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forPCOS
2016-11-12 22:04:20 0 举报女性无避孕性生活至少12个月而未孕
既往从未有过妊娠史,无避孕而从未妊娠
①输卵管异常:
慢性输卵管炎(淋病奈瑟菌、结核分枝杆菌、沙眼衣原体等感染)引起伞端闭锁,或输卵管粘膜破坏,使输卵管完全阻塞或积水导致不孕
②盆腔粘连、盆腔炎症、结核性盆腔炎:
引起局部或广泛的疏松或致密粘连,造成盆腔和输卵管功能和结构的破坏。
③子宫内膜异位症:
典型症状为盆腔痛和不孕。
与不孕的确切关系和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多由盆腔和子宫腔免疫机制紊乱导致排卵、输卵管功能、受精、黄体生成和子宫内膜接受性多个环节对妊娠产生影响。
④子宫内膜病变:
以子宫内膜炎症、粘连、息肉等多见。
⑤子宫肌瘤:
包括粘膜下子宫肌瘤、体积较大影响宫腔形态的肌壁间肌瘤。
⑥生殖器肿瘤:
与不孕的关系并不确定,有内分泌功能的卵巢肿瘤造成的持续无排卵可影响妊娠。
⑦生殖道发育畸形:
子宫畸形(中隔子宫、双角子宫常见)、先天性输卵管发育异常。
1)持续性无排卵
2)多囊卵巢综合症
3)卵巢早衰和卵巢功能减退
4)先天性性腺发育不良
5)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不良
6)高催乳素血症
7)黄素化卵泡不破裂综合征
(1)精液异常:
性功能正常,先天或后天原因所致精液异常,表现为无精、弱精、少精、精子发育停滞、畸精症等。
(2)性功能异常:
外生殖器发育不良或勃起障碍、不射精、逆行射精,使精子不能正常射入阴道内。
(3)免疫因素:
在男性生殖道免疫屏障被破坏的条件下,精子、精浆在体内产生抗精子抗体,使射出的精子产生凝集而不能穿过宫颈粘液。
属于男女双方均可能同时存在的不孕因素,是一种生育力低下的状态,可能的病因包括:
免疫性因素、潜在的卵母细胞(卵子)质量异常、受精障碍、隐形输卵管因素、植入失败、遗传缺陷
应用目前的检测手段无法确诊。
体格检查:
T:36.9C, P:73 次/分, R: 15次/分,
BP:100/70mmHg.
神志清,自主体位,皮肤巩膜无黄染,四肢体毛略重下颌部痤疮明显,乳房发育正常。
HR:73次/分,律齐,两肺部呼吸音清,腹软, 无肌卫,无压痛,未及明显包块,肝脾(-),双下肢水肿(-)。
身高:159cm
体重:67kg
妇科检查:
外阴:(-)阴道,畅,少量白色分泌物量,无异味
宫颈:轻度柱状上皮异位,未见活动性出血,宫颈举痛(-)
宫体:前位,常大,压痛(-),双侧附件区均未扪及明显包块,压痛(-)。
1、卵巢内分泌功能失调 原因:生殖内分泌轴功能紊乱
1)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失调、雄激素过量、肥胖、不孕 B超
-起病多见于青春期,LH\FSH增大
2)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不规则出血,经量、经期不定
-无腹痛及其他不适,多为排除法诊断
3)排卵性月经失调 –周期规则,仅经量增多
2、妊娠相关:流产、异位妊娠、葡萄胎、产后胎盘残留、胎盘息肉、子宫复旧不全、黄体破裂
鉴别:流产-多伴腹痛、早孕反应,病史+临表几可确诊
异位妊娠-伴腹痛,早期借助辅助检查诊断(hCG、B超等)
葡萄胎-停经后流血、子宫增大、腹痛、卵巢囊肿(B超+hCG)
黄体破裂-下腹突发疼痛
复发性流产(早期)因:胚胎染色体异常、免疫异常、黄体功能不全、甲低
3、生殖器炎症:阴道炎、急性子宫颈炎、宫颈息肉、子宫内膜炎等
阴道炎-阴道分泌物增多、鱼腥臭、瘙痒、外阴灼热等 (已排除)
急性子宫颈炎-阴道分泌物增多、粘液脓性、外阴症状、性交后出血
宫颈息肉-向外口突出,暂排除
子宫内膜炎-常伴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可有全身症状
4、生殖器肿瘤: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分泌型)、阴道癌、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子宫肉瘤、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输卵管癌
鉴别:子宫肌瘤-包块、白带多(可异常)、压迫症状(30-50,B超)
卵巢肿瘤-中晚期易触及肿块 (B超)
阴道癌-排除
子宫颈癌-接触性出血与异常阴道液 (细胞学-阴道镜-活组织)
子宫内膜癌-多为高龄60岁,B超+刮宫+镜 诊断
子宫肉瘤-40-60岁,少见,恶性,生长快-包块迅速增大 诊断同上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多继发于葡萄胎、流产等, hCG+B超
输卵管癌-少见且高龄居多,多有腹痛、肿块、阴道流液,影像学诊断B超
5、阴道损伤、异物已排除,雌孕激素→突破性出血
6、全身性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障、白血病、肝功能损害等
一个血常规加肝功能
7、其他内分泌腺体-甲亢、肾上腺皮质、胰腺
结核(继发)-有不孕及月经失调、下腹坠痛等-病史、X线、子宫内膜、结核菌等检查
子宫内膜异位-多伴疼痛(主要症状)、性交不适 B超 CA125
1、定义:
人体处在清醒而又非常安静,不受肌肉活动、精神紧张、食物及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时的状态叫做“基础状态”,基础状态下的体温,就叫做“基础体温”,也叫“静息体温”,通常在早晨起床前测定。
2、与排卵的关系:
女性的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变动,在卵泡期内体温较低,排卵日最低,排卵后升高0.3~0.6℃。孕激素可以兴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可使基础体温在排卵后升高0.3~0.6℃,临床上可以此作为判定排卵日期的标志之一。正常月经周期中,基础体温会在LH峰(LH即黄体生成素)后的1~2天开始升高,并维持高值达10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