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
2023-11-14 21:50:35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408计算机网络思维导图,参考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八版教科书,湖科大教书匠和王道的视频制作。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物理层
    
     主要任务    
     机械特性  
     电气特性  
     功能特性  
     过程特性  
     传输介质    
     导引型传输媒体    
     同轴电缆    
     结构    
     类别  
     双绞线           
     类别    
     无屏蔽双绞线UTP电缆  
     屏蔽双绞线STP电缆  
     光纤    
     光缆结构    
     纤芯直径    
     多模光纤    
     50微米  
     62.5微米  
     单模光纤    
     9微米  
     纤芯包层直径    
     <=125微米  
     光纤结构    
     工作原理    
     多模光纤  
     单模光纤  
     工作特性    
     工作波长    
     0.85微米(衰减较大)  
     1.30微米(衰减较小)  
     1.55微米(衰减较小)  
     优缺点    
     光纤的优点    
     通信容量大(25000~30000GHz的带宽)  
     传输损耗小,远距离传输更加经济  
     抗雷电和电磁干扰性能好,在大电流脉冲干扰的环境下尤为重要  
     无串音干扰,保密性好,不易被窃听  
     体积小,重量轻  
     光线的缺点    
     割接需要专用设备  
     光电接口价格较贵  
     电力线  
     非导引型传输媒体    
     电磁波    
     频谱    
     电信领域不使用的频段  
     电信领域使用的频段  
     在不同媒体中的传输速度    
     自由空间:3×10^8 m/s  
     铜线:2.3×10^8 m/s  
     光纤:2.0×10^8 m/s  
     无线传输方式    
     无线电波    
     低频与中频  
     高频与甚高频  
     微波    
     地面微波接力通信  
     卫星通信    
     同步卫星作为中继器  
     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  
     红外线    
     使用场景    
     家用电器  
     手机  
     旧式笔记本电脑  
     特点    
     属于点对点无线传输  
     直线传输,中间不能有障碍物,传输距离短  
     传输速率低(4~16Mb/s)  
     可见光    
     LIFI  
     传输方式    
     串行传输    
     一次发送一个比特  
     并行传输    
     一次发送多个比特  
     同步传输    
     收发双方实现时钟同步的方法    
     外同步  
     内同步  
     异步传输  
     单工通信  
     半双工通信  
     全双工通信  
     编码与调制    
     信号的产生    
     数字基带信号  
     模拟基带信号  
     编码    
     不归零编码  
     归零编码  
     曼彻斯特编码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调制    
     基本调制方法    
     调幅(AM)  
     调频(FM)  
     调相(PM)  
     混合调制方法    
     QAM-16    
     格雷码  
     信道的极限容量    
     信号失真    
     限制码元在信道上传输速率的因素    
     信道能通过的频率范围
  
     信噪比  
     奈氏准则    
     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 = 2W Baud = 2W 码元/秒  
     理想带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 = W Baud = W 码元/秒  
     香农公式  
     数据链路层    
     MAC地址    
     MAC帧  
     网络层    
     概述    
     主要任务    
     把分组从源端传送到数据端  
     功能    
     路由选择与分组转发  
     异构网络互联  
     拥塞控制  
     网络层设备    
     路由器           
     转发表  
     三层交换机  
     两个层面    
     数据层面    
     分组转发    
     网络层协议    
     IP协议    
     IP数据报    
     格式  
     分片  
     IP地址    
     特点           
     由ICANN分配  
     一个IP地址在整个互联网范围内唯一  
     不联网就没有IP地址  
     分配在每个主机(或路由器)的接口  
     编址方式    
     IPv4地址    
     分类编址    
     分类的IP地址    
     A类  
     B类  
     C类  
     一般不指派的特殊IP地址  
     划分子网    
     方法    
     举例    
     详解  
     要点  
     无分类编址CIDR    
     方法    
     举例  
     构造超网    
     举例  
     三个特殊CIDR地址块    
     前缀n=32
    
     特殊的IP地址,用于主机路由  
     前缀n=31    
     只有主机号为0和1的两个IP地址,用于点对点链路  
     0.0.0.0/0    
     用于默认路由  
     要点  
     IPv6  
     ARP协议    
     作用    
     根据主机或路由器的IP地址,找出其MAC地址  
     原理    
     在主机的ARP高速缓存中存放一个从IP地址到MAC地址的映射表  
     工作流程           
     使用ARP的四种情况  
     DHCP协议    
     工作流程    
     主机广播DHCP发现报文  
     DHCP服务器广播DHCP提供报文  
     主机广播DHCP请求报文  
     DHCP服务器广播DHCP确认报文  
     ICMP协议  
     网络地址转换NAT  
     移动IP  
     控制层面    
     路由选择    
     路由选择算法    
     静态路由  
     动态路由    
     距离向量路由算法  
     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路由选择协议(层次路由)    
     自治系统内IGP    
     RIP  
     OSPF  
     自治系统间EGP    
     BGP  
     IP组播  
     两种服务
    
     虚电路服务  
     数据报服务    
     IP数据报  
     传输层  
     应用层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