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十四五全民健康规划
2023-06-16 10:20:25 0 举报
国家十四五规划思维导图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促进行业转型升级,重塑管理服务模式,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为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建设健康中国、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撑。
指导思想
1、以服务为导向,业务为驱动,发展推广便民惠民服务
2、开放融合,创新发展,跨部门、跨地域、跨层级、跨系统、跨业务数据融合和业务融合
3、规范有序、安全可控,确保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
基本原则
1、2025年,基本实现公立医疗机构和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全覆盖
2、数字健康服务成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居民拥有一份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和一个功能完备的电子健康码,推动每个家庭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发展目标
1.1 服务注册、资源目录、门户管理等能力,开展应用评价,完善平台“建管用”评价促进机制
1.2 构建功能一致、融合开放、有机对接、授权分管的平台基础功能,纵向联通上下级平台,横向联通同级政府部门平台。集成卫生资源、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健康状况、医改监测、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等专题指标数据。
1.3 构建传染病预警与应急指挥平台(拓展异常健康事件、严重症候群、病原学检测、媒体舆情、社会举报等报告渠道)
1.4 深化数据深度挖掘与应用分析(实现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应急救治、医疗设备、药品耗材、健康管理、产业发展和信息服务等健康医疗基础数据和公共信息资源集聚整合)
1.5 院内信息化:医疗业务协同一体化、惠民医疗服务一站式、精准决策支持一门户、信息资源管理一张图、数据分析利用一平台、数据资源汇聚一个库
1.6 医学研究科技资源基础信息平台及综合服务平台、医学教育信息管理系统,推动国家医学研究登记与生物医学文献服务备案登记。
1、完善全民健康平台基础功能
2.1 制订唯一对象标识、对象注册与解析、临床医学术语、检查检验代码、药品耗材应用编码、数据交互接口、数据分析、数据质量、临床决策支持等基础标准。建立全民信息化标准服务平台,完善卫生健康信息标准元数据管理功能。
2.2 推进病案首页书写规范、疾病分类与代码、手术操作分类与代码、医学名词术语“四统一”
2、健全全民健康信息化标准体系
3.1 推进“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互联网+妇幼健康”“互联网+医养服务”“互联网+托育服务”“互联网+营养健康”等,提高重点人群健康服务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3.2 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强化与家庭医生签约、延续性护理等服务有机结合,为群众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护理服务。
3.3 开展“互联网+心理健康服务”,探索构建覆盖全人群、服务全生命周期、提供全流程管理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管理体系。
3.4 探索开展“互联网+药学服务”模式,推广电子处方区域流转。
3.5 加强“互联网+政务服务”。依托各级“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强化身份认证、电子印章、数据共享等基础支撑,优化政务服务流程(生育登记、义诊活动备案、医疗广告审查、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出生医学证明、死亡人口登记)
3.6 构建“互联网+监管“机制,依托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全面汇聚卫生健康监督、食品安全监管等多层级、多领域、多渠道、多形态的监管数据和关联数据,实现行政审批、行政处罚、监测评估信息互联互通和实时共享。
3.7 打造数字化智能医共体,实现医共体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公共卫生等业务融合集成应用,在区域内实现就诊一码通行、服务接续、一站式结算。
3、深化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
4.1 深化在行业治理、临床科研、公共卫生、智能医疗设备
4.2 积极拓展在疫情防控、监测分析、病毒溯源、物资调配等方面的应用
4.3 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在疾病预防、健康管理、辅助决策、药物研发、医疗保险、精准医疗、营养健康等方面产业化、规模化应用
4.4 探索建立数据价值评估体系,完善数据价值评估框架,探索建立政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多元协同的健康医疗大数据共治共享机制。
4.5 强化数据全流程质控和数据治理。
4、完善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要素体系
5.1 健全数字健康的政策法规、伦理标准、人才队伍、数据安全等支撑体系。
