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定全球公益创业标准-刘松
2016-10-29 11:20:39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刘松认为,制定全球公益创业标准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明确公益创业的定义和内涵,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其次,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估体系,对公益创业项目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估,以便于筛选出最优秀的项目。最后,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各国在公益创业领域的经验和做法,共同推动全球公益事业的发展。同时,还需要注重培养公益创业人才,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全球公益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总之,制定全球公益创业标准是一个系统性、复杂性的工作,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成效。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公益创业的基本概念
公益创业一词最早源于19世纪的英国,公益创业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指个人、社会组织或者网络等在社会使命的激发下,追求创新、效率和社会效果,是面向社会需要、建立新的组织、或向公众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社会活动。
两个基本特征
1创业性
通过一些列的社会和个人行为创造社会价值,需要按照市场规律和市场竞争来展开经营性活动,并且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公益性
追求奉献精神,在满足既有组织需求与发展的前提下,拿出更多的资源关注和解决社会热点问题,如助学、助贫、关爱老弱、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问题,以求达到社会和谐发展、人类永续共存的终极目标。
四种存在形式
1创办兼顾社会利益的非营利性组织
1政府主导的非营利性组织
2民间企业组织
如各类基金会
21创办兼顾社会利益的营利性组织
主要以民间企业组织为主,如壹基金,印度尤努斯的乡村银行等,能够通过公益创业创造社会价值,让更多的人能够在参照既有的企业运转模式下获得生存以及发展所需资源,并且组织能够持续经营。
3志愿公益慈善活动
支教活动、关爱孤寡老人、爱心募捐等
4产学研混合型模式
如湖南大学中国公益创业研究中心、联想公益创业计划项目等
全球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贫富差距加大,各国,各区域人民生活差距加大,一些地区甚至没有基本的生存条件
2全球各地区的发展极不平衡,科教文卫差距过大。
3经济危机后世界经济疲软,发展动力不足。
4地区冲突加剧,局地战争动乱频繁。
5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自然资源过度开采,自然灾害时有发生。
当下全球公益创业带来的机遇
1技术的飞速发展,能够为公益创业提供有力的后备支持,公益创业的成本相对更低,如沟通、宣传、生产、教育等成本。
2跨国家、跨区域的协作能够及时有效的进行分工合作。
基于全球地域、经济等差异,各国公益创业有相同点,又各自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路径,但是全球一体化应当树立一个共同的价值观--为大多数人谋求福祉,注重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睦相处,最终达到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在这个共同的价值观指导下,每个国家、区域、政府、企业、个人都有这个基本指导思想和纲领,放眼全球,立足本土事业,结合不同特点进行各自组织的公益创业,达到一个良性的生态公益创业环境,共同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创造社会价值。
3公益创业能够在多维度、多层次、多视角的环境下进行深化,结合高校研究、教育、培训,企业支持、实施,政府引导、扶持,国家协作来进行各项活动。
4各国对公益创业的摸索更加有经验,结合不同区域、不同人群、不同企业、不同社群共同创造出来的有价值的公益创业经验可以共享。
我对制定全球公益创业标准的思路
1基本准则
公益创业使命
1帮助弱势群体获取生存、发展的资源,增强人民的幸福感。
2解决社会热点问题、创造社会价值、推进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
3维护生态平衡,让人类可持续发展,让地球各物种能够和谐相处。
2公益创业成功评价的几点看法
1个人或组织的公益创业能否解决自身生存、发展问题。
1公益创业企业的发展能否持续经营。
2企业的人才培养是否充足。
3公益创业企业的管理能否实现现代化管理。
4公益创业企业能否做到财务公开透明,能否合理运用现金流再造血。
2公益创业能否带动大多数参与、分享创业的成果。
1公益创业的企业所在行业是否主要关注和服务弱势群体,让他们获益。
2公益创业的企业利润的分配是否往弱势群体倾斜。
3所在企业聘用多少相关弱势群体,并且让他们获得幸福感。
3公益创业能否带来示范与推广作用。
1公益创业项目是否能够起带动作用,形成良好的社会影响力,能够为社会提供正能量。
2公益创业项目摸索出来的经验能否复制和推广,并且能够辐射相关行业。

收藏

收藏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