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施工质量管理
2025-08-11 09:12:07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一级建造师矿业施工质量管理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质量的分析评价方法误判与漏判规定
重要项目:误判与漏判均限制在5%以下
一般项目:误判5%以下、漏判10%以下
质量事故处理程序
1、24h内向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它有关部门报告,对于重大质量事故,事故发生地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它有关部门应当按照事故类别和等级向当地人民政府、上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它有关部门报告
2、监理工程师或质量管理部门以“质量通知单”的形式通知施工单位,并要求停止有质量缺陷部位和预期有关联部位及下道工序施工,同时,要及时上报主管部门
3、施工单位自己发现质量事故,要立即停止有关部位施工,立即报告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和质量主管部门
4、施工单位接到质量通知单后在监理工程师的组织与参与下,尽快进行质量故事的调查,写出质量事故的报告
5、在事故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事故原因分析,正确判断事故原因。事故原因分析是事故处理措施方案的基础,监理工程师应组织设计、施工、建设单位等各方参加事故原因分析
6、在事故原因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事故处理方案
7、确定处理方案后,由监理工程师指令施工单位按既定的处理方案实施对质量缺陷的处理
质量事故处理方法
达不到要求
非承载能力
返修处理
返修达不到要求
返工处理
无法返工
限制使用
问题很小经论证
不做处理
质理事故
任何措施无法补救
报废处理
事故处理要求
调查分析:调查研究和分析,查明事故发生经过
查找原因:从直接原因分析,逐步深入到间接原因
吸取教训:明确防止类似事情发生的具体措施
8、在质量缺陷处理完毕后,监理工程师应组织有关人员对处理的结果进行严格的检查、鉴定和验收,写出“质量事故处理报告”,提交业主或建设单位,并上报有关主管部门
质量检测
立井井筒破损性检验不应超过2处
喷射混凝土厚度检测方法:钎探法、打孔测量或取芯法检查
喷射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喷大板法或喷模板、凿方切割方法,钻取法,无损检测法
喷射混凝土工程规格尺寸:挂线测量法、激光测距法、超声波测距法
现浇混凝土实体强度检测的无损检测:回弹法、超声脉冲法、超声回弹综合法,引外还可采用微破损检测技术,如拔出试验法
质量问题和处理
浇筑混凝土支护的立井井筒质量控制点有哪些
井壁防水、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强度、巷道掘进尺寸、净断面尺寸
少打眼多装药的掘进方法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造成硐室成形差,严重破坏围岩,影响围岩稳定,需要反复维护,影响喷射混凝土后续工序的影响
出现蜂窝麻面的主要因素
井壁淋水和岩帮涌水直接进入混凝土冲走水泥浆
混凝土振捣操作不规范
混凝土粘模,没有及时清理,没有刷隔离剂
采取措施
井壁上部淋水用截水槽拦截,避免淋水进入混凝土中
岩帮涌水用导水管引出模板,避免涌水进入混凝土中
混凝土分层振捣,振捣充实
及时清理模板并刷隔离剂
井筒净半净误差的主要原因
测量误差
模板安装误差
支模时没有校核测量造成偏差,或是支模人员不负责任造成模板偏向一侧
施工失误
混凝土未对称浇筑,在一侧浇筑过高时会对模板形成挤压,使模板跑偏
拱形可缩性金属金属支架适用条件
地压大、地压不稳定和围岩变形量大的巷道,支护断面一般不大于12m2
锚杆抗拔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锚固药卷存在质量问题
巷道围岩破碎
围岩含水
锚杆安装存在问题
如何提高混凝土支护的强度
可提高水泥强度等级
尽量降低水胶比(如掺加减水剂,采用级配和质地良好的砂、石)
采用高强度石子
加强养护,保证有适宜的温度和较高的湿度,也可采用湿热处理(蒸气养护)来提高早期强度
