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与慢》图解
2022-05-18 17:07:40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思考,快与慢》读书笔记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系统1带给你的各种印象经常会变成你的信念,而且是你作出选择和展开行动的动力源泉
自动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处理。同时对于逻辑学和统计学,几乎一无所知
冲动,凭直觉
是直觉中很多系统性错误的根源
系统一理解语言,也了解分类标准,它能辨明那些貌似正确的价值,也能廓清那些最典型事例可能出现的范围
当我们对答案不确定时,系统一就根据过往经历去赌一个答案
对可能性作出过高估计
凭经验
运行是无意识且快速的,不怎么费脑力,没有感觉,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状态
无法关闭
更偏爱甜食
启动效应
自主且快速运行,只需付出较少努力,甚至不用付出努力,没有自主控制的感觉
忽略歧义,按耐住心中的疑问。
区分常态中令人惊奇之事
无意识
是自主而初始的印象感觉
所以会导致误解读
人们总是很不恰当的将因果性思考用于需要统计论证的情境中
因果关系是系统一的产物
推断原因和意图
因果性思考
系统一基本上对于引起印象和直觉的信息的质量和数量都不敏感
眼见即为事实
将注意力集中在当前的证据上,忽略没看到的证据(眼见即为事实)
在没有清晰情景的情况下,系统一会自行建立一个可能的情景
生成印象,感觉和倾向,当系统二支持这些行为时,它们就会成为信仰,态度和意图
有时用简单点的问题替代难题(启发法)
对变化的感知比对形态的感知更敏锐(前景理论)
对数量越来越不敏感(心理物理学)
作一些基本估测
情景化
为联想记忆激发出来的各种想法创造连贯形式
系统一产生的确认偏误不加批判的接受了建议,夸大了极端的可能性及不可能的事件
联想机制的一个最基本的结构特点就是它只能回忆起已被激活的观点
联想记忆的运作是导致“确认偏误”的原因之一
将认知放松感和真理错觉,愉快的感觉以及放松的警惕感联系起来
联想记忆
夸大情感的一致性(光环效应)
对损失反应比获得更强烈(损失厌恶)
光环效应
我们只关注自己想做的和能做的,却忽视了他人的计划和技能
我们重视自己已知的,却忽视自己未知的,我们对自己的信念过度自信
乐观偏见
是与生俱来的能力
*通过训练可以成为专家,完全靠应急反应
自主运行,储存在记忆中
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作出判断,它见闻广博,使我们能够迅速对眼前的情况作出反应。但系统1也很容易上当,它固守“眼见即为事实”的原则,任由损失厌恶和乐观偏见之类的错觉引导我们作出错误的选择。
当发现(搜寻)特殊形式时,能接受系统二编控来调动注意力
在接受了一定的训练后,能够受系统二编控来调动注意力
在接受了一定的训练后,能够做出熟练的回应,产生直觉
与系统二关系
通过常态和原型来表现集合,但不要将两者看成一个整体
通过测量确定不同程度对应的匹配物(比如音量的大小)
真正去计算,而不是空想(思维的发散性)
严密设计决策问题,分别进行讨论
一些建议
自主运行,无意识的“系统1”
负责人们的自我控制
将注意力转移到需要费脑力的大脑活动上来,如复杂的运算,通常与行为、选择和专注等主观体验相关联
能够处理多重任务
统计性思维总是根据事物的不同类别和总体性质得出个案的结论
自我批评
具备推理控制能力
任何事物占用了大脑的工作记忆,都会削弱你的思考能力
有意识的怀疑需要同时在脑中记住多种不相容的解释,需要付出努力
是非常懒惰的,它不愿付出努力
依据最省力法则
耗时而低效率
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作出决定,它比较慢,不容易出错,但它很懒惰,经常走捷径,直接采纳系统1的直觉型判断结果。
按部就班,有意识的“系统2”
儿童在控制情感和控制注意力方面的能力之间有紧密关联
忍住眼前诱惑的人,常常在高效重新分配注意力方面的控制力更强
系统2负责自我控制,包括抑制系统1的冲突
你(或系统2)所做的大部分事情,由系统1引起
系统2看似主角,只能做配角
相似性
时空连接
因果关系
联想的原则
事物在你的大脑中唤起的想法激发出许多其他的想法,而且这些联想的行为在你的大脑中迅速扩展开来
来源于系统1的联想激活
解决方案:放慢速度,搜寻所有可能的相关事实
常见的动作也会不知不觉的影响到我们的想法和感觉
你的行为和感情有时会受制于你自己甚至都没有意识到的事件
来自系统1
仅仅是象征性的监视符号便可促使人们改善自身的行为
解决方案:让系统2来干扰
由概念影响行为
概念运动效应
比如:投票点的设立
案例
并不是只有视觉才会产生错觉,记忆也容易产生错觉
熟悉感有这简单而又强烈的“不可复返性”,这种“不可复返性”似乎说明这种感觉是对过往经历的一种直接反应
熟悉感错觉
由记忆造成的错觉
只熟悉其中一个短语,就会觉得对整个陈述都很熟悉。
琅琅上口的单词会唤起人们的正面态度
股票代码上口,回报率也相对较高
模糊的字体会影响人们对真理的判断
人们很难对熟悉感和真相加以区别
重复能引发放松状态和令人舒心的熟悉感
想让人们相信谬误的可靠方法,就是不断重复
无论认知紧张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它更有可能激发系统二来抑制系统一给出的直觉性答案
系统一产生熟悉感,系统二依靠系统一产生的这种熟悉感来作出正误判断
任何缓解认知紧张的做法都会对你有所帮助
原则
首先让字迹更清晰
其次信息应该刷在质量较好的纸上,并且文字和背景间的反差要达到极致。如果使用彩色字体的话,亮蓝或大红的文字会比绿、黄、灰蓝等色调更容易让人相信文字内容的真实性
