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3”运行机制及流程
2024-08-30 10:25:00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1833”运行机制及流程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海上防台风响应阶段
1.启用指挥室部,迅速激活“1833”联合指挥体系,启用综合防御组、应急处置组、保障与宣传组.
2.开展联合专班会商。海上防台工作组及气象等部门派遣专业人员进驻县防指指挥中心,实行联合值守,每日至少1次开展联合专班会商。
县气象局、县自规局(海洋)、宁波宁海海事处、县农业农村局、县交通局、县公安局、县水利局、县应急管理局
3.会商成果应用。联合专班会商融合形成的会商成果,一方面及时提交综合防御组;另一方面由县防指办以工作提示单形式下发各地,指导做好防御应对工作;部门结合专业研判,下发部门提示单。
4.迅速修订“1+N”防御工作方案。按照5个阶段,防指制定防御应对总方案,部门同步制定N个子方案,做到县、镇贯通。
5.启动人员转移。海上响应启动后,综合防御组按照人员转移避险工作机制,在防台风全过程开展人员转移统计、指导、督促,各地各有关单位确保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应转快转、安全返回。
1、海上作业渔船全部回港或驶入安全水域,船上作业人员全部上岸。休闲渔船人员全部上岸。
2、海上养殖人员做好全部撤离上岸准备。海上施工作业人员做好撤离准备。
2、海上养殖人员做好全部撤离上岸准备。海上施工作业人员做好撤离准备。
防台风Ⅳ、Ⅲ级应急响应阶段
1.启用联合指挥部。气象、自然资源、水利、应急、农业农村、海事、住建、交通、公安、文广旅体等10个部门分管领导进驻县防指指挥中心。
2.全面开展联合会商。“八张风险清单”涉及部门派遣专业人员进驻县防指指挥中心,开展联合值守,每日至少2次开展联合会商研判,形成会商成果。
宁波宁海海事处、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利局、县交通局、县应急管理局、县住建局、县自规局、县文旅局、县供电局
3.启动联合救援机制。启动Ⅲ级应急响应,立即激活联合救援机制,应急、消防、公安、海事、综合执法、通信、电力等相关部门单位进驻,落实联合救援工作机制,力量、物资前置,第一时间投入抢险救援行动。
4.编制任务清单。综合防御组依据工作方案,细化制定Ⅳ、Ⅲ级阶段的任务清单,明确具体任务、责任部门、完成时间和报送频次,督促落实到位。
5.开展督查指导。Ⅲ级应急响应启动后,联合指挥部督促相关部门赴有关地方督查指导防汛防台工作。
6.预警叫应叫醒。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按照规定及时发布预警单,并开展部门叫应。作战室应急保障组加强“3个一”叫应叫醒。
防台风Ⅱ、Ⅰ级应急响应阶段
1.全面启动应急工作组。全部工作组进驻县防指指挥中心集中办公,按照各自职责高效运行。
2.加密开展联合会商。开展联合值班,8个风险研判小组每日至少3次开展联合会商研判,形成会商成果,及时下发“三单一令”。
3.编制任务清单。作战室综合防御组依据工作方案,细化制定Ⅱ、Ⅰ级阶段的任务清单,明确具体任务、责任部门、完成时间和报送频次,督促落实到位。
4.高效应急救援。联合指挥部统一指挥,及时调度相关力量,第一时间投入抢险救援行动;加强对受影响地的物资统筹,全力保障抢险救援行动的有效开展。
5.运行宣传舆论工作组。Ⅱ级应急响应启动后,宣传舆论工作组激活,营造良好宣传氛围,加强宣传报道和舆情管控。
6.视情下发工作督办单。针对重大问题隐患,由各风险研判小组列出量化细化风险清单,经研判后由防指或部门下发工作督办单,全程跟踪、督导闭环。
台风登陆后及持续影响阶段
1.编制任务清单。依据工作方案,细化制定台风登陆后及持续影响阶段的任务清单,明确具体任务、责任部门、完成时间和报送频次,督促落实到位。
2.持续开展预警叫应叫醒。作战室应急保障组加强“3个一”叫应叫醒,督促履职尽责,严防地质灾害等滞后效应。
台风灾后恢复重建阶段
1.编制任务清单。减灾办依据工作方案,细化制定台风灾后恢复重建阶段的任务清单,明确具体任务、责任部门、完成时间和报送频次,督促落实到位。
2.转入常态值守。联合指挥部停止运行,转入正常值班值守状态。

收藏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