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
2025-03-25 12:57:51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银行系统介绍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中行核心系统总体介绍
新系统架构
外围系统
总账系统
BANCS系统
个人业务
在核心银行系统存款模块实现。
借记卡业务
在核心银行系统BANCSCARD模块实现。
公司业务
个人业务和卡业务的功能在核心银行系统实现,会计核算在总账系统实现。
总账系统COA(会计科目结构 )中包含科目、产品、机构、责任中心,总账是以机构为单位进行会计试算平衡(而责任中心无需试算平衡)。
子主题 1
1、业务处理与会计核算分离
BANCS系统是一个业务处理系统,前端为BANCS-LINK,以产品管理和交易处理为主体,不具备会计核算功能。
旧线中的业务处理系统和会计核算相结合,交易成功后,同步更新客户账和会计账。
2、不能直接生成会计分录
系统在交易成功后实时更新账户余额,交易成功时仅生成日志记录,无会计分录。
所谓的会计分录是在GLIF中通过次级更新或批量拆分生成的。
客户号
10位无意义的数字
无校验位
统一由核心银行系统自动顺序发号
“客户名称+证件类型+证件号码”相同的客户信息在核心银行系统内只能创建一个客户号
帐户信息默认为客户层信息,如帐户户名、证件类型、
证件号码、地址等。
客户账号
客户账号指客户使用解行金融产品时所使用的账号,包括存款账号、贷款账号、或有账户等。
客户账号最长为17数字,最短为12位数字,最后1位为校验位
账号为无意义的数字
BGL账号
BGL是“Branch General Ledger”首字母的缩写。“BGL账户”是指BANCS中除存款账户、贷款账户、或有资产/负债账户之外,用于记录和反映银行内部资金的账户。如:应收应付款项。
BGL账号采取有意义的编码方式,长度为16位数字
BGL账号编制规则:“9”+机构号(5位数字)+货币数字代码(3位数字)+核算码(4位数字)+顺序号(3位数字)
举例:9027040149991001
9032080018421001
BGL账户的销账管理
销账码账户层设置
是否产生销账码
销账码标识
C:贷记(8421)
D:借记(7111)
销账方式
对于BANCS设置了销账码的BGL账户,借方交易产生销账码则贷方交易必须匹配销账码,贷方交易产生销账码则借方交易必须匹配销账码。
销账交易允许“多笔销一笔”,不允许“一笔销多笔”。
机构号与用户号
机构号由5位数字组成,与旧机构号不同
用户号由7位数字组成,与用户的员工号相同,员是否为核心银行系统用户由HER系统标注
机构号和用户号是HER系统提供的基本信息中的一部分
交易流水号
最长为9位数字,由核心银行系统主机按交易收到的时间先后顺序自动赋值。
在执行某些交易时需要使用原交易流水号
例如: 冲正交易、申报/核销补录(交易码:27501)
交易流水号查询方式举例
通过日志浏览器
账户查询类交易
分省前缀码
分省前缀码由2位数字组成
用户登录(或机构签到)时系统自动将相应的分省前缀码读取到前端
应用举例:
附加在旧账号前,保证旧账号唯一(前端提供下拉菜单)
子主题 5
子主题 6
产品概述
产品码:
8位无含义数字
产品类别 +产品子类=产品代码
4位数字 4位数字 8位数字
每个数字无实际意义,但产品码表示不同的产品属性
前四位:客户关系、存款产品类别、存款产品子类
后四位:货币、钞汇、介质、存期
举例
子主题 1
BANCS系统交易码
交易码的基本编制规则
交易码的基本编制规则
举例:
子主题 1
交易码编制规则
+100 冲正交易
+1000 无折交易
+5000 倒退日交易
应用举例:
分支主题
BANCS CARD系统介绍(借记卡)
● Bancs Card是Bancs的一个模块。