用浮夸的语言来表达熟悉的概念是一种智商低下、可信度差的表现
言简意赅,能用简单句的时候就不要用复杂句
总结卖点,规律、清晰、简洁
押韵
保持消息简洁,还应该易于记忆
如果需要引用一些内容,选择一些容易上口的名字
解决方案
创新与出众的记忆力有关(创新是极佳的联想记忆)
提高认知放松的操作同样能增加人们将词视为相互联系的可能性
当我们不舒服和不开心时,就会丧失自己的直觉
认知放松与愉快的感觉互为因果
*创新是发生在能让人联想无限的环境中的
直觉性判断
当重复的单词或图片迅速闪过,快到观察者根本没有意识到看见它们时,观察者同样还是更为喜欢重复率高的图片或单词
当人们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看见了刺激物时,其曝光效应会更强
因为一个刺激物的重复曝光并没有产生不好的影响,这样的刺激最终会成为一个安全信号,而安全的就是好的
曝光效应
系统一的主要功能是维护并更新你个人世界的模式,它呈现的都是常态下的思维模式
系统对违反常态的问题的察觉速度是惊人的,察觉过程也是微妙的
我们相互交流,因为我们关于世界的知识和文字的运用水平对相当
只要情节稍有重复,一种新体验也就不那么新鲜了
从第一次的惊喜到第二次的习以为常
常态理论
我们都过于强调因果!!!这是系统一导致的
其实知道了又能怎么样呢?
所有的标题都要满足我们对逻辑连贯的需求,一件大事必然会带来一些后果,而这些后果也需要一些原因对其作出解释
联想性连贯原则告诉我们实实在在发生的事
我们生来就具有区分自然性和意向性的因果关系的能力,而这一能力也解释了宗教信仰的普遍性
简的钱包是怎么丢的呢?
不自觉的因果性辨识
因果性直觉
完整的环境能帮助你理解其中的每一个因素,那个形状是会引发歧义的,但你过早的对它的“身份”下了结论,并且根本意识不到你已经赋予了某种歧义以解释
系统一不会记得自己放弃的几个选项,甚至都不记得曾有过多种选择
有系统二参与时,我们几乎相信所有事情,因为系统一不仅好骗,还容易产生偏见,而尽管系统二掌管怀疑和不信任的大权,但是它有时很忙,不忙时也很懒惰,总会擅离职守
当人们劳累或是精力耗尽时,更容易受那些空洞却有说服力的信息影响,例如广告
是什么让你相信了那些荒谬之词?
确认偏误
喜爱(或讨厌)某个人就会喜爱(或讨厌)这个人的全部
注重第一印象,而后续信息在很大程度上都被消解掉了
由第一印象产生的感觉会影响你对事物的解读
独立判断原则(及解除错误关联)
想要从大量证据来源中获取最有用的信息,你应设法使这些来源相互独立
主持会议:一条简单的规则就能发挥作用,在开始讨论某个问题之前,先让与会的每一位成员各自写下简短的意见阐明自己的观点
光环效应与群体的智慧
每个人对自身想法的自信程度主要取决于他们对亲眼所见的事情的讲述效果,即使他们几乎什么都没有看到也没有关系
我们的联想系统更倾向于选择已被激活的连贯模式,抑制怀疑和歧义
过于自信
例如“90%不含脂肪和10%含有脂肪“
同一信息的不同表达方式常常会激发人们不同的情感
框架效应
对统计数字事实的忽略
比率忽略
衡量系统一是否成功的方法是看它所创造的情景是否具有连贯性,而与故事所需数据的数量和质量关系不大
没有形成事件的标准,也就是什么是需要衡量的
在形成对某人是否具有领导才能的看法之前,我应该了解些什么
信息匮乏是常事,一旦出现这种情况,系统一则会仓促作出结论
一个好故事最重要的是信息的前后一致性,而不是其完整性,知道的很少反而可以把已知的所有事物都囊括进连贯的思维模式中
原因:眼见为实的想法往往让我们仓促作出决定
眼见即为事实造成的偏见
启发法的偏见是图中看上去更远的物体看上去更大
基于替代的判断必如预想的那样有失偏颇
立体启发法:远处的物体看上去更高大
一旦加入情感因素,结论对论证的主导作用便会最大程度地突显出来。
情感启发式:因为喜欢,所以认同
启发式偏见
任何使联想机制更轻松更顺畅的事物都会产生偏见
他被问及是否认为这家公司财力雄厚时,他想到的却是该公司令其钟情的产品
系统一再任何时候都可以同时进行多种估算,其中有些估算是持续不断的常规评估。
思维发散性
系统二接受问题或提出问题,不管是提问还是回答,它都能引导注意力并搜寻记忆来找到答案
系统一具备跨纬度解读价值观的能力
系统二会集中注意力回答某个特定问题,或是对某种情况的特殊属性进行评估,集中的注意力又会自动运行其他评价程序,包括一些基本判断
他有多强势(因此存在潜在的威胁性)
这个人有多可信(不管他的用意可能是友好的还是充满敌意的)
天生的判断能力
系统1一刻不停地做着基本判断
系统一通过原型或一组典型事例来代表不同事物的分类,它能解决好平均问题,但对总量问题就束手无策了。一个类别的规模及其所包含的实例数量,在我们判断总额变量时常常被忽略掉了
受试者几乎完全忽略了数量的概念-----救助小鸟
平均长度与总长度是完全不同的数量概念
有些问题都涉及隐含的强度或数量的概念,因而我们也就可以使用“更”这个词对其进行描述
强度等级在不同领域中都有“匹配”描述
与强度等级匹配的描述
包括相似度和代表性的判断,因果关系属性以及对联想和样本可用性的判断
思维的发散性以及强度匹配,使我们产生直觉性偏见(在复杂问题中)
目标问题:就是你想要作出的评估
启发式问题:就是你绕开原来的问题去回答的那个更简单的问题
“替代”
思维的发散性可以使懒惰的系统二摆脱很多繁重的工作,快速找到难题的答案
思维发散性的自主过程和强度匹配可以使能映射到目标问题的简单问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
一个懒惰的系统二往往会遵循最省力法则,不经检验就认可某个启发式答案
找个相对简单的问题来作答
系统1常常用启发式问题来替代目标问题(在有难度的问题中)
解决方案:消除错误的关联
钱这一概念会滋生个人主义:不愿和他人在一起,不愿依赖他人,也不愿接受他人的请求
在一个专制的国家中,到处挂着领袖的肖像会使你逐渐丧失自主的思想和独立的行为能力
当人们感觉到自己的心灵受到了玷污,往往也会引发他们清洗自己身体的想法
麦克白效应
你会自觉投到盒子里多少钱?
