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与慢》读书笔记
2024-01-24 08:15:12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
《思考,快与慢》读书笔记(下)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不受启发式、眼见为实、窄框架、内部意见、偏好逆转影响
经济人
受直觉思考影响
人
两种形式
最常见的参照点就是现状,但也可能是你期待的那个结果,或者是你感觉实至名归的结果。高于参照点的结果就是所得,低于参照点的结果就是损失
评估一个中性参照点相关,这个参照点有时也被视为“适应水平”
一种降低敏感度的原则在感觉维度和财富变化评估活动中都是适用的。在漆黑的房间里,即使灯光再微弱,效果也会很明显
当我们对盈亏进行直接比较或权衡时,亏似乎比盈影响更大
第三个原则是损失厌恶
前景理论
面对财富,你会选择规避风险还是放手一搏
损失厌恶,人们对亏损的反应比对盈余的反应大得多
面对风险与财富的思考,我们不是理性的经济人
当个人一旦拥有某个物品,那么他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未拥有之前大大提高
如果是自己使用的会带来较强烈的损失厌恶
物品使用或者交换,会直接导致对此物品的参照点不同
“与可以得到的其他东西相比,那个杯子真的是我特别想“得到的”吗?”
这个问题可以消除禀赋效应
经验丰富的商人会自问
对于穷人来所,花钱就是损失
解决方案:像商人那样思考和交易
禀赋效应
面对交易的不理性:不愿意割舍自己已拥有的东西
损失厌恶是一种强大而保守的力量,它偏爱机构或个人对当前生活的细小改变
我们会更在意避免负面的自我定义,而不是追求正面的自我定义,不好的印象和不好的模式比好的情况更容易形成,且不易消失
人类的大脑和其他动物的大脑都包含一种机制,这种机制总会优先考虑不好的消息
对没能实现目标的损失厌恶比想要超过目标的愿望更为强烈
损失厌恶系数指的是两种动机的相对强度:我们想要规避损失的动机要强于获得利益的动机
损失厌恶
经济交易的逻辑是公平
没有实现目标就是损失,超过了目标就是所得
人们在实现一个最接近的目标后往往不再那么努力,而这样做有时候会违背经济逻辑
人们通常会设定一些短期目标,对于这些目标他们会努力去实现,但并不是必须去超越
人在经济交易中的参照点是目标
不可利用市场的力量将损失强加给他人
公平性的一条基本原则
研究经济公平性的学生们不应该去评判公司最应该有的举措,而应该找到区分遭人厌恶、应得到惩罚的行为和可接受的行为之间的分界线
经济行为时受自身利益驱使的,与是否公平无关
在法律决策中真正的损失和可预测的所得之间有着明显区别
商人提价或降低员工工资的行为公平吗?
损失厌恶效应
违背经济人的逻辑:经济交易中规避损失的动机,强于获取利益的动机
当不大可能出现的事情成为关注的焦点时,我们对它的重视程度就要超过其现本身出的概率引起的关注度
决策权重的大小取决于人们的担忧程度
我们高估了那些出现可能性极低的结果的发生频率
可能性效应
那些几乎确定会出现的结果受到的重视程度要小于其理应收到的重视程度
确定性效应
可能性效应与确定性效应
害怕失败
风险规避
接受自己不喜欢的解决方式
95%的概率赢得10000 美元
希望能有更多的所得
冒险
拒绝自己喜欢的解决方式
解决了人们为什么会愿意买彩票
5%的概率赢得10000美元
希望能避免损失
解决了人类为什么会孤注一掷,使失误变成灾难
失败总是难以让人接受,所以失败的一方会保持战斗力,即使在知道对方的胜利只是时间问题的情况下,输的这一方还是会作无谓的挣扎
95%的概率损失10000美元
害怕有更大的损失
解决了人们为什么会买保险的问题
