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
2020-06-22 11:42:28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自考儿童文学名著导读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第一章基本原理
“儿童文学”概念的基本含义
1.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2.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
3.适合儿童阅读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
4.审美、认知、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作用
综上所述,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中国古代儿童文学包括的四类作品
1.民间口头文学作品
2.注重故事性、具有一定文学色彩的蒙养读物
3.经过专门编纂的所谓“陶冶性情”的成人文学作品
4.古典文学中那些适合儿童特点,也常常为儿童读者所选择和接受的作品
儿童文学与儿童读物的区别与联系
广义的儿童读物
范围是十分广泛的,也包括儿童文学读物。
狭义的儿童读物
在儿童文学研究中,儿童读物则是一个狭义的概念,即是指除儿童文学读物外的各类适合儿童阅读的出版物。
在适合儿童阅读这一点上
儿童文学与儿童读物是一致的
在内容上,
儿童文学作品中常常也包含着一定的知识信息。
儿童文学的文学性是一种有机的、整体性的审美构成,而不只是传达知识内容的信息化手段。
儿童文学的文学性是一种有机的、整体性的审美构成,而不只是传达知识内容的信息化手段。
相反,儿童读物可以是非文学的,也可以吸收、采用一些文学手法,但并不具备独立的、完整的艺术品性和审美价值
因此,儿童文学与儿童读物是两个内涵和外延都不相同的概念。
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在美学特质上的区别
表现得更为普遍、更为集中、更为典型的艺术品性-->儿童的生命内涵和精神特征之间有着更为深刻和内在的联系。
儿童审美趣味为接受模型和美学依据,艺术要素-->儿童审美趣味和阅读能力的特殊规范和要求
这些要素的特殊方式和组合状态-->形成儿童文学有别于成人文学的整体审美特点
这些要素的特殊方式和组合状态-->形成儿童文学有别于成人文学的整体审美特点
因此,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其审美指向和效果,与成人文学是不一样的。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纯真
稚拙
欢愉
变幻
质朴
举例说明儿童文学的纯真美和稚拙美
1.纯真
儿童生命固有的品行-->儿童文学作品纯真美的客观来源
表现儿童生命、儿童世界的纯真之美-->儿童文学作家自觉的创作追求
如美国作家阿诺德·洛贝尔的童话集《青蛙和蛤蟆是朋友》
纯洁、动人的友情故事
纯真、友爱之情令人感到快乐和温暖
纯真、友爱之情令人感到快乐和温暖
李其美的儿童生活故事《鸟树》
纯真晶莹的儿童心灵的自然流露,也构成了纯真之美的内在质素
2.稚拙
从内容上看
儿童文学的稚拙美主要表现为儿童心理、生活中的稚拙情态和形态。
冰心《雨后》、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
表现在形式上
儿童文学作品的文字、语言组合和叙述方式的变化-->产生一种稚拙感
情节构成方式的变化-->带来一种稚拙的形式感
张天翼的童话《大林和小林》中“乔乔的鼻子掉下来”
鼻子掉下来的情态由于语言不断重复地叙述组合方式-->幼儿般稚拙的口语形式风格
鼻子掉下来的情态由于语言不断重复地叙述组合方式-->幼儿般稚拙的口语形式风格
儿童文学的美育功能
蕴涵的健康的价值观念-->正确的审美理想的熏陶
培育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全面发展
培育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全面发展
培养、积累起丰富的审美情感
感受不同作品带来的不同风格的美-->初步培养其感受美、理解美、评价美、表现美和创作美的能力
-->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第二章今天和历史
儿童文学历史发展的一般特征
从“自在”到“自觉”
从民间文学到作家创作的文学
审美形态的发展
体裁样式的分化
题材领域的拓展
艺术手法和艺术风格的多样化
新媒介与儿童文学的关系
积极
视像媒介呈现给儿童的“文学故事”仍然可能实现原印刷文本的文学质量
可以使一部书架上的儿童文学作品被更多的儿童读者所分享
消极
新媒介在童年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怀着不信任的态度
平面化视像媒介会把孩子们带离文学阅读
平面化视像媒介会把孩子们带离文学阅读
结合实例说明新媒介
对儿童文学发展的意义
对儿童文学发展的意义
1.新媒介为儿童文学提供了新的创作空间
不少儿童文学作品中,
对新媒介的呈现-->作家借以批判和反思现代文明的一种途径
一些网络题材的儿童文学作品中-->儿童沉迷网络的现象进行批判
对新媒介的呈现-->作家借以批判和反思现代文明的一种途径