认知偏见
案例:科学家让我们观察一个打篮球的视频。其中,穿不同队服的人们不停地传球;我们需要数出一种颜色队服的人共传球几次。结果,视频中出现了一个穿大猩猩服装的演员,大部分人都会对他视而不见。计算传球占用了我们的系统2,发现大猩猩这样的任务就无法完成了
我们会忽视显而易见的事实,也会忽视自己屏蔽了这些事的事实
对自己的直觉更常抱有怀疑态度
肤浅的或者惰性思考是一个反思缺陷,是一个理性错误
监督和控制思想活动以及由系统1引导的各种行为,使得一些想法直接体现在行动上,或者抑制或改变其他想法
系统2加工来自系统1的印象自觉意向感觉,需要运用注意力,但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所以有时会屏蔽部分1
如果在冲刺时,便会对部分次要信息进行屏蔽
案例:一眼辨别两条线段的长短只要系统1工作即可,而估算几条线段的平均长度,则非要系统2出马不行。
系统1遇到麻烦,系统2会出面解决
思维上也会有认知错觉,同视觉错觉一样
妥协的方法就是:学会区别常会出现重大错误的情景,在风险很高的时候,尽力避免这些错误
系统1尽管常常犯错,但系统2无法替代,因为系统2是耗时而且低效的
大多数情况下,大脑(系统2)都是悠闲的散步,少数时才会冲刺
*高智商的人只要较少的努力,便能解决同样的问题
从任务之间切换,也是需要付出努力的
频繁的切换或者提高大脑运算速度,让人不快乐
系统1只负责处理简单的关系,系统2负责提取记忆做决定
人若既有认知任务在手又同时受到诱惑的影响,就容易屈从于诱惑
如果你必须强迫自己去做某件事,而此时这件事又面临一个新的挑战,你就会很不情愿或是根本无法进行自我控制
不去想北极熊
对震撼人心的电影抑制情感的共鸣
对矛盾的事作出选择
试着让他人眼前一亮
对同伴不好的行为委婉回应
和其他种族的人交流(这些人还有种族偏见)
比如
自我损耗
在大脑中储存一定量的糖,可以使自己表现得不那么糟糕
又累又饿的保释官更可能否定保释申请
对任务的关注以及对注意力的严格控制
大脑毫不费力地集中注意力的状态
解决方案:训练心流
大脑的认知行为遵循最省力法则(就是偷懒)
懒惰思维和延迟满足
寻找连贯性的系统1和懒惰的系统2
系统1与系统2的关系
“投篮顺手”是一个影响深远的认知错觉
如果你听从自己的直觉,就常常会因为把随机事件看作是有规律的事件而犯错
许多事实其实只是巧合,包括事件的采样
比起信息的可靠程度,我们会更加注重信息本身的内容,其结果就是我们会将周围的世界变得比数据所能证明的更加简单和统一
夸大对小样本的信任
对随机事件作出因果解释是必然错的
系统一非常擅长---自动且毫不费力的识别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即使有时这种关系根本就不存在,它也会这样认定
系统一并不善于质疑,它抑制了不明确的信息,不由自主的将信息处理的尽可能连贯
我们常夸大所见事物的相容性和连贯性
信任多于质疑的普遍性偏见
普遍性偏见的一种,对事物的信任多于质疑
小样本的出错风险可能达到50%
大样本比小样本更精确
相比于大样本,极端的结果更容易出现在小样本中
假象,观察加过完全依赖于调查方法的某一面
研究人员对认为他们“对于统计直觉应包邮一些怀疑,只要条件允许,都应采用计算方法来确定样本规模,而不是依靠直觉印象作决定”
小数定律
普遍性偏见
人们的判断常常受到没有任何信息价值的数字影响
人们对某一未知量的特殊价值进行评估之前,总会事先对这个量进行一番思考,此时锚定效应就会发生
一旦你要考虑某个数字是否会成为一个估测问题的可能答案,这个数字就会产生锚定效应
锚定效应
暗示即是一种启动效应,它会选择地找出相应的证据
系统一试图建立一个将锚定数字视为真实数值的世界
暗示就是一种锚定效应
人们选择对一项事业投入多少时就会受锚定效应的影响
许多估测和捐款意愿的研究都曾体现出相似甚至更大的锚定效应
作为这栋房子的主人,你能接收的最低售价是多少?
