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床后的黄金1小时》读书笔记
2021-04-24 11:07:01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起床后的黄金1小时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第五章 早起,遇见全新的自己    
     无论是工作&工作志向,还是工作&个人志向、工作&第二职业志向、工作&投资志向,晨读都是很好的“播种”。  
     有些书适合晨读,有些书并不适合,所以不能不分领域、不加取舍地胡子眉毛一把抓。 比如,阅读恋爱小说和推理小说,重在体验那种惊心动魄的感觉,那么就可以在夜间边喝红酒或奶茶边细细阅读,才能品味其中的乐趣。也就是说,夜晚是释放情感的重要时间,面对小说中的情景,思考这到底是怎么了、如果是自己会怎么做,就是感受自我对话的快乐。读完之后安心而睡,情感就会得到梳理,自己也会变得成熟许多。 与之相反,晨读重在应用。因此,推荐大家阅读并吸纳那些和自己实际工作息息相关的信息。 从注重高效、提高工作动力角度考虑,那种技术类的书、杂志或者针对资格考试的教材等,相对就比较合适(为防止读书时犯困,要多动手,多用笔记本记录)。  
     思考当前工作和未来工作的关系 不管如何,都要充分发掘对社会来说绝对好的计划与现在正在从事工作的价值,然后告诉自己,为两者构建关系。  
     第六章 做“神奇”的事,成为出众的人    
     在现有的平台条件下,尝试一下自己是否属于喜欢辅助的角色、倾向于做职场精英或乐于一个人默默完成等特质。如果在现在的公司没有找到,那么再借助在其他地方、机会中所练就的知识来为自己的新职业探索新路。  
     要想将自己的知识普及化、体系化,可以有以下3个步骤:    
     (1) 把自己的所有经验一股脑都想出来(包括个人工作经验)。  
     (2) 思考自己的经验能否帮助遇到困惑的人。  
     (3) 把自己的经验传输出去后,听一听周围的反应。  
     第七章 制订你的早起方案    
     减少睡眠时间,会使大脑昏昏沉沉效率低下,制订工作计划的时候也容易出现错误。因此,不要减少睡眠时间,而应思考如何安排早上的时间表。 我经常劝大家把早起看成是留学,希望让大家觉得自己来到了时差1小时的国外,从而促使大家养成早起的好习惯。  
     “立起”法则分为以下四步:    
     (1) 睡觉:确保合适的睡眠时间。  
     (2) 确定:按照志向,确定自己需要“播种”的东西。  
     (3) 时间:为了保证“播种”时间,早上的计划要固定下来。  
     (4) 坚持:即使失败,也不气馁。  
     结语 只要起床,就是一场胜利    
     只要起床,就是一场胜利 通过本书我想告诉大家,工作管理并不是处理“必须要做的事”,而在于实现“想要做的事”  
     第一章 起床大作战    
     不管每天多忙碌,都要确保自己有安静独处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从焦虑而不知所措、逡巡不前的状态中释放出来。  
     坚持早起的6个好处 为什么要强调起床后的1小时,我还需要稍作说明:    
     (1)逐渐改变平常的生活习惯比较容易。  
     (2)行动前的障碍比较少。  
     (3)大脑没有拥塞,所以做事效率高。  
     (4)结束时间是固定的,所以不会拖拖拉拉。  
     (5)获取小小的成就,生活会比较自如。  
     (6)此时不受打扰,容易集中精力。  
     不能顺利早起、不能坚持早起或早起后做事效率不高的人有以下几个共同特征:不懂得确定优先顺序;优先顺序确定有误;容易中途迷失方向。  
     早起时只要注意以下三点,就能把握优先顺序的关键:    
     (1)重新审视此前的生活习惯。  
     (2)确保充分的睡眠时间。  
     (3)将重要的事情放在早上来做。  
     时间就像存钱,觉得有多余的就存起来。如果没有相当强的意志,这事就很难做好。有时间就浪费,结果也就容易被时间的洪流冲走。  
     早上做计划管理,是因为大脑此时没有拥塞,因此做事效率比较高。  