一些网络题材的儿童文学作品中-->儿童沉迷网络的现象进行批判
新媒介的某些特殊形式也给了传统的儿童文学创作以启示
传统的叙事文学作品总是只有一个确定的情节过程和结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种可能和不确定性的儿童文学作品
传统的叙事文学作品总是只有一个确定的情节过程和结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种可能和不确定性的儿童文学作品
2.新媒介为儿童文学提供了新的传播载体
许多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借助新媒体的力量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
《哈利波特》《魔界》
《哈利波特》《魔界》
3.新媒介加强了 儿童参与
儿童文学创作与接受的主动性
儿童文学创作与接受的主动性
以博客为代表的网络写作空间的出现-->改写了传统的协作观念,
出现了少年和青少年写作的现象。
能够为儿童文学作家提供真实、鲜活、当下的儿童生活与儿童思想内容
出现了少年和青少年写作的现象。
能够为儿童文学作家提供真实、鲜活、当下的儿童生活与儿童思想内容
数字新媒介也加强了儿童读者在儿童文学作品接受中的主动性
第三章创作主体与接受对象
儿童文学作家的特殊性
1.独特的精神气质
2.独特的
感受力和生活经验
感受力和生活经验
从创作动机来看,
儿童文学作家的两种类型
儿童文学作家的两种类型
自觉型
教育型
社会使命型
娱乐型
自发型
童心型
儿童崇拜型
童年回忆型
斯蒂文森《被子的大地》是一首儿童诗
3.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儿童写作的特点和意义
儿童写作的意义
往往取材于自己的生活世界-->同龄人的共鸣
满足了少年儿童的文学表现欲望
激发了他们的文学创作力
提高了他们的文学表现能力
激发了他们的文学创作力
提高了他们的文学表现能力
孩子们的写作-->成人世界发出了某种警示
儿童写作的特点
在写作过程中,儿童作者可以无所顾忌的浅入内心世界,
进行自我的想象和描画而无须刻意地讲求艺术的形式和章法
呈现出自然率性的特点
进行自我的想象和描画而无须刻意地讲求艺术的形式和章法
呈现出自然率性的特点
“一切都不重要,我写我所写的”-->儿童作者们的写作姿态
成人读者接近儿童文学的主要原因
出于”身份”或“职业“的需要-->走向儿童文学
有些成人读者在阅读天性上,在文学心灵的深处
与儿童、儿童文学有着一种沟通、默契和认同感
与儿童、儿童文学有着一种沟通、默契和认同感
成人读者在儿童文学接受领域的存在的意义
成人读者是儿童文学艺术生产过程的参与者,
儿童读者在文学阅读过程中的引导人和帮助者
儿童读者在文学阅读过程中的引导人和帮助者
成人读者参与儿童文学阅读也有其自身的意义和价值
儿童读者文学接受能力的特殊性
1.生理层面
生理层面的感受力-->基础层面
2.心理层面
生理机能的状况和水平-->普遍的、共同的发展水平和阶段
文化层面-->具体实现的内容和发展方向
心理层面介于两者之间
文化层面-->具体实现的内容和发展方向
心理层面介于两者之间
3.文化层面
儿童读者的多样性
表现在年龄、性别、智能、心理个性、文化等诸多方面
年龄因素所导致的儿童读者的多样性-->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儿童的年龄特征
幼儿的口头语言能力发展较快,
思维方式主要是带有明显的具体性和直观性的形象思维
具体形象的能引起他们兴趣的事物和富于表情及动作性的语言-->注意、记忆
思维方式主要是带有明显的具体性和直观性的形象思维
具体形象的能引起他们兴趣的事物和富于表情及动作性的语言-->注意、记忆
童年阶段的孩子,思维发展表现为,形象思维-->重要位置,
抽象思维-->初步形成,自我意识-->较明显的发展
抽象思维-->初步形成,自我意识-->较明显的发展
少年时期是儿童向成人的过渡时期,
少年的身体发育逐渐成熟,心理也开始显示出某些成人的特征
显示出过渡年龄的特征,即半儿童半成人的心理
少年的身体发育逐渐成熟,心理也开始显示出某些成人的特征
显示出过渡年龄的特征,即半儿童半成人的心理
儿童文学三种形态的主要特点
可以把整个儿童读者的文学接受能力发展过程划分为
幼儿、童年、少年
儿童文学作品也可以相应地划分为
幼儿文学
适应学龄前幼儿的文学接受特点而创作的文学作品
现象世界的描绘-->认识事物的特点和一些简单的道理
具有突出的游戏化倾向
特别讲究声音和色彩的运用
文学性-->音乐性、美术性-->紧密结合
文学性-->音乐性、美术性-->紧密结合
童年文学
阅读心理的发展
审美情感的日渐丰富
审美理解能力的日渐提高
思想、情感的容量和力度-->大
审美理解能力的日渐提高
思想、情感的容量和力度-->大
少年文学
独立思考和理解能力已达到一定的水平
在主题、意蕴等方面 -->要深广一些
在主题、意蕴等方面 -->要深广一些
幼儿文学作品-->纯真和稚拙的美
童年文学、少年文学除了具有天真淳朴的稚拙美之外,
还逐渐融入了更多的幽默滑稽的喜剧美、震慑人心的崇高美和悲剧美
童年文学、少年文学除了具有天真淳朴的稚拙美之外,
还逐渐融入了更多的幽默滑稽的喜剧美、震慑人心的崇高美和悲剧美
就艺术表现而言,荒诞、神秘、象征、幽默等在少儿文学作品中获得了更多的自由表现的可能
从年龄跨度看,儿童文学具备明显的年龄阶段适应性的特点。
第四章文本特征
故事性的构成
“故事元”和叙事技巧中的“矛盾体现物”
任何叙事性作品首先都有一个基本故事,故事发生的中心,故事的母体
《丑小鸭》
《丑小鸭》
故事要靠生动的细节和情节来完善.
