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原理
2022-07-31 19:51:10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点脑图
举报
猜你喜欢
大纲/内容
0章: 马克思主义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绪论
1.物质世界及其发张规律
唯物论
2.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认知论
3.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
4.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5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6.社会主义及其发展
7.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科学社会主义
全书逻辑
客观条件
工人阶级
阶级基础
背景
基本形成标志
公开问世
标志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组成
吸取 \"辩证法\
唯心主义辩证法
黑格尔
吸取了font color=\"#f44336\
唯物主义形而上学
费尔吧哈
德国古典哲学
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
威廉-配第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圣西门
傅里叶
欧文
英国空想社会主义
直接理论来源
细胞学说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生物进化论
外部来源
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理论
产生的标志
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下,捍卫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列宁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新时代的中国特殊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发展
产生与发展
3.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内涵
是科学的世界观 和方法论 (指导)
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 (实践)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理论处于核心地位 (方向和道路)
科学理由
科学内涵
以 实践 为基础的 科学性 和 革命性 的统一
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科学性
1.彻底的批评精神
2.鲜明的政治立场
革命性
理论特征
与时俱进
理论品质
科学理论体系
必经阶段
社会主义
共同理想
根本方向
共产主义
最高理想
社会理想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社工思
理论联系实际
根本方法
经验主义
教条主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
0章: 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 (机械) 唯物主义
辨证唯物主义 和 历史唯物主义
物质第一性
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意识第一性
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
统一
本原只有一个
一元论
否认统一
本原不只一个
二元论
一二元论
世界的本原
不依赖感觉存在
含义
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同不可知论 划清界限
意义
同旧唯物主义物质观划清了界限
客观事实存在
唯一特性
物质
可知论
不可知论
物质(存在)和意识(思维) 有同一性吗?
唯物和唯心
第一性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可知和不可知
同一性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
我们能认识吗?
犯了唯心错误
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犯了形而上学错误
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
运动
根本属性和存在方法是
唯物辩证法
相对主义诡辩论
形而上学
物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朝着一个方向不可逆
一维性
时间
长宽高确定空间
三维性
空间
物理在空间中的相对位置随时间而变化
运动
联系
矛盾
辩证法
否认矛盾
静止
世界如何存在?
世界是物质的
实践是主体能动的改造和探索客观的客观物质活动
概念
能动
客观
社会历史性
特点
最基本
物质生产实践
处理社会关系实践
科学实验
基本形式
实践
社会生活的本质上是实践
世界是实践的
物质世界和实践
客观性
普遍性
多种多样的联系
多样性
特征
复合事物发展规律的事物
新事物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必然趋势
1 趋势
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
2 优越
3 人民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因
联系 + 发展
孤立+静止
两种对立的发展观
2大特征
同一性
相互排斥
斗争性
矛盾的基本属性
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
根据
内因
内部矛盾
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
条件
外因通过内网而起作用
外因
外部矛盾
内外因
任何事物
特殊性
相互联结
相互区别
相互转化
两者联系
矛盾的 普遍性和特殊性
主要矛盾
处于服从地位
次要矛盾
不同矛盾
主要方面
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支流)
次要方面
同一矛盾
两点论
重点论
方法论
矛盾的不平衡性
焦点
根本分歧
是斗争的
中心线索
内在动力
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矛盾分析法
认知方法
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根本规律
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
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量变
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质变
界限
度
质量互变规律
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形式
批判 + 继承
否定之否定规律
3大规律
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
原因
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
结果
原因和结果是对立的
相互依存和在一定情况下互转
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
对立统一
关系
原因VS结果
必然性
不确定的趋势
偶然性
相互作用
必然性VS偶然性
客观事物和现象的种种联系 (已发生)
现实性
可能性
可能性VS现实性
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
