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读懂Web3.0:区块链、NFT、元宇宙和DAO》读书笔记
2022-10-18 10:36:01 4 举报
AI智能生成
Web3.0介绍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第1章 什么是Web3.0
三个问题
1.Web3.0是什么?
1.Web3.0是什么?
1.Web3.0是什么?
第2章 当谈论Web3.0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从Web1.0到Web3.0
Web1.0
互联网刚开始普及,由于技术和硬件发展的限制,传播者往往是一些商户,用户通过网站被动地接收信息,二者之间几乎不存在互动关系,信息内容通常是为商家服务的广告。
彻底改变了信息的存储和传输方式。
基于TCP/IP、http、www协议,基于PC、基于浏览器技术、B/S、基于互联网实现了电子图文信息的网络存储与传输、访问与传播,使得图文信息的交换成本、交换速度大大降低。
Web1.0信息属于只读模式,人们只能被动交流,不便双向交互。
信息数据集中在服务器(S端),面临权属、网络攻击等安全风险。
缺点
在信息的表现形式上,受到当时网络的限制,实时信息是通过文字的形式向用户展示的。
没有互动。
Web2.0
彻底改变了交互方式。
基于html5、ASP、JSP等技术,基于移动端、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实现了图像、文字、声音、视频等动态多媒体信息的网络传输与实时交互,让社交媒体和电子商务平台兴起。
Web2.0 信息实现了读写操作,人们可以主动交流,大大方便了信息交互。
缺点
过于机械化的验证:过于机械化的“人机验证”以确认你的人类身份。
账户安全性无法保证:你在登录多年未登录的账户后可能会发现所有内容或文件都不存在了。
账户隐私无法保证:手机号等个人信息被泄露,各种广告、骚扰电话让人不胜其烦。
不良竞争格局:在平台发展的中后期,随着其用户数量和影响力的增加,平台与用户和早期相关利益者的博弈关系便会由原本的合作转为零和博弈。
对监管机构的强依赖:Web3.0概念的提出者Gavin Wood(林嘉文,是以太坊的联合创始人,也是Polkadot的创始人)曾表示,Web2.0这种依赖监管机构来确保信任的中心化模型,使得产业发展受限于监管机构的行政效率、数量等因素。
Web3.0
改变了互联网后端的数据结构。
引入了通用状态层,从而通过通证来激励网络参与者,Web3.0 将彻底改变价值的交换方式**。
Web3.0将由区块链技术重新定义互联网后端的连接方式,彻底改变互联网的数据存储和管理方式。
特点
统一的身份认证
在理想的Web3.0世界中,身份认证将会由一个统一的平台进行。
数据确权与授权
Web3.0时代,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确权与授权将改善数据归头部平台私藏的情况,用户可以掌握个人数据的使用权和所有权,个人隐私可以得到很好的保护。
网站或平台对用户数据的获取必须要获得用户的许可,一切不再以平台为中心,而是以用户为中心,形成去中心化的格局。
无须信任
在Web3.0世界中,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的去中心化服务为“无信任”提供了可能。
打破垄断
Web2.0本质上是中心化的弊端,而此类情况在以“去中心化”为精神内核的Web3.0世界中是完全不会发生的。
Web3.0的资本推手
资本为什么入场Web3.0
尽管Web3.0的发展在当下尚处于“概念”阶段,但早期对此领域进行投资的资本现在已获得了巨额的回报,其中既有一些专为Web3.0成立的新兴资本,也有一些已将触角伸到Web3.0的Web2.0传统资本。
Web3.0的资本状况
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
a16z
a16z这个名字源自其两位创始人的名字Andreessen和Horowitz,从A到z中间有16个字母。
Coinbase Ventures
Paradigm
Pantera Capital
Animoca Brands
Three Arrows Capital
传统Web2.0企业的曲折转型路:从Facebook到Meta
第3章 Web3.0的核心技术——区块链
初识区块链
区块链是什么
可以把区块链理解为一串包含交易信息的数据块按照时间顺序有序连接组成的链表结构。
描述
篡改难度极高。
什么是区块
区块是在区块链中用于永久存储数据信息的载体单位。
每个区块都包含区块大小、区块头、交易计数器和交易信息。
什么是节点
每个安装有区块链客户端软件并连接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智能设备,不管是矿机、手机,还是服务器等,都可以被称为区块链节点。
分类
全节点
拥有并维护全网所有交易数据的节点称为全节点
轻节点
只拥有并维护与自己相关的交易数据的节点称为轻节点
一个区块链网络的节点越多,这条区块链就越安全、越稳定。
什么是分布式
去中心化和信息不可篡改(安全性)。
区块链三元悖论
区块链系统无法同时满足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安全性(Security)和可扩展性(Scalability)这三个特性,最多只能满足其中两个特性,这也被称为“不可能三角”
什么是共识机制
通过多方认证的方法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及真实性。
共识机制
工作量证明(Proof of Work,PoW)
比特币、以太坊等大家较为熟悉的公链,均采用PoW共识机制。
权益证明(Proof of Stake,PoS)
历史证明(Proof of History,PoH)
权威证明(Proof of Authority,PoA)
信誉共识(Proof of Reputation,PoR)
存储证明(Proof of Storage,PoS)
区块链的准入门槛
区块链的“嫡系部队”:公链
公链,也称为区块链公链系统,是区块链最基础、底层的网络,其他协议都是在公链网络上进行部署的。
特点
完全去中心化
任何人都可以匿名参与
数据是全网公开的
节点数量多变且不可预知
运维成本较高,依赖奖励机制
交易速度较慢
区块链的“旁支亲戚”:联盟链
联盟链仅允许获得授权的节点加入网络,不同节点的权限不同,信息并非全网公开,而是仅可被有权限的节点查看,因此联盟链的使用场景往往是企业间的交互。
特点
多组织共同参与管理
隐私保护良好
交易成本低
交易速度快
个体节点上链成本高
企业背书
百花齐放的公链时代
万链之王——以太坊
区块链世界的“桥”:跨链工具
去中心化存储
区块链安全
第4章 Web3.0的基本构成元素——NFT
第5章 Web3.0的具象表现形式——元宇宙
第6章 Web3.0的基本组织形式——DAO
第7章 Web3.0“把经济系统嵌入互联网里”
第8章 Web3.0时代的个人与群体
第9章 Web3.0时代的机遇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