俄国列夫托尔斯泰《跳水》《鲨鱼》-->其他内容和表达形式不同
俄国列夫托尔斯泰《跳水》《鲨鱼》-->其他内容和表达形式不同
故事情节的展开还常常需要一种矛盾体现物来支撑,在民间故事中也称为"道具"
与人物活动发生直接关系,并串联起故事情节的特定的生活物件,是故事情节展开的"矛盾体现物"
与人物活动发生直接关系,并串联起故事情节的特定的生活物件,是故事情节展开的"矛盾体现物"
《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火柴
叙事技巧中的传奇性与意外性
评价一篇作品的传奇性,一般看其情节是否曲折离奇,是否具有某种怪异和神秘色彩
传奇性是艺术想象的产物
传奇性是艺术虚构的独特表现
偶然、巧合、夸张、幻想等-->叙事技巧中强化传奇性的手段
有的故事,会有出人意料的情节发展,读者很难对事件的发展进行预料,
猜不到结局,当看到结局时又觉得是在情理之中
猜不到结局,当看到结局时又觉得是在情理之中
叙事技巧中的完整性、连贯性、生动性与曲折性
完整性是指故事要反映事件产生的原因、中间的过程、最后的结局等,
故事要反映出一个特定矛盾冲突的发生、转化的全部过程
故事要反映出一个特定矛盾冲突的发生、转化的全部过程
故事的连贯性指情节节奏紧凑明快,无松散拖沓;
情节一环扣一环,波波相连,无较大跨度的跳跃性
情节一环扣一环,波波相连,无较大跨度的跳跃性
生动性主要是指情节因其新奇、丰富、曲折、有趣、惊险、动情等特点
而达到的令人难忘、引入入胜的效果
而达到的令人难忘、引入入胜的效果
一篇作品所讲述的故事情节是否曲折,直接影响到其故事性的强弱
如《小鹅》
如《小鹅》
促成故事的曲折一般采用“圆满-缺略-补救”的技巧可以达到这一目的
《白雪公主》
《白雪公主》
叙事技巧中的悬念与气氛控制
悬念-->叙事性文学作品的一种特有的创作技巧,情节发展-->悬而待解的疑端
悬念来加强故事性,,,紧要关头
悬念来加强故事性,,,紧要关头
气氛控制-->叙事性文学的常用技巧
具体环境及其所给予人物和故事发展之影响的艺术把握或表现
具体环境及其所给予人物和故事发展之影响的艺术把握或表现
气氛控制与环境描写有直接关系
展示故事特定的生活景象
展示特定人物形象在特定生活景象中的精神表现
这两方面的展示力图引起读者共鸣,给读者某种强烈的感受
叙事语言的口语化与生活化
儿童文学的叙事性语言-->充分儿童化的文学口语形式,简明-->前提,生动-->根本
创作-->通俗直观的富有动作性、对话性和表情性的“儿童文学口语”去进行艺术的表现
儿童口语-->故事语言
创作-->通俗直观的富有动作性、对话性和表情性的“儿童文学口语”去进行艺术的表现
儿童口语-->故事语言
举例说明儿童文学语言的特点
形象性
运用丰富的想象、联想,使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可感的形式显现出来,
而大量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让儿童更容易感知和理解
台湾诗人杨唤诗作《家》
而大量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让儿童更容易感知和理解
台湾诗人杨唤诗作《家》
突出语言的动作感
严文井童话《小溪流的歌》
严文井童话《小溪流的歌》
使语言呈现鲜明的色彩感
简洁性
从语言艺术的特点看
从儿童的文学接受心理看
格林童话用简洁的语言为儿童描述童话故事
音乐性
儿童文学的语言很重视声音层面,主要包括字音、语调节奏和押韵等,
给读者听觉上的美感,即。。。音乐性或韵律美
给读者听觉上的美感,即。。。音乐性或韵律美
儿童诗应鲜明的节奏与和谐的韵律而具有很强的音乐性
林武宪《鞋》
儿童诗应鲜明的节奏与和谐的韵律而具有很强的音乐性
林武宪《鞋》
叙述性
儿童文学中,作品以向儿童讲述故事为目的。儿童文学的语言体现着明显的叙述功能,
在童话、故事、小说等叙事性文体中。。。叙述语言还是人物对话。。。很强的叙述性
在童话、故事、小说等叙事性文体中。。。叙述语言还是人物对话。。。很强的叙述性
《海的女儿》
几种常见的故事构成方式
纵列式结构
也称“顺序法”,以时间顺序安排结构
一般按三种程式来组织情节:
按某一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进程
按某一人物经历变化的自然进程
按某一事物的来源或产生的自然进程
以单一线索建构故事
如美国梅布尔·瓦茨《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德国鲍圭埃特的《一封信》、
苏联廖·卡明斯基的《为什么要上学》
苏联廖·卡明斯基的《为什么要上学》
横列式结构
按空间顺序将若干前后并无直接联系的生活场景或情节并列安排,
从不同的侧面或角度共同表现主题
从不同的侧面或角度共同表现主题
日本民间故事《好运气的猎人》
三迭式结构
也称"三段式",情节安排-->三段式发展的原则或把事件分为开端发展结局三个阶段进行陈述
或在人物事件的配制上以"三"为单位或重在表现人物活动和事件发展前后三次的重叠变化
或在人物事件的配制上以"三"为单位或重在表现人物活动和事件发展前后三次的重叠变化
三段式为传统童话和民间文学作品所常用,也是被借鉴运用最广的结构方式
三打白骨精,阮章竞的童话诗《金色的海螺》
连环式结构
也称"多段式情节反复法".其特点是情节在三段式反复的基础上再一环扣一环地向前延伸发展,
这种结构的作品其情节反复的次数一般再四次以上,直到故事情节结束.
这种结构的作品其情节反复的次数一般再四次以上,直到故事情节结束.