它是物理上独立部署的一个模块,
其与Bancs主机的通讯通过TCP/IP
协议完成。
● 用Bancs Link作为前端系统。
●(ATMP390+RBS/SBS)借记卡管理→Bancs Card
负责卡片管理、卡渠道交易处理、卡密码管理等。
子主题 8
● 可根据业务的属性订制不同的卡产品
● 支持预制卡和非预制卡
● 支持附属卡
● 支持交易限制
● 支持现有19位卡号规则与国际通用16位卡号规则
● 支持单个开卡、批量开卡、卡挂失\止付、换卡、卡连接、销卡等卡管理功能
● 支持柜台、电子银行及ATM\POS、代收付等多渠道交易功能
● 支持卡密码硬加密、CVV\CVV2及CVC\CVC2等安全检验功能
用户身份验证方式
采用指纹身份验证方式。
特殊情况下可回退至密码身份验证方式
密码登录注意事项
使用密码重试次数不得超过规定次数
使用初始密码登录时,系统强制修改密码(初始密码为8个“1”)
密码必须符合编制要求
登录操作方法
用户与终端绑定。
用户须在指定范围的终端上进行登录操作
用户与终端可以是多对多的对应关系
同一时间同一终端只能有一个用户登录。
网点开关机流程
系统操作流程
子主题 1
柜员签到
柜员须在指定范围内的终端登录
系统默认采用指纹身份验证方式
特殊情况下可回退至密码身份验证方式
同一终端上不可同时登录多个柜员
日始相关操作说明
机构签到(9198
操作机构为经营性机构
上级机构处于“联机状态”
双人操作(其中一人为主管)
操作柜员及主管须为登录状态
日终相关操作说明
柜员轧账
用户重空核对轧库(29192)
用户现金核对轧库(9011)
成功后,系统将柜员现金轧账状态置为“已轧账”
柜员轧库完毕后可随时签退,如柜员执行其它交易,柜员须重新执行以上轧账处理
需要核准
29192:用户重空核对轧库
子主题 1
未轧账用户查询(9780)
如需轧账的用户已全部轧账,进行“轧库确认”,系统自动将该机构对应的轧账确认标识置为”已确认“
人工判断柜员是否需要轧账
机构签退(9199)
机构轧账确认标识须为“已确认”
双人操作,其中一人为主管,均为已登录状态
机构状态变为“0:脱机”
相关查询交易
机构业务信息查询(9012)
可查询柜员尾箱现金余额合计
32062:机构轧帐(返回)
相关查询交易
机构状态查询(9766)
说明:
只能由管理机构柜员操作
查询所辖范围内机构状态
可能出现的机构状态
00—联机
01—脱机
02—强行脱机
09—未使用
网点流程相关交易
密钥下载(31550)
更换密码键盘或密码加密算法更新时,执行此交易
二、用户管理交易
(一)用户查询交易
查询本终端登录用户
按用户号查询
按终端号查询
按机构号查询
用户管理
1、查询本终端登陆用户
系统默认方式,只能查询本终端上已登录用户的信息
(全部栏位留空)
2、按用户号查询
只输入用户号,其他栏位留空
两种返回结果
9607(被查用户未登录)、9605(被查用户已登录)
返回画面可继续执行查询操作
3、按终端号查询
按终端号查询只能查询已登录用户
返回画面可继续执行查询操作
4、按机构号查询
被查机构必须处于签到状态
查询签到机构的登录用户
返回画面可继续执行查询操作
返回画面点“提交”可翻页
子主题 1
(二)用户基本信息查询交易
用户状态:
0-脱机
1-联机
2-转核准
9-删除
用户缺席原因:
0-正常
1-病假
2-年假
9-其它
(三)用户强制签退交易
将登录状态用户从系统强制签退
被强制签退用户在重新登录前不能操作任何交易
使用9600交易可查询被强制签退用户使用的终端号
交易备注:
1、普通柜员均可执行9755强制签退交易;
2、强制签退后,用户重新签到须加原使用的终端号;
(四)用户密码修改交易
修改用户本人的密码
新密码不得与最近使用过的旧密码一致
用户密码的有效期为90天,到期时强制修改密码
新密码必须符合系统规则
(五)用户密码重置交易
重置其它柜员密码
需要核准
资金系统流程图
中台
维护交易对手
