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工程测量
2025-08-11 09:07:54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一级建造师矿业工程测量知识点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工程测量控制网
作用
控件全局
提供基准
控制测量误差累识
布设原则
依据
大地坐标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要求
分级布网、、逐级控制、具有足够的精度、密度、并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采用二级布置、首级整体控制、次级为放样测量服务
形式
地面平面控制网
导线、三角网、测边网、边角网、GPS网
高程控制网
水准网、三角高程网
矿区测量控制网的布设要求
一个矿区采用统一坐标和高程
平面直角国家3°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近井点和近井高程的布设要求
测点埋设深度
无冻土不小于0.6m
冻土地区盘石顶面与冻结线之间的高度不小于0.3m
施工测量的基本原则
程序-由整体到局部
步聚-先控制后细部(碎部)
精度-由高级到低级
地面建筑施工测量
井筒十字中线或放样导线
极坐标法、支距法、交会法
井下施工测量
联系测量
平面联系测量-定向
几何定向
平硐或斜井
一井\两井
物理定向
仪器定向-优行使用
高程联系测量-导入高程
平硐导入
水准测量
立井导入
长钢尺、光电测距仪
斜井导入
三角高程测量
基本要求
测量前,不少于4个永久导线点和3个高程点
独立进行两次、结果:加权平均和算术平均
独立导入高程互差不大于井深的1/8000
井下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测量
导线测量、随巷道推进而推进、满足贯通测量要求
方式:经纬仪-钢尺导线、光电测距导线、全站仪导线、陀螺定向-光电测距导线
特点和要求
基本控制二级,测角精度±7''和±15'',每隔1.5km~2.0km加测陀螺定向边
采区控制测角精度±15''和±30'',,沿采区上、下山、中间巷道、片区运输巷道、次要巷道
高程
根据坡度采用水准和三角、水准精度不低于DS3
贯通测量
几何要素:中心线坐标方位角、腰线倾角、贯通距离,通过这些标定中、腰线
偏差要求:
纵向贯通误差:Y轴
沿巷道中心线的长度偏差
对贯通距离有影响
小于20mm(井筒)
横向贯通误差:X轴
垂直于巷道中心线左右的偏差
对巷道质量有直接影响
小于300mm(巷道)、小于20mm(井筒)
高程贯通误差:Z轴
上下的偏差
对巷道质量有直接影响
小于200mm(巷道)
技术工作内容和要求
两个工作面距离剩下15~20m(煤巷20~30m),快速掘进2天前
测量负责人书面技术负责人、通知安全检查和施工队组
独立进行两次、取平均值
测量导线最后测站不少于3、设置牢固
最后一次标定贯通方向、未掘长度不小于50m
分类
一井贯通
二井贯通
立井贯通测量
地面或井下相向
立井向深部延伸
井巷施工测量
井筒和井口相关测量与标定
井筒十字中心线坐标方位角用井口附近测量控制点标定
两个不受破坏地面埋设两组(每组4个)钢筋混凝土、建井初期完成
提升设备的井筒、井筒每侧不少于3个,点间距离不小于20m,离井口最近不小于15m(沉井、冻结不小于30m)
立井施工测量要求
圆形井筒施工
悬挂垂线点的位置偏差超过5mm需更正
砌壁时,每隔15米检查垂直度
煤矿井筒
采用激光投点仪
每隔100检查
有色金属矿山每掘进20~30m中心线校验,偏差大于15mm,每隔10~20m校验,不得大于5mm
超15m,进行初次定向,以此标定巷道中线,40~50m时,联系测量定向测量
冻结法,每钻进10~50m,陀螺测斜仪测偏斜
井筒掘砌完毕,测坚直,每隔5-10m测,确定垂线和中心线的位置关系
巷道掘砌施工测量
设中心和腰线
最前面的中、腰线距掘进面不超过30~40m
中线用全站仪(经纬仪)、巷道腰线用水准仪、全站仪(经纬仪)或连通管水准器,4~8m检查
激光指向仪,距工作面不小于70m,中、腰线点不少于3个,点之间的距离大于30m
巷道每掘进100m,至少对中、腰线检查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