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形态
2020-03-24 14:23:32 8 举报
AI智能生成
网络传播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网站传播:大众传播的延续
主体及目标
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
IAP(互联网接入商)
专线,拨号,无线
提供网上增值服务和市场推广
ICP(互联网内容提供商)
媒体
政府
将政府网站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直接渠道
将政府网站作为塑造政府形象的窗口
将政府网站作为电子政务的平台
机构与组织
目标与政府网站相似
企业
注重其与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结合
注重营销手段的创新
个人
满足与分享个人兴趣爱好
规模小内容单一 影响力也相对较小
特点
技术上的相对复杂性
特定网站中传播主体的单一性与高控制权
传播受众的相对不确定性
可互动性
论坛:古老的封闭的社会化媒体
形式
技术手段
以BBS为主
组织方式
综合式论坛
长期存在
讨论话题可以随时改变
比较稳定性
专业式论坛
管理方式
有限制式论坛
发言者有明确ID
半限制式论坛
容易造成意见表达的混乱
无限制式论坛
作用
对网民
自我表现与表达
获得社会归属感
获得环境认知
获得社会认同
对网站
培育用户黏性
了解与研究网民
构建网站品牌
社会意义
公共信息的传播渠道
放大影响力
为内容提供反馈延伸扩展
民意表达与社会记录的重要渠道
公共服务的平台
群体的培育空间
网络文化的孕育地
web2.0时代论坛的价值
匿名交流用户的根据地
满足人们淡化个体中心或超越关系网络围绕内容进行交流的需求
针对一个主题进行深度互动 封闭讨论
提供更平等的交流环境
成员关系
需求关系
追求成就者
探索者
社交活动者
恶作剧者
成员与论坛互利共进
权力关系
规定性关系
版主与普通成员
非规定性关系
意见领袖
即时通信:基于网络关系的点对点传播
功能
个体交流
便携性 实时性 可控性
交流对象明确
信息共享
人脉资源积累
个人信息与情感披露
方便快捷 可随时更新
可以单方面完成
对群体 利于信息交流文化形成
对组织 利于内部信息沟通与协作
大众文化传播 舆论表达和社会动员
特点
点对点的交流结构
受外来干扰 影响 控制较小
稳定性与持续性
交流的相对私密性
同步的交流时效
时滞小
脱机留言使延时性增强
交流的可控性
个体可以选择交流对象
个体可以设置自己的在线状态
个体可以选择交流中采用的手段
个体可以较好地控制交流的时间与节奏
丰富可切换的交流手段
群体压力与群体情绪的扩散
关系网络与公共传播
强联系
固定的交流对象
信任度较高
信息传播效率高
弱联系
与素不相识人交流
六度分隔
只要处于现代人际社会中,任何两个个体之间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社会影响
社会人群的分化
即时通信交流形成交际圈
人脉积累
同圈人有一定同质性
作为文化符号的即时通信工具的使用
舆论形成
前提时互联网或社会上已具备舆论形成的意见气候
即时通信是舆论的传递者与放大者
手段
一对一
集体签名
基于简单的二元取向的态度表达
比复杂辩论更容易产生舆论力量
更容易导致从众现象和沉默的螺旋效应
社会动员
特点
发起机制的民间性
网民加入态度更自觉主动
网络的扁平性
节点多 节点关系复杂
复制传递速度快
人情基础
更高的说服力
过程的相对隐蔽性
对其控制更难
动员结果爆发力更强
高效率
博客:以个体为中心的社会化舞台
基本含义
专属
发布文章或图片 音频视频
时间倒序排列
信息发布技术门槛低
一对多
社会意义
公民新闻 个人出版等推动去中心化传播
多中心削弱传统传播中心的影响力
一定程度上弥补专业机构出版的不足
构建新的知识生产与传播体系
研究者的个人研究成果的分享
整合者对知识体系的整理
机构博客进行的知识生产或分享
促进个体与社会能量交换
社会关系扩展
文章广泛传播
影响力形成
激励社会参与
博客民间记录成为官方历史记录的补充
推动多元文化的发展
鼓励非主流文化创作
发展丰富博客创作
冲击磨练文化形成
与社会生态形成交互作用
元素构成多元
自我生长机能
对现实生活有更强作用
传播结构
舞台表演+观众围观
博客表演主要依靠博客内容 其他展示手段相对缺乏
观众对博客表演热情表演方式产生直接影响
但博主主角地位无法被争夺
传播可以完全是单向的
观众比大众传播时代拥有自主权更大 且互动可以非常直接
观众数量一般远远低于专业媒体的受众数量
传播特点
个体构成传播中心
博主拥有较大传播自主权
内容自由度较高
受到环境因素影响比较小
容量比较自由
手段相对单一
节奏自由
私人话语空间与公共话语空间界限范围模糊
用户的使用与满足
需求
内在的根本心理需求
对博客平台的直接使用需求
对社会报偿的需求
心理动因
自我形象塑造
印象管理
外在诉求
自我表达
历史记录
自我推介
获得社会影响或认同
阅读者的使用与满足
对社会归属感的需求
环境认知 自我表达 自我投射
他人对自我的认同
获得相应的社会资源
后博客时代的博客价值
更适合进行专业化的深度表达与交流
知识生产与传播
较好保持了写作者的独立性
利于个人品牌资源的积累
维基:协作式知识生产系统
基本特点
目标明确 分工易实现
平等沟通合作的互联网精神
自组织式协同的网络文化精神
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平等对话
参与者相对平等
对同一事物认识的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可以同时呈现
是焦点文化与边缘文化的集合
热门话题
个性化内容
用户的使用与满足
社会分享需求
给予
获得
自我提升需求
参与维基词条建设
其他用户的鼓励
社会报偿需求
社会认同
实质性报偿
自我表达需求
主要应用方向
知识生产
广度超越任何百科全书
多元认识的集成
不同人知识智慧的交流碰撞
自由流动
新闻传播
实时实事可作词条
跨媒体跨地区
补充更新
新闻价值的公共确认
新闻信息的全程提供
新闻分析的多元展开
社会协作
推动协作
个体实现价值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