锚定效应解释了为什么限量购买是一种有效的营销策略
先发锚定有着重大影响
在谈判桌上,如果你认为对方作出了无礼提议,应该大吵大闹,夺门而出,或者威胁对方说自己也会这样做,要让对方明白以这个数字为基准的话,谈判将难以继续
有意的“为对方着想”的策略也许是抵制锚定效应的好方法,因为它否定了能产生这些效应的带有偏见的想法
在讨价还价的协商中先出击的一方往往会占有优势
生活中的应用
当人们要估计某类事件的出现频率时到底是怎么做的,人们从记忆中搜寻这类问题的实例,如果搜寻过程既轻松又顺畅,这些事的发生概率就会被判断为很大
可得性启发法就是用一个问题替代另一个问题:你希望估测某一范畴的大小或某一事件的(发生)频率,但你却会提到自己想到相关实例的轻松程度
问题的替代必然会产生系统性错误。不直接说出(事件发生的)频率,而是列举那些使你轻松想起相关实例的因素,其中的每个因素都会成为偏见的潜在来源
可得性启发法
你可以很轻松地回想起引起自己注意的突出事件
一个大事件会暂时提高此类事件的可得性
亲身经历、生动的图片和鲜活的例子比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单纯的文字或是统计数据更容易让人回想起来
人们购买保险的行为模式以及灾后的保护行为
生活中常见的此类偏见
可以使夫妻和睦相处
人总是认为他们的努力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同
记住自己周围的那些人通常也会付出超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工作,只要你看到这一点有时就足以缓冲这种心理失衡的情况
意识到自己的偏见有利于团队关系融洽
也有好的一面
系统一
自我评估是由事件呈现在脑海中的轻松度来衡量的。轻松的想起某件事的体验比想起事情的数量更重要
系统二
人们有时依照提取到的内容而非提取的轻松度来作出判定
在系统一的基本特征中,其中一点就是这一系统具有设定预期的能力,当现实与预期相悖时它就会感到惊讶
事件在大脑中呈现的轻松程度体现出系统1的启发作用,而系统而参与其中,常常重塑系统1的预期。
(常常跟着感觉走)轻松毒对他们影响要大于回想事例带给他们的影响
影响我们对自己或他人的看法
可得性效应
情绪启发是替代的一种,即将简单问题(我对它感觉如何)的答案当做较难问题(我对它评价如何)的答案
我们脑海中的世界并不是真实世界的准确反映;我们对事件发生频率的估测也会受到自己接触这些信息和频率与个人情感强烈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感性细节掌控理性大局
情绪启发式
集体信念形成的自我增强过程
会夸大小概率事件
媒体的过度报道
比如“江南style的流行”
效用叠加是广义的可得性启发效应
每个政策问题都包括对人性的假设,尤其是人们可能作出的抉择和他们为自己和社会作出抉择所带来的后果
对风险带有偏见的反应是导致公共政策中优先处理权不稳定和错位的重要原因
我们要么完全忽视风险,要么过于重视风险,没有中间地带
概率忽视和效用层叠两种社会机制的组合必然会导致对小威胁的夸大,有时还会引发严重后果
政策制定者不应该忽视普遍存在的恐惧情绪,即使这些情绪是毫无缘由的也不该忽视
生活中的案例,小概率的风险事件演变成公共危机
效用层叠
因为概率的问题较难回答,而关于相似度的问题就比较简单,所以在回答时置换了问题
在判断概率时,如果忽略基础比率和证据的可靠性的话,就注定会犯错误
如果我们通过某个下巴的轮廓或铿锵有力的演讲来判断这个职位候选人是够具有领导才能,此时我们依赖的就是典型性
依据典型性作为预测是下意识的行为
在有个人信息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忽视基础比率与问题之间的关联
作概率判断时,往基础比率方面考虑
典型性启发的两宗罪
以相对合理的基础比率对结果的可能性作出判断
质疑你对证据的分析
解决方案:用贝叶斯定理来约束直觉
通过直接比较,人们总会认为两个事件的联合出现比只出现其中一件事的可能性要大
预言家总会给客户设下陷阱,对情节加以详述会使其更可信,却不可能成为现实
我们很容易混淆有条理、貌似正确、概率这三者的概念
合取谬误
如果一套餐具中出现破损,就会导致人们对它的评价远低于其价值
如果一套餐具完好无缺,人们对它的评价会高于等于平均值
少即是多的逻辑悖论
常见的典型性谬误
典型性谬误
会改变你对单独事件的看法
被视为个别事件的信息,人们很容易将这一比率与其他具体事件的信息结合起来考虑问题
我们容易赋予个人以典型特征
情景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能影响个人的思考结果
某一事件所属类别的事实总量,与单独事件无关
***统计学基础比率
因果关系基础比率(因果思维定势)
当某人知道其他人也听到了同样的求救信息时,就会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变小了
别人的存在感会削弱我最初的责任感
我们不能假设仅仅通过统计数据他们就能真正学到知识,需要再给他们一两个有代表性的个体案例来影响他们的系统一
人不愿从普遍现象中推导出特殊性,但是愿意从特殊现象归纳出普遍性如出一辙
生活中的案例,我们并没有自己想的那样乐于助人
对良好表现的嘉奖比对错误的惩罚更有效
糟糕的表现常常会提高,而好的表现则会变的糟糕,这跟表扬与惩罚都没有关系
第二次的表现与第一次并无因果联系
只要两个数值之间的相关度不高,就会出现回顾平均值的情况
不要投那些现在看起来外表光鲜的公司
回顾效应
回归现象的意义不亚于发现万有引力
所有表现都会回归平均值
回归效应
破解方案建议
因果定势
直觉性预测需要校正是由于它并不具有回归性,因此是带有偏见的
问题:朱莉是一名州立大学四年级的学生。她四岁就能流畅的进行阅读,她的平均绩点是多少?