加强搅拌和振捣成型
添加增强材料、如硅粉、钢纤维
各种用途的钢丝绳应符合下列规定
提升用钢丝绳
吊桶用多层异形股或多层股不旋转钢丝绳
斜井提升用三角股钢丝绳
悬吊用钢丝绳
6股19丝或每股19丝以上
稳绳采用三角股钢丝绳或椭圆股钢丝绳,双绳悬吊时,应采用捻向相反的钢丝绳
质量控制
质量检查
立井井筒
检查数量
1、工序验收:每个循环一个
2、中间、竣工验收不少于3个,且其间距不大于20m
3、设8个测点,其中2个测点应设在与永久提升容器最小距离的井壁上
4、浇筑混凝土厚度测点不应少于3个,可按掘进尺寸与净尺寸计算得出
主控项目
整体移动式钢模板组装半径
偏差:10~40mm
井筒净半径
1、有提升:0~50mm
2、无提升:±50mm
掘进半径
1、冲积层:0~250mm
2、基岩:-30~150mm
混凝土井壁局部厚度
偏差:-50~0mm,检查点3个,间距不大于20m,测点不少于3个
蜂窝、孔洞数量要求
表面质量无明显裂缝,1m2范围内蜂窝、孔洞不超过2处
井壁现浇混凝土的强度
试件数量
1、立井、暗井:每浇筑20~30m,不少于1组
2、斜井、平硐、巷道:每浇筑30~50m,不少于1组
3、硐室:浇筑1000m3以上,不少于5组
浇筑500~1000m3,不少于3组
浇筑500m3以下,不少于2组
4、设备基础、地坪、道床、水沟、沟槽、台阶:每浇筑100m3,不少于1组
2、斜井、平硐、巷道:每浇筑30~50m,不少于1组
3、硐室:浇筑1000m3以上,不少于5组
浇筑500~1000m3,不少于3组
浇筑500m3以下,不少于2组
4、设备基础、地坪、道床、水沟、沟槽、台阶:每浇筑100m3,不少于1组
试件尺寸
1、100 X 100 X 100 mm:骨料最大粒径31.5mm,强度尺寸换算系统0.95
2、150 X 150 X150 mm:骨料最大粒径37.5,强度尺寸换算系统1
3、200 X 200 X 200 mm:骨料最大粒径63,强度尺寸换算系数1.05
2、150 X 150 X150 mm:骨料最大粒径37.5,强度尺寸换算系统1
3、200 X 200 X 200 mm:骨料最大粒径63,强度尺寸换算系数1.05
核算任一标准试件单轴抗压强度是否不低于设计值的95%,如低于,此组试件无代表值
求代表值
1、最大或最小值与中间值相比在中间值的15%之内,取算术平均值
2、最大或最小的强度值与中间值相比超过中间值的15%,可取中间值
3、最大和最小强度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5%,试件强度不应作为评定依据
2、最大或最小的强度值与中间值相比超过中间值的15%,可取中间值
3、最大和最小强度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5%,试件强度不应作为评定依据
代表值与合格标准比较
1、C55及以下任一级中的任一组试件强度代表值不低于设计值的1.15倍
2、C60~C75任一级中的任一组试件强度代表值不低于设计值的1.10倍
3、C80及以上任一级中的任一组试件强度代表值不低于设计值的1.05倍
2、C60~C75任一级中的任一组试件强度代表值不低于设计值的1.10倍
3、C80及以上任一级中的任一组试件强度代表值不低于设计值的1.05倍
不符合要求处理
钻取混凝土芯样或用非破损检验方法
无损检测:回弹法、超声脉冲法、超场回弹综合法
微破损:拔出试验法
微破损:拔出试验法
三个芯样算术平均值不小于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88% 且三个芯样的抗压强度最小值不小于设计要求的混凝土等级值的80时可判定合格
仍不符合,应对完成的结构、按实际条件验算结构的安全度并取必要的补强措施
井筒总漏水量
见71页表格
井筒成井质量要求
每10m测斜一次和全井测斜一次
方法:挂线钢尺测量和超声波测量
每10m测斜一次和全井测斜一次
方法:挂线钢尺测量和超声波测量
偏斜:深度小于300m时
提升井:120mm
非提升:180mm
偏斜:深度不小于300m
提升井:0.4‰
非提升:0.6‰
一般项目
两段井壁接槎/平整度
相邻两段井壁接槎允许偏差不应大于30mm,用2m直尺检查井壁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不应大于10mm
斜井巷道硐室
检查数量
1、工序验收:每个循环一个
2、分项、中间、喷浆工程、竣工验收不少于3个,且其间距不大于25m
3、拱形:10个检查点,喷射混凝土3个,拱部、墙部随机选择
圆形:4个检查点
梯形和矩形:8个检查点
圆形:4个检查点
梯形和矩形:8个检查点
主控项目
混凝土支护的净断面
1、主要巷道0~50mm
