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症状学》读书笔记
2021-08-25 22:21:51   7  举报             
     
         
 AI智能生成
  《精神病症状学》是一本关于精神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专业书籍。它详细地描述了各种精神疾病的常见症状,包括思维障碍、情感障碍、行为障碍等。这本书还介绍了各种精神疾病的分类和诊断标准,以及治疗方法和预后评估。此外,它还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技巧和建议,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精神疾病。总之,《精神病症状学》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对于从事精神卫生工作的专业人士和对精神健康感兴趣的人士都非常有帮助。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意志行为障碍    
     意志障碍    
     意志增强(狂躁症、偏执狂)  
     意志减弱(抑郁状态)  
     意志缺乏(精神分裂症)  
     犹豫不决(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  
     意向倒错(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矛盾意向(精神分裂症)  
     动作行为障碍    
     神经运动性兴奋: 协调、不协调  
     神精运动性抑制    
     木僵(是指一种高度的精神运动性抑制状态,如患者动作行为和言语活动的完全抑制或减少,并经常保持一种固定姿势一般无意识障碍,各种反射保存。严重的木僵称为僵住,患者不言、不动、不食、面部表情固定,大小便潴留,对刺激缺乏反应,如不予治疗,可维持很长时间。)    
     紧张性木僵  
     抑郁性木僵  
     心因性木僵  
     器质性木僵  
     蜡样屈曲    
     常在木僵的基础上发生。患者的肢体、头部任人摆布成各种不舒服的姿势,仍能较长时间似蜡塑一样维持不动。如将患者头部抬高似枕着枕头的姿势,头仍悬空不动,可维持很长时间,称之为“空气枕头”,此时患者意识清楚,病好后能回忆。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缄默症  
     违拗症:主动、被动  
     被动型服从  
     刻板动作和言语  
     持续动作和言语  
     模仿动作和言语  
     作态  
     强迫动作  
     意识障碍    
     对周围环境的意识障碍    
     以意识清晰度降低为主    
     嗜睡状态、混浊状态、昏睡状态、昏迷状态  
     以意识范围改变为主    
     朦胧状态、漫游性自动症  
     以意识内容改变为主    
     谵妄状态    
     在意识清晰度降低的同时,,出现大量的错觉、幻觉,以幻视多见,视幻觉及视错觉的内容多为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性的情境,如见到昆虫、猛兽等。有的内容具有恐怖性,患者常产生紧张、恐惧情绪反应,出现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思维不连贯,理解困难,有时出现片断妄想。患者的定向力全部或部分丧失,多数患者表现自我定向力保存而周围环境定向力丧失。谵妄状态往往夜间加重,昼轻夜重。持续数小时至数日意识恢复后可有部分遗忘或全部遗忘。以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及中毒所致精神障碍较多见。  
     精神错乱状态  
     梦样状态  
     酩酊状态  
     自我意识障碍    
     双重人格  
     交替人格  
     人格转换  
     人格分离  
     认知障碍    
     感知觉障碍    
     感觉障碍    
     感觉过敏  
     感觉减退  
     感觉缺失  
     内感性不适(体感异常)    
     ---指躯体内部产生各种不舒适的或难以忍受的感觉,都是异样的感觉,且往往难以表达。如感到体内有牵拉、挤压、撕扯、转动、游走、溢出、流动、虫爬等特殊感觉。性质难以描述    没有明确局部定位多见于神经症、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躯体化障碍  
     知觉障碍    
     错觉    
     指对客观事物的错误知觉。也就是把实际存在的事物歪曲地感知为与实际完全不相符合的事物。 “草木皆兵”。常见于意识朦胧、癔症、精神分裂症、谵妄等,也可以见于正常人。  
     幻觉(是一种虚幻的知觉,指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常见于精神分裂症、意识障碍、癔症等。)    
     真性幻觉    
