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染色体分析
2025-03-29 19:04:12 0 举报
使用
AI智能生成
这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知识,并展示了思维方式让大家更好的理解染色体是各项属性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概念
亲代能够将自己的遗传物质DNA以染色体的形式传给子代保持物种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为什么能够保持物种在稳定性?物种稳定性是什么?
物种在稳定性指的是
一个物种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其遗传特征、生态位、种群数量等关键特征保持相对恒定的状态。
简而言之,在限定了时间和空间的条件下他的一切生物属性保持不变就是稳定性
保持稳定性的原因
遗传信息的保存和传递
这个过程其实是不同生物的繁衍机制或者叫复制机制,在拥有染色体的条件下,生物的繁衍或复制机制帮助了DNA的完整性
基因组的稳定性
染色体本身的结构的稳定性提供了更好的保护
物种特征的维持
染色体其实是DNA的一种存在形式,因此DNA利用中心法则表现出来的特征保持了各种表型特征,如形态、生理、行为等的稳定性
为什么能保持物种的持续性?物种持续性是什么?
物种持续性指的是
一个物种能够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持续存在和繁衍的能力。这需要物种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竞争力,能够在环境变化中保持种群数量和遗传多样性的相对稳定。
简而言之,就是物种在限定了时间和空间的条件下物种存在的数量和繁殖能力
保持持续性的原因
其实就是稳定性的原因
持续性和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相辅相成,相互统一
身份
真核细胞DNA的主要载体
观察方式
染色体制备技术
通过细胞培养、染色等方法制备染色体标本,以便于观察。
染色体染色技术
使用不同的染色方法,如G带染色、C带染色等,可以观察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和结构细节。
显微镜观察
利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等,可以观察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如染色体的形态、数量等。
利用光学显微镜时一般在有丝分裂时才便于观察
染色体分析技术
通过对染色体的形态、数量、结构等特征的分析,可以获得物种的染色体组成信息,并进行比较分析。
组成
蛋白质
组蛋白
碱性蛋白为主
为什么碱性蛋白为主?
分离方式
过组蛋白修饰酶的作用
如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可以促进组蛋白与DNA的解离。这些修饰过程可以改变组蛋白的电荷状态,从而减弱它们与DNA的结合力。
一些小分子化合物
如daunomycin,也可以与DNA结合,从而干扰组蛋白-DNA的相互作用。这种小分子与DNA的结合可以促进组蛋白从DNA上解离。
利用物理方法
如热激或紫外线照射,也可以诱导组蛋白从DNA上解离。这些物理刺激可能会改变组蛋白的构象或者引起DNA损伤,从而导致组蛋白-DNA复合物的解离。
单分子分析技术
如原子力显微镜(AFM)和光镊技术,可以直接观察和测量组蛋白-DNA复合物的解离过程。这些单分子方法可以揭示组蛋白-DNA相互作用的动力学特性。
非组蛋白
HMG蛋白
又名高速泳动蛋白,指的是凝胶电泳时移动速度非常快的、可以用0.35mol/L低盐溶液抽提、溶于2%三氯乙酸、相对分子质量在3*10的蛋白
低盐抽提说明结合不牢固
可能与DNA超螺旋结构有关
DNA结合蛋白
用2mol/L的NaCl和5mol/L的尿素才能把这些蛋白质解离
相对分子质量较低
可能是DNA复制或转录有关的酶等等
A24非组蛋白
用0.2mol/L的硫酸从小鼠肝中分离得到的
与组蛋白的溶解度非常像C端像H2A
可能与rDNA抑制有关(位于核仁中,极少占1%)
DNA(到DNA解析时内容)观看后续会考虑将思维导图链接起来方便观看
特征
结构相对稳定
自我复制
蛋白质合成
遗传变异
形成方式·
证明为何是组蛋白+DNA的形式
裸露DNA与染色体比较相关DNA酶活性大幅较低
裸露DNA的Tm值远远小于染色体的TM值
电子显微镜下结构与裸露DNA不同(念珠状)
如果利用酶将DNA完全切除(暴露在的NA会直接切除)在电镜图中有长度大约在200dp或以200dp为倍数的的颗粒
核小体
具体大小200dp
核心146dp
八聚体2(H3*H4)+2(H2A*H2B)
DNA盘绕1.65圈
核小体与DNA结合是动态的利用ATP水解能量可以再DNA上滑动
核小体DNA盘绕核心压缩1/7
进一步压缩成螺线管((压缩六倍)
存在两种形式
10nm和30nm(H1存在和离子强度高时以30nm为主)
一个螺线管有六个核小体
H1之间与DNA结合进一步压缩(40倍)形成超螺线管
进一步盘绕形成染色体压缩比5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