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读书笔记
2022-01-12 09:26:56 1 举报
AI智能生成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
“供应链金融是一种金融服务,是银行围绕核心企业,管理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并把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通过立体获取各类信息,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的金融服务。简单的说就是银行帮助企业控制可能存在的金融风险,供应链金融为中小企业融资的理念和技术瓶颈提供了解决方案。”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传统供应链模式下的物流金融
新型供应链模式下的物流金融
物流领域的供应链金融从本质上看是一种短期性融资行为,它是将库存视为现有资产并以此获得融资的行为过程
7.1.1 物流金融的实质
代收货款
第一种形态是代收货款方式,其运作方式是物流公司为企业提供产品运输配送服务的同时,帮助供货方向买方收取货款,然后将货款转交供货方,并从中收取一定比例费用。这是物流金融的初级阶段。从盈利来看,第三方物流可以获取一定的手续费,并且该资金在交付前有一个沉淀期,在沉淀期内第三方物流获得一部分不用付息的收益,同时厂家和消费者获得的是方便快捷的服务
托收方式(第三方物流主导)
托收方式(金融机构主导)
第二种形态是托收方式,即第三方物流公司为发货人承运一批货物时,首先代提货人预付一半货款,当提货人取货时则交付货款。还有一种演变,即为消除因垫付货款给第三方物流公司带来的资金占用问题,发货人将货权转移给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根据市场情况按一定比例提供融资,当提货人向金融机构偿还货款后,金融机构向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出放货指示,将货权还给提货人。
融通仓方式
第三种形态是融通仓方式,融通仓借助其良好仓储、配送和商贸条件,吸引辐射区域内的中小企业,作为其第三方仓储中心,并帮助企业以存放于融通仓的动产获得金融机构的质押贷款融资,其实质就是将金融机构不太愿意接受的动产(主要是原材料、产成品)转变成其乐意接受的动产质押产品,以此作为质押担保品进行信贷融资。该方式还有一种衍生形态,即反担保,即当借款企业直接利用寄存货品从金融机构申请质押贷款存在难度的情况下,由物流公司将货品作为反担保抵押物,通过物流公司信用担保实现贷款。该方式对质押主体进行了拓展,不是直接以流动资产交付金融机构作抵押物而是由物流企业控制质押物,这样极大简化了程序,提高了灵活性。
授信融资方式
授信融资方式,即金融机构根据第三方物业经营规模、运营现状、负债比例以及信用程度,授予物流企业信贷额度,物流企业可直接利用这些信贷额度向相关企业提供灵活质押款业务,该模式有利于企业更加便捷地获得融资,减少原先质押贷款中一些烦琐的环节;也有利于银行提高对质押贷款的全过程监控能力,更加灵活地开展质押贷款服务,优化其质押贷款的业务流程和工作环节,降低贷款风险。
物流金融的运作中第三方物流所推动的物流金融有着不同的形态
7.1.2 物流金融的几种形态
7.1 物流金融的本质规律与形态
这类企业往往借助于大量的物质资产(诸如土地或物流园区、仓库、车辆、人力等)在局部地区或者区域提供基础性的物流服务,这种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产的拥有,以及能低成本地满足客户需求。
资产型区域型第三方物流
这类企业仅在某些区域和地方运作,或者专门服务于特定的客户企业和行业,这类第三方物流虽然也拥有物流资产,但是其服务的主要基础是专业物流管理、流程的知识和组织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类企业的优势来自于专业能力、经验和智慧所带来的价值增值。
知识型区域型第三方物流
资产型广域型也是一种典型的第三方物流形态,其运行的基础也是企业所拥有的物质资产,但是与前者不同的是,这类第三方物流往往拥有较大的物流服务网络,规模经济性较强。因此,其优势不仅仅在于提供低成本的物流服务,而是凭借巨大的网络资源和规模经济,帮助客户降低综合性的交易成本。诸如某些全国性的物流企业,特别是一些由传统交通运输或邮政系统转换而来的公
资产型广域型第三方物流
知识型广域型第三方物流企业是一种具备强大核心能力同时运营网络也很广泛的企业。一方面这类企业通过强大的技能、知识、智慧和网络规模为客户带来增值,甚至价值的创造(即实现客户企业自身很难实现的价值)。另一方面凭借综合的管理能力和网络协调能力实现所有权成本的控制,全面降低交易成本。这类第三方物流企业真正实现了供应链服务和管理的特点,是一种供应链综合服务集成商,目前一些外资背景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诸如DHL、UPS等属于这一类型。
知识型广域型第三方物流
目前中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有四种基本类型
物流领域供应链金融创新类型化
7.2 物流领域供应链金融创新类型化
关键取决于委托客户与第三方物流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影响性。
委托授信模式
委托授信模式是指物流园区与金融机构合作,后者将质押物的价值评估、运输、仓储、监管、风险控制及拍卖等活动全部外包给物流园区。物流园区根据银行的要求,并根据质押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优化方案,并且选择合适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相应的服务,物流园区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和融资企业进行监控。
统一授信模式
统一授信模式是指金融机构在综合考察物流园区经营状况、业绩水平、资信状况等之后,授予物流园区一定的信贷规模,与物流园区签订信贷协议。物流园区在获得金融机构的统一授信后,直接同需要融资的园区企业谈判,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质押物状况,选择合适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园区利用其信息共享系统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和融资企业进行监控。
从事的物流金融模式有两种形态:委托授信模式和统一授信模式
7.3.1 案例——M物流公司主导的物流园区金融服务模式
一是展示中心和交易中心的职能,亦即按不同的食品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并由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交易平台和终端配送体系直连采购者,去除原来过多的中间环节,实现产销对接;
二是冷藏、搬运和检测检疫的职能,即通过建立检测检疫系统和农产品溯源系统,从源头保障农产品安全,并且通过冷链实现从农副产品生产和原料加工到市场销售全供应链环节的温度处于受控状况,并且对入园产品实施抽检,以保证食品安全;
三是第三方配送服务以及物流系统和方案设计职能,该物流中心一方面整合上游供应商(经纪人与农户)、下游采购商,另一方面组织协调第三方物流和自身建设的冷链,提供物流的解决方案和冷链物流管理;
四是针对目前农产品供应商难以及时获得资金的问题,该物流中心通过电子交易和电子结算,降低商家的财务成本和交易风险,保障资金安全,同时提供存单、保单、担保、贴现等供应链金融业务。
运行功能包括四个方面:
农产品物流中心主导的金融服务
7.3.2 案例——现代农产品物流中心金融服务
7.3 区域变革发展型物流金融模式
第三方物流一方面需要专用型资产的投资,亦即为客户投入特定专用的资产,以保证客户抵质押的货物能够有效地存储和管理,另一方面相互之间的信任和沟通也非常重要,需要双方建立起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
1.业务探索(1992—1999年)
2.仓单质押监管模式(1999—2005年)
3.质押监管模式(2005—2008年)
4.动产监管模式(2008—2010年)
5.物流金融模式(2010年至今)
7.4.1 中国储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历程
进口提单模式
进口提单模式:指进口货物时,以中国储运接到提单为起点,将货代、运输、仓储、配送、加工、监管等环节进行不同组合操作的物流金融业务模式。
保兑仓模式
保兑仓模式:指在传统的买方信贷业务基础上,引入中国储运对货物进行监管,由核心企业的仓库保兑延伸到中国储运的监管仓库保兑,至工商企业打款赎货为止的物流金融业务模式。
综合供应链物流模式
综合供应链物流金融模式:指银行对供应链中相关企业进行授信,并由中国储运对供应链中一系列动产进行物流运作的物流金融业务模式。
物流金融服务主要有三种形态
7.4.2 中国储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物流金融服务模式
7.4 广域变革发展型物流金融模式