     系指患者体验为经由感官所感知到的实际不存在的、来源于客观空间、具有“真实"鲜明生动的幻觉。  
     假性幻觉    
     病人知觉体验的清晰度与真性幻觉接近,但其来源无明确的定位。病人常诉“声音”或“映像”存在于脑中,不用感官而感觉到。  
     按部位    
     幻听  
     幻视  
     幻嗅  
     味幻觉  
     幻触  
     内脏性幻觉    
     是固定于某个内脏或躯体的异常感觉。如感到某一内脏在扭转、断裂、穿孔或感到昆虫在器官内爬行等等。这类幻觉常与疑病妄想、虚无妄想结合在一起。该症状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思维障碍    
     思维形式障碍/联想障碍    
     思维联想过程障碍    
     思维迟缓    
     即联想抑制,联想速度减慢、数量的减少和困难。反应迟钝,自觉“脑子不灵了”、“脑子不转了”,表现为主动性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思维问题费力。反应慢,需等待很久。多见于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痴呆状态等。  
     思维奔逸    
     又称观念飘忽,指思维活动量的增多和转变速度的快速。患者常表现为健谈、口若悬河、出口成章,诉述脑子反应快,特别灵活,说话的主题极易随环境而改变。多见于躁狂症。特点:随境转移    音联  意联  
     病理性赘述    
     常表现为思维活动的停滞不前、迂回曲折,联想枝节过多,做不必要的过分详尽的累赘的描述等。病人在叙述事物时,在个别细节问题上,不厌其烦地作不必要的、详细的、累赘的描述,以致一些无意义的繁文琐节,掩盖了问题的主要内容。多见于癫癎、脑器质性及老年性精神障碍。  
     思维贫乏    
     表现为思维数量减少,概念与词汇贫乏。患者体验到脑子空洞无物,既没有可想的事,也没有想说的话,思维内容空虚,说话词汇量减少,病人常形容脑子象一张白纸。多见于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发育迟滞。  
     思维联想连贯性障碍    
     思维散漫    
     患者思维活动表现为联想松弛,内容散漫,缺乏主题,一个问题与另外一个问题之间缺乏联系。说话东拉西扯,以致别人弄不懂他要阐述的是什么主题思想。对问话的回答不切题,以致检查者感到交谈困难。常见于精神分裂症的早期。  
     思维破裂    
     在没有智力损害、意识障碍、情绪激动和精神运动兴奋等情况时,出现概念之间联想的断裂,建立联想的各种概念内容之间缺乏内在联系。表现为患者的言语或书写内容有结构完整的句子,但各句含意互不相关,变成语句堆积,整段内容令人不能理解。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如在意识障碍的背景下出现语词杂拌,称之为思维不连贯。  
     思维扩散/思维被广播    
     患者体验到自己的思想一出现,即为尽人皆知,感到自己的思想与人共享,毫无隐私而言,为思维扩散。如果患者认为自己的思想是通过广播而扩散出去,为思维被广播。上述两症状亦为诊断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症状。  
     思维云集  
     思维中断  
     思维插入  
     思维逻辑性障碍    
     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是用一些具体动作和行为来表达抽象的概念或道理,如果患者不解释,任何人都不知道其动作和行为的象征意义;如果他解释了,任何人都觉得荒谬。  
     语词新作    
     患者自创文字、语言或图画等,表达一些多数人业已熟悉的概念或意义。病理性和荒谬之处同样在于所创和所表达之间的逻辑推理过程不可理解。如“犭市”表示“狼心狗肺”。“男女”代表“多子多福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逻辑倒错性思维    
     主要特点为推理缺乏逻辑性,既无前提也无根据,或因果倒置,推理离奇古怪,不可理解。如一患者说:“因为电脑感染了病毒,所以我要死了”。可见于精神分裂症和偏执狂等。  
     思维内容障碍    
     妄想(妄想是一种病理/歪曲的信念,是一种病态的判断和推理。其内容与事实不相符合,也与患者的文化程度和社会背景不相符合。但病人对此坚信不疑,无法说服,也不能以亲身体验和经历加以纠正。)    
     据其起源分类:原发性妄想和继发性妄想  
     据其结构分类:系统性妄想和非系统性妄想  
     据其内容分类    
     关系妄想    
     (delusion of reference),又称牵连观念;援引观念。患者坚信周围环境的各种变化和一些本来与他不相干的事物,都与他有关系。别人的谈话,无线电广播、报纸上的文章和消息是针对他而发的;别的人咳嗽、吐痰是表示轻视他等。关系妄想的内容多数对患者不利,常发生于被害妄想之前或与之同时发生。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被害妄想    