阅读年龄=共同因素+决定阅读年龄的特殊因素;平均绩点=共同因素+决定平均绩点的特殊因素
提供了基准线
①先估测出平均绩点的平均值
直觉性预测,这个预测将你的估计和证据进行了匹配
②根据你对证据的印象算出与之相匹配的平均绩点
使你离开基准线靠向自己的直觉,但你能离开的距离取决于你对关联性的估测
③对你的证据和平均绩点的关联作出估计
虽然受到了直觉的影响,但这个影响力已经小很多了
④如果关联度是0.3 ,则从估算出的平均绩点的平均值中抽出30%,放到与之相匹配的平均绩点里
预测定量数值的步骤
评估某一特定事件的可能性(或者按照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大小排序)
这种预测可在基础比率和直觉性反应之间充当媒介。
在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信息的情况下,你会坚守基准线。
·在其他极端情况下,你还会坚守自己最初的预测。当然,只有在对支持自己最初预测的证据进行过严格验证之后,你才会信心十足地坚持那个预测。
·在大多数情况下,你会发现自己有理由怀疑自己的直觉判断和真理之间的关联其实并不完美,而你最终会给出介于两者之间的判断
通过一个数值范围来表达的
解决方案:对直觉性预测的偏见进行修正
替代效应
用来描述存有缺憾的往事是如何影响我们的世界观和我们对未来的预期的
能够吸引人们眼球的那些说法往往很通俗易懂,那些说法具体而不抽象
我们人类常会为过去的憾事编造牵强的解释,并信以为真,以此来蒙蔽自己
必然性错觉:虚实谬误
好的决策如果产生了坏的结果,我们就会责备那些决策制定者,而对那些只是在事后才能明确看出是正确的决策而言,其制定者也不会因此得到什么赞扬。这便是典型的结果偏见
结果越糟糕,后见之明的偏见就越严重
结果偏见
引人入胜的故事会使人产生某种必然的错觉
为了想清楚未来,我们需要清除自己过去曾经用来表明信念的语言
当一件不可预知的事情发生时,我们会立即调整自己的世界观以适应这种意外
一旦接受了一种新的世界观,你就会立即丧失很大一部分回忆能力,无法回想起自己观点改变之前的那些想法了
很难在事后评论人们是否严格依照标准运作过程行事,因此那些希望自己的决定能经受住后见知名检测的决策制定者只好采用官僚的做派--极不情愿冒风险
我们对过去的了解比我们自认为能够了解的要少
后见之明的偏见对决策者的评估行为有着恶劣影响,它导致观察者不是根据判断过程的合理性来评估一个判断的好坏,而是以结果的好坏作为判断标准
结果偏见:早知道效应
描写特别的个人和企业(常见的)成功与(偶尔)失败的历史
分析成功与比较成功企业之间的区别
成功和失败的故事常会夸大领导风格和管理措施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因此这些故事基本上都没什么用
两种类型的商业书很受欢迎,满足人们对虚幻确定性的需求
通过提供人类大脑所需,企业成败的故事与读者实现了共鸣,这里的所需指的是关于成败的简单信息,其中明确表明了原因,忽略了运气的决定性力量和回归的不可避免性
(案例分析)真的存在能让企业基业长青的秘诀吗?
结果偏见与光环效应相互作用
知道错觉
对于一些最重要的信念,我们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证据来证明其合理性,我们怀有这些信念仅仅是因为我们所爱的人和所信任的人也持有同样的信念
股票交易中的关键问题是关于该公司的这些信息是否已经包含在股价里了
在任何情况下,当身边的人都跟自己持相同的想法时,不论这种想法有多么荒唐,人们都能保持一种不可动摇的信念
主观自信与专业文化为认知错觉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个人技能的有效性错觉
在解读过去预测未来时,我们强调技能的因果角色,却忽视了运气的影响
重大历史事件是由运气决定的
名气越大,预言就越夸张
很多不同因素和作用力的相互作用导致了这一结果,这些因素中也包括纯运气因素,而这一结果往往会导致更大、更不可预测的结果
短期内的走向是可预测的,且人们的行为和成就能从以往的行为和成就中得到较为准确的预测
学到更多的知识之后,对自己的技能产生了一种无限放大的错觉,变得不切实际、过于自信
专家预测的准确度比不上扔飞镖的猴子
有关预测的有效性错觉
有效性错觉
一个可预测的,有足够规律可循的环境
一次通过长期训练学习这些规律的机会
满足以上两个条件时就可以培养出直觉来
技能习得的两个基本条件
如果环境有足够的规律性,并且在判断有机会掌握这些规律,联想机制就会识别这些情景并作出快速且准确的预测与决策。这些条件若满足,你就可以相信某个人的直觉
在一个不够规律或效度较低的环境中,系统一会用另一个问题快速替换掉难题,创造出并不存在的关联
在环境缺乏牢靠的规律时,不要相信直觉
专家直觉的可靠性评估
可靠的专家型直觉(习得的)
过度自信是系统1在眼见即为事实和替代原则相互作用下自然形成的。我们以来大脑呈现的现有信息构建一个使估测更为合理、具有逻辑性的解释。他不可能采用自己没有想到的其他信息。
在经济学标准的理性模式下,人们愿意冒险是因为胜算大,他们之所以现在恩呢该承受有代价的失败,是因为他们相信最终成功的概率很大,这是替代的一个观点
乐观偏差是人们愿意承担风险的重要原因