5%的概率损失10000美元
四重模型
可能性与决策权重的关系模型
在经济决策时,受结果可能性牵制
我们大脑有个有用的机制,就是会不由自主的去关注奇怪、不同或是不寻常的事
当某件事的其他可能性不太明确的时候,罕见事件的概率就很容易被高估
当某个人预测某个方案的结果时,就可以切实且轻松的成功执行某项方案,相反,失败可能性则会被忽略,因为事情出问题的情况错综复杂
由于记忆存在证实偏差,罕见事件的概率会(经常但不总是)被高估,当想起某个事件时,你会尽可能将其视为真实的。当某个罕见事件特别吸引你的注意力时,这个事件就会被过高权衡
罕见事件
当脑海中闪现关于某个事件生动的画面时,这个事件不发生的可能性所带来的影响同样也很生动,因此就会被过度权衡
过多关注(耶路撒灵的大巴)
生动的画面(玫瑰花)
具体的描述(1000中的一个)
明确的提醒(以描述为基础作出选择)
*过高权衡的原因
画面感越强,决策权重越大
具体数字比抽象概率更能引起重视
顺畅性、生动性以及想象的轻松程度等因素会影响决策权重
如果你将注意力集中在能使你胜利的球上,就不会去关注那些不能使你赢的球
系统一更善于处理独立事件,而不是整个范畴的事件
分母忽视
对风险的表述方式不同,所做决策可能截然想法
人们在做决策时过高权衡了罕见事件
一个有四个选项的综合决策问题
宽框架
分别思考两个简单的决策问题
窄框架
两种框架
风险政策是一种宽框架
时刻关注每日的经济波动是种亏本的对策,因为频繁的低额损失带来的痛苦比同样频率的低额收益带来的快乐程度更为强烈
*例如:聪明的投资者会不会每天都看股票行情表
宽框架与窄框架
有关风险的决策,人们常常忽视长远收益,带着风险厌恶的偏见
奖励和惩罚,承诺与威胁,都在我们脑中被记录下来,如果社会环境中的诱因一样,激发我们的偏见(包括玩忽职守)
理性的代理人模式下的经济人不依赖心理账户,他们经过综合分析的来,是受外部诱因驱使的。
是窄框架的一种
心理账户
理性代理人则会出售最无可能在未来盈利的股票,而不是去考虑它是盈利股还是亏损股
理性决策者只会对当前投资的未来结果感兴趣
当有更好的项目时,对亏损账户进行额外投资的决策被称为“沉没成本悖论”
从公司角度来看,向失败的尝试增加投入是个错误做法,但对“拥有”这个前景并不明朗的项目的高管来说,却未必如此
沉没成本悖论导致人们在不被看好的事情上浪费了太多时间
要学会放弃!!
沉没成本悖论
在不被看好的事情上浪费时间
后悔是一种情绪,也是一种自我惩罚
后悔是由替代现实的可用性引发的反事实情绪
人们对于采取行动而导致的结果,会比因不行动而产生的结果由更强烈的情绪反应
人们下注并赢了钱会比其不赌但得到同样多的钱更快乐
后悔的风险是不平衡的,其不平衡性体现在偏向于常规的、厌恶风险的选择,这种偏见存在于许多情境中
后悔是一种自我心理免疫机制
在许多情境中,损失的痛苦是获得的快乐的两倍,例如下赌注、禀赋效应以及对物价变动的反应
人们极度厌恶为得到其他好处而以增加风险为代价的交易,监管风险的法律与规章充分体现了人们的这种厌恶
因害怕失去,而非理性
任何你能做的、防止后见之明的措施都有可能是有益的
在做有长远影响的决策之时,不要太过周密,但也不要完全凭偶然行事
不应该过于关注自己是否会后悔,即使你有些后悔,其令你痛心的程度也绝对会比你想象中的程度轻
解决方案的建议
对后悔的预感,影响决策
不理性的影响
绝大部分人赚钱,未必出于经济动机
判断和偏好在同一种类中是一致的,但当事物从属于不同种类时,就不一致了。
同种类间的行政处罚系统是具有一致性的,但与其他种类综合在一起来看,却是不一致的
案例:同类案件判罚力度为何不一样
人们常常受到当时环境下系统1的情绪强度影响,做出单一评估,而不是考虑更多背景的联合评估
解决方案:将你的框架放大,你就会作出更明智的决策
偏好逆转
人们常常依据临时的环境心理偏好,做出选择,而不纯粹依靠经济利益的得失
