始终兑现承诺
储蓄影响
老板一定有过人之处,但你的老板仍在某方面需要你的帮助,提供越多真诚的帮助,就是往你在他的影响力账户里储蓄越来越多的影响力。 怎么帮助?
①通常老板的时间比较宝贵,所以用你的时间节省他的时间,他会备受感激,②其次可以多分享一些业内的知识或文章
①通常老板的时间比较宝贵,所以用你的时间节省他的时间,他会备受感激,②其次可以多分享一些业内的知识或文章
沟通技巧
“老板,我有个想法想和您聊一聊,方便吗?
“你说?”
“关于周三要交给您,给张总的方案,我觉得有三种做法,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我比较建议第一和第二种,因为...老板您看我们怎么选?
“如果在第一种和第二种中,再选一个呢?”老板问。
“老板,您曾经说过,用产品打动容户才最长久,我非常有启发,根据这个思想我觉得第一种更合适,您觉得呢?"
“我也觉得是。那就去做吧。有问题,随时向我报告”。
“你说?”
“关于周三要交给您,给张总的方案,我觉得有三种做法,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我比较建议第一和第二种,因为...老板您看我们怎么选?
“如果在第一种和第二种中,再选一个呢?”老板问。
“老板,您曾经说过,用产品打动容户才最长久,我非常有启发,根据这个思想我觉得第一种更合适,您觉得呢?"
“我也觉得是。那就去做吧。有问题,随时向我报告”。
这一段对话有很多套路:①提问同时带上建议或方案,②提两个以上建议并说明原因,
③带一些上司比较倾向的建议并说明在某个时刻,④与上司讨论,由上司决定
③带一些上司比较倾向的建议并说明在某个时刻,④与上司讨论,由上司决定
0 条评论
下一页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