高管很容易会掉入规划谬误的陷阱,用乐观心态来做决策而不是根据对利益得失以及概率的理性分析做决策
人们之所以经常(但不总是)承担风险项目是因为他们对成功率过于乐观。它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人们发动战争、急于创业
不切实际的接近理想状况(的计划和预测)
可通过参考类似的案例的数据得到提高(的计划和预测)
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目标上,却忽视了相关的基础比率,导致规划谬误
规划谬误
谁也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
未知的未知数
如果你对一个事件的了解仅限于其所属类别,其他情况一概不知,此时作出的预测就是其基准预测
基准预测
了解个别案例的人很少会认为他们有必要了解与这个案例同类别的其他案例
当“苍白无力”的统计学信息与某个人对案例的印象相冲突时,这些信息总会被舍弃
错误来自于:比起外部意见,我们更偏向内部意见
①识别对应的参考类别(例如厨房改建和大型铁路项目等)
②获取参考类别的统计数据(每英里铁路的造价或是支出超过预算的百分比),利用这些数据作出基准预测
③如果有特别的原因说明这个项目多少会比同类项目的乐观偏差更为明显,则可使用此例的具体信息对基准预测进行调整
参考类别预测
与我们努力后得到不好的结果相比,外部意见更容易被忽略,同时在危急时刻转变方向比较容易
减少决策错误的有效方法(解决方案建议)
我们只关注自己想做和能做的,却忽视了他们的计划和技能
总有一段时间,专家间和企业间的竞争会造成大家对风险和不确定性视而不见
科学家都会夸大他或她正在进行的研究的重要性,同时,不夸大自己重要性的人在反复面对挫折和失败时会一蹶不振,这种情感也是大多数研究人员的结局
有些机构相信了过度自信的专家的言论,就要承受代价高昂的后果
控制错觉
当一个机构即将作出一个重要决策但还没有正式下达决议时,召开会议
设想我们在一年后的今天已经实施了现有计划,但结果惨败,请用五到十分钟简短写下这次惨败的缘由
在会议之前讲
决策快要制定好时,许多团队成员会受到集体思考的影响,而事前验尸则遏制住了这种影响
事前验尸
“事前验尸”:部分克服乐观偏见的方法(解决方案建议)
总想跳出思维的框框,在预测时会考虑不同特征进行复杂的结合
人们对复杂信息的最终判断很难达成一致
专家预测不可信
要提升预测的准确度,最终的结果应由公式给出,在低效的情况下尤其如此
非常重要!!!
均衡考虑各项预测因素的公式更有优势,因为它们不受样本突变的影响
举例:做爱的频率-争吵的频率=婚姻的稳定性
基于现有数据或者常识的简单等权公式,可以预测出重大意义的结果
人们可以通过选取一组对于预测结果以及提升价值都很有效的数据作出类似的判断(使用标准数据或者是等级)
运算法则等权原则
列表及简单原则
(伪)专家的自信普遍过高,且毫无根据
对通过数理统计来作决定的厌恶情绪影响着人类,这种厌恶源于我们本身对自然事物的偏好一以及对人工合成产物的否定
作重要决定时,对运算法的偏见就会被放大
对大多数人来说,错误的原因更重要
对运算的偏见造成的
①评估出相关个性特征,为每项单独打分,最后的作战适应性结果由计算机根据一个特定的公式给出,面试者不干预
实际就是建模,形成标准化评判工具
选出跟作战表现的六个特点,每个特点设计一系列的问题,然后对每一个特点进行5分制打分
根据简单运算法实行的面试法则
不要简单的相信直觉判断--无论是你自己的还是他人的---但也不要完全抛弃它
选择一些这个岗位要求的先决条件(技能熟练程度、个性稳重程度、可靠性等),不要列太多,个右左可即
条件要相对独立,保证你通过一个问题就能对这几个条件进行评估
为每个条件都列出一些问题,并想好如何对其进行评估,分数为1到5
应该清楚什么情况“最弱”,什么情况“最强”
避免光环效应
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某一个特性的信息采集并为其打分,之后才能测试下一个
不要越过某个特性去测试其他项目
将六项评分累加起来,雇佣那个评分最高的人
人力资源筛选标准程序
解决方案:“闭上眼睛”的直觉判断比主管判断更可取
过度自信的错觉
专家型错觉
决策型偏见
两者冲突造成了直觉思考偏见
两个虚拟人物
不受启发式、眼见为实、窄框架、内部意见、偏好逆转影响
经济人
受直觉思考影响
人
两种形式
最常见的参照点就是现状,但也可能是你期待的那个结果,或者是你感觉实至名归的结果。高于参照点的结果就是所得,低于参照点的结果就是损失
评估一个中性参照点相关,这个参照点有时也被视为“适应水平”
一种降低敏感度的原则在感觉维度和财富变化评估活动中都是适用的。在漆黑的房间里,即使灯光再微弱,效果也会很明显
当我们对盈亏进行直接比较或权衡时,亏似乎比盈影响更大
第三个原则是损失厌恶
前景理论
面对财富,你会选择规避风险还是放手一搏
损失厌恶,人们对亏损的反应比对盈余的反应大得多
面对风险与财富的思考,我们不是理性的经济人
当个人一旦拥有某个物品,那么他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未拥有之前大大提高
如果是自己使用的会带来较强烈的损失厌恶
物品使用或者交换,会直接导致对此物品的参照点不同
“与可以得到的其他东西相比,那个杯子真的是我特别想“得到的”吗?”