知识型网络拓展第三方物流在服务能力上除了具备流程优化、采购分销执行管理、融资服务、IT服务等等能力之外,还需要发展和培育网络规划、运营和管理的能力,特别是多级库的管理协调能力;在服务评价和要求方面,除了强调服务的增值性和延伸性之外,更加需要关注网络的稳定性、及时性和协调性;从客户评价的视角看,在财务方面,既能实现网络资产高效率低成本的投入、运行,又能从整体上实现所有权成本,降低整合供应链的资金成本;在市场方面,要求同时实现客户的多样性管理(即协调管理不同的利益诉求)和需求管理(管理客户的价值预期);在流程方面,除了需要具备采购执行流程、分销执行流程和资金管理流程能力外,还需要具备综合管理、网络协调和组织流程能力;在关系建构方面,第三方物流与委托客户企业之间从原来区域性的合作伙伴关系发展为全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信任开始形成和发展。
弘信物流的信息管理系统与地面网络互相呼应,通过城市配送B2C、干线运输TIS、资源管理、OMS(作业指导书)、TMS(运输管理系统)、WMS(仓储管理系统)、VMI(供应商管理系统)等信息系统,以及GPS、电子识别与跟踪技术等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有效实现客户对于每一个指令的执行过程、时间和结果的实时跟踪,确保了客户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可视化和无缝衔接。
弘信物流提供的增值服务中,方案创新平台和融资结算是供应链服务的重要内容。方案创新平台指弘信基于其自身的资源、知识和能力,不仅可以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供应链管理咨询服务,还可以根据客户个性化需求,为客户量身定制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
融资服务则指依托其运营管理的供应链物流系统,既为委托客户提供采购执行、销售执行等服务,也基于弘信的供应链融资经验,联合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包括订单融资、仓单质押融资在内的供应链融资服务。
简介:弘信供应链运营平台包括四个方面的功能,即物流运作、融资结算、信息服务、方案创新,通过这四个方面的功能可以为客户实现从原材料采购执行到仓储、品检、运输、厂内物流管理与服务、工业地产及物流设备投资及运营管理、区域分拨中心管理、分销管理、JIT配送、代收货款的全流程、一体化的供应链外包服务,为客户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优化流程,创造价值。弘信物流在全国的8大运输仓储枢纽中心(HUB,包括营口、天津、上海、郑州、武汉、成都、南宁、广州),覆盖主要城市的区域分拨中心(RDC)和大部分城镇的城市配送分拨中心(DC),配合海、铁、公路等运输方式,构成了弘信物流大宗原料物资的海铁陆联运网络、公路干线双流运输网络和成品城市配送网络。
7.5.1 厦门弘信物流简介及白糖供应链整合的背景
方案背景:为了解决SCMC公司在白糖供应链上的困局,改善SCMC公司的生产计划,提升SCMC公司的资金周转率、降低库存水平、减少调拨费用,SCMC公司需要寻找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来改进已有的白糖采购模式。SCMC公司可以选择直接通过中国的白糖贸易商采购白糖,但是从贸易商采购白糖难以保证白糖质量、难以控制采购成本、难以保证供应,而且从贸易商采购难以满足分布在中国各地装瓶厂的需求。正是在深刻了解客户价值诉求的基础上,弘信物流提出了“供应链金融和物流整合一体化方案”。
(1)SCMC公司与糖厂、弘信物流签订“定量不定价”的年度框架采购协议,确定当年白糖采购的总体数量,而结算价格在每月交割时再敲定;
(2)每月实际采购时,SCMC公司与弘信物流和糖厂共同签订三方协议,通过弘信物流的供应链融资向银行申请采购专项资金,弘信物流代SCMC公司向糖厂支付货款并管理库存,按SCMC公司的要求进行质量检验、出库发货、精确在途管理以及末端配送;
(3)SCMC公司在收货后与弘信物流结算货款。
主要流程:
弘信供应链金融和物流整合一体化方案
供应链融资流程图
阶段二:(1)通过签订采购框架协议,建立中央仓库,提前锁定高质量白糖。(2)通过检验点的前移设计,大大缩短库存的持有量。
阶段三:为客户设计了一套“区域库存+即时配送”方案,即为相邻的几个装瓶厂建立区域仓储及配送中心,通过快速配送系统实现即时供应。
供应链金融和物流整合方案是分为三个阶段实现
物流库存优化示意图
7.5.2 弘信白糖一体化供应链运作和物流金融解决方案
该方案通过应用物流商采购执行与供应链金融服务以及QC检验前移、供应商管理库存、设置区域库存、JIT配送等一系列供应链物流技术的创新,让白糖供应变得计划有序、数量精准,品质也得到了保障。而采购执行和供应链融资的运用又降低了用糖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提升了资金周转率。
弘信物流原有的采购模式与供应链金融模式的量化分析见表
7.5.3 弘信物流的供应链融资与物流优化绩效
7.5 知识型网络拓展物流金融模式
第7章 物流领域的供应链金融创新
负债业务:主要包括存款业务和非存款业务两类。其中存款业务是典型的“被动型负债”,是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为银行的资产业务、中间业务提供了基础,创造了条件。而非存款的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吸收各种非存款资金的业务,包括同业拆借、向中央银行或国际金融市场借款、发行金融债券等等,是“主动型负债”。
信用贷款是指商业银行仅凭借款人的信用,无须借款人提供担保而发放的贷款。
担保贷款是指以某些特定的财产或信用作为还款保证的贷款。
票据贴现是指银行应持票人的要求,以现款买进持票人持有但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的方式而发放的贷款。
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最为基本也是最为主要的资产业务,是商业银行获取利润的主要渠道,商业银行对借款人提供的,并按约定的利率和期限还本付息的一种借贷行为。如果按照贷款的保障条件分类,贷款可以分为信用贷款、担保贷款和票据贴现。
资产业务: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如何运用资金的业务,也是商业银行主要的利润来源。资产业务主要包括现金业务、证券投资业务、贷款业务和在央行或同业银行的存款业务以及其他资产业务。
中间业务:中间业务具有收益高、风险低和收入稳定等特点,近年来发展很快,在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其进行创新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竞争的重要手段,中间业务具体包括支付结算业务、代理业务、担保业务、承诺业务、交易性业务、信用卡业务等。
简介: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是依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这一规定概括了商业银行的三大主营业务: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以及中间业务。
8.1 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
随着企业的需求日益复杂,商业银行开始考虑将服务进行组合,以满足企业多样化的需求。其中作为供应链金融前身与基础的贸易融资就是典型的组合化的金融服务。
贸易融资是指在商品交易中,运用结构性短期融资工具,基于商品交易中的存货、预付款、应收账款等资产而进行的融资。
特点:强调操作控制,淡化财务分析和准入控制,能够通过对资金流和物流的控制动态把握风险,避开企业经营不稳定的弱点
理论基础:“真实票据理论”或“自动清偿理论”即银行可以通过以真实票据为基础的短期自偿性贷款保持与资金来源高度流动性相适应的资产的高度流动性,从而控制风险。
信用证是指银行(开证行)依照客户(申请人)的要求或指示,或以自己的名义,在符合信用证条款的条件下,凭规定单据向第三者或其指定人付款,或承兑并支付受益人出具的汇票,或授权另一家银行议付的约定。信用证项下的贸易融资是商业银行中一项影响较大、利润丰厚、风险较小、周转期短的融资业务。
(1)授信开证(credit line for issuing documentary credit):指企业在银行授信额度内,在符合开证银行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免交或缴存相应比例的保证金后开立信用证。企业可充分利用银行信誉减少资金占用。
(2)进口押汇(import bill advanced against letter of credit):指开证银行收到信用证项下单据后,应开证申请人要求代其对外垫付该信用证项下款项的短期资金融通。进口押汇按照垫付资金来源分为两种情况,即以自有资金对外垫付和通过海外联行进行垫付,后者又称为海外代付。
(3)提单背书(endorsement on bills of landing):指开证行应开证申请人请求,在收到以开证行为抬头的正本物权凭证时,将提单背书给开证申请人凭以办理提货手续的行为。
