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
2016-10-19 14:13:21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并改进组织的运营。它可以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通过系统化和规范的方法评估并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有效性。内部审计员对组织的运作有深入了解,他们可以识别出潜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从而帮助组织提高效率,减少浪费,提高盈利能力。同时,内部审计还可以帮助组织遵守法规,防止欺诈和滥用。总的来说,内部审计是组织成功的关键组成部分,它为组织的持续改进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内部审计背景
相关的美国法律法规
企业上市要求
公司治理要求
内部审计的主要目的
内部控制+风险管理
评估内部控制的政策和程序的设计、有效性和执行情况,并评估公司的绩效质量
确保企业的风险都能应对,以具有效率和效益的方式实现企业的目标和使命
内部审计三个主要职能
帮助公司高层维护公司的内控系统
帮助公司高层改善企业运营
协助外审进行相关审计
内审部门的管理
首席审计官负责管理内审部门,具体控制6项
内审直接向首席审计官汇报
首席审计官向CEO或同时向董事会汇报(非上市公司)
如果是上市公司,首席审计官直接向审计委员会汇报
内部审计的标准
属性标准
概念
实施内部审计活动的组织和人员的特征
具体范围
内审的目的、职权和责任:参照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具体标准设定,由董事会批准
性质
独立性
首席审计官有足够高的汇报链,内审工作不偏袒某一部门,内审工作的范围、执行和结果也不应受任何干预
客观性
内审人员避免利益冲突,审计范围需定期轮换,内审职能(CAE)需要被监督
熟练程度
内审人员应具备相应专业知识能力,并接受持续教育
谨慎性
审计分析、专业交流、专业机密要合理谨慎
质量保证和改善方案
实质上是对内审活动本身进行监督检查和提高,方案必须长期,定期和持续进行
核心是保证内审活动合规,内审活动具有效率和效益,内审活动为企业和利益方带来价值
内审职能应五年进行一次外部评估,方案应当提高内审对组织的价值,高管应当对此有所沟通和了解
绩效标准
内审活动的管理
由首席审计官负责具体管理
定义内审工作性质
使用系统性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估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及公司治理
内审活动的计划
应明确目标,找到经营风险和控制风险,改善其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机会
执行审计活动
内审人员需要记录和评估信息,内审管理者对信息披露权限有所规定
内审结果的沟通
包括审计目标、范围、结论,建议和行动计划,同时沟通要符合IAA的审计咨询标准
监控进度
监控管理者对于内审意见相应的行动计划的执行情况
管理层接受风险的决定
内审向董事会报告管理层接受了不可承受的高风险
实施标准
就如何在不同业务活动中使用特定的属性或绩效标准提供具体指导
审计结果的受众
部门经理、运营经理
了解绩效作出改进
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
调配资源解决问题
外审人员调用
作为参考,高敏感度信息应咨询法律人士
IIA对内审报告传播的要求
评估对组织的潜在风险
适当咨询高管和律师
限制对审计结果的使用,控制传播
审计结果的报告(主要内容)
一般发现
控制程序不充分,控制程序未能遵守、资产保护措施不充分等
具体发现
对一般发现的证据支持
总结表
记录发现,原因,影响,建议等
审计结果建议类型
不进行改变
内控得当,无需改变
改变不符合公司利益
修改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
建议应确定改变所要实现的目标,具体的战略和战术问题留给管理层解决
建议应简洁明确又全面,有充分的证据支持便于实施
为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潜在风险增加保险或保障
必须确定保险的适当性,确保此举措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根据相关风险调整规定回报率
如银行调整贷款利率
审计证据
主要证据
内审人员通过观察、调查,访谈,查阅文件等形式直接掌握的证据
次要证据
内审人员通过第三方获得的证据,须确定其可靠性,如银行函证
文件证据
以文件形式存在,如考勤卡,支票,采购单
专家意见
来自相关技术领域的专业人士
情况证据
导致审计人员怀疑特定问题存在的条件和情况
分析性证据
财务比率,对财务报告的横向纵向比较
审计类型
财务审计
范围
财务报表
目标
确定整体财务报表是否可以公允反映公司的营运状况和财务状况
受众
董事会和高管
比较
内部财务审计具有前瞻性,外部财务审计具有回溯性
营运审计
内部审计最关注的部分
概念
根据公司和行业标准,公司目标以及现行的法律法规对公司效益进行常规性和系统性评估的工具
目标
向董事会的高管确保公司目标和使命可以实现,并识别进一步改善的机会
方式
查找与改善营运效率的效益有关的问题,通常以建设性批评的形式进行
合规性审计
目标
确定公司是否遵守了现行的法律法规,专业和行业标准或合同责任的要求
方式
可以使财务审计或营运审计的一部分,也可以单独进行
可以由管理层发起,也可以是法律法规要求进行
内部审计帮助
营运管理层面
向管理层建议需要改善的领域,并通过内审的影响力帮助营运管理层获得上层支持,解决问题
董事会和高管层面
帮助管理层分析企业战略风险和决策控制的关键点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