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迪嬷嬷二:1早期哥特式艺术
2016-05-18 16:19:55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温迪嬷嬷二:1早期哥特式艺术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13世纪末几个重要画家
1、奇马布埃
保持拜占庭风格
但情感内涵超越
摆脱传统圣像画的平面感
衣物柔软
三维空间
佛罗伦萨
2、杜乔
锡耶纳城
《登圣座》
后被切割成小块卖掉
《召唤使徒彼得和安德烈》
仿佛冷眼旁观局外人
圆满的包容性
泰然超脱、不受外界影响
真正风格上的转变
精细入微的雅致风格
人物起伏有致的优雅外形
3、乔托
地位
革新了佛罗伦萨艺术
西方绘画之父
标志着美术史上的飞跃
对表现形式的革新
描绘真实的“建筑学”空间的手法
笔下的形象与建筑物和周边风景比例相当
哥特式绘画顶峰
第一次拥有创造性的“个性”
文艺复兴由他开始
虽然他所处时代属于哥特式
重要的是这个真实的世界
对自然形态有种真切的感觉
一种美妙的雕塑般的坚实感
雕塑的表现形式和空间感已经进入绘画艺术的平板空间
一种未曾改变的人性
人物头部的表现最为重要
人间喜剧的焦点
艺术的意义在于联系:人物之间或与观众之间
拜占庭人物都是侧面斜视,没有联系
改变了艺术发展的道路
对他影响重大的
罗马画家卡瓦利尼
阳刚之美
自然主义手法
那个时代意大利最伟大雕塑家皮萨诺父子
令人信服的实体感和人物个性
《基督下十字架》
人情味十足的“戏剧”
《犹大之吻》
围绕画面中心把整个场景组织得有声有色
拓展:但丁《神曲》
哥特式
这个术语
时代的划分
罗马式之后、文艺复兴之前这段时期建筑与艺术的新风格
盛行于中世纪最后三个世纪
13、14、15世纪
充满宗教精神的雅致气氛、色彩的鲜亮、可见世界的美中所蕴含的那春天般的欢愉
初期
服务于宗教
哥特式建筑
带肋拱顶
精巧的尖拱顶
肋拱
这种结构使支撑墙不那么厚重
外面
分散重力
精巧的飞扶壁
石头墙壁装饰华丽
宽大的窗户
镶嵌彩色玻璃
铅条窗花格固定
五彩斑斓的光芒流泻进来
如入圣境
哥特式雕塑
人物形象更为典雅、个性化
最明显体现在衣褶上
哥特式绘画
发源于意大利
早期比之前展现出更强的写实性
还保持着拜占庭的精神的纯粹和力度
着迷于透视的效果和创造真实空间的幻觉
创新:栩栩如生的形象、透视和优雅精妙的线条
错综复杂的优雅与细腻
对叙事性的偏好
成就了对坚实的形的描绘,而早先的画家展现的基本上是一个线条的世界,尽管充满精神力量,但缺乏体积感、形体单薄
对基督教精神的超拔的、常是充满激情的表现
后继画家
4、西莫内
杜乔学生
“国际哥特式”的奠基人
形式典雅
线条流畅
人物动势的微妙奇巧
作品华贵品格和精巧的工艺性
笔下人物具有非同寻常的形体“流动感”
无论天使还是凡人都有一种飘掠的动感
画中人美丽绝伦
每一位都好像既是凡界又是天国的神秘迷人的居民
虽然立足红尘,周身却散发着另一个世界的魅力
没有一位画家像西莫内这样干用色彩,像他那样自信而巧妙地将我们引入她想象的世界
我爱这位画家:色彩、动势、家庭冲突
但是是有意为之的优雅和精致的装饰性
5、洛伦采蒂兄弟
代表了“杜乔化”的乔托风格
既气势恢宏又不失温和典雅
心理描写的生动上和乔托有共鸣
锡耶纳城人
突然死于1348年欧洲可怕的“黑死病”
哥哥彼得罗
弟弟安布罗焦
《好政府的寓言》
在锡耶纳市政厅
我也爱这位画家:家国诗意理想
拓展:科隆大教堂、薄伽丘《十日谈》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