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笔记
2016-06-05 18:05:20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1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概述
PD工作流程:idea-产品定位-竞品分析-用户调研--需求收集-需求管理-形成PRD-原型设计--
用户体验-信息架构-交互设计--项目管理-产品流程-运营数据统计分析--产品优化方案
用户体验-信息架构-交互设计--项目管理-产品流程-运营数据统计分析--产品优化方案
产品六问
产品定位:我们做什么?产品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差异化在哪里?
标杆产品:国内外类似网站成功案例有哪些?我们有竞争对手吗?
典型用户:用户有哪几类?每类用户的核心需求是什么?
核心功能:核心功能有哪些?分别满足用户的哪些核心需求?
核心内容:用户关注的内容有哪些?哪些内容能吸引用户?
商业模式: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我们如何赚钱?
市场分析
方法:问卷调查、人物角色分析、用户访谈、焦点小组、用户AB测试
【6-1】焦点小组方法示例,多人参与的用户访谈方式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工具推荐SPSS
对比分析法: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其中的差异,从而揭示数据变化的规律。
比如同一产品的安卓和苹果用户付费金额对比
比如同一产品的安卓和苹果用户付费金额对比
结构分析法:某部分数值占总体的比率,比如产品在不同时间内的市场占有率
【6-2】交叉分析法:通常用于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即同时将两个有一定联系的变量及其值交叉排列在同一张表格内,使各变量值成为不同变量的交叉结点,形成交叉表,从而分析交叉表中变量之间的关系。
【6-3】分组分析法:按照数据特征,将数据分组后进行分析
分析报告
图表+文字描述,对分析结果进行说明,最后要总结出趋势和规律
分析用户当前现状,用户对产品需求点
报告组成: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相关内容
用户调研
找到用户
谁是用户?(什么样的人会使用我们的产品?)
用户分类(将拥有共同特征或行为的用户聚类,形成典型用户)
用户特点(人口统计信息、性格、爱好、需求特征等)
用户行为(行为时间、地点、频率、习惯、消费等)
【3-2】用户画像构成
他们是谁?消费习惯及特征、他们眼中的某产品
竞品分析
竞品分析六问
产品竞争对手有哪些?
竞品都有哪些共同功能?哪些功能只有少数对手有?
竞品有哪些共同内容?哪些内容只有少数对手有?
竞争对手的商业模式分别是什么?
将列出的功能、内容和商业模式进行分析总结
你的产品改进建议或意见?要深刻、独到
商业模式
列举:搜索引擎-无线增值-各种广告-收入分成-虚拟道具-会员-电子商务
商业模式+产品概念=产品愿景
产品概念:目标群体、痛点、竞品、如何满足用户需求
商业模式:如何获得产品初期的经济来源?产品如何盈利?客户如何发现并获得产品?
【2-1】分析时,首先要考虑产品对核心用户需求的解决方案
分析方法
【2-2】KANO模型
【2-3】SWOT分析法
【2-4】信息对比法
需求文档
已整理成word
Axure使用技巧
用户体验设计
【5-1】用户体验五要素
设计原则
主次原则:突出重点、更改字号、变换颜色、展开收起
直接原则:能在当前页面完成的,不要单独跳出一个页面完成。
统一原则:样式确定好之后全站保持统一,降低用户的认知难度,即不要出现几种不同样式。
比如一致的颜色、字体、按钮设置等
比如一致的颜色、字体、按钮设置等
少做原则:优越性方面,让用户选择大于让用户输入,尽量做成让用户可以选择,降低难度。
比如选择城市、性别时的下拉菜单。
比如选择城市、性别时的下拉菜单。
对称原则:展开与收起是对称的功能,有依存关系,展开后能收起,收起后能展开,用户反悔时能返回原来的操作。
个人理解为可以用户行为可返回、任意操作有反馈
个人理解为可以用户行为可返回、任意操作有反馈
反馈原则:尽量对每个操作能做到人机交互反馈,让用户清楚知道自己目前的状态,减少疑惑。
比如信息流页面的“已经到底了”。
比如信息流页面的“已经到底了”。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