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微服务》读书笔记
2022-10-10 10:57:57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一文全方位的介绍微服务在企业中是如何实施的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7. 服务运维           
     8. 配置的抽离    
     程序与配置分离  
     9. SCM                  
     SCM 支撑软件配置化的协作管理,常用的有两个工具: Spring Profile方案 和  SCM + AutoConfig方案  
     10. 持续集成    
     多个代码库、多个CI构建  
     11. API网关    
     1. 网关的作用    
     1. 隔离网络:内外网的隔离  
     2. 解耦:降低服务间的依赖  
     3. 入口收束:通过扩展机制对请求进行统一处理  
     2. 业界常见的网关方案:1.Nginx+ Lua 2.SpringCloud Zuul 3.MashapeKong  
     3. 网关设计需要考虑的点    
     API 生命周期管理功能:修改,删除等  
     安全防护  
     流量控制  
     请求管理  
     12. 微服务权限认证    
     1. HTTP基本认证:客户端把用户名和密码用 BASE64 加密后,放在 Authorization Header 中发送给服务器, 认证成功。
服务器将 Authorization Header 中的用户名密码取出,进行验证, 如果验证通过,将根据请求,发送资源给客户端
  
    服务器将 Authorization Header 中的用户名密码取出,进行验证, 如果验证通过,将根据请求,发送资源给客户端
 2. 分布式 Session 方案  
     3. 基于 Token 的认证           
     4. 建议采用 Oauth(用于外部服务认证) 和 JWT(微服务认证) 结合使用  
     1.微服务的好处           
     2.微服务的四个原则           
     3.微服务的问题           
     4.微服务落地的19个实践    
     4.1 企业IT建设的三大基础环境           
     4.1.1 团队协作环境:主要是DevOps领域的范畴,负责从需求到计划任务,团队协作,再到质量管理、持续集成和发布  
     4.1.2 个人基础环境:就是本文介绍的微服务应用平台,他的目标主要就是要支撑微服务应用的设计开发测试,运行期的业务数据处理和应用的管理监控  
     4.1.3 IT基础设施: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各种运行环境支撑如IaaS (VM虚拟化)和CaaS (容器虚拟化)等实现方式  
     4.2 微服务应用平台总体架构           
     4.2.1 开发集成:主要是搭建一个微服务平台需要具备的一些工具和仓库  
     4.2.2 运行时:要有微服务平台来提供一些基础能力和分布式的支撑能力,我们的微服务运行容器则会运行在这个平台之上  
     4.2.3 监控治理::则是致力于在运行时能够对受管的微服务进行统一的监控、配置等能力  
     4.2.4 服务网关:则是负责与前端的WEB应用 移动APP 等渠道集成,对前端请求进行认真鉴权,然后路由转发  
     4.3 微服务应用平台的运行视图           
     4.4 微服务平台的设计目标    
     目标主要就是要支撑微服务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4.5 服务契约化:API等接口的管理  
     4.6 服务编排           
     4.7 微服务容器           
     4.8 服务注册与路由发现           
     当应用结构复杂后,手工单个配置IP、域名已经不太可适合了    
     服务在启动的时候,会将自己要发布的服务注册到服务注册中心  
     SpringCloud Eureka 进行服务注册的管理  
     4.9 统一鉴权           
     实现统一的安全认证与鉴权,使得微服务之间能够按需隔离和安全互通  
     4.10 日志与流水           
     4.3 微服务运行视图  
     5. 确保微服务架构下分布式事务的正确           
     SEDA:staged event-driven architecture  
     采用分布式事件驱动的模式,用异步模拟来同步,无阻塞等待,再加上资源分配隔离结起来的一个解决方案  
     6. 持续集成与持续交付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