2、一般巷道及非机电硐室-30~50mm
3、无中线测全宽、无腰线测全高,一般巷道-30~80mm
2、一般巷道及非机电硐室-30~50mm
3、无中线测全宽、无腰线测全高,一般巷道-30~80mm
挂线测量法、激光测距法、超声波测距法
基岩掘进断面规格
中线至任一帮以及腰线至顶底板的距离偏差:-30~200mm
无中线测全宽、无腰线测全高:-30~250mm
软岩(含破碎带)掘进规格
不得小于设计的巷道宽度和高度
裸体巷道规格质量
见74页表格
裸体井巷掘进坡度偏差
允许偏差为:±1‰
局部(连续高度、宽度1m范围内)混凝土支护壁厚
逐模验收,抽查按照不应少于3个检查点,间距不应大于25m,测点不少于3个,在拱部和墙部随机选择。
合格标准:偏差为-30mm
合格标准:偏差为-30mm
锚杆安装质量
煤矿
合格标准:安装应牢固,托板紧贴壁面、不松动、锚杆的拧紧扭矩不得小于100N.m
检查数量:施工单位每一循环逐要检查,中间、竣工验收:不应少于3个检查点,间距不应大于25m,每个检查点多少个测点由一排多少根锚杆决定,测点数量等于锚杆数量
检查数量:施工单位每一循环逐要检查,中间、竣工验收:不应少于3个检查点,间距不应大于25m,每个检查点多少个测点由一排多少根锚杆决定,测点数量等于锚杆数量
非煤矿
拧紧扭矩每300根锚杆抽检一组,每组3要
锚杆的抗拔力
合格标准:不低于设计值的90%
检查数量:每20~30m,锚杆在300根以下,取样不应少于1组,300根以上,每增加1~300根,相应多取样1组,设计或材料变更,应另取样一组,每组不少于3根
锚杆质量
合格标准:锚杆的杆体及配件的材质、品种、规格、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同一规格的锚杆按1500根或不足1500根的抽样检验不应小于一次
检查内容:检查产品出厂合格证或出厂试验报告、抽样检验报告、并在施工中实查
水泥卷、树脂卷和砂浆锚固材料质量
合格标准:水泥卷、树脂卷和砂浆锚固材料的材质、规格、配比、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按3000卷或不足3000卷不少于一次
检查数量:按3000卷或不足3000卷不少于一次
喷射混凝土厚度
合格标准:不应小于设计值,局部厚度不小于设计值的90%
检查数量:每循环一个,中间竣工验收:不少于3个检查点,间距不应大于25m,在检查点断面内均匀选择3个测点
检查方法:钎探法、打孔测量或取芯法检查
检查方法:钎探法、打孔测量或取芯法检查
喷射混凝土强度检测
每30~50m不得小于1组,每组3块,芯样每组5块,配合比或材料变更,应另作一组
方法:钻取法、喷大板试验法、凿方切割法
有疑义时,用点荷载试验法或拔出试验法
斜井和平硐涌水量
见76页表格
建成后的硐室防水质量标准
见76页表格
一般项目
煤矿锚杆、锚网等巷道净断面规格
中线至任一帮或腰线至顶底板距离偏差0~150mm
煤矿锚杆、锚网机电硐室净断面规格
中线至任一帮0~100mm,腰线至顶底板-30~100mm
眼痕率
煤矿-裸体巷道掘进中光面爆破周边眼不应小于60%
非煤矿采用光面爆破,井筒光面爆破硬岩不应小于80%,中硬岩不应小于50%
煤矿锚杆间距排
偏差:±100mm
检查数量:不少于3个检查点,间距不应大于25m,每个检查点多少个测点由一排锚杆多少根决定,测点数量等于锚杆数量-1
煤矿锚杆孔的深度
合格标准:偏差0~50mm
检查数量:不少于3个检查点,间距不应大于25m,每个检查点多少个测点由一排锚杆多少根决定,测点数量等于锚杆数量
检查数量:不少于3个检查点,间距不应大于25m,每个检查点多少个测点由一排锚杆多少根决定,测点数量等于锚杆数量
煤矿和非煤矿:锚杆孔的方向与井巷轮廓线的角度或与层理面、节理面、裂隙面夹角
合格标准:不应小于75度
检查数量:不少于3个检查点,间距不应大于25m,每个检查点多少个测点由一排锚杆多少根决定,测点数量等于锚杆数量
检查数量:不少于3个检查点,间距不应大于25m,每个检查点多少个测点由一排锚杆多少根决定,测点数量等于锚杆数量
煤矿锚杆外露长度
合格标准:外露长度不应大于50mm
检查数量:不少于3个检查点,间距不应大于25m,每个检查点多少个测点由一排锚杆多少根决定,测点数量等于锚杆数量
检查数量:不少于3个检查点,间距不应大于25m,每个检查点多少个测点由一排锚杆多少根决定,测点数量等于锚杆数量
铺轨
不应少于3个,间距不应大于50m
露天煤矿
见285问到291问
锚杆支护主控项目
1、锚杆杆体及配件材质、强度符合要求
2、锚固剂的材质及性能符合要求
3、锚杆安装扭矩不小于100N.m
4、锚杆的抗拔力不低于设计值的90%
钢筋隐蔽工程验收
1、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间距