(4)提货担保(shipping guarantee):指当进口货物先于货运单据到达时,进口商为办理提货向承运人或其代理人出具的,由银行加签并由其承担连带责任的书面担保。提货担保多用于信用证项下,且信用证要求全套货权单据的情况。
(5)打包贷款(packing loan):是指银行应信用证受益人(出口商)申请向其发放的,用于信用证项下货物采购、生产和装运的一种装船前融资。其第一还款来源为信用证项下出口收汇款,在出口企业不能正常从国外收回货款的情况下,企业必须偿还打包贷款的本金及利息,或允许银行主动从其账户扣划打包贷款的本金及利息。
(6)信用证保兑(confirmed letter of credit):是指保兑行在开证行之外独立地对受益人承担第一付款责任,有公开保兑和沉默保兑两种方式。公开保兑是指在保兑型信用证项下,保兑行接受开证行指示对受益人独立承担保证付款责任;沉默保兑是指在非保兑型信用证项下,银行接受受益人要求对其承担保证付款责任。
(7)出口押汇(export bill purchase):是指信用证受益人(出口商)发货后,银行凭出口商提交的信用证项下单据向其提供的短期资金融通,有单证相符押汇和单证不符押汇两种情况。第一还款来源为信用证项下出口收汇款项,押汇银行对出口商有追索权,如开证行、承兑行到期不履行付款责任,押汇银行有向出口商追索押汇本息的权利。
(8)出口贴现(export bill discount):是指银行在出口信用证项下,从出口商购入已由开证银行或其指定银行承兑的未到期远期汇票或已由银行承付的未到期远期债权。第一还款来源为信用证项下出口收汇款项,如承兑行/承付行到期不履行付款责任,贴现银行对出口商有追索权。
银行向申请人(进口商)提供的融资产品有:授信开证、进口押汇、提单背书、提货担保,向受益人(出口商)提供的融资产品有:打包贷款、保兑、出口押汇和贴现。
1.信用证项下融资方式
概论:托收意指委托人(债权人)向银行(托收行)提交凭以收取款项的金融票据或商业单据,请托收行通过其联行或代理行(提示行)要求付款人(债务人)付款的一种结算方式。托收按是否附有商业单据分为光票托收与跟单托收,按交单方式又分为付款交单(documents against payment,D/P)和承兑交单(documents against acceptance,D/A)。
①托收押汇:是指采用托收结算方式的出口商在提交单据,委托银行代向进口商收取款项的同时,要求托收行预先支付部分或全部货款。托收押汇还款来源为出口收汇,如进口商到期后不履行付款责任,托收行可向出口商进行追索。具体可分为D/P托收押汇和D/A托收押汇。
②进口代收押汇:是指代收行收到代收项下单据后,应进口商要求代其对外垫付代收项下款项的短期资金融通方式。
③进口代收代付:指在银行续做的进口代收项下,根据代收付款人的申请,在达成进口代收项下单据及货物所有权归代收行所有的协议后,代收行以信托收据的方式向其释放单据,并委托其他银行代为先期支付进口货款。
对进口商提供的融资产品有:信托收据和进口代收押汇;对出口商提供的融资产品有:出口托收押汇和福费廷。在光票托收中也可以有选择地对以银行作为出票人的本票、支票办理贴现、买汇处理。托收项下的贸易融资方式主要包括:
(1)托收项下的贸易融资方式。
简介:汇款是指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通过其自身所建立的通汇网络,使用合适的支付凭证,将款项交付给收款人的一种结算方式。
①进口T/T融资:是指在采用汇款方式结算的、进口合同规定货到付款的国际贸易项下进口货物到港后,根据申请人的书面申请,银行为其支付给国外出口商的部分或全部应付货款提供的短期资金融通。
②进口T/T代付:指银行在审批通过进口T/T融资业务后,委托其他银行代为支付进口货款的服务。
③出口商业发票贴现:这里是指出口商将现在或将来发生的,在出口商与进口商(债务人)订立的出口销售合同项下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银行,由银行为其提供贸易融资、应收账款催收、销售分户账管理等服务。其第一还款来源是进口商的付款,此时汇入行担当了保理商的角色。
汇款结算可分为汇入汇款和汇出汇款,分别都有相应或相关的贸易融资产品与之匹配。汇款结算项下的融资具体操作如下:
(2)汇款结算项下的融资方式。
2.托收、汇款结算项下的贸易融资
贸易融资按照不同结算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简介:保理是指卖方、供应商或出口商与保理商之间存在一种契约关系,根据该契约,卖方、供应商或出口商将其现在或将来与买方(债务人)订立的货物销售或服务合同所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保理商至少为其提供下列服务中的两项:贸易融资、销售分账户管理、应收账款的催收、信用风险控制与坏账担保。保理的实质就是通过收购债权的方式对出口商提供融资。
(1)国际保理业务
简介:福费廷又称包买票据或票据买断业务,它是指包买商(可能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 从(无追索权的)卖方那里购买已经承兑的、通常由买方所在地银行担保的远期汇票或本票的业务。
(2)福费廷
简介:出口信用保险是指信用保险机构对企业投保的出口货物、服务、技术和资本的出口应收账款提供安全保障机制的一种保险。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贸易融资业务是指出口商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并将赔款权益转让给银行后,银行向其提供出口贸易融资。
(3)出口信用保险融资业务。
3.其他贸易融资产品
结构性贸易融资并不是一种特定的融资方式,而是运用各种传统的和创新的融资方式,根据贸易的具体情况以及社会环境的特殊要求,定制综合性金融工具的统称。结构性贸易融资的主要目的是根据贸易业务的具体特征以及买方或者卖方在实施贸易合同过程中所需要的融资,来为买方或者卖方设计的一个最适合的融资方案。
(1)结构性贸易融资概述。
结构性贸易融资是一种综合性的融资手段,它包含了各种融资方式及其辅助工具,其中常用的融资方式有官方支持的出口信贷,国际化的融资工具如保理、福费廷、银团贷款等,以及出口信用保险、担保等融资避险工具。利用各种融资方式的特点和长处,针对具体个案进行设计、创造、组合,形成结构性贸易融资方案。
第一,贸易融资业务以监控现金流和物流为基础控制贷款风险,风险小且易于把握。
第二,有助于优化信贷结构,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第三,贸易融资业务既可以沉淀存款,又可以吸收存款。
第四,有助于提高银行收益,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
第五,有助于依托交易链的延伸拓展客户群,开拓新的信贷市场。
优势:
(2)结构性贸易融资的主要方式。
结构性贸易融资业务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融资手段,有力地促进了进出口商品的结构优化并且促进了我国进出口业务的发展。
4.结构性贸易融资业务
8.2.1 供应链金融的前身——贸易融资
一是全球贸易逐渐转向买方市场,尤其在低附加值、无差异化的商品贸易中,买方的主导地位日益加强。因此,相比于其他结算方式,有利于买方转移风险、减少流动资金占用的赊销结算方式所占比例不断上升。
二是供应链的形成使得买卖双方的合作愈益紧密,提高整条供应链的竞争力成为供应链上下游的共识。在这一背景下,原有针对某一贸易环节进行服务的贸易融资产品势必无法满足现有企业的需求。
(1)贸易融资中使用的仍然主要是信用证(L/C),而供应链金融中主要是赊销(O/A),因此应收账款融资、存货融资与预付款融资成为了最为主要的手段;
(2)贸易融资主要依赖于企业的信用状况和真实的贸易程度来控制风险,而供应链金融要求深入各个交易环节,考虑参与该业务的上下游各企业相互之间的关联度,即合作稳定性,在扩大了服务范围的同时对风险管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原有的贸易融资基本均由银行主导,银行需要独立对某项贸易融资进行评估。然而在供应链金融中,银行往往需要与物流企业、保险公司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供应链金融业务;
(4)贸易融资更多的是针对贸易中某一环节进行单环节融资(虽然也有结构性贸易融资),而供应链金融则提供的是贯穿“产—供—销”全过程的融资;
(5)在贸易融资的过程中,商业银行获得的是片段化的、不连贯的信息流;而在供应链金融中银行掌握整个融资链的连贯信息,能够较为准确地把握业务实质以及融资资金流向。
供应链金融与贸易融资的根本区别在于:
简介:供应链金融就是银行根据特定产品供应链上的真实贸易背景和供应链主导企业的信用水平,以企业贸易行为所产生的确定的未来现金流为直接还款来源,配合银行的短期金融产品和封闭贷款操作所进行的单笔或额度授信融资业务
8.2.2 银行视角下的供应链金融
(1)审批理念领先。平安银行专门研发了针对“供应链金融”的信用评级办法和授信管理办法。
(2)在组织上建立起自上而下的针对“供应链金融”的市场营销和风险控制两条业务线。总行设立贸易融资部,统筹管理全行的贸易融资业务(包括本币和外币、在岸和离岸),各分行相应成立贸易融资部。一些业务量较大的分行还设有专门的“货押监管中心”以满足贸易融资业务操作细节繁杂、规范程度高的要求,逐渐形成了准事业部的框架。
(3)建立了国内首个“贸易融资信息管理平台”,以电子化管理手段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操作流程。
