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救护技术
2016-05-21 10:07:21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第十三章 救护技术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探讨救护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践应用。首先,我们将介绍心肺复苏(CPR)的基本步骤,包括如何判断患者是否需要CPR、如何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等。接着,我们将讨论创伤救护的基本原则,如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等。此外,我们还将介绍如何处理常见的家庭意外伤害,如烧伤、烫伤、跌倒摔伤等。最后,我们将简要介绍一些常见的急救药物和器械,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它们。通过学习本章内容,您将掌握基本的救护技能,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人工气道的建立
口咽通气管植入术
1.适应症
舌后坠;替代牙垫;癫痫发作/抽搐;宝石舌齿
2.禁忌症
频繁呕吐、咽反射亢进;牙齿松动;咽部占位性病变
3.操作方法
用物准备原则
宁长勿短;宁大勿小
操作步骤
1. 体位:平卧、头后仰、口咽喉重叠
2.置入:直接/反向插入
3.检查:通畅情况
鼻咽通气管植入术
1.适应症
上呼吸道不完全梗阻;牙关紧闭
2.禁忌症
颅底骨折;鼻腔疾患:鼻腔肿物
3.操作方法
1. 体位:仰卧位; 2.置入:润滑; 3.检查:通畅情况; 4.固定
4.注意事项
置入缓慢;鼻腔护理、湿化
喉罩植入术
1.适应症
现场急救;代替气管内插管;常规通气道
2.禁忌症
饱食、腹内压过高;肺顺应性降低或气道阻力高;咽喉部病变致呼吸道梗阻
3.操作方法
1. 体位:仰卧位; 2.置入:贴咽喉壁插至不能再推进; 3.充气
4.注意事项
术前禁食;术中观察呼吸道梗阻情况;术后观察并发症
气管插管术
目的
解除呼吸道阻塞,有效保持呼吸道通畅;便于清除气道分泌物或异物;增加肺泡有效通气量,减少气道阻力
便于应用机械通气或加压给氧;气道雾化湿化;气管内给药
适应症
1. 呼吸、心搏骤停、窒息;2. 呼吸衰竭,需机械通气;3. 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需吸引者
4. 全身麻醉手术者;5.颌面部、颈部等部位大手术,呼吸道难以保持通畅者;6. 新生儿窒
息的复苏;7. 婴幼儿气管切开前需行气管插管定位者
禁忌症
喉头水肿、急性喉炎、喉头粘膜下血肿者;咽喉部烧灼伤、肿瘤或异物存留者;
主动脉瘤压迫气管者;颈椎骨折脱位者;严重出血
物品准备
1. 喉镜;2.气管导管、管芯;3.牙垫;4.注射器;5.听诊器;
6.胶布、扁带;7.呼吸囊;8.吸痰用物
操作步骤
1. 仰卧位;2.开放气道,清理分泌物;3.插管;4.放牙垫;5.检验插管是否成功
6.固定牙垫;7.气囊注气;8.吸痰,检查呼吸道通畅情况;9.连接呼吸器
注意事项
1.术前检查病人口腔与咽喉部,取出假牙,清除分泌物。
2.对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者,插管前应先行人工呼吸,吸氧等处理。
3.插管前应仔细检查所需物品是否齐全,喉镜灯是否明亮,气囊是否漏气等。
4.插管动作要迅速,准确、轻柔
5.导管插入深度为鼻尖至耳垂外加4-5cm
6.插管后随时检查导管是否通畅,有无扭曲;吸痰时注意无菌操作,每次吸痰时间不应大于15秒
7. 注意吸入气体的湿化,防止气管内分泌物稠厚结痂而影响通气。
8. 插管留置时间不宜过长,如超过72小时病情无改善应行气管切开。
9. 气管导管的气囊注气一般3-5ml,并注意定时放气
拔管注意事项
1.病人必须恢复了自主呼吸,并且咳嗽反射、吞咽反射恢复,方可拔管。
2.防止气道阻塞
▲清除气管导管内分泌物,拔管过程,吸引管要放在导管内,一边吸引一边连同导管慢慢退出。