内容
把内容各要素统一在一起的结构或表现形式
内容和形式的含义不同
对立
内容VS形式
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本质
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
现象
本质都是要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的
现象和本质
5对范畴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规律在很大范围和领域中起作用
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社会性劳动的产物
起源
人脑的机能
社会性产物
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意识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最突出表现
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 改造客观物质世界
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有影响
能动作用
意识
尊重客观规律 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
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
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实事求是 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精髓
解放思想是前提
实事求是是目的
解放思想 和实事求是 是辩证关系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目的
实践对认识有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关系
相互作用关系
认识关系
主体和客体关系
本质: 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
存在决定思维
唯物主义反映论
思维决定存在 (先验论)
唯心主义认识论
唯物主义的反映论 和 唯心主义的认识论
实践的成功能够证明认识正确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是 认识(反映) 对象 + 实践(创造) 对象
能动反映论
消极的认识对象
机械反映论
能动的反映论 和 机械的反映了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认识的本质
感觉
知觉
表象
感谢认识
判断
推理
理想认识
理性认识 依赖于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想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辩证关系
材料必须丰富
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
上升的条件
感性到理性
第一次飞跃
是认知的最终目的
理性到实践
第二次飞跃
实践 (循环往复)
认识
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认识过程中多次反复和有限与无限统一
认识的辩证运动
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任何真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
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是绝对的
绝对性
相对性
属性
真理具有知道实践的功能
真理具有再认识的功能
真理具有教育和激励的功能
功能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唯一性
实践可以检验一切认识
确定性
实践是一定历史条件下有局限性
不确定性
实践的特点
检验标准
真理
某物对人有用或者是人愉快的属性
价值
真理可以指导实践产生价值
正确的价值观在真理指导下形成
辩证关系
真理与价值
认识的目的在于运用
坚持 一切 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坚持 理论 联系实际原则
实事font color=\"#f44336\
坚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党的思想路线和马克思主义这些认识论的关系
党的群众路线 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关系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
2章: 认识本质及其规律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地理环境
制约和影响社会的发展
人口因素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作用
生产方式 (物质生活资料)
存在形式
社会存在
对存在的反映
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社会意识
社会心里
思想体系
程度高度
思想政治
道德法律
艺术
哲学
意识形态 (有阶级性)
语言学
自然科学
数学
非意识形态( 没有阶级性)
是否具有阶级性
个体意识
群里意识
主体不同
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社会存在 决定 社会意识 (历史唯物主义)
物质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反作用 社会存在 (历史唯心主义)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 非完全 同步性
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作用 或称 能动性 (最重要表现)
具有相对独立性
特性
意识(社会意识)
社会的本质
人类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
生产工具
发展标志
实体性因素
运筹性的 综合因素
渗透性因素
教育
准备性因素
现代生产力系统分类
生产力
物质生产中 人和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产品的分配方式
决定作用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物质生产中结成的经济关系
生产关系
生产力决定 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 反作用 生产力
矛盾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矛盾关系)
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
社会意识形态 以及 与之 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 和设施的总和
制度
军队
警察
监狱
政治上层建筑
法律思想
道德
思想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决定 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 反作用 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社会的矛盾
人的依赖性社会
物的依赖性社会
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人的发展 (划分标准)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
经济社会形态
渔猎社会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信息社会
技术社会形态
社会的划分
历史决定性 统一性