(4)建立银行业与物流业核心业务能力互补的异业合作模式,提升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核心竞争力。
平安银行的供应链金融具有如下特点:
1.平安银行
(1)三大平台:包括物流融资平台、同业合作平台及政府支持平台。这三个平台是中信银行广泛整合外部资源,通过与政府、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和第三方物流公司等深入展开合作搭建而成
(2)四大增值链:是指通过梳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贸易依存关系,从企业的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存货出发,结合物流企业的专业物流服务和先进的电子信息系统,打造包括应收账款增值链、预付账款增值链、物流服务增值链、电子服务增值链在内的“四大增值链”,构建完善的供应链金融产品体系。
(3)五大特色网络:包括汽车金融网络服务、钢铁金融网络服务、家电金融网络业务、电信金融网络业务、石化金融网络业务。
“中信供应链金融”具体包括三大平台、四大增值链和五大特色网络:
2.中信银行
3.中国工商银行
围绕行业中的核心企业,通过与国内大型物流公司开展质押监管合作,与保险公司开展信用保险合作,提供包括商品融资、应收账款池融资、国内保理、保兑仓和厂商银等在内的一系列金融产品。目前在物流监管平台、信用保险平台和担保平台的支持下,交通银行能够根据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融资,也可以根据企业的贸易流程进行个性化产品的组合,形成了覆盖供应商、核心企业、经销商、终端客户的多产品权产业链发展模式
4.交通银行
5.招商银行
光大银行的供应链金融品牌产品名为“阳光供应链”,包括四大产品模块:阳光国内商品融资、阳光国内结算融资、阳光保理融资以及阳光进出口融资。
6.光大银行
浦东发展银行会根据企业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例如为船舶生产和代理出口企业定制的船舶出口服务方案;为供应商在销售过程中解决资金问题的供应商支持方案;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内企业定制的区内企业贸易融资方案;为解决采购中资金紧缺问题设计的采购商支持方案;为企业在境内外投标及新项目预审中提供各项资质及信用支持服务的工程承保信用支持方案。
7.浦发银行
中国民生银行的“产业链金融”服务涵盖了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交易环节,从而帮助企业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抓住市场机会。民生银行产业链金融包含四大产品平台,分别是动产融资(现货抵质押、仓单质押等)、应收账款融资(订单融资、收货收据融资、保理、应收账款质押等)、预付款融资(差额回购、阶段性回购、调剂销售等)、组合类融资(购销通、海陆仓等);拥有五种服务模式,即核心企业链网络模式、交易平台网络模式、产业集群网络模式、供应商平台网络模式、第三方机构网络模式。目前民生银行产业链金融针对16个产业链特点开发了相应产品,具体包括:工程通、衣贸通、煤融链、绿农银、银港通、佳酿通、通讯贷、商超通、珠宝贷、纸贸通、油贸通、棉贸通、路融通、焦易通、建融通、钢贸通。
8.民生银行
兴业银行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由国内供应链融资、国际业务两者组成。国内贸易融资业务是指在“M+1+N”供应链金融服务网络中,兴业银行结合企业采购、生产和销售各个环节交易特点,为供应链成员企业提供的多种标准化和非标准化贸易融资产品的总称。
9.兴业银行
(1)未来货权融资。未来货权融资链是指华夏银行以控制购货商(借款人)向供货商购买的有关商品的提货权为手段,向购货商提供融资,用于向供货商支付货款,并由供货商根据约定按华夏银行指令进行发货的业务。包括保兑仓模式、仓储监管模式、未来货权开证模式。
(2)货权质押融资。华夏银行根据企业的申请,以企业合法拥有的仓单、提单等货权凭证为质押物的融资授信业务。
(3)货物质押融资。指企业以自己合法拥有的货物为质押的融资授信业务。主要包括核定货值质押模式和非核定货值质押模式两种。
(4)应收账款融资。指企业将在国内外采用赊销方式进行商品交易所形成的应收账款债权转让或质押给华夏银行,华夏银行向其提供包括资金融通、应收账款管理、应收账款催收等综合性的金融服务。包括有追索权国内保理、无追索权国内保理、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应收账款池融资、订单融资和有追索权国际保理业务。
(5)海外代付融资链。企业通过委托华夏银行代为支付款项,可以有效利用国际货币市场的资金,而华夏银行则可以帮助进出口企业进行融资,进而促进企业物流和资金流的顺畅流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海外代付融资链主要包括:进口代付和出口代付。
(6)全球保付融资链。华夏银行通过自身信用,为境内企业提供付款保证融资产品,主要包括保函/备用信用证、进口保付等。
(7)国际票证融资链。具体产品即华夏银行出口票证通,它可以为企业从境内或境外购进原材料提供便利,凭企业提交的出口业务相关单证,为企业开立银行承兑汇票或进口信用证。
融资共赢链包括几项服务:
10.华夏银行
(1)出口贸易融资产品。包括装运前融资、打包放款、出口押汇、出口信用保险项下押汇、出口国际保理、福费廷、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
(2)进口贸易融资产品。包括进口押汇、进口代付、进口全程货权质押授信业务、提货担保、保函和备用信用证。
(3)应收账款类融资产品。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国内保理、国内信用险项下应收账款融资。
(4)存货类融资产品。包括动产质押授信、仓单质押授信、动产抵押授信。
(5)预付货款类融资产品。包括厂商银、厂厂银三方合作授信、厂商银储四方合作授信。
(6)特色融资产品。包括应收账款池融资、租赁保理与国内信用证。
广发银行的贸易融资产品——“贸融通”为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与上下游配套企业提供融资解决方案。“贸融通”产品系列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11.广发银行
中国银行结合自身在国际业务方面的优势,已推出包括融信达、融易达、订单融资、销易达、融货达、货利达、通易达、融通达等在内的一系列供应链融资产品。
12.中国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的主要供应链金融业务是国内贸易融资。具体包括存货融资业务、国内发票融资业务、商业汇票代理贴现、法人账户透支、国内保理、非标准仓单质押信贷业务、回购担保融资、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贴现、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买方付息票据贴现等。另外农行还提供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等服务项目。
13.中国农业银行
建设银行针对目前供应链企业需求,推出了供应链融资的系列产品。该产品系列囊括了从供应商收到订单开始的订单融资,到买入应收账款的国内保理业务;从动产融资、仓单融资到保兑仓;从国内信用证到保险公司信用的保单融资。这些产品涵盖了供应链的全部过程。
14.中国建设银行
8.2.3 我国商业银行实施供应链金融的现状
8.2 商业银行视角下的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出现反映了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基本思路。
(1)引导效应,即银行跨国战略是由国际贸易和直接投资所引致的。一方面跨国银行的主要发展动机是配合客户进行国际贸易,使得跨国贸易结算和支付更为便利;另一方面银行也可以继续为国内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FDI)提供服务。
(2)获得区位优势,即获得东道国的独特优势,比如税收优惠、监管宽松、存贷利差等。
(3)规避风险,即银行资产在不同国家的分布可以有效规避国别风险从而确保收益的稳定性。
(4)内部化。由于现实的国际金融服务市场是不完全的,市场的不完全性造成了中间产品交易的低效率,并且银行业中间产品本身(知识、技术、业务专长以及客户的良好关系等) 的可交易性很差,银行需要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和组织结构,把银行的外部交易转变为内部交易。
商业银行国际化的主要动因包括:
8.3.1 商业银行的“长度”创新
宽度创新指的是商业银行不断通过技术、流程的改进,使更多客户能够享受到金融服务。
四种解决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的方法,即基于财务状况的借贷(financial based lending)、基于资产的借贷(asset based lending)、基于信用的借贷(credit scoring)和关系借贷(relational lending)。
