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日为鉴
2025-11-17 18:04:53 0 举报
以《以日为鉴》(Boden)为基准,展现了日本在上世纪下半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几个维度的演变,为中国目前的变革提供参考。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汽车
股市崩盘
人口老龄化加速
《以日为鉴》
1993
科研体系崩塌
广场协议1985.9.22
教育市场化改革
终身雇佣制
股市
医疗崩坏第四阶段1997-2000
电子产品
保就业
降低住院支出
新技术立国战略1994
终结
泡沫经济1986-1990
科学立国战略失败
重新进城失业
不同的时代总会诞生不同的故事,每个时代的人,总会觉得这个时代的故事是孤本,独一无二,前所未见。但站在历史的长河来看,周期里的故事依旧是一个周期,无论故事如何变化,如何独特,在未来的某一天终会有同样的泪水湿润不同的眼眶。
企业破产
企业改革
限制生育政策
1986-1987年5%→2.5%
叠加原因
房地产
第二步:全产业链出海
教师增员计划1985
海外并购
御宅族
减少公务员工资
临时教师制度改革
中年个人债务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1960.12.27
消失的工程师红利
金融危机1997
高端制造业维持
医疗崩坏第二阶段1994-1997
过量招生
机械装备
金融自由化
措施
研究生扩招
拒绝读研考博2007起
地方公务员待遇优厚
乡村旅游振兴1995
直接原因
消失的婴儿潮
贷款上学
1985
中低端制造业衰退
对美汇率从240:1到120:1
考公热仅仅维持10年
啃老族
停止投资
叫停大基建
考公退烧
外包改革1996
第二次婴儿潮1971-1974
大部制改革2001
乡村分流
针对大学生
集群合并
2000
根本原因
被时代遗忘的一群人
大学法人化改革2005
人均收入增长340%
高校缩编
僵尸企业
大规模基建40万亿
1996
药品费控
医疗不信任与医患矛盾
医师短缺
科学立国战略构想
新医师评审制度1995
降薪缩编1998
1960
1985 年的13000 点飙升至 1989 年的39000 点,涨幅200%
教培行业发展
年均GDP增长10.7%
开放资本账户
高失业率
家庭优渥
为应对可能的第三次婴儿潮
扩招后的第一轮毕业潮
平成大合并2000-2006
派遣家庭
日本政府承诺
就业冰河期1993年起
1992-1995
拯救城市倒闭的企业
研究生教育质量改革与博士扩招计划1996
医患伤害时期
通缩
针对现员工
雇佣改革
超级就业冰河期2000-2003
医疗崩坏第一阶段1992-1994
升学内卷
大吃小
民间资本涌入
团块世代1947-1949
东京低价涨幅300%
最后一根稻草
致命一击
劳务派遣市场化
全面废除校招
团块次代70年代出生
国家财政紧缩
低学历社会
央行降息
银行重创
工人派遣法
科研机构法人化改革
富裕家庭1亿中产
教育质量下降
扩大内需
降低利率
日元大涨
学历贬值
医疗费亡国警告1983
加息1989;6%
代际传承
第三步:文化出海
2005
政府债务高企
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
教师大缩招1992
中小企业与普通人本土化机遇
1990
医疗崩坏第三阶段1997-2000
银行倒闭
薪酬改革1999
教育经费增加
工作扩大化改革
加速金融自由化
断送高科技
扩张性财政政策
全民出海1994
1980
就业危机初始
1970
乡村基建振兴法案1992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