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组学研究技术路线图
2025-07-11 11:21:26 2 举报
路线图概述:多组学研究技术路线图聚焦于综合应用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多种组学技术,以实现对生物系统多层次、全方位的分析和理解。该路线图旨在揭示生物过程中的复杂互作网络,从单个细胞到整个生物体水平,不断推进个性化医疗、疾病诊断与治疗等领域的前沿研究。 文件类型:该路线图呈现为结构化的文档,可包括图表、流程图和详细的时间线,以便直观展现研究路径和各步骤之间的关联。 修饰语:此路线图内容详尽,具有创新性、整合性,并且具备前瞻性的特点。同时,作为工具性文档,它还具备指导性、实用性和灵活性,支持科研人员根据不同领域的需求定制研究计划。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文本
样本来源:下丘脑、海马、肝脏、乌药接菌组植物组织span style=\"font-size: inherit;\
样本类型:血清、脑组织、发酵液(不同部位乌药原料) 分析:差异代谢物筛选(VIP > 1,p < 0.05),KEGG通路富集,代谢物-表型/蛋白相关分析 靶向验证:GSH/GSSG、MDA、色氨酸代谢通路
小鼠行为学验证睡眠改善:入睡潜伏期、睡眠时间、多通道脑电监测
动物模型:慢性睡眠剥夺 / 戊巴比妥诱导
组学:转录组 + 代谢组 + 宏基因组 + 蛋白质组
抗氧化、抗炎抗衰老作用机制
组学:内生菌基因组 + 发酵代谢组 + 宿主转录/蛋白组
宏基因组/16S:QIIME2 → DADA2去噪 → Greengenes、/UNITE分类注释
研究方向
宏基因组学/内生菌基因组
差异基因/蛋白/代谢物交集分析(Venn图、火山图、富集图)
多组学研究核心
乌药改善睡眠机制研究
线粒体功能检测:Seahorse XF氧耗检测、ATP产量、ROS水平检测
植物共生实验:接菌组 vs 无菌组,代谢物富集 vs 基因表达联动验证
关注:SOD、GPx、NF-κB p-p65MDA、AMPK-SIRT1
蛋白组学
样本来源:肝脏、脑组织、皮肤、植株叶片分析内容:蛋白定量分析(DIA + Spectronaut),差异蛋白筛选,路径富集(STRING、Reactome)目标蛋白关注:SOD1/2、GPX4、PPARγ、TNF-α、AGE-RAGE axis
关注:倍半萜/黄酮提升,DPPH & ABTS 清除率
实现组学间整合分析并构建作用机制路径图谱、内生菌株基因组注释与功能预测、代谢物功能验证实验
内生菌、发酵产物机制研究
转录组学
阶段性目标
数据分析与机制验证
非靶代谢组学
组学:蛋白组 + 非靶代谢组 + 磷酸化蛋白组 + 转录组
细胞功能实验证明机制:RAW264.7炎症模型、PC12抗氧化模型
代谢组:XCMS预处理(峰识别、比对、归一化)→ batch effect
组学原始数据质控与预处理
机器学习建模:PLS-DA/Random Forest 筛选关键biomarker
Western Blot:验证Nrf2、p65、SIRT1、FoxO3a蛋白表达与修饰
模块关联分析:WGCNA 构建表达模块与表型指标关联
关键生物功能验证
蛋白组:Spectronaut + DIA采集→ iRT校正 → FDR < 1%蛋白定量
转录组:FastQC → Trimmomatic → STAR比对 → HTSeq计数
乌药多组学机制研究方案
关注:5-HT / 色氨酸通路、SCFA、水通道、突触蛋白
动物模型:D-半乳糖早衰 / LPS 慢性炎症
通路预设:MetaboAnalyst + Cytoscape重构抗炎/抗氧化通路图谱
多组学整合与通路预设
发酵体系:块根 vs 茎叶,粒毛盘菌接种 vs 对照
完成动物模型构建及干预试验(睡眠、衰老、炎症三类模型)、获取各组样本并完成6类多组学测序数据采集

收藏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