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诉讼风险
2018-07-10 17:51:02 54 举报
AI智能生成
股权激励诉讼风险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课程一:股权激励的刑事诉讼风险
股权激励与变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变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认定
案例:(2016)浙8601行初194号
如何避免被认定为变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课程二:股权激励的行政诉讼风险
股权激励与税收风险
无法使用延递纳税优惠政策的风险
股权激励的主体、激励对象及时间限制
向税务机关的备案手续
低价转让股权的风险
对股东
对员工
合伙企业持股平台的税务风险
案例分析:(2016)浙8601行初194号)
股权激励的民事诉讼风险
公司诉讼风险
课程三:股权激励与股权转让
股东资格确认纠纷占比较高
案件比例大数据分析
裁判观点大数据分析分析
华为公司员工起诉要求确认股权案例:(2016)浙01民终7401号
无偿赠予的股权能否撤销
关于撤销的规定
实践观点总结
股权激励是有偿还是无偿的选择
有偿转让的优势与劣势
无偿转让的优势与劣势
课程四:股权激励与公司决议
公司治理结构简介
股东会
董事会
监事会
案例:董事会决议能否撤销公司股权激励方案(2016)京01民终4160号
股权激励各个阶段公司决策机构
课程五:股权激励与股权回购
股权激励回购主体
公司回购
股东回购
案例分析
阿里巴巴回购侵害公司权益员工的股权(2016)浙民终504号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2)民提字第11号
课程六:股权激励中的股东权利设置
《公司法》中股东享有的权利概述
限制股东权利的合法性分析
间接持股股东是否享有股东权利
课程七:股权激励中的股权代持风险
名义股东出售股权的风险
名义股东发生债务的风险
名义股东死亡或者离婚导致的风险
劳动人事诉讼风险
课程八:员工承诺的效力问题
承诺函的性质
富安娜案深度剖析
员工持股关系独立于劳动关系
各级法院均认定承诺函合法有效
课程九:员工持股方式的合法性风险
员工持股的几种模式简介
直接持股
间接持股
职工持股会持股是否有持股的法律资格:(2013)济商终字第582号
持股方式的要点设计
课程十:股权激励出资不能的风险
员工未能实际出资:博大公司与康得新公司(2014)一中民(商)终字第8637号
创始股东的未能出资发生的风险
公司给员工垫资发生的风险
课程十一:股权激励的性质
实践中法院观点的大数据统计
股权关系与劳动关系的界定和差别
案例:富安娜案法院裁判观点的分析
课程十二:股权激励与婚姻家庭诉讼
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
股权激励的中股权激励作为夫妻财产的认定
案例分析:(2014)杭西民初字第910号、(2015)浙杭民终字第392号
知识产权的归属设定
课程十三:股权激励与知识产权诉讼
股权激励中的保密义务设置
案例: 2015年海民初字第01235号
课程十四:股权激励与侵权
员工侵害公司权益的常见模式
辞职套现
泄露公司秘密
侵害公司名誉权
公司的救济途径
事前在激励方案中设置员工侵权的惩罚条款
事后诉讼救济

收藏

收藏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