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型(Cast)
2016-11-17 11:37:04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管型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定义
蛋白质、细胞或碎片在肾小管、集合管中凝固而成的圆柱形蛋白聚体
形成条件
尿中清蛋白、肾小管上皮细胞产生的T-H糖蛋白是构成管型的基质
肾小管仍有浓缩和酸化尿液的功能,前者可使形成管型的蛋白等成分浓缩,后者则促进蛋白变性聚集
仍存在可交替使用的肾单位,处于休息状态的肾单位尿液淤滞,有足够的时问形成管型
常见管型
透明管型
由T-H糖蛋白、清蛋白和氯化物构成,为无色透明、内部结构均匀的圆柱状体,两端钝圆,偶尔含少量颗粒
运动、重体力劳动、麻醉、利尿剂、发热可出现一过性增多
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恶性高血压、心力衰竭时可见增多
有时可含少量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透明细胞管型
颗粒管型
细胞碎片、血浆蛋白及其他有形成分凝聚于T-H蛋白,颗粒总量超过1/3
粗颗粒管型
早期;粗大致密、外形宽,易断裂,吸收色素呈黄褐色
见于慢性肾炎、肾盂肾炎及肾小管损伤
细颗粒管型
后期;由粗颗粒碎化而来;
见于慢性肾炎或急性肾小球肾炎后期
细胞管型
细胞含量超过管型的1/3
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肾小管损伤
红细胞管型——并发肾小球性血尿
白细胞管型——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
混合管型——同时含多种细胞和颗粒物质,见于多种肾小球疾病
蜡样管型
由颗粒管型、细胞管型长期停留变性或直接由淀粉样变性的上皮细胞溶解后形成
质地厚、有切迹或扭曲、折光强、浅灰或浅黄色蜡烛样
严重的肾小管变性坏死、预后不良
脂肪管型
脂肪小球
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肾小管损伤
宽幅管型
蛋白质及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碎片构成,外形宽大,不规则,易折断
慢性肾衰竭少尿期,预后不良
细菌管型
结晶管型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