直串式(顺序反复程式)
比安基的科学童话《尾巴》
头尾串式(循环反复程式)
民间童话《老鼠娶亲》
双串式
英国凯瑟琳《煎饼帽子》
一串一解释
民间动物故事《猴子摘包谷》
对立式结构
也称“对照法”,即从正反、左右、前后、上下等相对立的两个方面来组织情节。
误会式结构
也称“误会法”,即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误会来推进故事情节以突出故事性
如寓言《狐假虎威》、阿凡提《巴依理发》
递进式结构
也称“递进法”,即故事由前后两个事件构成,两个事件相互联系,前事件为后事件作铺垫。
如张汉忠的儿童故事《自己骗自己的故事》、韦雪妮儿童故事《小云云的信》
如张汉忠的儿童故事《自己骗自己的故事》、韦雪妮儿童故事《小云云的信》
设伏式机构
在故事情节发展中铺设悬而待解的疑端发展的关键时候进行披露,
以推动情节发展的结构方式。
如美国史梯曼的儿童生活故事《摩尔根又掉井里去了》
以推动情节发展的结构方式。
如美国史梯曼的儿童生活故事《摩尔根又掉井里去了》
结合实例说明故事性在不同文体中的体现
一、儿歌、儿童诗用小小的情节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寓情于事”
蒋应武《小熊过桥》
蒋应武《小熊过桥》
儿童抒情诗-->诗中有一个小小的情节
金波《春的消息》
金波《春的消息》
二、童话、儿童小说用故事性来加强人物形象的塑造
童话-->讲故事
小说-->情节发展-->完善人物性格
-->达到塑造人物和体现主题的目的
小说-->情节发展-->完善人物性格
-->达到塑造人物和体现主题的目的
三、寓言用故事性来荷载思想
寓言形成的前提是故事,以较小篇幅包容最大量思想的特质
所讲述的故事需有紧凑的情节,在环环相扣、
动态推进的故事陈述中显现深长的意味和哲理
动态推进的故事陈述中显现深长的意味和哲理
德国莱莘《没有嫉妒的友谊》故事简短,情节紧凑,寓意深刻
插图在儿童文学中的地位
插图一般出现在为具有一定文字阅读能力的少年儿童提供的读物中。
是吸引儿童、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
是吸引儿童、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
插图的特征
1.直观性
将注意力放在事物突出的特征或符合儿童欣赏习惯的部分
2.依附性
所设计的图画必须反映作品的内容
要体现出所反映内容的特征
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价值
3.延伸性
再现文字内容,理解文字内容、还可以将画家对文字的理解以及作品中没有出现的场景贯注其中,
使文字内容得到充盈和延伸
使文字内容得到充盈和延伸
4.趣味性
二维空间的构图方式,画面-->适当的夸张;事物比例-->适当改造
如人物形象头大四肢小
如人物形象头大四肢小
插图的功能
一、助读功能
二、再创作功能
第五章儿歌 儿童诗
儿歌
儿歌的含义
采用韵语形式、适合于低幼孩子聆听吟唱的简短的“歌谣体”诗歌
在古代,儿歌一般被成为“童谣”
在古代,儿歌一般被成为“童谣”
儿歌是一种最普遍的口头文学样式,也是人一生中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
儿歌的特征
1.注重音乐性,强调音韵和节奏
押韵-->儿歌音韵美的重要方面。
在句子末尾的一个字上有规律地
落音一致而形成押韵
儿歌的押韵一般有四种情况:
在句子末尾的一个字上有规律地
落音一致而形成押韵
儿歌的押韵一般有四种情况:
句句押韵
隔句押韵
每逢双句押韵,首句则可押韵可不押韵
“中途换韵”
在儿歌内容的表述中不断地变换韵脚
在儿歌内容的表述中不断地变换韵脚
多用在“连锁调”的押韵上
每两句换一个韵脚,用韵灵
活方便,错落有致,便于吟唱
活方便,错落有致,便于吟唱
“一字韵”
用同一个字押韵
用同一个字押韵
一般用于传统儿歌的“字头歌”形式
这种韵脚一般
有三种情况:
有三种情况:
1.用“子”、“头”、“手”等字押韵
2.诗句末字儿化
3.用“了”(或“啦”)、“喽”
等语气词为韵脚,别有风味
王青《下雨喽打哨喽》
等语气词为韵脚,别有风味
王青《下雨喽打哨喽》
一字韵儿歌一般可以用所用的“一字韵”指称篇名,
河北传统儿歌《爷爷爷爷给馒头》可称为“头字歌”
蒋宝湖《手》可称为“手字歌”
河北传统儿歌《爷爷爷爷给馒头》可称为“头字歌”
蒋宝湖《手》可称为“手字歌”
常见的儿歌节拍
大致有三种:
大致有三种:
节拍、字数一致
《捉蚂蚱》
节拍一致字数不一致
《端豆花》
节拍不固定
《小耗子》
2,短小单纯,易懂易记
篇幅短小,内容浅显,易懂易记-->儿歌的主要特征之一
3.歌戏互补,富于情趣
儿歌和游戏相结合,实现歌戏互补-->儿歌的明显特征
儿歌的一般艺术形式
(儿歌的结构和句式)
(儿歌的结构和句式)
分布
一节式儿歌
内容单纯,篇幅比较短小,有一气呵成之感
两节式**
内容分两节表达,构成两节式儿歌
张铁苏《没耳朵变尖耳朵》,对比手法
刘饶民《海水》,反复手法
多节式**
凡三节以上的儿歌
句式
二言句式儿歌
诗句全由两个字构成
最古老的儿歌句式
最古老的儿歌句式
三言****
诗句全由三个字构成
儿歌最古老的形式之一
儿歌最古老的形式之一
三三七****
一种特殊形式的杂言句式
每节由三句构成,第一、二句子为三言句,第三句为七言句,二三句押韵,首句用韵自由
《小蚱蜢》
《小蚱蜢》
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夸张、摹状、回环、设问、反复、比喻、比拟、对比、顶针等
儿歌的特殊形式
