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污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v1.0_小小_20250930
2025-09-30 16:11:09 0 举报
《医院污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v1.0_小小_20250930》详细阐述了医疗机构污水净化至环保标准的详细工艺步骤。本文件作为工程技术参考,涵盖了预处理、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消毒四个核心阶段,确保医院污水在排放前满足国家相关污水排放标准。它采用易于理解的语言,结合流程图和操作说明,适合卫生、工程专业人士以及相关部门参考和使用。文件强调了污水处理各阶段的特点,特别突出了消毒的重要性,以确保污水处理系统有效地防止传染病的传播。此文件作为最新的技术准则,是小小在2025年9月30日前编写完成。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化粪池容积设计
<2-8 mg/L
遵循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 50015-2019) 。其中对化粪池的计算有明确的规定和公式。设计容积的计算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核心因素:①污水量②污水在池内的停留时间③污泥清掏周期总有效容积由两部分组成:污水部分容积 和 污泥部分容积。计算公式(根据GB 50015)V=Vw+Vn其中V w=(使用人数×每人每日污水水量×停留时长)÷(1000×24)Vn=(使用人数×每人每日的污泥量(0.7L/人·天)×污泥清掏周期×(1-95%)×0.8×1.2)÷{(1-90%)×1000}使用人数 = (床位数量 + 医护人员数量 + 陪护/探视估算人数) + (门诊人次 × 折减系数) + 行政后勤人数
厌氧池
余氯在线监测
泥饼外运处置
污泥存储池
专用预处理(放射性衰变池、含氰废水处理)
化粪池
医院污水处理系统单元及流程关系图
调节池曝气+提升泵
污泥处置单元
通常的建议是将其置于格栅之后、调节池之前,但更重要的是,它不应作为所有医院污水的“总收集池”。传统或小型医院,化粪池作为整个系统的第一道处理设施。但缺点也非常明显。如医院污水中的纱布、棉签、塑料等杂物非常多,直接进入化粪池极易造成池体堵塞,清掏困难且危险;医疗废水中含有的消毒剂、药剂等会对化粪池中的厌氧微生物产生抑制甚至杀灭作用,影响其发酵效果;化粪池的密闭空间可能积聚有毒、易燃气体。现代及标准推荐做法是遵循 “分质分流、分类处理” 的核心原则。化粪池仅处理来自卫生间、病房的生活污水,而医疗废水则直接进入主处理系统;优势在于:①保护化粪池功能:只让粪便污水进入化粪池,为其提供了最佳的厌氧发酵环境,保证了处理效果。②保护主处理系统:化粪池去除了大部分固体有机物,减轻了后续生化处理系统的负荷。③避免交叉影响:防止医疗废水中的有害物质破坏化粪池的微生物系统。④降低维护成本:格栅首先截留了医疗废水中的大部分固体杂物,避免了化粪池的堵塞,使其清掏周期延长,维护更方便。
①二氧化氯发生器②氯气(次氯酸钠)③紫外线消毒器④臭氧发生器
备注:①大中型医院、新建项目: 二氧化氯是综合优势最明显的选择,在效果、安全和法规符合性上取得了良好平衡。②小型医院、门诊部: 次氯酸钠因其经济性和简便性仍有应用,但必须加强通风和副产物监测。③高标准、不差钱项目: 可考虑 “紫外线 + 少量氯系” 的组合工艺
带式/板框/离心
数据反馈自动调量
消毒方式
消毒效果
持续消毒能力
副产物
成本
管理难度
二氧化氯
★★★★☆
有
极少
中投+中运
中
次氯酸钠
★★★☆☆
严重
低投+中运
低
紫外线
★★★★★
无
高投+高运
高
臭氧
结束
医疗废水手术/诊疗/检验
污泥回流
生活污水
生化处理单元(以A/O法+MBR为例)
消毒+排放单元
预处理
消毒剂投放系统
剩余污泥
生物降解COD/BOD硝化、吸磷生物填料曝气系统
关于化粪池在医院污水处理系统中的位置
水解酸化释磷
MBR膜池
达标排放
膜组件曝气系统(膜擦洗)
好氧池
格栅
消毒池/接触池
脱水机
粗格栅细格栅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