交易型借贷技术通常是基于容易量化的硬性信息例如财务报表、市场信息、所得税信息等,包括了基于财务报表的借贷、信用评级、基于资产的借贷等多种类型。
关系借贷通常涉及收集潜在借款方私人以及客户特殊的信息,然后用于收益性的银行活动。这种关系产生了社会性的嵌入产品——信息,其中不仅包括了私人的、企业的信用相关信息,还可能涉及企业所在产业及上下游的经营情况。
前三种属于交易借贷,与最后一种关系借贷存在明显的差别。
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时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信息不对称问题。
8.3.2 商业银行的“宽度”创新
深度创新指的是深入发掘特定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深度定制的服务。
金融产品的深度创新
8.3.3 商业银行的“深度”创新
商业银行创新时都会考虑两个维度,一是客户范围,即商业银行积极扩大自己所服务的对象,吸收外部资源应对客户需求;二是产品维度,即通过资源的充分整合,为顾客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银行的创新思路
供应链金融的类型化
8.3.4 供应链金融的类型化
8.3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的类型化
一是构建实时联动的产品作业流程管理系统,即银行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第三方物流、B2B平台、海关、国库、外管等)的对接;
二是产品流程管理系统与客户系统的对接;
三是建立于业务系统关联的产品定价和考核系统的对接
三个对接:
(1)系统优势。平安银行供应链金融与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物流企业等实现系统对接和数据交互,通过数字签名技术进行客户身份认证,客户在线提交电子资料,审批过程直接在线上进行。
(2)软件优势。平安与金蝶、用友等财务软件服务商紧密合作,开发适应供应链中小企业需求的财务管理软件,并实现与企业网银的无缝对接。
(3)业务优势。平安线上供应链金融开创了供应链上下游及终端消费全链条服务模式:包括上游供应商订单融资、下游经销商预付款融资、库存现货融资、终端消费贷款等,提供整套线上化融资方案。
(4)效率优势。平安线上供应链金融同时构筑了适应于多个行业的“1+N”供应链客户,满足多方无缝对接、可视界面统一、信息实时共享等条件的电子作业平台,从而使线上供应链金融的运作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相贴合,融资审批时间可缩短为不到一小时,赎货(还款)审批时间最短至几分钟即可办结。
(5)超前的战略优势。电子供应链金融标准商品编码体系可系统识别商品品名以及商品价值等关键要素,从而攻克了各个产业供应链上下游之间,以及供应链与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服务主体之间,对不同商品识别体系的兼容问题,为供应链“商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各利益相关方的数据传输与信息共享方面创设了基础条件。另外,依托该商品标准编码,可以将全国龙头物流公司纳入其编码系统,拉近银行与第三方机构的合作紧密度,从而成为该行业的标准制定者。
平安银行的电子供应链业务具有以下五个优势特征:
平安银行的ERP金融
平安银行开发出“ERP系统监管融资”业务,即基于对企业ERP系统的监控,实现对企业包括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内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面了解,并对重点指标进行检测,以此作为风险控制手段,向企业提供专项融资服务。
8.4.1平安银行的电子供应链金融
8.4 商业银行主导的信息供应链金融
买方对供应商的参与程度与双方的关系绩效
花旗银行的供应商融资系统
(1)花旗银行具备处理复杂应收账款的专业技能和深厚经验。
(2)花旗银行在103个国家都设有办事机构,因而能够处理跨国(境)的多种货币业务。对于进行全球采购的企业来说,花旗银行的应收账款服务能为其在多个国家的供应商提供一站式服务,无须与各国本土银行签署烦琐的合约,节约了交易成本,同时享受了规模效益。
(3)花旗银行庞大的网络还能根据客户与供应商之间的交易状况和当地的市场状况为不同供应商定制应收账款池,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对于供应商来说,相比普通的保理业务,花旗银行的“供应商融资系统”能够缩短供应商收到发票的时间,而且供应商可以自由选择想要贴现的应收账款。
花旗的供应商融资系统的优势在于:
8.5.1 花旗银行
汇丰银行为客户A定制的服务
汇丰银行为客户B定制的服务
汇丰银行为客户C定制的服务
国际采购的方式与以往不同,企业更倾向于从它国直接进口或采购;供应链上下游关系更加紧密,为了保证稳定的供应,与供应商塑造良好关系愈加重要;采购企业对供应商的财务合规以及合法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发展中经济体成为全球主要的采购来源。其次,支付手段发生改变,这一点体现在赊销逐渐取代信用证成为了贸易中最为常见的销售方式。另外相比信用证,赊销在减少成本的同时还能缩短单证处理时间。
汇丰银行的全球贸易融资
8.5.2 汇丰银行
8.5 商业银行主导的跨国供应链金融
概论:整合供应链金融是在跨国供应链金融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通多数据库后提供的整合化服务。由于在整个贸易过程当中,参与方不仅包括买方双方,还包括物流商、贸易企业、海关等,如果银行能够进一步获取企业内部交易数据、物流商的运输仓储数据以及帮助企业在海关进行通关商检,则标志着银行真正实现了对端到端贸易全过程的控制,帮助企业整合了资金流、物流和商流,同时还可以很好地控制自身风险。
(1)出口前融资,包括订单融资和打包贷款等多种形式,为出口商的生产运营提供资金保证;
(2)出口保险,摩根大通为供应商提供出口保险,承保出口商在经营出口业务的过程中因进口商的商业风险或进口国的政治风险而遭受的损失;
(3)进出口海关通关、报关,为企业提供符合出口国和进口国法律要求的出口单证及文件;
(4)应收账款融资,为供应商提供应收账款的管理以及贴现融资;
(5)贸易信息追踪与物流优化,在追踪贸易流程的同时,依据对国际贸易的多年经验,为出口商提供物流咨询服务;
(6)进口后融资,为进口商提供付款方面的资金支持
摩根大通银行的服务体系
摩根大通目前能提供的服务体系还包含
8.6.1 摩根大通银行的整合创新
8.6 商业银行主导的整合供应链金融
第8章 商业银行的供应链金融管理
电子商务这种新技术的应用对供应链产生的影响可以总结为:通过改变供应链网络的组织结构或连接方式,进而优化企业内部不同职能,以及不同组织和企业之间的流程和行为,进而提升管理效应,或者说供应链竞争力。电子商务的出现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创新,更是结构、行为与竞争力的综合变革,其结果是形成了基于价值网络的综合供应链体系。
电子商务对供应链影响的结构示意图
价值网络基础上的供应链更为注重服务这一要素,通过对信息分享、流程导向的管理,更重要的是通过与其合作伙伴进行的计划协作,信息系统的知识分享、知识创造和传递,以及通过投资行为的一体化来构建的价值网络体系。
以信息化为基础的价值网络供应链体系运作的核心内容是服务,而服务的供需不像普通产品那样仅仅涉及交换。服务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在购买的过程中生产和消费的同步性。在客户与服务提供者的交互过程中,服务在生产的同时又被消费掉,服务的买卖双方共同创造服务价值。
案例亚马逊采购运营模式
电子商务物流的整合作用
第一,采购和物流服务是价值网络供应链中决定后端核心优势的关键。以价值网络为基础的供应链在其后端非常注重与供应商在采购服务以及与第三方在物流仓储服务等方面的协同。
新技术在供应链中的影响
沃尔玛O2O业务
第二,大数据和可视化以及线上到线下是决定价值网络供应链前端竞争优势的关键。不同的网络成员之间不仅可以分享各自拥有的不同信息及资源,而且能够根据信息共同创造知识、传递知识,最终形成一种共有的智慧,并且将这种智慧转换成有效的供应链决策和客户服务能力,这其中供应链大数据的运用、可视化支持决策,以及线上线下综合渠道的运用成为了供应链前端运行的关键方面。
第三,供应链金融是价值网络供应链发展的延伸业务。因为一方面为了塑造生态化的供应链网络,如何更好地帮助供应链参与者解决现金流问题,并且能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资金,这是维系和发展供应链网络的关键,特别是互联网环境下的供应链更加强调缩短业务环节,推动参与者之间高度互动和协同,及时应对市场和客户多样化的价值诉求;另一方面价值网络供应链中前端和后端竞争力的形成,为广泛开展供应链金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度的信息化和数据化使得企业能更好地够掌握整个供应链的运行和客户信息,并且及时把控过程中的风险,解决相应问题。因此,帮助供应链参与者解决资金问题,提高供应链资金效率和效能的供应链金融,已日益成为互联网领域价值网络供应链发展的关键
价值网络基础供应链有如下几个特点:
9.1.1 基于价值网络的综合供应链体系