(儿歌的类型)
(儿歌的类型)
1.摇篮歌
哄孩子睡觉时由母亲或其他人吟唱的儿歌形式(黄庆云《摇篮》)
2.问答歌
又称对歌、盘歌、猜谜调,是指以设问作答的方式,引导孩子认识事物或一定道理的传统儿歌形式
(广西儿歌《谁会飞》、唐鲁峰《谁的耳朵》)
(广西儿歌《谁会飞》、唐鲁峰《谁的耳朵》)
3.连锁调
即前一句句尾词作为后一诗句的首调。
“顶针续麻”
每两句为一个层次,每层次上句气韵,下句以此押韵。
“随韵粘合”
即每个层次都换一个韵脚(《三国刘备打草鞋》)
“中途换韵”
4.颠倒歌
也称稀奇歌、滑稽歌、古怪歌、反唱歌,是一种使用夸张、颠倒的手法来描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某些事物和现象的情状,
达到以表面的荒诞揭示事物本相和实质的目的的传统儿歌形式。(河南传统儿歌《小槐树》)
达到以表面的荒诞揭示事物本相和实质的目的的传统儿歌形式。(河南传统儿歌《小槐树》)
5.数数歌
数字和形象结合,通过吟唱式的数数,帮助儿童认识数的儿歌。
传统儿歌《一二三,三二一》、樊嫁发《答算题》、赵术华《十条腿》、
四川传统儿歌《数蛤蟆》、孙华文《数学歌》、郭明志《数数歌》、王晨湖《量词歌》
传统儿歌《一二三,三二一》、樊嫁发《答算题》、赵术华《十条腿》、
四川传统儿歌《数蛤蟆》、孙华文《数学歌》、郭明志《数数歌》、王晨湖《量词歌》
要求是剧中必须有数的排列(并非出现数字)
这是识别数数歌的主要标志
这是识别数数歌的主要标志
6.绕口令
也称急口令或拗口令,指用双声、叠韵词语或发音相同、相近的字词组成的具有简单意义和幽默韵味的传统儿歌形式
阮居平《鸭与霞》
阮居平《鸭与霞》
7.时序歌
也称时令歌,指用优美的韵律引导孩子根据时序的变化去初步认识、了解自然现象的传统儿歌形式
传统儿歌《十二月菜》、穆然《一日三餐》
传统儿歌《十二月菜》、穆然《一日三餐》
8.对数谣
问答歌和数数歌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儿歌形式。其特点:以数排列,有问有答,或没有问答但两两相对
(徐焕云《数猫猫》、传统儿歌《十样花》)
(徐焕云《数猫猫》、传统儿歌《十样花》)
9.物象歌
又称咏物儿歌,是描摹天然物象的儿歌。其描摹对象一般是动物、植物和其他自然物
如《小白兔》、王赋春《小海蟹》
如《小白兔》、王赋春《小海蟹》
儿童诗
儿童诗的含义
为儿童创作的,符合儿童心理和审美特点。
文学语言来抒写儿童情感的文学形式
用最富于感情、最凝练、有韵律但又具有陈述性特点的
也包括儿童自己为抒怀而创作的诗
儿童诗的艺术特征
一、高度凝练地表现儿童生活及其内心世界
传递儿童的心声,是儿童心理的自然流露
也是儿童生活和单纯理想高度集中的艺术表达
也是儿童生活和单纯理想高度集中的艺术表达
二、体现儿童特有的趣味与情调
站在儿童的立场,以儿童的视角抒发感情,营造出儿童诗独有的境界,童真童趣
三、塑造儿童视野中可视可感的诗歌形象
使抽象之物变得生动具体,以准确、精要的语言表意抒情
用拟人、比喻、夸张等艺术手法塑造形象
用拟人、比喻、夸张等艺术手法塑造形象
儿童诗的类型
1.生活诗
是通过对儿童现实生活的表现来抒发感情的儿童诗
乔羽《让我们荡起双桨》、苏联作家普罗科菲耶夫《我扶起了一棵小树》、台湾诗人谢武彰《梳子》
2.自然诗
用诗的形式,从儿童的视角来观察自然、解读世界、展现自然之美的儿童诗
英国诗人科瑞斯蒂纳·罗塞蒂《谁看见了风?》、管用和《夜空》
3.童话诗
以诗歌形式讲述童话故事的儿童叙事诗
俄国诗人普希金《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我国作家郭凤《油菜花的童话》,
金逸铭《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鲁兵《雪狮子》、阮章竞《金色的海螺》、杨唤《童话里的王国》
金逸铭《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鲁兵《雪狮子》、阮章竞《金色的海螺》、杨唤《童话里的王国》
4.科学诗
以优美凝练的诗句来描写和表现科学知识内容的儿童诗
高士其《我们的土壤妈妈》
第六章童话 寓言
童话
童话的概念
符合儿童思想方式的、充满幻想色彩的神奇故事
童话的主要表现手法
1.拟人
拟人亦称人格化
葛冰《舞蛇的泪》、王尔德《渔夫和他的灵魂》
2.夸张
将描写对象的某些特征进行有意识地放大和强调,从而突出其本质特点以增强艺术效果的一种修辞手段
安徒生《豌豆公主》、《胆大包天的睡鼠和胆小如鼠的巨人》、
张天翼《大林和小林》、郑渊洁《哭鼻子比赛》
张天翼《大林和小林》、郑渊洁《哭鼻子比赛》
3.颠倒
违反既定的现实逻辑,对事物特征及事物之间的关系进行一定程度的倒转
4.象征
通过某种具体的可视可触的事物,表现抽象的观念、思想或情感
马兰花-->劳动人民的勤劳品质;宝葫芦-->不劳而获的懒惰思想;
青鸟-->追求幸福的执着精神;丑小鸭-->出身卑微却自信坚毅、甘于忍耐最终赢得辉煌的成功者
青鸟-->追求幸福的执着精神;丑小鸭-->出身卑微却自信坚毅、甘于忍耐最终赢得辉煌的成功者
童话的文学特征
传统童话的文学特征
固定的叙事程式
民间童话叙事的固定模式首先表现在开头和结尾上
传统童话固定的叙事程式还表现在重复性叙事模式上
最为典型的是三段式的重复(三兄弟、三姐妹等等、三段式叙事结构)
最为典型的是三段式的重复(三兄弟、三姐妹等等、三段式叙事结构)
鲜明的主题
传统童话通过具体的事件和事物表达主人公的需要、关心和感觉,
并在二元对立的模式中建立一切都和谐、协调的理想情景,其主题是直接鲜明的
如善良与恶毒,美丽与丑陋等。贝洛《仙女》以鲜明形象凸显作品的道德主题
