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
2015-12-11 15:29:09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00000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1.定义
指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病变;
属于感染性心肌疾病;
心内膜心肌活检可确诊。
2.病因
多种病毒可引起心肌炎,以引起肠道和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感染最多见;
柯萨奇病毒A组、柯萨奇病毒B组、艾可(ECHO)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为常见致心肌炎病毒;
柯萨奇病毒B组病毒是最主要的病毒;
其他:腺病毒、流感、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乙型脑炎病毒、肝炎病毒和艾滋病病毒等。
3.临床表现
根据病变的广泛程度和部位
轻者可无症状;
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猝死。
常在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或肠道感染史
表现为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倦怠、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然后出现心悸、胸闷、胸痛或心前区隐痛、头晕、呼吸困难、水肿;
极少数患者出现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
体格检查
①心脏增大
轻者通常无心脏增大,重者可出现心脏轻到中度增大。
②心率和心律的改变
与发热不平行的心动过速;
心率异常缓慢;
各种心律失常。
③心音变化
第一心音减弱或分裂,心音可呈胎心律样。
④若同时有心包受累
可闻及心包摩擦音。
⑤合并心力衰竭的其他体征
肺部湿性啰音
颈静脉怒张
肝脏增大
双下肢水肿
⑥病情严重者
可出现心源性休克的体征。
4.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血液生化检查
急性期可出现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沉增快、C反应
蛋白、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
血清肌钙蛋白T、血清肌钙蛋白I增加。
(2)病毒学检查
从咽拭子、粪便、心肌组织中分离病毒或用PCR技术检测病毒RNA;
血清中检测特异性抗病毒抗体滴定度。
2.辅助检查
(1)心电图
ST-T改变,常见T波倒置或降低,也可有ST段轻度移位;
各种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和房室传导阻滞多见。
(2)胸部X线
病情轻者可正常;
病情重者可有心影增大。
(3)超声心动图
病情轻者可正常
病情重者
左心室增大
室壁运动减低
心脏收缩功能异常
心室充盈异常
(4)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
心肌细胞坏死区的部位和范围,敏感性高,特异性低。
(5)心内膜心肌活检
主要用于病情危重、治疗反应差、病因不明的患者;
阳性结果是诊断心肌炎的可靠证据;
8.相关检查
9.护理问题和措施
5.病程多有自限性,也可进展为扩张型心肌病。
健康宣教
饮食
1.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低盐饮食;
2.戒烟酒及刺激性食物。
活动
1.出院后需继续休息3~6个月;
2.无并发症者可恢复学习或轻体力工作;
3.6个月至1年内避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
治疗经过
1.于1月5日23:50转入ICU;
2.于1月12日09:30转入CCU;
3.于1月15日转入心内一普通病房;
4.于1月18日家属要求出院。
初步诊断
重症心肌炎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T:36.5℃,P:90次/分(异丙肾维持下),R:20次/分,BP:112/49mmHg(多巴胺维持下);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