9.1 电子商务应用对供应链运营的影响
采购电子商务是互联网运用的集合,通过这种整合化的平台,供需双方能够相互寻找,并且按照事先约定的条款进行交易。在这种交易方式中,互联网能够使供应链供需双方自动、及时应对复杂的采购行为,并且对原料信息的获取、信用管理、下达订单、物流组织与管理、财务信息,以至于付款结算等各个方面达成了有效整合,大大降低了供应链运营中的成本和风险。并且借助于互联网所积聚的信息和数据,能够更好地把握差异化生产环节和不同参与者之间的行为,优化整个供应链网络。
电子商务环境下价值网络供应链类别
第一,在采购和物流管理方面,销售电子商务非常强调产成品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直接沟通和有效协同;采购类电子商务则强调通过电子平台在有效地进行信用认证和管理的基础上,直接对接原材料或服务的买卖双方,并且通过有效的知识管理和服务(诸如专业方案的提供、质量认证等),实施高效率采购。整合电子商务兼有以上两者的特点,既需要从事复杂采购和物流管理,又需要及时应对终端客户的多样化、及时化价值诉求。
第二,在大数据和渠道方面,销售电子商务强调以客户为中心的大数据和信息管理,以便更好地组织供应链服务于客户,并且持续开发出与客户价值期望相符的产品和服务。采购电子商务大数据和信息化管理的核心在于更好地沟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经营,掌握企业的经营偏好和行为,促进原材料和服务采购的高效率。整合电子商务既需要把握终端消费者或客户的行为,有效组织产品,也需要把握整个供应链参与者的行为,无缝连接上下游,促进供应链效率。
第三,供应链金融产生的形式不同,与上述两个特点相关,销售电子商务中的供应链金融其产生的基础是产成品供应和分销中产生的资金需求,其风险的大小取决于电子商务平台商和产成品供应商了解、掌握终端消费者和客户价值的程度。采购电子商务中的供应链金融产生的基础是上下游企业采购供应过程中的资金需求,其风险的大小取决于供应链采购运行的复杂性、环境的变化性以及上下游企业对接的程度。整合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既需要关注产业链运行的特点,也需要了解把握终端客户的价值诉求,其风险控制是综合性的,既有对外部环境和产业供应链网络风险的控制,也有对供需风险的把握。
三种供应链金融产生的基础和运营区别在于:
供应链金融服务作为互联网领域价值网络供应链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随着不同的类型呈现出不同的运作模式,即销售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采购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以及整合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
9.2 电子商务领域供应链金融类型化
销售电子商务供应链指的是围绕从产成品客户或个体消费者的产品或服务需求而开展的基于电子平台的供应链运营活动,具体是指通过信息网络以及电子数据信息的方式实现企业或供应商与消费者之间的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综合服务活动,是消费者利用互联网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的形式。
(1)平台商如果能尽早掌握全渠道,就能真正构建有效的电子商务交易市场。进货渠道的优劣决定了进货成本,而销售渠道决定了商品能否顺利到达需要它的顾客手中,并使顾客满意;
(2)越是了解传统行业市场的货源调配、顾客管理、市场营销,具备实战经验,就越能在电子商务新时代脱颖而出;
(3)销售电子商务的另一个关键成功因素就是特色经营,特别是如何通过供应链运行形成自身独特的经营体系和产品服务;
(4)电子商务公司需要对自己平台上的商品或服务进行价值分析,结合相关顾客分析,对商品的质量、价格和结构等方面进行优化,增强平台的吸引力;主题 4
(5)安全保障也是销售电子平台的成功关键因素之一,亦即该平台能保证所有供应链参与者交易安全,不会发生因为信用、流程管理不当而造成某一方的损失。
产生的基础有:
第一,平台具有良好的功能,包括客户管理、订单管理、商品管理、销售管理、客服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出库管理、退货管理、财务管理、统计报表、权限管理、操作日志等;
第二,平台商具备良好的经营管理能力,特别是具备能很好地聚集买卖双方和维系关系的能力;
第三,交易效率和规模较好,具有融资的需求;
第四,平台商能通过商流、物流和信息流掌握销售电子商务交易和供应链运营的全过程,具有风险管控的能力。
开展的前提条件是:
京东的供应链金融是依托这些年来京东所打造的电子商务供应链而展开的金融业务关键在于京东的电子商务平台以及物流体系使其掌握了真实、有效的交易信息,包括消费、物流、供应商、信用数据,并且利用大数据开发针对特定对象和状况的金融产品。
京东供应链金融产生的基础
订单融资模式是京东根据其向供应商发出的采购订单,协助商业银行向供应商提供货物采购、生产和装运等过程中的资金需求。该模式的适用对象是履约能力强,资信良好的供应商,并且货品市场价格平稳,保质期较长。
一是满足了供应商备货融资的需求,解决了供应商资金短缺的问题,便于采购订单顺利开展;
二是大幅度提高了企业接受订单的能力,由于有效地解决了生产经营中的资金问题,可以使企业专心于生产经营,而不用担心资金不足不敢接单的问题;
三是从整个供应链运行的角度看,缩短贸易周期,减少供应链资金占用。
主要作用在于:
首先,由京东向供应商下达采购订单;
其次,京东与商业银行、供应商一同签订三方合作协议;
第三,供应商凭借京东的采购合同,向银行和京东提出融资申请;
第四,京东将供应商的订单信息以及其他相关信息传递给银行;
第五,商业银行在信用审核的基础上,向特定供应商提供资金,定向为京东生产、供应产品。
京东订单融资模式
流程:
(1)订单融资模式
入库单融资模式是以进入京东库存的入库单、仓单等货权凭证为质押物为供应商提供融资服务的模式。该模式充分利用了京东的物流优势,为急需资金并且商品价值平稳的中小供应商提供融资服务。
一方面解决了因货物存储占用资金问题,
另一方面帮助其盘货库存
特点:
首先由京东与商业银行之间达成合作协议,为供应商提供库存融资
之后供应商将商品转入京东库存,并向银行提出融资需求。
应商将货权转让给银行的前提下,从银行获得所需资金。
最后由京东实现销售后,与银行之间进行结算。
京东入库单融资模式
(2)入库单融资模式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是将供应商针对京东的应收账款债权转让或质押给金融机构,并获得融资服务的方式,该模式主要针对于无自身银行授信或急需流动资金的中小供应商,有优化报表需求的大型供应商,以及账期时间较长的供应商等。
第一,无须授信就能取得融资,大大降低融资成本;
第二,加快销售资金回笼,提高资金周转;
第三,优化资产结构、改善财务报表
对于融资需求方的供应商的好处:
一方面供应商可以共享京东授信,循环使用额度;
另一方面放款快捷,短时间获得融资,手续简便,无须其他担保。
首先京东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
确定供货条款后,京东与商业银行、供应商三方之间签订三方协议,并且由京东向银行推介供应商
之后供应商向京东和银行提出融资需求
京东将应收账款信息传递给银行,承诺日后支付,由商业银行向供应商提供资金
到约定时间后京东与银行之间进行结算
京东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3)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一是解决了传统担保不足,很难获得资金支持的问题;
二是无须银行授信也可以获得融资,因为在这一模式中京东成为了融资的主体,信用评级和管理都是由京东承担;
三是帮助供应商加速了资金周转,增加业务利润。
对于具有融资需求的供应商而言有三点好处:
一是融资快捷,无须银行授信,而是由京东给予供应商信用;
二是成本灵活,融资费用由双方协议商定;
三是担保多样,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等都可以作为融资的担保;
四是贷款到期后,贷款展期可以根据双方的交易状况决定。
优势在于:
京东委托贷款模式
业务流程:
委托贷款模式是京东提供资金,由银行代为向供应商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融资业务方式,该模式主要针对短时间无法获得银行授信,急需使用流动资金的供应商。
(4)委托贷款模式
京保贝模式是京东的一种新型的供应链金融服务,融资的款项完全来自于京东的自有资金,随借随贷,而且无须抵押担保,其贷款的额度完全是基于京东与供应商之间长期的贸易往来以及物流活动所产生的大数据,通过系统自动计算而来,在该额度范围内任意融资,从而解决供应商现金流问题,特别是从强势上游企业采购时所面临的资金压力。
第一,京东与供应商之间签订贸易协议,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并且有长期良好的交易记录;
第二,由供应商向京东金融提交申请材料,签署融资协议;
第三,基于以往的交易数据和物流数据,系统自动计算出对特定供应商的融资额度,之后京东金融将批准额度告知京东;
第四,供应商在线申请融资,系统自动化处理审批并在核定额度范围内放款;
最后,京东完成销售后,向其金融部门传递结算单,自动还款,完成全部交易过程