5.2 发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基础性载体作用,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为城乡居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健康管理服务。拓展数字健康乡村、智慧健康养老、智慧营养膳食、在线医学教育、智慧中医药等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健康需求。
5.3 发展基于数字技术的健康服务,鼓励发展区域检查检验、在线健康咨询、智能慢病管理等多元化、个性化健康服务。
5.4 推进政务管理服务电子化、自动化、无纸化,破除体制障碍,打破信息壁垒,逐步实现电子健康码、医保结算码、金融支付码等多码融合、业务通办。
5.5 开展医疗健康机器人应用,主要包括手术、护理、检查、康复、咨询、配送等医疗康复机器人及检验采样、消毒清洁、室内配送、辅助巡诊查房、重症护理辅助操作等卫生防疫机器人。
5、推进数字健康融合创新发展体系
6.1 规范居民电子健康档案首页,推进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安全有序向个人开放,经授权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查询和健康咨询,探索向居民提供健康画像,推进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应用。
6.2 建立个人健康管理便民惠民服务门户,开设线上线下一体化慢病门诊,提供就诊全流程服务,加强诊后跟踪随访、双向转诊等服务。聚焦重点人群,提供线上随访、复检预约等数字化服务。
6.3 构建家庭医生和签约居民的数字化联系路径,形成以家庭医生和签约居民为双核心的智能化签约服务新模式。(签约后续服务)
6、扩展基层信息化保障服务体系
7.1 建立贯穿预防、治疗、康复、健康管理等环节的居民健康统计信息闭环。
7.2 建立健全动态调整的健康中国行动监测评估指标体系。
7、强化卫生健康统计调查分析应用体系
8.1 建设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监测预警和威胁分析平台。
8.2 制定数据分类分级指南,确定核心数据、重要数据和一般数据目录,提出相应保护的管理要求和技术措施,提升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能力。
8.3 建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首席网络安全官、专职安全管理员、关键岗位人员分类培训体系,加强实战,持证上岗。
8、夯实网络与数字安全体系
主要任务
以居民电子健康码为唯一索引,推动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实现向辖区人群提供电子病历就诊记录和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实时查询服务。
1、数据互联互通
2.1 探索建立健康中国行动综合指数和分类指数(健康中国行动中的指标展示124个指标中的部分指标)
2.2 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强化家庭和高危个体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和干预。
2、支持健康中国行动
鼓励智慧中药房、智慧管理创新应用,提升医院运营管理效率,支持医疗、服务、管理、科研一体化监管。
3、智慧医院评级
4.1 搭建社区与家庭为基础的医氧康养平台
4.2 构建医防融合平台
4.3 建设托育服务信息管理平台
4.4 完善老龄健康信息管理系统
4.5 完善一体化职业健康信息平台
4、重点人群服务
5.1 完善药品使用监测、临床综合评价和短缺药品预警
5.2 以基本药物、急(抢)救药和儿童、老年人、罕见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用药为重点,健全药品供求大数据监测系统,不断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体系。
5.3 建设药物政策辅助决策系统,实现药品应用编码(YPID)标准的全面推广应用和多码联动,提升药政治理数字化水平。
5、药品供应保障智慧监测
6.1 建立集中统一高效的应急指挥辅助决策体系,提升疫情应急处置能力和精准防控水平。
6.2 运用数字技术建设“智慧食安”,实现风险动态可视化,支撑风险预警、趋势研判和科学决策,全面提升食品安全监管和服务能力。
6.3 依据全国食品污染和食源性疾病时空分布及变化规律,绘制主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风险地图,强化监测和风险预警能力,加强食品安全信息惠民服务。
6.4 以数字化转型打造“数智卫监”,实现风险可预警、数据可分析、监管可联动,提升事中事后监管规范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
6、数字公卫能力提升
7.1 鼓励医疗机构研发应用名老中医传承、智能辅助诊疗系统等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信息系统。
7、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
建设数据安全态势感知平台,丰富技术检查监测手段,组建行业专门技术支撑机构,落实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等制度,提升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保护能力。开展行业网络安全比武竞赛、攻防演练,提升行业实战对抗能力,加强行业网络安全人才培养。
8、数据安全能力提升
优先行动
全民健康体系(十四五规划结合省统筹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指引)
0 条评论
回复 删除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