▲由于插管或气囊压迫,可造成声门损伤,拔管
后会出现水肿、溃疡引起呼吸道阻塞,应注意
观察,及时处理
气管切开术
概念
气管切开术是通过颈前正中入路,切开气管上段的前壁插入套管,以开放呼吸道的急救手术
适应症
1. 喉梗阻,咽喉部炎症,肿瘤,异物——窒息者
2. 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
3. 需要较长时间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者
4. 预防性气管切开
5. 其它:某些需行气管内麻醉手术而又不能经口鼻插管者,呼吸道异物不能经喉取出者
禁忌症
严重出血性疾病
气管切开部位以下占位性病变引起呼吸道梗阻者
物品准备
气管切开包一个;无菌手套;皮肤消毒用品;1%普鲁卡因
生理盐水;吸引器;吸痰管;照明灯
操作方法
体位:仰卧位;消毒;局麻;切开皮肤;分离组织;切开气管;插入气管套管;拔出管芯;固定
注意事项
1. 术前不用过量镇静剂,以免加重呼吸抑制。
2. 皮肤切口要保持在正中线上,防止损伤颈部两侧大血管和甲状腺,以免引起较大出血。
3. 气管套管要固定牢固,术后应经常调节固定带的松紧,一般以在固定带和皮肤之间恰能伸进一指为宜
4. 气管套管的护理
内套管
保证清洁后使用,4-6小时更换,污染套管取出后用毛刷清洗再浸泡到消毒液中
外套管
最易污染,可定时用乙醇棉球擦拭外口保持清洁无干痂
局部伤口护理
皮肤与套管之间的无菌纱布垫4-6小时换一次,观察有无红肿,
异味分泌物,局部保持干燥
5 .开放气道护理
按需吸痰;气道湿化;人工鼻
6. 气管切开病人的给氧,不可将氧气导管直接插入内套管内,而需用“丁”字型管或氧罩。
7. 更换套管时,要做气管切开准备,防止发生窒息
8. 病情好转稳定,呼吸平顺,吞咽良好,可拔管。拔管前先将气管套管口堵塞24小时,如无呼吸困难再拔管。
9. 拔管后,消毒伤口周围皮肤,用蝶形胶布拉拢粘合,不必缝合,然后再盖以无菌纱布,2-3天创口即可愈合
环甲膜穿刺术
概念
通过环甲膜穿刺器穿刺环甲膜,迅速以穿刺器的管道建立临时通气管,解除因喉部阻塞引起的缺氧
适应症
各种原因引起的上呼吸道完全或不完全阻塞;牙关紧闭经鼻插管失败;喉头水肿及颈部或面颌部外伤所致气道阻塞需立即通气急救者
禁忌症
梗阻发生在环甲膜以下;3岁以下小儿不宜做环甲膜穿刺;出血倾向者慎用
用物
环甲膜穿刺针或16号粗针头;氧气及氧气管道;注射器;1%丁卡因
操作方法
1. 摆好患者体位:仰卧、头后仰
2. 确定穿刺点:颈正中线甲状软骨与环状软骨之间的凹陷处即为穿刺点
3. 穿刺
4. 固定:用布带将穿刺器固定于颈部
5. 通气:用T型管上臂一端与针头连接,并通过T型管下臂接氧气输氧
注意事项
1.环甲膜穿刺是一临时性抢救措施,穿刺成功后应及早施行正规气管切开术。
2.穿刺点要准确,穿刺进针要垂直,以免引起出血和皮下气肿。
3.环甲膜穿刺通气的针头及T型管应作为急救常规装备而消毒备用,接口必须紧密不漏气。
4.个别情况下穿刺部位有较明显的出血时应注意止血,以免血液返流入气管内
气道异物清除术
适应症
气道异物梗阻
手法
1.立位腹部冲击法:意识清醒者
2.卧位腹部冲击法:意识不清醒者
3.胸部冲击法:妊娠晚期、过度肥胖
4.拍背法和胸部手指猛击法:婴幼儿
5.自我冲击法
注意事项
1.尽早识别
2.腹部冲击定位要准确
动静脉置管术
动脉穿刺置管术
适应症
需行血流动力学监测;需经动脉行某些检查
禁忌症
局部感染;侧支循环;出血倾向;高凝状态
血管
桡动脉;股动脉;肱动脉
注意事项
1.严格消毒;2.置管时间;3.保持管道通畅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
适应症
需大量输液;需行血流动力学监测;需经动脉行某些检查
禁忌症
局部感染;出血倾向;血栓形成
血管
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
操作步骤
1.体位;2.穿刺点定位;3.穿刺部位准备;4.穿刺;5.置管;6.固定
注意事项
1.避免进空气;2.严格无菌操作;3.密切观察并发症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