核心系统
核心存在,获取核心客户号
不存在,新增。
前台
交易维护对手清算信息
同业拆借
拆出
信贷系统
占信
成功
审批
审批完成
退回
撤销
重新发起
撤销
失败
未配置
额度不足
拆出到期
信贷额度
释放额度
拆入
审批
审批完成
退回
撤销
从新发起
撤销
债券买卖
买入
卖出
买断式回购
正回购
逆回购
后台
维护交易对手类型
应收应付审核
实际收付确认
资金清算
发送清算报文
支付系统
成功
失败
清算中
来账获取
来张匹配
确认勾稽
勾稽成功,核心解挂
取消勾稽,重新勾稽
勾稽失败,核心解挂失败
取消勾稽,重新勾稽
新核心系统
(一)客户信息管理
基本概念
为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新核心构建了“统一客户视图”,将客户的基本信息、账户信息、持有我行产品信息集中记录在一个数据模型。
关键要点
重新规范了客户号规则
明确了客户信息唯一识别方法
客户签约统一视图
1.客户号规则
旧核心客户号为8位数字,由 客户类型(1位) + 顺序号(7位)组成。
个人客户信息唯一识别号
子主题 1
公司客户信息唯一识别号
子主题 1
客户创建及识别:
个人客户:通过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客户名称唯一创建一个客户;
单位客户:组织机构代码或客户名称唯一创建一个客户,无组织机构代码的客户,系统会自动生成虚拟组织机构代码。
3.综合签约介绍
(1) 综合签约视图
进入综合签约查询交易,可通过客户“卡/账号”或“证件类型+证件号码”查询客户卡(账户)内或客户名下的所有签约信息。
(2) 解约
对签约记录进行解约,由外围系统判断能否解约,不能解约的原因有资金在途或客户自行去第三方处理。此功能可多条签约批量解约。
(3) 销卡
对卡下的签约进行批量解约,如全部解约成功,自动发起销户交易。
(4) 补换卡
变更卡下所有签约的签约主体为新卡。
人民银行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平台架构
整体布局
**背景**:浅粉色,边缘有红色虚线框
**左侧标注**:“人民银行信息系统”
**主要部分**:从下到上分为安全基础平台、安全管理平台(细分为关键域、重要域、一般域安全环境),右侧为对外边界与互联安全
详细内容
1. 安全基础平台
**位置**:图像最底部
**底色**:浅红色
**作用**:整个安全管理平台的基础支撑
2. 安全管理平台
关键域安全环境
**位置**:安全基础平台上方
**底色**:浅黄色
**模块**:
认证授权
安全措施:访问控制、安全审计、数据保护、病毒防治、设施保护、备份与恢复
重要域安全环境
**位置**:关键域安全环境下方
**底色**:浅黄色
**模块**:
认证授权
安全措施:访问控制、安全审计、数据保护、病毒防治、设施保护、备份与恢复
一般域安全环境
**位置**:重要域安全环境下方
**底色**:浅黄色
**模块**:
认证授权
安全措施:访问控制、安全审计、病毒防治、备份与恢复
3. 对外边界与互联安全
**位置**:图像右侧
**底色**:蓝色
**模块**:
边界隔离(防火墙图标)
入侵检测(放大镜图标)
接入认证(网卡图标)
恶意代码过滤(字母“A、S、B、F”)
4. 外部网络
**位置**:图像右侧
**图示**:
第三方网络(云朵图标)
移动用户(笔记本电脑图标)
Internet(云朵图标)
**通信传输**:蓝色闪电形状线条表示
5. 客户端
**位置**:图像左下角
**图示**:台式电脑图标
**标注**:“客户端”
视觉重点
通过不同颜色和模块划分,突出层次结构
关键域、重要域、一般域安全措施布局统一
对外边界与互联安全部分通过蓝色背景和图标与内部环境区分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