这个问题可以消除禀赋效应
经验丰富的商人会自问
对于穷人来所,花钱就是损失
解决方案:像商人那样思考和交易
禀赋效应
面对交易的不理性:不愿意割舍自己已拥有的东西
损失厌恶是一种强大而保守的力量,它偏爱机构或个人对当前生活的细小改变
我们会更在意避免负面的自我定义,而不是追求正面的自我定义,不好的印象和不好的模式比好的情况更容易形成,且不易消失
人类的大脑和其他动物的大脑都包含一种机制,这种机制总会优先考虑不好的消息
对没能实现目标的损失厌恶比想要超过目标的愿望更为强烈
损失厌恶系数指的是两种动机的相对强度:我们想要规避损失的动机要强于获得利益的动机
损失厌恶
经济交易的逻辑是公平
没有实现目标就是损失,超过了目标就是所得
人们在实现一个最接近的目标后往往不再那么努力,而这样做有时候会违背经济逻辑
人们通常会设定一些短期目标,对于这些目标他们会努力去实现,但并不是必须去超越
人在经济交易中的参照点是目标
不可利用市场的力量将损失强加给他人
公平性的一条基本原则
研究经济公平性的学生们不应该去评判公司最应该有的举措,而应该找到区分遭人厌恶、应得到惩罚的行为和可接受的行为之间的分界线
经济行为时受自身利益驱使的,与是否公平无关
在法律决策中真正的损失和可预测的所得之间有着明显区别
商人提价或降低员工工资的行为公平吗?
损失厌恶效应
违背经济人的逻辑:经济交易中规避损失的动机,强于获取利益的动机
当不大可能出现的事情成为关注的焦点时,我们对它的重视程度就要超过其现本身出的概率引起的关注度
决策权重的大小取决于人们的担忧程度
我们高估了那些出现可能性极低的结果的发生频率
可能性效应
那些几乎确定会出现的结果受到的重视程度要小于其理应收到的重视程度
确定性效应
可能性效应与确定性效应
害怕失败
风险规避
接受自己不喜欢的解决方式
95%的概率赢得10000 美元
希望能有更多的所得
冒险
拒绝自己喜欢的解决方式
解决了人们为什么会愿意买彩票
5%的概率赢得10000美元
希望能避免损失
解决了人类为什么会孤注一掷,使失误变成灾难
失败总是难以让人接受,所以失败的一方会保持战斗力,即使在知道对方的胜利只是时间问题的情况下,输的这一方还是会作无谓的挣扎
95%的概率损失10000美元
害怕有更大的损失
解决了人们为什么会买保险的问题
5%的概率损失10000美元
四重模型
可能性与决策权重的关系模型
在经济决策时,受结果可能性牵制
我们大脑有个有用的机制,就是会不由自主的去关注奇怪、不同或是不寻常的事
当某件事的其他可能性不太明确的时候,罕见事件的概率就很容易被高估
当某个人预测某个方案的结果时,就可以切实且轻松的成功执行某项方案,相反,失败可能性则会被忽略,因为事情出问题的情况错综复杂
由于记忆存在证实偏差,罕见事件的概率会(经常但不总是)被高估,当想起某个事件时,你会尽可能将其视为真实的。当某个罕见事件特别吸引你的注意力时,这个事件就会被过高权衡
罕见事件
当脑海中闪现关于某个事件生动的画面时,这个事件不发生的可能性所带来的影响同样也很生动,因此就会被过度权衡
过多关注(耶路撒灵的大巴)
生动的画面(玫瑰花)
具体的描述(1000中的一个)
明确的提醒(以描述为基础作出选择)
*过高权衡的原因
画面感越强,决策权重越大
具体数字比抽象概率更能引起重视
顺畅性、生动性以及想象的轻松程度等因素会影响决策权重
如果你将注意力集中在能使你胜利的球上,就不会去关注那些不能使你赢的球
系统一更善于处理独立事件,而不是整个范畴的事件
分母忽视
对风险的表述方式不同,所做决策可能截然想法
人们在做决策时过高权衡了罕见事件
一个有四个选项的综合决策问题
宽框架
分别思考两个简单的决策问题
窄框架
两种框架
风险政策是一种宽框架
时刻关注每日的经济波动是种亏本的对策,因为频繁的低额损失带来的痛苦比同样频率的低额收益带来的快乐程度更为强烈
*例如:聪明的投资者会不会每天都看股票行情表
宽框架与窄框架
有关风险的决策,人们常常忽视长远收益,带着风险厌恶的偏见
奖励和惩罚,承诺与威胁,都在我们脑中被记录下来,如果社会环境中的诱因一样,激发我们的偏见(包括玩忽职守)
理性的代理人模式下的经济人不依赖心理账户,他们经过综合分析的来,是受外部诱因驱使的。
是窄框架的一种
心理账户
理性代理人则会出售最无可能在未来盈利的股票,而不是去考虑它是盈利股还是亏损股
理性决策者只会对当前投资的未来结果感兴趣
当有更好的项目时,对亏损账户进行额外投资的决策被称为“沉没成本悖论”
从公司角度来看,向失败的尝试增加投入是个错误做法,但对“拥有”这个前景并不明朗的项目的高管来说,却未必如此
沉没成本悖论导致人们在不被看好的事情上浪费了太多时间
要学会放弃!!
