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思维
2025-09-11 15:58:41 1 举报
AI智能生成
成本的分类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底层成本
机会成本
为了做A选择,而放弃的最优选B的价值
(即 “放弃的最大代价”)
(即 “放弃的最大代价”)
辞职考研:机会成本是工作 3 年的薪资 + 晋升机会
用年终奖买包:机会成本是用这笔钱理财的收益
沉没成本
已经投入且 “无法收回” 的成本
(沉没成本不参与重大决策)
(沉没成本不参与重大决策)
报了 1 万元的健身卡却只去了 2 次,硬着头皮继续去 vs 及时止损专注在家锻炼
项目已明显失败,却因 “已投入 50 万” 不愿终止
边际成本
每 “多做一件事” 增加的额外成本
公司多接一个订单:边际成本是 “额外的原材料 + 人工”,若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则值得接
写公众号:第1篇文章成本高,第100篇边际成本降低
显性成本
金钱成
直接的货币支出
比如:买电脑花的 5000 元、租房的 3000 元 / 月。
时间成本
为完成一件事消耗的时间
比如:花3小时排队抢100元优惠券,若你的时薪是50元,时间成本150 元>优惠价值,反而亏本。
隐形成本
精力成本
为处理事务消耗的心理 / 体力能量
为了省20元快递费,花1小时对比1家平台,导致下午工作注意力不集中
职场中 “低效加班”:看似没多花钱,却消耗了陪伴家人、自我提升的精力。
风险成本
决策可能带来的 “潜在损失”
为了高收益买 “三无理财产品”,风险成本是 “本金全部亏损”
职场中裸辞:风险成本是 “空窗期无收入 + 社保断缴 + 再就业不确定性”。
维护成本
拥有某样东西后,后续持续投入的成本
买低价二手车:显性成本低,但后续修车、保养的维护成本可能远高于买车钱
职场中接低效项目:显性收益是 “短期业绩”,但维护客户、协调资源的成本可能占用核心项目的时间。
声誉成本
决策对个人 / 企业信用、口碑的损害
(长期影响巨大)
(长期影响巨大)
职场中敷衍交差:显性成本是 “少花 1 小时”,但声誉成本是 “领导不再信任你,失去重要机会”;
企业偷工减料:短期省成本,长期因口碑崩塌失去客户。
职场特有的成本类型
试错成本
为验证新方向 / 新方法付出的成本
(可控试错是必要的,但需避免 “无边界试错”)
(可控试错是必要的,但需避免 “无边界试错”)
尝试新的工作流程,试错成本是 “初期效率低”,若成功则长期收益更高;
盲目转行:试错成本是 “放弃原有职业积累 + 重新学习的时间 / 金钱”。
替代成本
替换人 / 事 / 工具所需的成本
离职后公司招新人:替代成本是 “招聘费 + 培训时间 + 新人适应期的低效损失”;
职场中 “频繁换工具”:替代成本是 “重新学习操作的时间 + 数据迁移的麻烦”。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