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思想史》刘擎
2021-10-13 11:23:11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西方思想40讲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古今之变    
     现代化理性带来的改变    
     个人生活意义  
     社会秩序意义  
     现代思想的成年    
     路标:现代社会科技进步,人变得更理智了,是否会更幸福?  
     韦伯:看清现代和反思现代    
     祛魅    
     理性力量去除宗教和自然的神秘  
     诸神之争    
     每个人的价值观都是自己的神,价值观之间的冲突成为了诸神之争  
     工具理性    
     理性    
     工具理性:关注手段how  
     价值理性:关注目的why  
     以科学和客观事实为主流的工具理性压倒价值理性    
     举例:金钱压倒诗和远方  
     现代的铁笼    
     现代社会像一台巨大的机器,人被非人化,成为机器的一部分  
     但没有被现代社会有更好的替代方案,如果打破现代社会可能更糟糕  
     现代人的精神危机    
     路标:现代人的“精神危机”  
     尼采:超人学说    
     上帝已死    
     不再相信一种人为编造出来的普世地存道德观(上帝)。这种绝对道德观的失去,就是虚无主义的开端。  
     超人学说    
     人生虚无,理论虚无,生命强健  
     (普世规则)上帝已死进入虚无主义,人成为自己的主宰,自己成为自己的神,成为超人,虚无中有生命创造意义。  
     视角主义    
     每个人从自己视角去理解客观,不存在绝对的客观,只有多数视角共同认识(共识)  
     因为每个人的视角不同,所以要包容和开放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    
     理性人死亡    
     弗洛伊德提出人还有前意识和无意识,意识层面的理性并非人的全部  
     精神分析学不可证伪,属于伪科学,总是自圆其说  
     萨特:自由选择和积极行动    
     存在就是虚无    
     人的存在只有填进某种东西才获得自己的本质  
     自由选择负担    
     人被判定为自由,自由就是人的命运  
     只有自己能够对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没有任何托辞  
     他人即地狱    
     人总想要维护自己作为主体,把他人当作客体  
     20世纪的战争灾难启示    
     路标:20世纪的战争灾难为什么不可思议  
     鲍曼:大屠杀是现代化本身固有的潜在可能    
     机器般的理性官僚制导致非理性的大屠杀  
     防范这种大屠杀灾难在于保持对他人的道德感知  
     阿伦特:平庸之恶    
     平庸之恶    
     极端之恶:完全不可理解性的罪恶  
     平庸之恶:丧失思考判断能力的恶  
     独立判断    
     盲从或者独立判断都无法保证正确  
     独立判断的风险极高    
     e.g:保护犹太人的德国士兵/德国医生  
     波普尔:科学是可证伪    
     科学是可证伪    
     科学并不是绝对真理  
     科学不是被证实,而是可以被证伪  
     批判理性主义    
     理性会找到办法,但是一边进步,一边犯错,从错误中进步,但无法到达绝对真理  
     任务历史决定论从根本上无法成立,反对整体规划  
     哈耶克:自发秩序    
     自发秩序    
     自然生成,自然演化的秩序    
     e.g人走多的地方成了路  
     e.g市场价格  
     自发秩序没有任何强制,没有伤害任何人  
     理性的自负    
     人类对理性过度自信  
     现代社会高度不确定性和焦虑不安,用理性去规划整体(乌托邦)这期望是虚幻  
     警惕理性,认识理性的局限性,保持审慎和怀疑  
     伯林:警惕滥用积极自由    
     多元价值论    
     一元价值论认为表面上丰富多样的价值,本质是和谐统一(正义/仁爱/幸福价值是可以相互转化和衡量的)  
     多元价值认为价值不可度量,找不出高低之分,价值是多元且客观存在(忠考两难全)  
     两种自由    
     积极自由:摆脱阻碍(无拘无束)  
     消极自由:实现目标(自律给我自由)  
     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都是价值观,没有高低之分,但是积极自由容易被滥用(变成强制执行)  
     相对来说认为消极自由更接近自由原处涵义  
     马尔库塞:不容易察觉的资本控制    
     “舒适的”不自由(资本的控制)    
     人们享受着物质社会带来得愉悦,却实际被总体控制,不知不觉失去自由    
     e.g广告/大数据推送  
     单面人    
     马克思说人是需要劳动的  
     资本主义把工作变成劳役,是单向度的社会,这种社会不利于人全面发展    
     在资本社会的人,通常表现为只喜欢玩乐不喜欢工作  
     “没有实质性”的变革    
     在控制模式中,要么被转化模式存活要么被消灭  
     自由主义及其批判者    
     路标:自由主义为什么会不断遭到挑战  
     罗尔斯:正义的社会契约    
     第一原则:保障基本的平等自由    
     每个人都平等地享有一些自由    
     言论自由,人身自由  
     第二原则:社会经济分配默认是平等分配,但是如果出现不平等分配情况下应当受到以下限制    
     公平的机会:  
     差异原则:改善最差的人群  
     诺齐克:自由至上    
     个体权利优先    
     保证个体利益优先  
     财产持有三项正义    
     获取正义:合法获得  
     转让正义:可以合法转让  
     矫正正义:对于不合法要进行矫正  
     最小国家    
     只保障个人基本权利,政治经济等全方面实现自由  
     德沃金:尊重每一个人    
     平等的尊重    
     平等尊重每个人的生活方式  
     平等的关怀    
     考虑不同环境造成不同的需求  
     对于个人偏合选择的需求和个人环境造成的不能选择的需求不能混为一谈  
     桑德尔:社群塑造个人    
     社群主义/共同体    
     个人像原子一样独立的观念是错误  
     社群不只是工具或者合作关系,从纽带关系定义了“你是谁”,塑造了你的身份认同,生活理性,道德和责任  
     沃尔泽:自愿型社群    
     个人是被社群塑造,但这种社群和传统不同,是现代化的(高度流动性)  
     高度流动性    
     地理  
     身份  
     婚姻  
     政治  
     自愿型社群    
     可自由进入退出  
     比起传统社群,自愿型社群极不稳定  
     泰勒:从他人对话和交往中形成自己    
     本真性    
     忠实于自己的内心  
     拒绝唯我论,要结合外部世界  
     我们的道德和价值标准来自与他人对话和交往中    
     自主性无法孤立存在,在于我们生活的共同背景之中,选用和改用形式自己的价值观  
     哈贝马斯:人与人之间关系    
     交往理性    
     策略理性=工具理性  
     价值理性→交往理性    
     解决韦伯诸神之战问题就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和谈话达成共识  
     后冷战时代的争论    
     路标:后冷战时代的世界秩序  
     福山:历史的终结论证(普世价值)    
     历史的终结    
     历史有自己的方向,最终会走到终点,认为自由民主政治就是重点  
     现代化科技→市场经济→自由民主政治  
     亨廷顿:文明冲突(文明差异)    
     文明冲突    
     西方和七大文明的冲突,建议西方要防守,不要推行普世价值  
     每个文明之间没有高低之分,多种文明共存  
     现在是新的历史转折点吗    
     全球化    
     国家之间差距在缩小  
     国家内部阶级在分化(精神内战)  
    
 
 
 
 
  0 条评论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