并在二元对立的模式中建立一切都和谐、协调的理想情景,其主题是直接鲜明的
如善良与恶毒,美丽与丑陋等。贝洛《仙女》以鲜明形象凸显作品的道德主题
现代童话的文学特征
1.日常生活进入幻想世界
在现代童话形象中,我们看到了更多人类的孩子。
现代童话常常将故事放置在现代生活场景之中
现代童话常常将故事放置在现代生活场景之中
2.个性化、多样化的趣味和风格
角色个性化,具体事物生动,对话有趣,
并且出现了不同于传统童话难以复制的个性特点
并且出现了不同于传统童话难以复制的个性特点
3.儿童与成人共享童年梦想
在现代童话中,成年人也能得到反思,
并找到自己的童年,打破了单一读者的局面
并找到自己的童年,打破了单一读者的局面
童话的形象类型
1.超人体童话形象
2.拟人体童话形象
3.常人体童话形象
1)在外形特征上是寻常人,主要与常人来往,但是和超自然人物、
超自然世界有着密切联系,在某些特殊时刻表现出超人的神奇能力
超自然世界有着密切联系,在某些特殊时刻表现出超人的神奇能力
2.自己并无超人之处,和超自然人物、事件发生关系,
被放入超常态的情境中,与现实时空拉开较大的距离
被放入超常态的情境中,与现实时空拉开较大的距离
3.无超人之处,所处环境也不存在超自然因素,看起来就是与现实完全对应的常人
寓言
寓言的含义
“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就是把深刻的哲理和教训寄托在简短、形象的故事里的一种文学样式
寓言的特征
1.寓意于言的教训性
寓言的要旨-->阐明教训和哲理,寓意是寓言的灵魂,故事必须为寓意服务
这就形成了寓言与一般故事的区别
这就形成了寓言与一般故事的区别
寓言的教训意义
根据思想内容分为
根据思想内容分为
讽刺型
经验教训型
主题
总结生产和学习的经验教训
《亡羊补牢》《拔苗助长》《惊弓之鸟》
做人的经验教训
《行人和熊》《隐士和熊》
政治阶层的经验教训
《千金买马》《唇亡齿寒》
2.连类比物的比喻性
寓言比喻的整体性可以借助象征、
拟人等手法来完成
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拟人等手法来完成
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将现实生活(包括历史事实)中某个具体的事件,
或根据现实生活加以想象、补充而成的事件
作为寓言的喻体
或根据现实生活加以想象、补充而成的事件
作为寓言的喻体
以动物为主人公,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借用言
行的相似性--> 比喻并讽刺现实中的人和事
行的相似性--> 比喻并讽刺现实中的人和事
3.犀利幽默的讽刺性
寓言的讽刺大部分时候是直接的,作者通过塑造反面形象来表达否定的态度
有的寓言从正面角色的经历和体验入手,实现对经验的有效传达以及对谬误的积极指正。
经验教训型,如《小马过河》
经验教训型,如《小马过河》
寓言通过正反两面的冲突阐述寓意,同时在反面角色中隐含作家的讽刺意图
如《愚公移山》
如《愚公移山》
寓言还采用对人物和事件的某一特点进行极度夸张的方法,制造戏剧性的故事情节和场面,
以达到强烈的讽刺效果,如《吕氏春秋》中那个“掩耳盗铃”者
以达到强烈的讽刺效果,如《吕氏春秋》中那个“掩耳盗铃”者
4.精炼简洁的概括性
表现在寓意的传达和寓言的形式上
寓言与童话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
二者从内容到形式上
存在不少相近之处
存在不少相近之处
来自于民间,受到神话、传说的直接影响
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相互渗透、借鉴与融合
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相互渗透、借鉴与融合
区别
主题设置的重心有所不同
虚构、幻想的思维方式不同
主题呈现以及幻想方式的差异-->在文体特质上的不同
第七章儿童故事 儿童小说
儿童故事
儿童故事的含义
一种叙事性文学体裁。注重叙事技巧的运用,营构完整连贯、
生动曲折、富有趣味性的情节,适合口头讲述-->故事的基本特点
生动曲折、富有趣味性的情节,适合口头讲述-->故事的基本特点
儿童故事的特征
儿童故事的类型
儿童故事与其他载体的关系
儿童故事
儿童故事的含义
一种叙事性文学体裁。注重叙事技巧的运用,营构完整连贯、
生动曲折、富有趣味性的情节,适合口头讲述-->故事的基本特点
生动曲折、富有趣味性的情节,适合口头讲述-->故事的基本特点
儿童故事的特征
完整连贯
故事应该要以反映出特定矛盾冲突的发生、发展和转化的全部过程
完整性和连贯性-->构成故事的基本前提
生动曲折
生动有趣的故事是吸引儿童注意并引领他们进入故事情景,进而走进文学视界的首要条件
儿童故事生动的情节和有趣的内容是相辅相成、互溶互渗的。法国作家艾斯库迪叶《云端掉下一只烤鸡来》
儿童故事生动的情节和有趣的内容是相辅相成、互溶互渗的。法国作家艾斯库迪叶《云端掉下一只烤鸡来》
语言口语化
和生活化
和生活化
儿童故事的接收对象更偏于低学段儿童和低龄儿童,聆听故事是这一年龄段儿童
文学接受的主要特点,作品需要用接近儿童生活的语言将他们引入故事的情景
文学接受的主要特点,作品需要用接近儿童生活的语言将他们引入故事的情景
儿童故事的类型
民间故事
流传于民间,具有一定传奇性和幻想成分的题材广泛的叙事性口头文学样式
民间生活故事包括
长工和地主的故事,程一剑记录《火龙单》
三兄弟的故事,顾昌燧记录《狗耕田》
巧媳妇的故事,周健明记录《巧媳妇》
传授生活经验的故事,韦木记录《二锄麦子碾断棒》