人们常常无法做出依据现实的判断,而是被动地接受描述框架引导的决策。
框架不是掩饰或曲解潜在偏向的干预,而是不同的框架引发了不同的心理账户
损失能比成本引起更强烈的负面感觉,选择不是基于现实的,因为系统一就不是基于现实的、
当结果是正面的时候,决策制定者更愿意选择确定的事,当结果是负面的时候,他们更愿意拒绝确定的事,愿意赌一把
情感的框架效应很难抵挡
框架效应
与经济人,基于现实的可靠、理性不同,人们常常受到框架效应的影响
有悖于理性经济人的冲突
人类的两种存在形式
经验自我
记忆自我的工作机制:编故事,并将其作为将来的参考保存到记忆中
记忆自我
人们在两个自我的相互抗争中做抉择
整体的回顾性评级可通过将最糟糕时期和最后时刻的疼痛程度的平均加权而评估出来
短期实验的记忆要比长期实验的记忆更糟,而过程理论则认为90秒痛疼和60秒疼痛之间的区别会被忽略
峰终定律
过程的持续对所有疼痛的评估没有任何影响
过程忽视
荒谬的选择,是因为过程忽视与峰终定律
记忆自我夸大了痛苦体验
忘却了时间是有限的资源
更偏好享受短暂且强烈的快乐
因此,造成体验效用与决策效用的不一致
照相的人并不认为当时的景色只能供自己欣赏片刻,他们将景色当做未来的记忆来收藏
很多时候,我们都通过自己想要储存的故事或记忆来评估旅行
无论对错,当人们在作是否重复某个经历的决定时,他们都会由记忆作出选择
关于上一次旅行,你还能记起多少
关怀某个人通常体现在关心这个人故事的完整性,而不是他的感觉
我们都极度关注自己的人生故事,并希望故事的主角正派,结局完美
在评估整个生命以及一些有趣的事时,高潮与结尾很重要,过程通常被忽略
比起整个人生,我们更在意人生的结局
由此影响我们的人生观
幸福感依赖于当前自身处的环境和参与的事情
我们的情绪状态绝大部分取决于我们关注的事情,我们通常都会关注正在进行的活动以及直接环境
正常情况下,我们只因此刻正在发生的事或喜或悲,但前提是我们必须关注这件事
幸福感的决定因素
身体不健康对经验自我的幸福的不利影响会比生活方面的评估大很多
贫穷使人悲惨,富有可能会提升某个人的生活满意度,但总体来说却不能提高经验自我的幸福度
经验自我的幸福感会随着收入增加,但超过那个标准以后,就不会再提升了
更高的收入会削弱人们享受生活中小乐趣的能力
经验自我的幸福感
经验自我决定了幸福感
本质是眼见即为事实
对气候给予过多的权重,却忽略了其他影响幸福的因素
聚焦错觉会产生一种偏见,这种偏见会导致人们更加看好本身就能令人兴奋的事物或经历,即使这些事物或经历最终也会失去吸引力
聚焦错觉
经验自我的生活是一系列有价值的时刻
人们在聚焦错觉中犯的错误包括关注选定的时刻,忽略其他片段发生的事
某个生活阶段的价值(快乐总量)就是这一阶段所有价值的总和
忽视过程与时间有限性
经验自我的幸福感不受婚姻的影响,原因并不是婚姻不能影响幸福感,而是其对于生活某些方面的影响对一些人来说是积极的,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确实消极的
婚姻与幸福感
记忆自我的聚焦错觉
目标不同,结果会有很大不同
对生活不满的成年人,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方法就是设定非常难以实现的目标
人们为自己设定的目标对于他们要做什么,以及对只关注经验自我的幸福感是难以维持的这一事实的感受都极为重要
人类存在有一个核心事实,即时间最终还是有限的资源,但人类的记忆自我却忽略了这个事实,比起细水长流的幸福来说,人们更偏好享受短暂却强烈的快乐
幸福的解决方案:设定目标,分配好时间
引申对幸福观的探究
两个自我
《思考,快与慢》读书笔记(下)
利益的思考
感觉的思考
0 条评论
回复 删除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