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淮:中国房地产业发展趋势和政策取向
2016-08-06 09:00:55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陈淮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一幅画:正面or反面
在过去的十余年来,80-90%的房地产信息是无用信息,垃圾信息
爷爷姥姥,爸爸妈妈,一个孩子有7套房子,房子住不过来。这个小品被媒体一直当着话题来炒作
子主题
因为他假定人口的死亡率是很快的
但事实并非如此,城镇化只要没完成,房子就一定需要
分化
我个人认为:去年末的经济会议,对房地产说了两个关键词:去库存话和分化
对去库存化看严重了,对分化的重视不足
明显的感受是北上深,以及部分二线城市,量价齐涨。所以分化非常严重。三分之二的省会城市还在1W以下,二线城市就是四小龙的价格和量上涨,大部分二线城市,也并未出现过蔓延。
三四线也有分化,二线城市有分化,一线城市广州和其他三个城市也有分化
一线的暴涨涨不了,二线城市的蔓延蔓延不了多少,三四线也不会特别严重
但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前10余年,人口分布流向和结构的不合理造成的,人口过于集中是大问题。教育,社会资源的不均衡+人口的不均衡就造成了今天分化
美国各州也是这样的
去杠杆
在十三五期间,始终贯彻的是分化问题
房地产的去杠杆,不等于不借钱和少借钱。
城镇化严重滞后于于工业化
我们的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城市发展的短板也显现出来了
住房问题有4个层级
基础型:遮寒避体,基本需求
改善型需求,舒适性需求阶段需求
进一步消费升级了,享受性住房
奢侈型住房
这个 过程中,自然的需要大量的信贷需求。古往今来,古今中外,都是和借贷连着的
所以去杠杆不等于不借钱和少借钱
房子和借贷连着,是开掘信用资源的基础
资产信用的才叫中产阶级
供给侧改革
格外强调
媒体把供给侧当作一个框:什么里面都往里面装,很多不属于宏观调控的政策也往供给侧改革里装
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才是供给侧的核心
关注短期政策任然是大家的核心,坦白说
税费改革
把间接税改成直接税,和房价没半毛钱关系
并不是限制你买第二套,第五套房
鼓励租赁
长期过程中,供和求
问题:资产泡沫和房地产的关系
热钱,人民币贬值
人民币贬值,对一批央企的开发商影响不大,倒是对在海外融资的中小企业影响很大。
房地产业不代表党中央,也不代表国务院,无论是在十三五还是在未来,房地产行业依然是支柱产业。
应对国民经济下行压力,实现全面小康。短期经济运行和长期战略需要的连接点
连接供给和需求的连接点,我们的消费升级能力还远远没有释放出来,住房的改善是一个连接点
社会投资的增值并不依靠单位集体,个人的投资将越来越重要,所以很多买房是投资需求
连接发展和改革的连接点,充分发挥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能力。资金和土地的市场化是很低的,货币价格和土地都是政府垄断的
问题:中国M2的增长和地产的趋势
中国的房地产解释为一种货币政策是一直是金融行业的说法,这种说法祸国殃民。
流动性过剩,股价暴涨
1.55万亿国家债券
问君能有几多愁,满仓尽是中石油
货币的发的大和小,多和少,永远是一个短期现象。利率也是一个经常变动的事。 但人民群众的住宅需求,改善住房都是一个长期问题,30年前谁有土地和产权
现在,人民希望早日成为有产阶级,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一定意义上就是大多老百姓有产
所以我赞成把货币政策看出对房地产的影响过程
分支主题 9

收藏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