民间机智人物故事
赵世杰编译《阿凡提的故事》、龙岳洲搜集整理《阿方的故事》、
陈清漳和塞西整理《巴拉根仓的故事》
陈清漳和塞西整理《巴拉根仓的故事》
民间笑话故事
宋守良搜集整理《两个媳妇》
改编故事
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适合儿童阅读欣赏的故事、也称文学名著故事
《莎士比亚戏剧故事》《堂·吉珂德》《大卫·科波菲尔》《格列佛游记》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聊斋志异》
生活故事
取材于儿童生活,反映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生活事件的短小故事,分:写人、写事
在文学表现上常常通过设悬、插叙等文学表现手段来增强作品的鲜活性和吸引力
历史故事
史实、适合儿童欣赏和聆听的故事、
历史和文学相结合的产物。分:
历史和文学相结合的产物。分:
历史人物故事
白晓朗、黄林妹《李世民的故事》,曹济平《陆游的故事》
历史事件故事
田之《晋国故事》林汉达《西汉故事》朱仲玉《中国历史故事》
谜语故事
也叫故事谜,指以耐人寻味的故事做谜面,并于其中隐藏谜底的故事。具有故事性强,谜底设置巧妙地特点。
谜语故事《谁是大队长》《各姓什么》
谜语故事《谁是大队长》《各姓什么》
动物故事
取材于动物世界,以动物为主人公,
描写它们的生态、习性,
或借动物形象象征
人类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故事
动物故事分为两类
描写它们的生态、习性,
或借动物形象象征
人类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故事
动物故事分为两类
解释型
通过对动物的描写或主观或客观解释动物习性
朱新望《小狐狸花背》、缅间动物故事《兀鹰为什么是秃的》
象征寓意型
借动物形象来象征人类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故事
这类故事在动物故事中数量较多
这类故事在动物故事中数量较多
藏族《麻雀和老鼠打官司》西班牙《狼和奶酪》
越南《肚子和大象》俄国屠格涅夫《小鹌鹑》
越南《肚子和大象》俄国屠格涅夫《小鹌鹑》
儿童故事与其他载体的关系
儿童故事与儿童小说
都具有较强的叙事性
都具有较强的叙事性
儿童小说反映的社会生活较儿童故事更为复杂
儿童故事更侧重于有完整的事件过程,有起伏的情节
在叙述方式上儿童故事要求口语化
在叙述方式上儿童故事要求口语化
儿童动物故事情节较单纯,一般没有明显的哲理性和道德教训
动物故事、动物小说的情节则相对要曲折,其内涵也比动物故事丰富
动物寓言在内容丰厚方面不及前三者,但哲理性和道德教训比它们深刻
动物故事、动物小说的情节则相对要曲折,其内涵也比动物故事丰富
动物寓言在内容丰厚方面不及前三者,但哲理性和道德教训比它们深刻
儿童小说
儿童小说的含义
以儿童为主要读者对象,根据儿童的心理特性进行创作并为儿童所能理解和接受的小说
它指涉的范围应该包括两个方面
小说的
儿童的
儿童小说的特征
充分的表现儿童情趣
成人小说与儿童小说的根本区别
喜剧性
惊险神奇
某些具有悲剧色彩的儿童小说也同样可以产生童趣
儿童小说的构成元素
- 人物
人物塑造是小说创作的中心环节,也是小说创作“三要素”的第一要素
- 故事
故事也叫故事情节,是叙事性文学的主要构成元素,指一系列生活事件的演进过程和人物性格形成、
发展的历史,它展示着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矛盾冲突,是小说创作的三大要素之一
发展的历史,它展示着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矛盾冲突,是小说创作的三大要素之一
儿童小说的故事通常都是单纯明了、集中紧凑的。儿童小说以儿童的生活为主要表现内容
- 主题
儿童小说的主题不宜过于含蓄、隐晦,而应该是明朗的。儿童小说主题还应当是积极而有针对的
儿童小说的分类
一、篇幅的长短
长篇
埃克托·马洛《苦儿流浪记》、阿·林格伦《淘气包艾米尔》
中篇
盖达尔《丘克和盖克》、埃里希·凯斯特纳《埃米尔捕盗记》
短篇(小小说)
契柯夫《万卡》、都徳《最后一课》、欧·亨利《最后一片藤叶》
秦文君《表哥驾到》、梅子涵《曹迪民先生的故事》
秦文君《表哥驾到》、梅子涵《曹迪民先生的故事》
二、题材内容
生活
《马列耶夫在学校和家里》、狄扬《校舍上的车轮》
历史
惊险
《大侦探小卡莱》、史蒂文森《宝岛》
动物
武侠
葛冰《试剑》《冰碗小店》
三、体裁样式
传记体
叶君健《鞋匠的儿子》,高尔基《童年》、《在人间》,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
日记体
万巴《淘气包日记》,杨红樱《男生日记》《女士日记》
系列
勒内·戈西尼《小淘气尼古拉》,迪米特·伊求《拉拉和我》,梅子涵《戴小桥和他的哥们儿》
儿童小说
儿童小说的含义
以儿童为主要读者对象,根据儿童的心理特性进行创作并为儿童所能理解和接受的小说
它指涉的范围应该包括两个方面
小说的
儿童的
儿童小说的特征
充分的表现儿童情趣
成人小说与儿童小说的根本区别
喜剧性
惊险神奇
某些具有悲剧色彩的儿童小说也同样可以产生童趣
儿童小说的构成元素
- 人物
人物塑造是小说创作的中心环节,也是小说创作“三要素”的第一要素
- 故事
故事也叫故事情节,是叙事性文学的主要构成元素,指一系列生活事件的演进过程和人物性格形成、
发展的历史,它展示着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矛盾冲突,是小说创作的三大要素之一