沉没成本悖论
在不被看好的事情上浪费时间
后悔是一种情绪,也是一种自我惩罚
后悔是由替代现实的可用性引发的反事实情绪
人们对于采取行动而导致的结果,会比因不行动而产生的结果由更强烈的情绪反应
人们下注并赢了钱会比其不赌但得到同样多的钱更快乐
后悔的风险是不平衡的,其不平衡性体现在偏向于常规的、厌恶风险的选择,这种偏见存在于许多情境中
后悔是一种自我心理免疫机制
在许多情境中,损失的痛苦是获得的快乐的两倍,例如下赌注、禀赋效应以及对物价变动的反应
人们极度厌恶为得到其他好处而以增加风险为代价的交易,监管风险的法律与规章充分体现了人们的这种厌恶
因害怕失去,而非理性
任何你能做的、防止后见之明的措施都有可能是有益的
在做有长远影响的决策之时,不要太过周密,但也不要完全凭偶然行事
不应该过于关注自己是否会后悔,即使你有些后悔,其令你痛心的程度也绝对会比你想象中的程度轻
解决方案的建议
对后悔的预感,影响决策
不理性的影响
绝大部分人赚钱,未必出于经济动机
判断和偏好在同一种类中是一致的,但当事物从属于不同种类时,就不一致了。
同种类间的行政处罚系统是具有一致性的,但与其他种类综合在一起来看,却是不一致的
案例:同类案件判罚力度为何不一样
人们常常受到当时环境下系统1的情绪强度影响,做出单一评估,而不是考虑更多背景的联合评估
解决方案:将你的框架放大,你就会作出更明智的决策
偏好逆转
人们常常依据临时的环境心理偏好,做出选择,而不纯粹依靠经济利益的得失
人们常常无法做出依据现实的判断,而是被动地接受描述框架引导的决策。
框架不是掩饰或曲解潜在偏向的干预,而是不同的框架引发了不同的心理账户
损失能比成本引起更强烈的负面感觉,选择不是基于现实的,因为系统一就不是基于现实的、
当结果是正面的时候,决策制定者更愿意选择确定的事,当结果是负面的时候,他们更愿意拒绝确定的事,愿意赌一把
情感的框架效应很难抵挡
与经济人,基于现实的可靠、理性不同,人们常常受到框架效应的影响
有悖于理性经济人的冲突
人类的两种存在形式
经验自我
记忆自我的工作机制:编故事,并将其作为将来的参考保存到记忆中
记忆自我
人们在两个自我的相互抗争中做抉择
整体的回顾性评级可通过将最糟糕时期和最后时刻的疼痛程度的平均加权而评估出来
短期实验的记忆要比长期实验的记忆更糟,而过程理论则认为90秒痛疼和60秒疼痛之间的区别会被忽略
峰终定律
过程的持续对所有疼痛的评估没有任何影响
过程忽视
荒谬的选择,是因为过程忽视与峰终定律
记忆自我夸大了痛苦体验
忘却了时间是有限的资源
更偏好享受短暂且强烈的快乐
因此,造成体验效用与决策效用的不一致
照相的人并不认为当时的景色只能供自己欣赏片刻,他们将景色当做未来的记忆来收藏
很多时候,我们都通过自己想要储存的故事或记忆来评估旅行
无论对错,当人们在作是否重复某个经历的决定时,他们都会由记忆作出选择
关于上一次旅行,你还能记起多少
关怀某个人通常体现在关心这个人故事的完整性,而不是他的感觉
我们都极度关注自己的人生故事,并希望故事的主角正派,结局完美
在评估整个生命以及一些有趣的事时,高潮与结尾很重要,过程通常被忽略
比起整个人生,我们更在意人生的结局
由此影响我们的人生观
幸福感依赖于当前自身处的环境和参与的事情
我们的情绪状态绝大部分取决于我们关注的事情,我们通常都会关注正在进行的活动以及直接环境
正常情况下,我们只因此刻正在发生的事或喜或悲,但前提是我们必须关注这件事
幸福感的决定因素
身体不健康对经验自我的幸福的不利影响会比生活方面的评估大很多
贫穷使人悲惨,富有可能会提升某个人的生活满意度,但总体来说却不能提高经验自我的幸福度
经验自我的幸福感会随着收入增加,但超过那个标准以后,就不会再提升了
更高的收入会削弱人们享受生活中小乐趣的能力
经验自我的幸福感
经验自我决定了幸福感
本质是眼见即为事实
对气候给予过多的权重,却忽略了其他影响幸福的因素
聚焦错觉会产生一种偏见,这种偏见会导致人们更加看好本身就能令人兴奋的事物或经历,即使这些事物或经历最终也会失去吸引力
聚焦错觉
经验自我的生活是一系列有价值的时刻
人们在聚焦错觉中犯的错误包括关注选定的时刻,忽略其他片段发生的事
某个生活阶段的价值(快乐总量)就是这一阶段所有价值的总和
忽视过程与时间有限性
经验自我的幸福感不受婚姻的影响,原因并不是婚姻不能影响幸福感,而是其对于生活某些方面的影响对一些人来说是积极的,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确实消极的
婚姻与幸福感
记忆自我的聚焦错觉
目标不同,结果会有很大不同
对生活不满的成年人,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方法就是设定非常难以实现的目标
人们为自己设定的目标对于他们要做什么,以及对只关注经验自我的幸福感是难以维持的这一事实的感受都极为重要
人类存在有一个核心事实,即时间最终还是有限的资源,但人类的记忆自我却忽略了这个事实,比起细水长流的幸福来说,人们更偏好享受短暂却强烈的快乐
幸福的解决方案:设定目标,分配好时间
引申对幸福观的探究
两个自我
《思考,快与慢》读书笔记
感觉的思考
利益的思考
问题的思考
0 条评论
回复 删除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