统一性
主体选择 多样性
不同国家和名族的历史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 (主观能动性)
社会形态的发展特点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
基本动力
物质利益的对立
根源
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
经济标准
阶级划分的标准
阶级斗争
直接动力
发展的动力
由下到上
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地改变
政权从反动阶级转移到进步阶级
国家政权转移 (暴力形式)
基本标志
革命
有上到下
同一种社会制度没有变化,或者部分质变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非暴力形式)
改革
发展形式
社会历史的发展动力
人的需要
和动物的区别
制造和使用工具
社会关系的总和 (社会属性)
人的本质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群众史观
英雄史观
人民群众的作用
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观点
群众观点
群众路线的 font color=\"#f44336\
一切为了群众
群众路线 根本要求
一切依靠群众
无产阶级政党 的领导方法
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 和群众路线
人
阶级斗争中 起到核心 和中流砥柱 的作用
对人类科学文化教育事业起发展的重要作用
无产阶级领袖
杰出的人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3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为市场交换而产生有用的产品
商品的含义
商品产生+商品交换
商品经济
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决定性条件)
产生
含义 和产生
有用性 (具体东西)
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属性
使用价值 (有用)
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看不见辛苦的)
社会属性
价值(值钱) (最本质因素)
商品属性 (二因素)
使用价值
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
劳动的二重性
亏本
个别劳动时间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盈利
个别劳动时间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的价值量
内在
物物交换
物与一般等价物交换
物与固定的一般等价物交换
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存金币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
世界市场发挥一般等价物
世界货币
职能
基本职能
货币
外在
表现形式
商品经济基本概念
能否得到社会的认可
从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基本矛盾含义
生产资料私有制
私人劳动
劳动都是提供给社会的
社会劳动
商品经济基本矛盾
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商品交换 以font color=\"#f44336\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
商品经济基本规律
(商品经济)
形成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font color=\"#f44336\
产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完全确立
形成过程
资本主义的形成
是货比转化为资本的关键
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劳动者丧失一切生产资料和其他生活资料
维持吱声所需要的生活资料 +繁育后代+接受教育训练的费用
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价值和使用价值
劳动力称为商品
劳动力
劳动过程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非人
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
价值构成
生产资料
技术构成
剩余劳动时间/ 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价值m/ 可变资本 =
剩余价值率m'=
剥削程度
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提高剩余价值率
资本主义想要获得更多是剩余价值
谁产生了剩余价值
简单粗暴加班
剩余劳动时间
必要劳动时间
绝对剩余价值
新的剥削方法
社会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了
超额剩余价值
潜移默化的压榨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相对
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生产关系
资本本质
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过程
资本积累
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进行资本积累来增大规模
以便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从而占有不断增大资本来扩大对人工的剥削和统治
实质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卖了赚钱
加工生产
买原材料
销售阶段 (实现剩余价值)
循环阶段
购买阶段
商品资本
生产资本
资本职能
货币资本
单个资本循环
固定资本
流动资本
生产资本可以分为
根据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包括生产时间 和刘通时间的长短
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
固定资本 和 流动资本 自身的周转速度
生产资本的构成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两个因素
单个资本周转
单个资本
社会总产品的各个构成部分是如何实现的
核心问题
社会资本再生
社会资本
商品生产过剩
最根本现象和典型特征
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生产的社会化 与 生产资料 资本主义 私人 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运动的 阶段性
周期性 爆发的原因
经济危机
流通过程
产业资本
商业资本
借贷资本 (其中包括银行资本)
资本的具体形式
产业利润
商业利润
借贷利润
银行利润
农业地租
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剩余价值分配
资本主义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
资产阶级专政
君主 立宪制 和民主共和制
国家制度(核心)
一党制
美国
执政党VS 在野党 或 反对党
两党制
由两个以上的主要资产阶级政党联合执政
多党制
政党制度
总统 (行政)
行政权(政府)
国会(立法)
立法权 (议会)
联邦法院 (司法)
司法权(法院)
三权分立
议会制 (核心)
民主制度
政治制度
历史的进步性 和阶级局限性
利己主义
核心
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4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
