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理论与范式
2016-06-25 09:48:27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传媒理论与范式是研究媒体如何塑造和反映社会现象的学科。它涵盖了从早期的传播模式到现代的数字媒体,以及媒体对社会、文化和政治的影响。传媒理论关注的核心问题包括信息传播的过程、效果和影响,以及媒体的权力和责任。范式则是指一种理论框架或方法论,用于解释和分析特定的现象。在传媒领域,不同的范式对应着不同的研究方法和观点,如批判性理论、功能主义、符号学等。这些范式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和评估媒体现象的工具,有助于揭示媒体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传媒的四种理论
媒介的威权主义理论
威权主义理论的哲学依据
1.人的性质;(人类只有在作为社会一员的时候,才能发挥其全部潜在力量)
2.社会与国家的性质;(没有国家,个人就无从发挥一个文明人的特质)
3.人对国家的关系;(国家有权决定它的目的和决定实现这些目的的方法,它的权力是通过一种还不能完全为个人所理解的过程,推论这个过程有时是神的引导,有时是依靠高度的智慧或领导的品质,有时是由于对于其他任何过程都缺乏信心)
4.基本哲学问题:知识与真理的性质。(知识可以通过智慧来发现 )
所有主张来源于一个前提: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个体缺乏智慧与理性。
强调集体(国家)利益大于或高于个体利益是集权主义观点的核心。
威权主义控制大众传媒的主要方法
(1)特许制(出版业公会制)
(2)许可制(检查制)
(3)提起公诉
(4)征收印花税(知识税)
媒介的自由至上主义理论
哲学依据
人是理智动物,人本身就是目的;
社会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其每个成员的利益,国家的存在也是为了供给一种社会环境使个人能够发挥他自己的潜在力量;
知识是神赐的,理性能力是上帝所赋予。自然现象只有一个基本的无懈可击的和证据确凿的解释。
主张社会的全体公民都享有言论和出版的自由。强调个人的重要性,产生于16世纪、发展于17世纪,成熟于18世纪。
以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自由主义思想为源头,对人类理性的力量深信不疑,坚持个人的重要性,坚持包括言论和出版/新闻自由在内的天赋人权的思想。
内容
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干涉
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
观点的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原则
对事实的信念
媒介的社会责任理论
背景
技术和工业革命,它改变了国家的面貌,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影响了传媒本身的性质;
来自各方面尖锐的批评之声。
巨大权力,损害了反对的意见
屈从大公司
抵制社会变革
时事报道关注煽情、肤浅的东西;娱乐节目通常缺乏实质的内容
危害社会道德
侵犯个人隐私
商业阶层控制
新的知识氛围,一些人开始以怀疑的眼光来看待启蒙时期的基本假设;
专业主义的发展。新闻界吸引了一些既坚持原则又受过教育的从业人员,同时也由于通讯业反映出了美国工商业所一贯推崇的社会责任意识的增长。
主张,媒介要对公众负责
晋万里
“供给真实的、概括的、明智的关于当天事件的记述,它要能说明事件的意义”;
2)它应当成为“一个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
3)要能描绘出“社会组成群体的典型图画”;
4)要呈现和阐明社会的目标和美德;
5)要使人们“便于获得当天的消息”。
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的《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1947)和霍京的《新闻自由:原则纲要》
媒介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苏联共产主义理论产生的动力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产生的动因是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决定论,产生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
(1) 绝对的新闻自由是不可能的。(2) 值得肯定的是能自由地说出他们相信的真理。(3) 反对国家的自由是不容许的,。(4) 自由和责任是密不可分地连在一起的。
新闻媒介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即宣传工具,必须无条件地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法规条令。
四种理论的缺陷
1、冷战思维的产物
两种理论,一种理论
2、历史具体性的不一致
3、理论概念的不一致
4、给人“ 一种制度可以套用一种理论” 的错误印象
5、每种理论过于简单化
6、《理论》对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的权力集中所论太少
子主题
晋万里
Four Theories of the Press的出版和影响
1956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出版社推出了3名新闻学者撰写的Four Theories of the Press 。
学界公认,它开了比较新闻学之先河,以其鲜明夺目的标题填补了大众传播文献的空白,揭示了新闻媒介与社会的关联。
芮必峰(1996:63~63)认为,该书的历史功绩在于:
(1)探究不同社会制度与报刊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对西方新闻学研究产生了影响;
(2)对各种报刊体系差异所作的哲学根源上的探究提升了新闻学的理论层次;
(3)“四种理论”模式一直影响着甚至左右着后来的媒介理论;
(4)西方推崇的“社会责任理论”经过该书的系统阐发得以广泛传播。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