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quan
2016-11-07 21:24:57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1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建立咨询关系
尊重
尊重的意义?如何恰当的表达尊重?
真诚
保护隐私
信任
礼貌
平等
无条件接纳
热情
体现在哪方面?如何表达热情?
初诊接待时恰当询问,表达关切
通过倾听和非语言行为,表达热情
咨询中认真、耐心、不厌其烦
咨询结束时,使求助者感到温暖
真诚
表达真诚需注意什么
真诚不等于实话实说
真诚应该实事求是
真诚不是自我发泄
适度
体现在非言语交流上
应考虑时间因素
体现在咨询师的坦诚上
共情
正确理解使用共情需掌握的要点
从求助者而不是自己的角度来看待求助者及其问题
不是要求必须有相似的经历感受,而是能设身处地地理解
表达共情应因人而异
表达共情要把握时机,共情要适度
要善于把握角色
善于使用躯体语言
考虑求助者的特点和文化特征
验证自己是否与求助者产生共情
积极关注
注意事项
积极关注就是辩证、客观地看待求助者
就是帮助求助者辩证、客观地看待自己
避免盲目乐观
反对过分消极
立足实事求是
制定方案
商定咨询目标
目标的特征
属于心理学范畴
具体的或可量化的
可行的
可评估的
积极的
双方接受的
多层次统一的
商定咨询方案
工作程序
划分咨询阶段
诊断阶段
咨询阶段
巩固阶段
制定咨询方案
1.咨询目标
2.咨询的具体心理学方法或技术的原理和过程
3.咨询的效果及评价手段
4.双方各自特定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5.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
6.相关费用
7.其他问题及有关说明
方案
实施
实施
实施咨询方案的策略与框架
调动求助者的积极性
启发、引导、支持、鼓励
克服阻碍咨询的因素
参与性技术
倾听
如何倾听
容易出现的错误
打断求助者,作道德或正确性判断
急于下结论
轻视求助者的问题
干扰、转移求助者的话题
不适当的运用咨询技巧
询问过多
概述过多
不适当的情感反应
提问
开放式提问
封闭式提问
鼓励
重复
内容反应/释义/说明
情感反应
具体化
参与性概述
非言语行为
影响性技术
面质
求助者常见矛盾
理想与现实不一致
言行不一致
前后言语不一致
求助者、咨询师的意见不一致
面质的目的
促进求助者对自己的感受、信念、行为等深入了解
激励求助者解除防卫心理,面对现实,产生建设性的活动
促进求助者形成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言语与行为的统一
促进求助者明确自己的优势资源并加以利用
给求助者树立学习、模仿面质的榜样,将来有能力对他人或自己作面质
注意事项
以事实根据为前提
避免个人发泄
避免无情攻击
要以良好的咨询关系为基础
可用尝试性面质
解释
属于内容表达
指导
属于内容表达
情感表达
内容表达
自我开放/暴露/表露
是情感表达和内容表达的一种特殊组合
两种形式
把对求助者的体验感受告诉求助者
暴露与求助者有关的个人经验
影响性概述
属于内容表达
非言语
放松训练
呼吸放松法
鼻腔呼吸放松法
腹式呼吸放松法
控制呼吸放松法
肌肉放松法
想象放松法
阳性强化法
基本原理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如果一个人的习得行为如果得以持续,一定是被它的结果所强化
如果要建立或者保持某种行为,必须对其施加奖励
以阳性强化为主,及时奖励正常行为,漠视或淡化异常行为,这种方法就是阳性强化法
操作步骤
明确治疗的靶行为
监控靶行为
设计新的行为结果,明确阳性强化物
实施强化
追踪评估
注意事项
目标行为单一具体
阳性强化应该适时适当
随时间进程,强化物可以由物质刺激变为精神奖励,待目标行为固化为习惯后,可以撤销强化物
合理情绪
疗法RET
疗法RET
基本原理
合理情绪疗法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立,其理论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改变认知,从而改变情绪。
ABC理论是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其中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C代表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
操作过程
心理诊断阶段,明确求助者的ABC
领悟阶段
修通
阶段
阶段
常用方法、
技术、目的
技术、目的
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产婆术式”辩论技术
改变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
合理情绪想象技术
帮助求助者改变不合理信念导致的不恰当的情绪体验
家庭作业
RET自助表
合理自我分析报告
合理自我分析报告
让求助者自己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辩论
其他方法
主要是行为技术
帮助求助者改变不良行为习惯,进一步消除不合理信念
再教育阶段
不合理信念的3个特征
绝对化的要求
过分概括
糟糕至极
克服阻碍咨询的因素
多话
求助者的多话类型、处理方式
宣泄型
尊重其需要,耐心倾听,给予安全感、理解和爱护,必要时指导,不可粗暴打断
倾吐型
癔症型
给予注意
表现型
表白型
认真倾听,不指责或评论,帮助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掩饰型
创造一个宽松、安全的氛围,抓住时机找到敏感、想要掩饰的问题
外向型
把握时机引入正题
沉默
求助者的沉默类型、处理方式
怀疑型
建立良好咨询关系,提高谈话技巧,给予鼓励和必要的保证
茫然型
认真倾听,通过内容反应和表达技术,促进求助者充分表达
情绪型
是用情感反应和表达技术,通过共情,缓解情绪
思考型
等待同时以微笑、目光、微微点头等表示自己的关注、理解和鼓励
内向型
以热情和耐心加以引导,多倾听,鼓励求助者表达,善于领会
反抗型
辨明沉默原因,相应处理
依赖
移情
类型
正移情
负移情
区分依赖与正移情
依 赖
正 移 情
信任
好感
寻求现实的帮助
弥补过去的感情
遇到困难时来寻求帮助
时常想见到咨询师
寻求心理依靠
寻求感情依靠
对象是现实目标
对象是替代物
对咨询师感情色彩淡
感情色彩浓
阻抗
表现形式
讲话程度上的
沉默
寡言
赘言
讲话内容上的
理论交谈
情绪发泄
谈论小事
假提问题
讲话方式上的
心理外归因
健忘
顺从
控制话题
最终暴露
咨询关系上的
不认真履行安排
诱惑咨询师
请客送礼
产生的原因(卡瓦纳)
来自成长的痛苦
来自功能性的行为失调
来自于对抗咨询或咨询师的心理动机
处理阻抗
通过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解除求助者的戒备心理
正确地进行心理诊断和分析
以诚恳的态度帮助求助者正确的对待阻抗
使用咨询技巧突破阻抗
咨询效果评估
阶段小结与效果巩固
每次咨询效果的小结
商讨下一步咨询的任务
布置家庭作业
正式与处理咨询中的反复现象
处理咨询失误
咨询效果的评估
咨询效果评估的维度
自我评估
社会功能恢复情况
某些症状的改善程度
咨询前后心理测量结果的比较
咨询师的观察与评定
周围人士特别是家人、朋友和同事对求助者的评定
咨询关系的匹配与转介
选择合适的咨询对象
动机正确
人格正常
信任度高
行动自觉
匹配性好
智力正常
年龄适宜
内容合适
转介注意事项
应对事先征求求助者的意见并说明理由。
向求助者介绍新咨询师的情况,尤其是专业特长。
向新的咨询师介绍求助者的情况(隐私除外),提供自己的分析和看法
一般不干预新咨询师的咨询活动
不能再求助者面前对新咨询师的方法、为人等评论,更不能指责
案例记录整理与保管
咨询关系的结束
工作程序
确定咨询结束的时间
全面回顾和总结
帮助求助者运用所学的方法和经验
让求助者接受离别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