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业主义
2016-06-25 14:59:39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新闻专业主义是一种职业理念和工作态度,它要求新闻工作者以客观、公正、真实、准确的原则进行新闻报道,尊重事实,尊重公众的知情权,避免传播虚假或误导性信息。新闻专业主义强调新闻工作者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主张新闻工作者不受任何政治、经济或其他利益集团的影响,坚守新闻的公信力和社会责任感。同时,新闻专业主义也强调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要求他们在报道中展现出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社会公德。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内涵
广义层面
内部看
专业新闻机构
职业新闻人
新闻价值标准
新闻伦理
狭义层面
子主题
倡导客观性原则
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者的独立地位和独特作用。
子主题
挑战和修正
危机
无法客观
媒介独立性的神话
新新闻主义
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垮掉的一代(The Beat Generation),消失于70年代,复兴于90年代。
产生背景
社会形势的复杂性使得传统新闻报道方式难以满足人们的认知要求,客观性报道无关痛痒的事件报道如同零散的碎片既不会让人们了解真相也没有对现实有丝毫刺痛。于是一些人抱着放胆一试的心态期待通过不同的报道方式来透析社会,揭示事件的影响和意义。
存在主义哲学在美国的流行为新新闻的出现提供了价值认同。存在主义对客观性、理性的颠覆为新新闻的主张提供了哲学依据。
含义
新新闻主义首先是一种报道理念(idea),其次是一种写作手法(technique)
主观性就是真理,现实存在离开了人就毫无意义,人类心理活动同样是真实的客观实在。
子主题
核心理念
主张用文学创作的手法来写新闻,就是指用记者自己的感受和访问手法从人物的内心获得对某一事件的观点。
写作手法
1、一幕幕场景接场景的结构(scene-by-scene construction );2、对话的全部实录(full record of dialogue);3、第三者的观点(Third-present point of view);4、众多琐碎的细节来勾画人物。
公共新闻理论的修正
公共新闻理论(Public Journalism/Civic Journalism)公共新闻理论主张新闻媒介应该积极介入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公共事物,发起公民讨论,组织各种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使公共问题最终得到解决。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美国。
背景
美国民众对政治兴趣的丧失
对新闻界的不信任感增强
新媒体的崛起改变传播媒体格局
公民新闻运动的哲学基础是商议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理念。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西方民主理论发生了一次从“以投票为中心”的民主理论到“以对话为中心”的民主理论的转向,而这一转向的集中体现就是商议民主的出现。
要求改变新闻媒介那种被动记录者的角色,在充当社会生活看门狗的同时充当社会公众的导盲犬。在强调新闻媒介的社会责任的同时也隐含着对新闻客观性原则的某种否定,动摇了新闻专业主义。
三个发展阶段:
1、报道大量唤起民众政治参与热情的新闻
2、媒体参与甚至组织社会活动3、公众参与新闻报道
新闻专业主义的产生
背景
公众的反感
专家的倡议 一个自由和负责的报业 出版自由委员会号召新闻媒介专业化
奥克斯 纽约时报 普利策 专业主义
一个职业转变为专业
开始努力成为专职或者全日制的职业
建立起训练学校
形成专业协会
赢得法律支持以能自主掌管自己的工作
专业协会公布正式的道德准则
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的现实语境
主导的新闻范式呈现混合、多样特点:
组织——党报宣传范式
资本——商业主义范式
个体——专业主义范式
社会土壤
儒家文化的道德传统话语
主流政治意识形态的话语。
商业主义的话语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