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编 框架 分解
2025-05-19 10:46:27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今年考公 资料,爆肝整理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
警察的含义,本质
警察的含义
最初的含义
现代警察的含义
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保卫国家安全的国家行政力量
国家的含义
国家是阶级意志的体现,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暴力组织
我国国家的性质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警察的本质
概念
是国家政权中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依靠暴力的,强制的特殊的手段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的武装性质的国家行政力量
特征
鲜明的阶级性
警察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警察必须与国体一致,必须与政体一致
手段的特殊性
武装强制、行政强制和其他特殊手段
广泛的社会性
任务广泛
警察与国家的关系
不论国体政体,警察的本质是相同的,即都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
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警察力量
警察的基本职能
是指警察的社会效能和作用。警察的职能是由国家的职能决定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内容
政治镇压职能
具有鲜明的政治和强烈的阶级性
是社会管理职能的前提
社会管理职能
广泛的社会性和群众性
是政治镇压职能的基础
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
民主职能
专政职能
警察的起源
警察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原始社会没有警察的原因
经济方面
生产力水平低,没有剩余产品和私有财产,没有盗窃财物的犯罪行为,因此没有必要设置警察
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
政治方面
警察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
产生条件
经济条件
阶级条件
阶级矛盾与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
社会条件
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
氏族公社的酋长实行禅让制或者选举制,领袖是有威信的人形成的,没必要设置保护统治的警察
政治条件
国家机器的形成
警察的发展
萌芽期
时间
从氏族公社向奴隶制国家过渡
特点
向独立武装力量转化
伴生两种行为的萌芽:监禁行为、审判行为
古代警察
时间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执行警察职能的机构与官吏称为古代警察
特点
没有专门的警察机关,没有专职的警察队伍
军警不分、警政合一。警察的职能尚未集中于一个统一的专门机关是由军队、审判机关、行政机关的官吏分别掌管的
古代警察行使职权在法律上是极不严格的,神权,皇帝或长官的意志起决定作用
私刑、私狱普遍存在。奴隶主对奴隶,庄园主对农奴,族长对同族的人员有权使用私刑
近代警察
时间
是适应资本主义制度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专门执行警察职能的机构和官吏
产生原因
阶级原因
形成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两个对立阶级资产要维护自己的政治统治和经济上的剥削
经济原因
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需要专业警察的有效管理
社会原因
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毒化了社会风气,社会犯罪空前增长,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对付犯罪
近代警政管理体制
较早建立警察制度的国家:法国和英国
法国近代警察建立的标志
英国近代警察建立的标志
警政管理体制
地方自治制
以英国为代表美国效仿英国
中央集权制
以法国为代表日本效仿法国
近代警察与古代警察相比的区别
职能的独立性
机关的专门性
执法的法治性
服装的统一性
近代警察发展
清政府时期
湖南保卫局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专职警察机构
1898年
长沙
湖南巡抚-陈宝箴
巡警部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专职警察机构
1905年
北京
清政府的中央警察机关统一控制领导全国警察的机构
中华民国成立后
南京临市政府
1912年
将巡捕和巡警改为警察
国共对抗时期
中央特科
中国共产党在中央机关设立的最早保卫组织(开创了党的为工作)
1927.12-1933年迁入苏区,1935年结束
上海
周恩来领导
主要任务
保卫党中央机关和中央领导的安全
搜集情报掌握敌情
惩办特务,叛徒,内奸
建立秘密交通联络和秘密电台
国家政治保卫局
我国最早的人民政权的公安保卫机关
1931年11月,第一次中华苏维埃工农代表大会
江西瑞金
是国家的机关,不同于中央特科是中国共产党机关
抗日战争时期
陕甘宁边区人民警察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支比较正规的人民警察队伍(共产党的历史)
1938年5月
延安
各敌后抗日根据地也相继建立了锄奸保卫机构,如晋察冀边区公安总局晋绥公安局,冀鲁豫边区政府公安总局
社会部
在党的高级组织内成立
1939年2月
任务是与敌伪特务,奸细作斗争,保障党的政治军事任务的完成和组织的巩固,开展对敌情报工作和掌握敌人动向进行锄奸宣传,培养锄奸骨干负责军队和尚未建成民主政权的新辟根据地的锄奸保卫工作
解放战争
哈尔滨市公安局
华北局社会部
华北人民政府公安部
东北公安部
中央军委公安部
新中国成立后
公安部长
罗瑞卿
1949年10月19
副部长-杨奇清
第一次全国公安会议
1949年10月15至1949年11月1
研究解决统一全国公安组织机构
研究解决公安机关的工作任务
公安部
1949年11月1
先任命公安部长,然后成立公安部
公安机关的性质
定义
指公安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相区别的根本属性
内容
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
地位
这是公安机关的阶级属性,也是它的根本属性
表现
具有鲜明的积极性
在国家政权中占据重要地位
是国家意志的忠实执行者
公安机关是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
表现
公安机关是具有武装性质的纪律部队,执行武装性质的任务,配备武器装备
我国的行政机关是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公安机关是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领导下的一个职能部门,是国家行政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公安机关不单是单纯属于行政机关,而是兼有刑事司法属性的行政机关
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
定义
指公安机关对于国家与社会所应起的效能与作用
分类
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
专政职能:是专门用于对付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和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的,其实质是国家机关代表国家和人民对上述专政对象实行的政治统治
目的
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对象
对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和严重刑事犯罪的分子实施打击
手段
打击,制裁,改造与监督并用
民主职能:是指关机关必须服从人民的意志,依法保护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的社会作用,效能,公安机关民主职能的实质就是保障人民国家主人翁的地位和保障人民的利益
保障人民充分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保障人民依法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享受正常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
用民主的方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依靠人民群众搞好公安工作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侦察职能,保卫职能,侦查管理的职能等
镇压,打击,预防,处罚,强制,管理,教育和服务等职能
民主职能与专政职能的关系
对立统一的关系,他们之间既有区别又联系
区别
都有各自的特定对象和特定方法。对谁专政,对谁民主,这是一个根本立场和政治原则问题,是关系到公安机关性质和工作成败的首要问题
专政的对象是敌人,民主的对象是人民
对敌人使用专政手段,对人民实行民主的方法
联系
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关系
专政职能:基本保障
民主职能:社会基础
公安机关的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公安机关的宗旨
内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公安机关的宗旨,为人民服务这一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确立过程
1944.9月,毛泽东为了纪念张思德专门写的为人民服务的文章
在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同志提出,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赞成不赞成,应当成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标准
2000.2月,江泽民同志强调,因为我们党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所以全党同志的一切工作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都是为了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的利益,任何脱离群众,任何违反群众意愿和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是不允许的
法律法规及政策体现
公安机关的宗旨是公安机关性质的必然要求
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赞成不赞成,作为衡量公安工作的最高标准
公安工作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群众性,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公安工作最大的政治优势(党的领导也是工作的政治优势)
公安工作必须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牢固树立宗旨意识
坚持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
认真履行职责
提高服务质量
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