京东京保贝模式
(5)京保贝模式
京东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
1. 京东供应链金融模式
案例1——京东的供应链金融创新
9.3 销售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创新
供应链金融创新将金融与网络平台上进行的采购交易、物流等活动进行结合,并由平台商承担信息的集中获取、分析与传递,以及相应的信用管理,结合金融机构为采购平台上从事交易的买卖双方提供综合性的金融服务。
第一,具备很强的行业整合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知识管理、信用管理、供需管理、物流管理、汇率风险管理、融资等结合起来打造行业供应链;
第二,促进供应链、物流、金融三个环节在互联网上的高效融合;
第三,具有较强的信用管理能力,包括供应商认证和客户信用管理能力;
第四,能快速准确地传递和利用信息,降低行业运行中的贸易成本
前提条件是:
9.4 采购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创新
整合电子商务供应链将企业、个人用户的不同需求完全整合在一起,缩短了销售链,从营销学角度上来说,销售链条中环节越少越好,越是成熟的行业,销售链条越短。此外,整合电子商务供应链实现了供应链运行的多种差异化功能,充分为客户节约了成本(其中包括时间、资金、风险等众多成本因素);并建立了完善的物流体系,根据客户需求选择合适的物流公司,加强与物流企业的协作,形成整套的物流解决方案。
其一,其运营的范围更加广泛,整合电子商务供应链同时结合了销售电子商务和采购电子商务,它是一种覆盖供应链所有参与者的一种协同决策和合作机制;
其二,从某种意义上讲,整合电子商务供应链超越了简单的买卖交易,而更多地可以被理解为是一种对供应链关系的重新建构,这包括信息的分享与整合;借助于互联网和电子平台实现产品或业务的协同设计和创新;资源的整合与高效率运用
整合电子商务供应链与销售电子商务供应链和采购电子商务供应链的不同之处:
第一,具有良好的B2C或B2B运营能力;
第二,对平台参与者要有严格要求,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平台参与者必须都是高资信和能力的优质企业和客户;
第三,电子商务供应链平台商有良好的物流管理系统,能够提供一整套的服务,在系统、推广、支付、仓储到配送等各方面具有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
第四,建设包括中小企业、互联网、银行、物流等在内的网络商业生态系统链,
需要具备的条件:
一类是用自有资金贷款,分为淘宝小贷和阿里小贷,这一类贷款门槛较低,贷款额较少,相对较灵活。
另外一类是用银行的资金进行贷款,称为合营贷款,其合作对象是中国银行,门槛高,贷款额度也较大。
阿里巴巴供应链金融业务主要有两类:
第一,无须抵押物、保证金;
第二,类似信用卡,随借随还,使用时间超过1个月即可偿还,节省不必要的利息支出;
第三,额度大,最高可以达到200万;
第四,为阿里用户订制的产品,通过率较高。因此企业除了需要支付给银行12%~15%的年息,还需支付给阿里巴巴相应的技术服务费(贷款额的1%),日息万分之3.3 。
相对于普通的银行贷款,企业选择合营贷款有以下优势:
阿里巴巴之所以能从事融资性业务,主要是依靠其多种交易平台所蕴含的数据、交易信息,亦即通过阿里巴巴B2B、淘宝、支付宝等电子商务平台的无缝连接,客户积累的信用数据及行为数据都被引入网络数据模型和在线视频资信调查模式,通过交叉检验技术辅以第三方验证确认客户信息的真实性,将客户在电子商务网络平台上的行为数据映射为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评价。
阿里巴巴的小额贷款产品
(1)阿里巴巴金融产品模式
9.5.1 阿里巴巴的供应链金融业务
9.5 整合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创新
第9章 电子商务领域的供应链金融创新
一类是概念上的探索性研究,这类研究试图对供应链风险进行规范的概念界定,并对供应链风险来源及其危害性加以说明;
另一类研究则是关于供应链风险的管理决策研究,主要关注企业如何防范、规避和减少供应链风险
现有关于供应链风险的研究可以分为两大类:
均认为风险来源于不确定性,但在管理学领域更加注重研究这种不确定性所导致的不利影响。
(1)风险及企业管理领域中的风险。
一是风险是由于供应链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
二是风险会对供应链及其企业成员的绩效产生不利影响。
强调了两个方面:
“供应链风险”的界定
(2)供应链风险
供应链风险管理就是企业识别、评价并控制供应链风险的过程。
“供应链风险管理”的界定
(3)供应链风险管理
供应链管理的首要问题是风险识别,即探寻供应链风险的来源及其影响。供应链风险来源也被称为是供应链风险驱动因素。
立足于供应链核心企业的内部运营控制和流程,从供应链企业内部的职能要素来看供应链风险来源。
(1)从职能看供应链风险驱动因素
供应链管理方式下,企业管理的重心是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供需匹配。因此,该类研究立足于供应链核心企业,着重从企业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角度来寻找供应链风险的来源。
(2)从供需匹配看供应链风险驱动因素
立足于供应链核心企业,将供应链网络划分为三个层面:组织层面、组织间层面和供应链外部层面,从三个不同层面研究供应链风险驱动因素。
(3)从供应链网络层次看供应链风险驱动因素
关于供应链风险驱动因素的探讨可以分为三大类:
“供应链风险驱动因素”的划分
10.1.1 供应链风险的影响因素与管理
10.1 风险、供应链风险与供应链风险管理
供应链金融绩效的三个很重要的指标,即持续时间(或融资周期)、总量(或融资量)以及资金成本(或融资费率)。持续时间或融资周期是资金成本占用的时间长度,融资周期越长,资金的成本和风险越大
供应链金融绩效模型
10.2.1 供应链金融绩效维度
供应链外生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外部经济、金融环境或产业条件的变化,供应链资金流与物流、商流的协调顺畅受到影响从而产生的潜在风险。
供应链金融外生风险流程
经济性因素,特别是经济周期性波动是供应链金融活动中应当关注的外生因素之一。
经济周期波动是指总体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增长的总体趋势而出现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
1)经济环境与周期
监管环境是制度环境的一部分,管制维度和社会中的法律、政策、规定等由法律权威或者类似于法律权威的组织所颁布的细则有关,它会通过奖励或惩罚来约束行为,这个维度属于工具性质的制度系统。监管环境是指国家或地方的法律和政策对行业的支持或限制,以及其变动的可能性。
监管环境对供应链金融的影响通常是比较确定的,一般而言,应该避免将贷款投放到监管不健全,或是国家地方政策限制发展的行业或领域。相关的法律和政策环境对一个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企业的生存环境,并可直接或者间接地体现在企业的财务报告中。
2)政策监管环境
上下游网络稳定和力量均衡分析应当包括上下游集中化的程度和对比、替代品的程度、上下游相互之间的重要程度、上游投入业务的重要程度、上游差异化程度、转换成本从上游向下游延伸一体化的程度等等。
3)上下游网络稳定与力量均衡分析
供应链金融活动中,越接近完全竞争的行业,其企业规模相对越小,产品同质性越高,价格控制能力也越低,信贷的风险也相对越高。根据产业理论的“结构—行为—绩效”模型,产业和市场的结构特征决定企业所能采取的行为,同时企业的行为进一步决定其在产业中取得的绩效。一个产业的结构特征包括规模经济性、市场进入的壁垒、产业的多样化程度、产品的差异化程度以及产业集中度等。
4)产业组织环境
市场静态分析指的是对融资对象产品和业务的竞争程度分析,市场竞争度被认为是影响企业行为的重要环境性因素。产品或业务竞争性是一组企业在特定领域内的竞争程度(Miller,1983),在一个高度竞争的市场中,企业一般倾向于高度利用资源,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5)市场静动态分析
产品业务的价值程度、质量的稳定性和价值的变动性等方面。供应链金融尽管是对供应链运营中的商流、物流和信息流与资金流进行结合,但是从根本的基础看,仍然是交易本身的商品和业务。
6)产品业务的性质
主要的供应链外生风险包括:
(1)供应链外生风险
供应链结构分析主要是对企业供应链的组织方式和各自的空间位置进行分析,也就是说一个企业的供应链是如何构成的,采用什么样的方式,供应链参与者以及供应链金融的推动者(平台服务商、综合风险管理者以及流动性提供者)所处的位置和发挥的作用。
1)供应链结构分析
供应链金融高效和持久运作还依赖于综合需求和客户关系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物流服务传递管理、复合型的能力管理、资金和融资管理等主要流程的整合与协调,达到有效控制客户需求、生产过程及供应商绩效的目的。
2)供应链流程分析
供应链运营的水平以及流程的顺畅性还与供应链的组织管理能力密切相关,对运营的计划与控制是使组织或者供应链向理想的方向前进的关键,联合计划的程度对供应链的成功有很大影响,而运营控制则是衡量供应链成功与否最好的绩效工具。
