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测试流程
2024-03-05 17:05:22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性能测试流程涵盖了从测试计划到测试结果分析的全过程。首先,在测试计划阶段,确定测试目标、测试场景和测试指标,然后设计测试用例。接着,进行测试执行,运行测试用例,记录测试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在测试结果分析阶段,检查测试目标是否达到,测试结果是否稳定,如果发现问题,需要找出原因并解决。最后,编写测试报告,总结测试结果,提出优化建议,为后续的性能优化提供依据。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稳定性测试
技术组件
普通线程组+吞吐量图形控制器
根据最大的用户容量确定线程数
根据最大的TPS设计波峰和波谷
测试目标
模拟波峰波谷
时间跨为一个完整周期
分析方式
验证响应时间整体可接受
验证聚合报告没有错误率
压力测试
技术组件
阶梯线程组
测试目标
压测出TPS抛物线
确定负载人数和响应时间
确定性能人数和响应时间
确定容量人数和响应时间
确定压力点的人数和响应时间
确定极限值的人数和响应时间
分析方式
负载
活跃线程数和对应时间的线程数
观察线程是否按预期增减
TPS抛物线顶点
截图画出走势直线,观察是否出现抛物线
若没有出现抛物线,就增加线程数,重新测试
注意抛物线不一定往下走,也有可能是水平抛物线
TPS
负载
120/s
时间
20s左右
对应的线程数
160人
响应时间
20s之内的响应时间都能接受,0.5s
顶点对应的时间戳
查看活跃线程数的报表对应人数
验证响应时间对应点是否可接受(相对基准)
验证聚合报告是否有错误
不能有错误
分析是否是性能引起,还是接口数据引起
性能引起,比如拒绝连接,无效
接口数据引起,证明接口处理正常,有效
性能
TPS图
分析顶点
TPS在160
20s
看10s-15s的响应时间
差不多100-200毫秒
左移适度的长度
分析对应时间的线程数据和响应数据
容量测试
TPS上面出错的时间点
47秒
活跃线程数对应的47秒的人数
380左右
47秒内的响应时间
响应在3秒左右
极限测试
TPS上面出现错误的时间点
47秒左右
TPS上面看成功和失败的占比
达到了百分之五十以上
活跃线程数对应47秒的人数800,那百分之五十错误率的极限在600-800之间
聚合报告上的不准
会被平均
基准测试
技术组件
固定线程组
线程组
重复次数
测试目标
确定响应时间基准
分析方式
查看聚合报告
需求分析
性能测试
一、jmeter安装性能测试插件
安装插件管理器
安装plugin manager
按列表安装插件
控制器
流量控制器
百分比
数量
定时器
吞吐量图形定时器
线程组
阶梯线程图
二、jmeter性能压测
选项目
选取思路
登录
单一业务
业务建模
业务列表
业务访问统计排序
挑选出业务访问量最大的
挑选出影响力最大的
业务类型
统计
修改
删除
查询
新增
一个完整业务场景
从登录
查商品
到下单
支付
查询订单
评论
选择访问量高的具体业务
登录
添加老师
选业务
查询类
查询
统计
修改类
新增
修改
业务分析
场景设计
升级jmeter
安装插件管理器
安装性能测试插件
编写接口测试脚本
fiddler抓包
导出jmeter初始脚本
配置http请求默认值
执行观察察看结果树结果
添加断言
参数化-接口串联
编写性能测试脚本
模拟单个用户
限制登录一次
吞吐量控制器
选择按次数勾选每个用户设置1
用户思考时间
固定定时器
固定延迟时间
统一计时器
固定加随机偏移
高斯计时器
固定加随机高斯偏移
添加性能监视器
察看结果树
聚合报告
TPS每秒事务数
性能最终指标
衡量标准,需要转换成人数和转换时间,方便他人直观理解
活跃线程数
关心多少人能用
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顺序图
响应时间百分比图
0 条评论
下一页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