产生的物质条件和基础
竞争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还存在未形成垄断的部门及大量的非垄断企业
已形成垄断的企业之间依然是竞争关系
垄断产生后 竞争仍然在的原因
生产和经营同类产品的垄断企业
卡特尔
在法律和生产上独立的大垄断企业在流通环节上垄断
辛迪加
全过程的独立大型垄断企业
托拉斯
超大型垄断集团
康采恩
20世纪上半期
垄断的 形式
垄断
生产集中
自由生产
自由竞争到垄断
垄断的银行资本 和工业资本
金融资本
经济上: 参与制
政治上: 个人联合
统治方式
金融寡头
金融资本 和金融寡头
垄断资本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垄断高价
垄断低价
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 垄断组织 制定的 垄断价格 来实现的
垄断利润
经济
国家垄断
二战
垄断资本主义 (私人垄断)
19世纪到20世纪初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font color=\"#f44336\
font color=\"#d32f2f\
日益严重的生产过剩问题
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国家进行宏观调控
国家再分配的 功能越来越重要
促进市场 总供给 和 总需求 的平衡
总任务
经济手段 和法律手段
调控手段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国名经济计划
主要政策
宏观调控
国内:国家垄断
垄断资本主义经济侵略
手段
方式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 打着 \"援助\
国外: 资本输出
政治
1.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到垄断资本主义
新科技技术加强了国际经济联系
国际贸易的自由程度大大提高
国际资本流动的大福增加
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对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影响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在扩大
国家内部 和 国际社会 都出现不同成都的治理危机
爆发全球性经济危机风险 不断增加
对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响
结果 (双刃剑)
经济全球化
劳动生产率 提高
表现
资本社会化
劳动关系
建立员工持股制度
分配关系
政治制度 与法制结合
国家管理经济 和社会的职能增强
民主形式扩大
变化
经济基础仍然是资本主义 的私人占有制
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 与 生产资料 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 依然存在
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2.经济全球化 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历史地位
社会主义 必然会 取代 资本主义
取代的过程
长期性
必然性 和长期性
3.资本主义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5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法国
英国
空想社会主义者
社会主义思想上的 第一个 纲领性文件
标志着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公开面世
共产党宣言
社会主义从空想 到科学的发展
是要消灭 font color=\"#d32f2f\
是要 最终彻底消灭一切 阶级剥削
是为绝大多数人 谋利益的运动
是不断前进 的历史进程
理论到实践
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苏维埃俄国
三个阶段
斯大林
十月革命
一国
社会主义事业从一国 到多国 发展壮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
多国
一国到多国
无产阶级专政 +社会主义民主
科学社会主义核心内容
共产党
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领导核心
工农联盟
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
最终目标
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社会主义民主
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根本和首要任务
实行按劳分配的 分配原则
社会主义事业要有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
社会
社会主义基本特征
生产力 和社会发展的阶段不同
时间的前进和实践在发展
多样性的原因
反复的斗争
崭新的制度
世界的形势
曲折性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
为人民谋利益的党
民主集中制 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马克思主义政党
新型的革命政党
思想
组织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领导核心
领导核心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6章: 社会主义及其发展
实现共产主义的根本条件和基础
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的分配原则
经济计划调节管理和商品经济消失
阶级的消灭 和 国家自行消亡
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生产力水平比较低
存在公有制为主体也存在非公有制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按劳分配
经济差别
劳动是谋生的手段
劳动差别
社会主义社会
第一阶段/ 低级阶段
生产力极度发达
单一的社会公有制
商品经济归于消亡
按需分配
劳动是第一需要
高度的精神文明
第二阶段 /高级阶段
共产主义两个阶段
共产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社会主义社会是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
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远大理想: 实现共产主义
奋斗目标
历史使命和共同理想: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实基础
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7章: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高的社会理想
马克思主义原理
0 条评论
回复 删除
下一页
职业:点赞+1
作者其他创作:
操作系统
253 2023-04-26
计算机网络原理
406 2023-04-26
马克思主义原理
480 2022-07-31
Java语言程序设计
317 2021-05-14
英语1600(小升初中)分类整理
553 2021-04-19
小学1000单词思维导图
640 2021-04-15
英语三字经500句
396 2021-04-15
java面试考点/学习路线
404 2021-03-11
软件工程
1192 2021-03-11
数据结构
1091 2021-03-11
非暴力沟通
262 2021-03-11
计算机系统结构
662 2021-03-05
计算机网络原理
1861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