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审计抽样
2016-09-01 08:58:02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审计抽样是审计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技术,它是指审计师从总体中选取一部分样本进行审查,并根据样本的结果推断总体的特征。审计抽样可以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同时也可以降低审计风险。审计抽样的方法有很多,如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等。在实际应用中,审计师需要根据审计目标、审计对象的特点以及审计资源的限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审计抽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取决于抽样的随机性和样本的大小。因此,审计师在进行审计抽样时,需要遵循科学的抽样原则,确保抽样结果的有效性。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审计抽样的定义
基本特征
部分审计:对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
均有机会:所有抽样单位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要求随机,但不要求概率相同
要求随机,但不要求概率相同
合理推断:可以根据样本项目的测试结果推断出有关抽样总体的结论
审计程序可否使用
风险评估程序
通常不涉及:只有一个数据,无法抽样
控制测试
运行留下轨迹
可以考虑使用
未留下运行轨迹
不宜使用
实质性程序
细节测试
可以使用
实质性分析程序
不宜使用:只有一个数据
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抽样风险
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
信赖过度风险:推断的控制有效性>实际的控制有效性
信赖不足风险:相反
细节测试中的抽样风险
误拒风险:推断的重大错报>实际重大错报
误受风险:相反
非抽样风险
选择的总体不适合于测试目标
未能适当的定义误差
选择了不适于实现特定目标的审计程序
注册会计师未能适当的评价审计发现的情况
其他原因
统计抽样方法
属性抽样
运用于控制测试
变量抽样
运用于细节测试
选取样本阶段
样本规模影响因素
可接受抽样风险
反向变动
可容忍误差
反向变动
预计总体误差
同向变动
总体变异性(标准差)
同向变动
总体规模
影响很小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