     persecutory delusion----是最常见的一种妄想。患者坚信自己或(和)亲人受到污蔑、诽谤、打击、陷害或毒害、监视或跟踪。在妄想影响下可出现拒食、拒药、逃走、控告、自伤或伤人,毁物等行为。见于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障碍及其它精神病。  
     (物理)影响妄想    
     (delusion of physical influence)--又称被控制妄想(Delusion of control)患者坚信自己的思想、情感、行为都受到外界某种力量或某种仪器、电波、射线等的控制、干扰或操纵,不受自己意志的支配,或认为有外力刺激自己的躯体,产生种种不舒服的感觉。  
     疑病妄想  
     特殊意义妄想  
     夸大妄想    
     (grandiose delusion)患者坚信自己具有非凡的才智、地位和权力;自己是科学家,已有许多发明创造;自己是伟大人物或名人后裔,国家领导人、世界的统治者等。例如某患者称自己是全世界的核心,新闻内容均是民众提出并要求自己立马解决的问题.。常见于躁狂状态、精神分裂症及麻痹痴呆等脑器官质性精神障碍。  
     罪恶妄想  
     嫉妒妄想  
     钟情妄想  
     被窃妄想  
     内心被揭露感  
     变兽妄想  
     非血统妄想  
     超价观念  
     强迫观念  
     注意障碍 (广度、稳定性、紧张性、分配与转移)  
     记忆障碍  
     智能障碍  
     自知力    
     对本身精神病状态的认识能力,是否觉察自己精神状态存在异常,对异常是否能正确分析和判断,并指出既往和现在的表现哪些属于病态。  
     定向力  
     情感障碍(情感 情绪 心境)    
     情感性质的改变    
     情感高涨elation    
     是指情感活动显著增强,总是表现为欢欣喜悦、轻松愉快、兴高采烈、语音高昂,讲话时眉飞色舞、喜笑颜开、表情丰富、生动。对一切都感到非常乐观,对任何事都感到兴趣盎然,自负自信,甚至有夸大。病人常有良好的自我感觉,感到无比舒畅和幸福。  
     情感低落depression    
     是负性情感增强的表现。它与情感高涨恰恰相反,患者情绪低沉,整日忧心忡忡、唉声叹气、愁眉不展,,严重时忧郁沮丧、悲观绝望,常感到“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外界一切都不能引起他的兴趣,仅仅增加悲哀。病人因此常自责自罪,甚至出现自杀观念、企图及行为。常伴有思维迟缓、动作减少及某些生理功能的抑制,如食欲不振、闭经等。情感低落是抑郁症的主要症状。  
     焦虑、惊恐发作、抑郁    
     anxiety这是担心发生威胁自身安全和其他不良后果的心境。是指在缺乏相应的客观因素情况下,患者表现为顾虑重重、紧张恐惧,以至搓手顿足似有大祸临头,惶惶不可终日,伴有心悸、出汗、手抖、尿频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此类症状常伴有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疑并观念,常见于焦虑症。  
     恐惧 逃避  
     情感淡漠    
     指病人对外界任何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即使一般能引起正常人极大悲伤或高度愉快的事情,如生离死别、久别重逢等也无动于衷。对周围发生的事漠不关心,熟视无睹。面部表情冷淡呆板。内心体验极其穷乏或缺如,与周围环境失去情感上的联系。可见于单纯型及慢性精神分裂症,也可见于严重的器质性痴呆。  
     情感波动性(稳定性)的改变    
     易激惹性(躁狂症)    
     情绪反应过敏, 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减退,反应闽值下降,出现激惹性增高。  是一种剧烈但持续较短的情感障碍,表现为极易因小事而引起较强烈的情感反应。不仅表现为易怒,也包括易喜,易悲等。常见于疲劳状态、人格障碍、神经症、偏执型精神病、躁狂状态、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如甲状腺功能亢进)。  
     情感脆弱  
     情感不稳  
     病理性激情  
     强制性哭笑  
     情感迟钝  
     情感麻木  
     情感协调性的改变    
     情感倒错(精神分裂症)    
     指情感反应与内心体验或处境不相协调,这是由于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的协调丧失而引起的脱节现象。如听到令人高兴的事时,反而表现伤感;对亲人死亡不仅不悲哀,反而表现出喜悦的情感;在描述他自己遭受迫害时,却表现为愉快的表情。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表情倒错  
     矛盾情感  
     情感退化  
     情感幼稚 (癔症、痴呆)  
     情感衰败  
    
 
 
 
 
  0 条评论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