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案件思路
2016-08-10 18:12:12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行政诉讼案件通常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在处理这类案件时,首先要明确诉讼主体的资格和诉讼请求的合法性。其次,要深入分析行政行为的依据、程序和实质内容,判断其是否合法、合规。接着,要关注原告的合法权益是否受到侵害,以及行政机关是否存在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行为。在此基础上,可以提出相应的诉讼策略,如请求撤销行政行为、变更行政行为或要求行政机关承担赔偿责任等。在整个诉讼过程中,要注重证据的收集和固定,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充分性,以便为法院审理提供有力支持。同时,要关注诉讼时效和管辖问题,避免因时效过期或管辖错误而影响诉讼结果。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原告意见
公共交通特许经营企业股权受让人资格
应对特许经营企业股权受让人资格条件及其取得方式依法作出规范和限制
超越职权
市政府职权
特许经营权授权主体是市政府
未经市政府同意,不得转让、出租、质押等方式处分特许经营权
缺乏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
未签署《城市公共大巴特许经营申请企业承诺书》
被告不能举证证明作为股权受让人需要具备何种资格条件
违反公交整合精神
非公交企业不具有成为三大公交企业股东
必须具有公交线路经营权
特许经营权不能随意转让,只能由政府收回并依法再次对外授权。
财政补贴落入私人企业
被告辩解
不越权
市政府授权被告采取招募方式授予公交特许经营权
被告是监管部门,按照规定,特许经营企业股东股权转让,受让人资格事先应经监管部门认可
有事实
股权受让人资格无限制
被告审核要点是转让股权是否会导致第三人不符合授权资格条件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