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十三【立秋】
2023-03-01 19:37:28   17  举报             
     
         
 AI智能生成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起始。“立”,是开始之意;“秋”,意为禾谷成熟。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转折。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物候现象    
     立秋三候    
     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夏天中的热风;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传统习俗    
     祭祀土地神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  
     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  
     农事活动    
     从立秋开始,阳气渐收,万物内敛,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结果  
     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中稻开花结实,单晚圆秆,大豆结荚,玉米抽雄吐丝,棉花结铃,甘薯薯块迅速膨大  
     文学创作    
     农事歌    
     时到立秋年过半,可能有涝也有旱  
     农谚    
     立了秋,便把扇子丢  
     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结顶  
     诗词    
     《立秋前一日览镜》[唐]李益  
     《立秋》[南宋]刘翰  
     基本信息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起始  
     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转折  
     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  
     天文历法    
     斗指西南,太阳达黄经135°,于每年公历8月7或8日交节  
     历史渊源    
     “立”,是开始之意;“秋”,意为禾谷成熟  
     《历书》曰:“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  
     《说文解字》:“秋,禾谷熟也。”  
     《管子》所说:“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  
     季节划分    
     节气法    
     传统的四季划分方法,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作为四季的始点,因此秋季以立秋为始点  
     气温法    
     按候平均气温法,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介于10℃~22℃之间算是进入秋季  
     气象变化    
     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的结束,立秋后还有一个处暑节气  
     进入秋季,意味着降雨、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  
     气候开始由夏季的多雨湿热向秋季的少雨干燥气候过渡  
    
 
 
 
 
  0 条评论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