2、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数量、面积百分比率
3、保护层厚度
4、箍筋、分布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
5、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
2、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数量、面积百分比率
3、保护层厚度
4、箍筋、分布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
5、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
质量评定标准
主控项目:检查点100%合格,测点合格率75%,其它测点不得影响安全使用
一般项目:每个测点合格率70%,其余测点不得影响安全使用
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质量检查记录
其它质量要求
喷射混凝土观感质量检测内容
喷射混凝土有无漏喷、离鼓现象、有无仍在扩展或危及使用安全的裂缝,漏水量,钢筋网有无外露,成型、断面轮廓符合设计要求,做到墙直、拱平滑
非煤矿山井筒掘进光面爆破质量要求
井筒掘进局部欠挖不得大于设计规定50mm,超挖不得大于设计规定150mm,平均线性超挖值应小于100mm
硬岩眼痕率不应小于80%,中硬岩不应小于50%
井帮岩面不应有明显的炮振裂缝
软岩井筒周边成型应符合设计轮廓
非煤矿竖井施工测量要求
每隔20~30m用井筒中心线校核激光光束一次,其偏差不应大于15mm,井筒砌壁时,至少每隔15m用中心垂线检查边垂线或者井壁竖直度
非煤矿斜井、斜破道施工中设中线及腰线要求
每隔25~30m设中线1组,每组不应少于3条,中线点间距为2m,腰线应紧跟工作面,每组间隔宜为5m,每隔100m应对中线和腰线进行一次校核
巷道施工中掘砌施工测量要求
中、腰线点至掘进工作面的距离,一般不应超过30~40m,中线用全站仪(经纬仪)标定,腰线用水准仪、全站仪或连通管水准器标定,新开口的巷道中线和腰线,掘进到4-8m时,应检查或重新标定
采用激光指向仪指示巷道方向和高程时,指向仪距工作面的距离不宜小于70m,每组中、腰线点不应少于3个,点之间的距离宜大于30m
施工缝
横向施工缝应与巷道中心线垂直
纵向施工缝只能留在巷道墙部且不得位于墙拱交接处,竖井、垂直的天井及溜井不得留置纵向施工缝
当有防水要求时,施工缝处应设止水带
质量验收
检验批及分项
组织:监理工程师或者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
参加:施工单位质量/技术负责人
核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
分部工程
组织:总监理工程师或者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建设单位代表)
参加: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技术、质量负责人
核定: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建设单位代表)
竣工验收流程
流程1:施工单位预验
施工单位进行竣工预验,根据需要,可分为基层预验、项目预验和公司级预验三个层次
基层预验:基层单位对拟报竣工工程,根据施工图纸要求、合同规定和验收标准进行检查验收,主要包括竣工项目内容、工程质量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工程资料是否齐全
项目预验:项目经理根据施工队的报告,由项目经理组织生产、技术、质量、预算部门进行预验,预验内容与基层单位内容基本相同
公司级预验:根据项目经理部的申请,竣工工程可视其重要程度和性质,由公司组织预验,也可分部门分别检查预难,并进行评价,并决定是否提请正式验收
流程2:施工单位提交验收申请报告
流程3:根据申请报告作现场初验
流程4:竣工验收
验收合格15个工作日,向煤炭工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申请质量认证,机构15日组织工程质量认证
不经单位工程质量认证,不得进行工程竣工结算及投用使用
不经单位工程质量认证,不得进行工程竣工结算及投用使用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