     关于工作调整的具体酝酿方式,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 先琢磨工作调整的可能性有哪些。  
     (2) 和领导或者领导的领导提前沟通。  
     (3) 总结自己此前长期以来的工作状态。  
     (4) 要让领导知道你想工作调整并非头脑发热,要让他看到你下一步的计划。  
     (5) 如果有对你工作调整有利的资格证书,那先考取。  
     (6) 不要只想到工作调整,而要想好可行性方案。  
     在平时工作或家务中,很多人都喜欢将每天要做的事列个表。这样的表,我们没有必要对其进行180度大调整。只需注意以下三点:    
     (1) 早上1小时要集中精力,一鼓作气做好工作表。  
     (2) 按照“紧迫性×重要性”的原则,将工作计划分成四种颜色。  
     (3) 细化需要“播种”的具体事项,使之可以立即推行。  
     工作表,分4种颜色区分标记:    
     1、不紧急×重要:“播种”的红色。  
     2、紧急×重要:“收割”的绿色。  
     3、紧急×不重要:“疏苗”的蓝色。  
     4、不紧急×不重要: “风干”的黑色。  
     “时间 x 风险容许度 + 人际关系”刻意调整早上工作计划。每一个志向,都有各自感觉同的特征  
     第二章 早点起床能够活出更美好的生活    
     将计划当成早上的固定习惯,有以下7个好处:    
     (1)形成决策习惯,行动高效。  
     (2)可以排除瞻前顾后、畏惧不前的心理。  
     (3)可以预见自己的工作效果。  
     (4)不会一直为工作纠缠。  
     (5)可以完善自己工作的常见问题集。  
     (6)分清有效加班和无效加班。  
     (7)可以每天集中精力。  
     “信息的丰富,导致我们注意力的贫困”  
     一般一天的工作内容基本由5个部分组成,因此如果头脑中确实想不出来什么,那么不妨将以下5项制作妥当:    
     (1) 需要联系的人。  
     (2) 今天要做的具体项目。  
     (3) 未来想做的事。  
     (4) 提出的课题。  
     (5) 想看的书和资料。  
     分支主题  
     第三章 利用早起,提升工作效率    
     一周之后,还有大量需要处理的内容,那么就可以轻而易举地看到哪些事情完全没有进展。在这一阶段,就需要判断要不要把这些事移到下周去办。此时,如果觉得有些事不做也可以,那就干脆放弃。   相反,如果决定继续做,就不要因这些剩下来的工作让自己失去干劲,而是要调整“战略先机”与重心,将这些内容转入下一周的新计划中。同样以此类推,一个月结束的时候,也可以重新审视一下工作的总体情况,对其进行清理盘点。  
     以一周或一个月为周期进行工作反思,在必要的时候调整“战略先机”。 我觉得这是我们工作动力的关键点。如此一来,如果平时工作有所欠缺,周末还可以尽量弥补一下,或者如果本周还有遗憾,那么下周努力完善,这样就不会让人失去干劲。我们不妨以一周为周期,先行尝试。  
     第四章 早起不会背叛你,扫除精进路上的障碍    
     为了摆脱这种状态,通过“早上1小时”来把握可控的事情,就可以确定优先顺序。这就是大家应该“播种”的内容。对此,我们不妨将头脑中的不安释放出来,然后从外眺望,将这些烦恼和压力进行可视化分类。 按照顺序,分为以下三步:    
     (1) 将烦恼不安的原因随机写出。  
     (2) 做个坐标轴,用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能否解决,对每种烦恼进行分类。  
     (3) 先不要担心那些自己暂且解决不了(无法控制)的烦恼,要对那些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可以解决(可以控制)的烦恼倾注心力,然后思考解决方法。 这里的关键,是不要刻意考虑问题的顺序或烦恼的大小,在大脑清空之前随机写出相关内容就好。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