3)供应链管理要素分析
供应链管理和供应链金融是行为主体之间的一种互动。供应链能否稳定和持续,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于供需双方是否具有目标一致性,或者是否愿意为了实现目标的一致性而进行日常性的投入。
4)供需目标一致性分析
供应链金融运行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三类利益分享和补偿机制:一是供应链运营体系中参与各方的利益分享和补偿,如果在供应链运行中某一方的利益得不到保证,就会使供应链受到极大挑战,供应链中断就会成为必然;二是供应链金融组织者之间的利益分享和补偿,即平台服务商、综合风险管理者和流动性提供者之间的利益风险和补偿;三是供应链运营参与者与供应链金融组织者之间的利益风险和补偿。只有这三个方面的机制得以确立,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才能被有效控制。
5)利益分享与补偿机制分析
业务合作经验与期限体现为供应链中焦点企业以往合作的历史和经验,以及各种合作项目的维系长度。
6)合作经验与期限分析
供应链内生风险主要是供应链内在的结构、流程或要素出现问题而导致的潜在金融风险,显然,这是供应链组建和运行不当所产生的风险。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流程、要素以及参与主体相互关联、相互依存,一旦中间出现问题或障碍,就可能波及整个供应链体系。
供应链金融内生风险分析流程
(2)供应链内生风险
主要是该企业的经营资源和能力,特别是该企业抗拒行业变动和风险的能力,如果融资对象的能力有限(包括技术、生产等能力),而融资总量过大,或者融资周期过长,相应的风险就会很大。
1)主体资质分析
财务状况分析仍然是必要的,包括分析企业的盈利率和资金运作效率。财务分析中的一项关键任务是对客户企业的资产状况进行全面分析,了解企业的资产组成,确定各项资产的流动性状况,尤其是流动资产的各项内容,分析企业各项资产的流动性是否满足企业正常运营的需求。一旦资产不能满足流动性要求,或者融资的资金总量和周期超越了正常生产经营所需要的程度,则需要加以关注。
2)财务状况
诚信是开展供应链金融的基础和前提,一是目前在资金市场上尚无完善的征信和信用管理体系,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征信较为困难;二是由于政策执行上的不尽完善,使得违约的代价不足以抵清违约行为所获得的利益。
3)诚信历史与现状
对供应链运营主体真实贸易背景的判断和掌握是进行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因素,很多供应链金融风险的产生,正是因为平台服务商、综合风险管理者、流动性提供者没有能够切实地把握供应链运行中的真实贸易过程。这种贸易过程的把握不仅仅是关注融资对象某一笔生意的交易方式、付款方式等,还要关注它与供应链中其他企业或组织之间的贸易背景、贸易方式、收付汇情况以及上下游企业占客户企业销售的比例等。
4)真实贸易背景
运营状况分析的对象并不仅仅是融资需求方的经营状况,还包括其上下游的运营状况,以及金融组织者对整个供应链运营的了解和掌握,尤其是供应链运营中的商流(贸易往来)和物流,特别是物流运营的监管和把握等方面的状况。
5)运营状况
企业的履约能力既可以反映企业经营风险的高低,又可以反映企业利用负债从事经营活动能力的强弱。供应链融资以供应链各渠道内的成长型中小型企业为服务对象,这些企业的履约能力好坏直接决定了其能否按渠道内企业的要求提供合格的产品和服务,进而影响融通资金的顺利收回。对企业履约能力的判断可以从企业的盈利能力、产品技术成熟度、产品质量可靠性、产品形象及市场稳定性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6)履约能力分析
供应链主体分析主要是对供应链焦点企业(或者说融资需求方)本身的调查和分析,其目标是为了防止在供应链金融活动中,融资需求方或关联企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从而使金融活动组织者或者某一方产生巨大的损失。
供应链金融主体风险分析流程
(3)供应链主体风险
供应链金融中的风险与绩效决策
影响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因素按照不同的来源和层次划分,可以分为供应链外生风险、供应链内生风险和供应链主体风险三大类。
10.2.2 供应链金融风险因素及其与绩效之间的关系
10.2 供应链金融绩效与风险影响因素
在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到上述三种风险的状况,合理地建构供应链和供应链金融运行体系。
闭合原意是使首尾相接形成环路,从而最大程度上提高效率、降低消耗。供应链金融的运行首要的条件就是要形成业务的闭合,也就是说供应链的整个活动是有机相连、合理组织、有序运行的,并且从最初的价值挖掘到最终的价值传递和价值实现形成完整循环。
供应链金融业务闭合化
(1)业务闭合化
一方面,有利于细分管理领域或活动,明确责任,满足流程服务化的需要;
另一方面,可以建立基于市场和业务的明确的考核机制,有利于强化战略风险管理。
供应链金融管理的垂直化意味着对各个管理活动和领域实施专业化管理,并且使之相互制衡,互不从属或重叠。
(2)管理垂直化
收入自偿化原则是供应链融资的基本条件,它指的是根据企业真实的贸易背景和供应链流程,以及上下游综合经营资信实力,向供应链中的企业提供短期融资解决方案,并且以供应链运营收益或者所产生的确定未来现金流作为直接还款来源的融资过程。
(3)收入自偿化
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有赖于高度的信息化管理,这种信息化不仅仅表现为企业生产经营系统和管理系统的信息化,更在于企业或组织内部与之间的信息化沟通,以及供应链运营过程管理的信息化。
(4)交易信息化
风险结构化指的是在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过程中,能合理地设计业务结构,并且采用各种有效手段或组合化解可能存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供应链金融业务往往会因为主体行为失当、作业环节中的差错等产生各种风险,为此,在供应链金融产品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缓释各种风险的途径和手段。
一是保险,保险是业务风险分散的首选方案之一。一个完善的金融保险分散方案应该是客户信用险、客户的财产保险以及第三方的监管责任险和员工真诚险等的有效组合
二是担保与承诺。供应链金融业务中需要考虑到各类不同的参与方和主体所能起到的担保与承诺的职能,这些参与方与主体不仅包括直接的融资需求方、连带保证方和一般保证方,还需要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担保承诺,从而最大程度上缓释风险。
三是协议约定,供应链金融业务责任的承担,应本着既有利于业务开展又切实符合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要想实现这一业务持续、健康和较快地发展,就必须客观地界定合作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约定相应风险承担的方式及范围。
四是风险准备金的建立。供应链金融的高风险使得金融服务提供商以及参与监管的企业面临巨大的挑战,为了有效避免高风险业务出现损失的不确定性,可以借鉴期货市场的风险准备金制度和某些中介行业的职业风险基金制度,计提一定比例的高风险业务风险准备金。
需要考虑四个方面的要素:
(5)风险结构化
10.3.1 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原则
第一,结果控制,也叫做绩效控制,采取绩效测量的方法对行为所产生的结果进行监控。
第二,行为控制,也叫做过程控制,关注的是把合适的行为转变成预期结果的过程。基于行为的控制手段,可以使融资方的活动在预设的规程内进行,而要使行为控制切实发挥作用,必须将其建立在融资方的行为信息可以有效监控的基础上。有效的行为控制可减少流动性提供者面临的道德风险,因此紧密的关系、信息分享、行为监控都是行为控制的一部分。
正式控制包括两种主要形式:
供应链金融风险正式控制三维图
(1)正式控制体系
信任是关系规范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因此信任是非正式控制中的重要方式。
资产专用性是指资源一旦用作特定投资后,很难再移作他用的性质。相应专用性资产就是用作支持某些特定交易的资产,一旦终止该资产所指向的交易,该资产无法全部或部分地挪作他用,就成为沉没成本。
非正式控制也包括两种主要形式:信任和资产专用性。
(2)非正式控制体系
供应链中上下游之间的交易需要通过一定的控制手段进行约束才能达到最初的交易目标。根据控制理论的经典理论,一般存在着两种控制方式:正式控制和非正式控制。
10.3.2 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体系
10.3 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
第10章 供应链管理风险与供应链金融风险管控
《供应链金融》——(7-10章)
0 条评论
回复 删除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