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妇产护理妇产护理知识框架总结
2022-10-20 15:26:13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妇产护理知识框架总结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产褥期妇女的心理变化    
     概念:产妇从胎盘娩出至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正常未孕状态所需一段时间, 称为产褥期,通常需要6周。  
     产褥期妇女的生理变化     
     生殖系统    
     子宫    
     子宫复旧:胎盘娩出后子宫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的过程  
     子宫体肌纤维缩复    
     产后1周子宫缩小至妊娠12周大小  
     产后10日降至骨盆腔内,腹部检查已触不到宫底;  
     产后6周恢复至正常非孕期大小  
     子宫内膜再生:胎盘附着处子宫内膜于产后6周完全修复。其他部位于产后3周修复  
     子宫下段及宫颈的变化    
      宫口:产后1周内口关闭,四周恢复,未产型(圆形)变成已产型(一字型)  
     阴道:粘膜皱襞约在产后三周重现,紧张度不能恢复到未孕状态  
     外阴:    
     外阴轻度水肿:一般在产后2-3日可自行消退  
     轻度会阴撕裂伤或会阴切口:缝合后3-4日愈合  
     盆地组织    
     盆底肌及其筋膜在分娩时过度扩张致弹性降低,常伴有肌纤维部分断裂  
     过早体力劳动:阴道膨出或子宫脱垂  
     乳房    
     主要变化:泌乳    
     泌乳的条件:吮吸、排空、产妇的睡眠、营养、情绪、健康状况等。哺乳期用药应慎重。  
     乳汁:    
     初乳:产后7日内 含有β胡萝卜素、矿物质及分泌型IgA,Pr;脂肪及糖类少,易消化,最理想  
     过渡乳:产后7-14日 蛋白质减少,脂肪、乳糖增多  
     成熟乳:产后14天后 蛋白质2%-3%,脂肪4%,糖类8%-9%,无机盐,维生素,微量元素  
     血液循环系统    
     血容量:产后72小时内,诱发心衰,2-3周至未孕状态  
     高凝状态:产后早期仍存在,产后3-4周内恢复正常  
     血细胞:生理性贫血于产后2-6周纠正,WBC,2周正常  
     血红蛋白与产后一周回升  
     白细胞早起较高,产后1-2周恢复正常  
     消化系统:易发生便秘  
     泌尿系统:24h内尿潴留,产后1周尿量增多  
     内分泌系统    
     PRL(泌乳素)高  
     产后6周内避孕(哺乳的孕妇月经虽未恢复,但也有受孕的可能)  
     腹壁    
     紫色妊娠纹变成白色  
     腹壁松弛,需6-8周恢复紧张度  
     产褥期妇女的心理调适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鲁宾(Rubin) 的研究结果, 产褥期妇女的心理调适一般经历3个时期:    
     依赖期(产后1-3D)  
     依赖-独立期(产后4-14D)  
     独立期(2-4W)  
     产褥期妇女的护理    
     身体状况    
     生命体征:产后24h内,。T:不超过38°,P,R:慢,血压平稳(T高,BP平低,P,R低)  
     生殖系统    
     子宫复旧:胎盘娩出宫底在脐下一指,第一天平脐, 1-2cm/日,10天盆骨,腹部扪不到子宫底  
     恶露    
     概念:随着子宫蜕膜脱落、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经阴道排出(名词解释)  
     正常:血腥味,无臭味,持续4-6周,250-500ml  
     恶露分类    
     血性恶露    
     持续时间:0-3/4  
     颜色:红色  
     内容物:大量血液、坏死蜕膜组织,少量胎膜  
     浆液性恶露    
     持续时间:产后4-14天  
     颜色:淡红色  
     内容物:血液少,坏死蜕膜多,宫颈粘液、细菌  
     白色恶露    
     持续时间:产后14天以后  
     颜色:白色  
     内容物:大量白细胞,坏死蜕膜多,表皮细胞,细菌  
     会阴水肿:2-3日消退 切口:观察切口  
     宫缩痛    
     出现:产后1-2日,2-3天消失  
     哺乳时加重  
     乳房:乳汁是否充足;乳头是否凹陷;有无乳头皲裂、胀痛  
     排泄    
     排尿:产后4小时评估  
     排便:防止便秘  
     褥汗:一周内排汗次数多  
     常见护理诊断:    
     潜在并发症:产后出血,产褥感染  
     母乳喂养无效              缺乏正确的母乳喂养方法和知识  
     知识缺乏           缺乏产褥期保健相关知识  
     舒适度减弱:宫缩痛,会阴切口,产褥汗有关  
     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环境:温度22-24°C,湿度55%-65%  
     饮食:产后一小时进清流半流质饮食  
     休息与活动    
     休息:左右交替卧位,24h下床,CS延迟。  
     会阴切开:健侧卧位  
     排泄:产后4h鼓励排尿,多饮水;排尿困难者:坐、热、诱导、关元穴,新斯的明、导尿  
     子宫复旧:宫高,恶露    
     子宫复旧不良:及时给予宫缩剂  
     宫腔内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  
     会阴部处理    
     健侧卧位  
     拆线:3-5天  
     感染:早切开引流  
     0.05%聚维酮碘液擦洗外阴  
     会阴水肿: 50%硫酸镁湿热敷  
     乳房处理    
     产后半小时内开始哺乳,按需哺乳。  
     哺乳前后用湿毛巾清洁乳头及乳晕。切  
     忌用酒精或肥皂  
     乳房平坦或凹陷:牵拉伸展,先吮吸平坦,7个月待乳,头套矫正  
     乳房胀痛:尽早哺乳、热敷并按摩,多哺乳  
     乳腺炎:轻者继续哺乳,轻者先患侧,;重者用抗生素,暂停哺乳  
     乳头皲裂:哺乳后用乳汁涂抹在乳晕周围,轻侧先哺,重者吸奶器  
     退乳:停止哺乳,少进汤汁,不排空乳房。炒麦芽煎服,茫硝热敷  
     心理护理:倾听分娩经历;指导和支持  
     健康指导    
     饮食与休息:避免过早体力劳动  
     产后恢复操:盆底锻炼避免尿失禁  
     计划生育指导:产褥期避免性生活(可能导致不孕),6周避孕,哺乳期忌用避孕药  
     产后检查  
     产后探视:至少3次,分别为产后7-14-28天,产后42天全面检查  
     护理评价    
     产妇能否说出产褥期的自我保健知识,能否进行自我保健。  
     产妇舒适度是否增加  
     产妇乳汁是否充足,母乳喂养是否成功  
     产妇是否发生产褥感染、产后出血等并发症  
    
 
 
 
 
  0 条评论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