发展的历史,它展示着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矛盾冲突,是小说创作的三大要素之一
儿童小说的故事通常都是单纯明了、集中紧凑的。儿童小说以儿童的生活为主要表现内容
- 主题
儿童小说的主题不宜过于含蓄、隐晦,而应该是明朗的。儿童小说主题还应当是积极而有针对的
儿童小说的分类
一、篇幅的长短
长篇
埃克托·马洛《苦儿流浪记》、阿·林格伦《淘气包艾米尔》
中篇
盖达尔《丘克和盖克》、埃里希·凯斯特纳《埃米尔捕盗记》
短篇(小小说)
契柯夫《万卡》、都徳《最后一课》、欧·亨利《最后一片藤叶》
秦文君《表哥驾到》、梅子涵《曹迪民先生的故事》
秦文君《表哥驾到》、梅子涵《曹迪民先生的故事》
二、题材内容
生活
《马列耶夫在学校和家里》、狄扬《校舍上的车轮》
历史
惊险
《大侦探小卡莱》、史蒂文森《宝岛》
动物
武侠
葛冰《试剑》《冰碗小店》
三、体裁样式
传记体
叶君健《鞋匠的儿子》,高尔基《童年》、《在人间》,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
日记体
万巴《淘气包日记》,杨红樱《男生日记》《女士日记》
系列
勒内·戈西尼《小淘气尼古拉》,迪米特·伊求《拉拉和我》,梅子涵《戴小桥和他的哥们儿》
第八章儿童散文
儿童报告文学
儿童报告文学
儿童散文
儿童散文的特征
- 1.内容的包容性和限定性
取材范围和表现内容-->极大包容性
贴近儿童、吸引儿童的人、事、物、景、理-->作为儿童文学的魅力
贴近儿童、吸引儿童的人、事、物、景、理-->作为儿童文学的魅力
- 2.多样的儿童情趣
包括童趣和理趣
两方面内容
两方面内容
就其童趣表现看,儿童散文所具有的盎然情趣,是通过一个个与童年生活有关的故事而
得以体现并给读者带来回味和快乐,借儿童对外部世界的独特感受和情感来表现
得以体现并给读者带来回味和快乐,借儿童对外部世界的独特感受和情感来表现
理趣表现在,很多儿童散文在描绘儿童眼中的世界时,
也将知识乃至人生的哲理融于其中
也将知识乃至人生的哲理融于其中
- 3.美的和谐统一
情感美
意境美
语言美
儿童散文的类型
1.叙事型
叙述事件为主要目的,以情驭事、融情于事是这类散文的主要特点
就其内容而言,叙事类散文有的以写人为主,有的以写事为主
就其内容而言,叙事类散文有的以写人为主,有的以写事为主
2.状物写景型
以状物绘景、叙写风情风物为主的儿童散文
3.抒情型
抒发内心情感为主要目的
4.议论型
用文学手法去阐明事理的儿童散文。
或凭借对可感触的人、事、物、景的叙写,或从对具体的事象、物象的生发,向儿童说明某种道理
或凭借对可感触的人、事、物、景的叙写,或从对具体的事象、物象的生发,向儿童说明某种道理
儿童报告文学
儿童报告文学的特征
1.对当代少年儿童生活的热切关注
2.对现实报告的冷静思考
3.现实报告与读者对象的适应性
儿童报告文学的类型
以报告事件和现象为主
以报告人物为主
儿童散文的含义
是指用准确、凝练、充分生活化和儿童化的文学语言为儿童创作,供少年儿童阅读和欣赏并儿童审美感受和审美能力相适应的文情并茂的文学体裁
第九章儿童科学文艺
含义
科学文艺是指用艺术手法来描写、表现、普及科学的文学作品的总称。其中适合儿童阅读和欣赏的那一部分便是儿童科学文艺
严肃的科学和动人的文学、丰富的知识和美丽的童心和谐的融为一体,
既给儿童以科学的启迪,又给儿童以艺术的享受,具有在审美中启智,又在启智中陶冶儿童性情的功效
既给儿童以科学的启迪,又给儿童以艺术的享受,具有在审美中启智,又在启智中陶冶儿童性情的功效
特征
一、科学性与文学性相统一
科学性:以科学实验为依据,反映事物自身的特点,揭示事物的本质
及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特性。科幻小说-->科学依据的支撑
及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特性。科幻小说-->科学依据的支撑
生动的文学性:活泼的形象,耐人寻味的构思、细腻精湛的描绘-->
科学自身的美得到完美的表现和充分的开掘
科学自身的美得到完美的表现和充分的开掘
二、客观性与幻想性相结合
客观性:在重视艺术表现的同时,尊重科学事实,客观的分析、描绘科学知识,
塑造文学形象。幻想的内容-->科学的逻辑
塑造文学形象。幻想的内容-->科学的逻辑
幻想性:对科学知识的普及和介绍充溢着超前和幻想的成分,
具有一种在科学研究和科学推理前提下的前瞻性和虚拟性
具有一种在科学研究和科学推理前提下的前瞻性和虚拟性
三、教育性与趣味性相交融
科学文艺在描写探索科学发展的历程、关注科学发展的现在和未来的同时,
表现出的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及作品中的哲理和精神给儿童思想启迪
儿童科学文艺密切结合科学内容的形象表达,自然的贯穿于文学审美过程之中
表现出的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及作品中的哲理和精神给儿童思想启迪
儿童科学文艺密切结合科学内容的形象表达,自然的贯穿于文学审美过程之中
类别
- 1.科学童话
又称知识童话或自然童话,是用童话的形式来表现科学现象,讲述科学知识的文学形式
方惠珍、盛璐徳《小蝌蚪找妈妈》、高士其《我们肚子里的食物》
- 2.科学幻想小说
运用幻想手法描绘科学发展远景和人类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小说
叶永烈《小灵通漫游未来》、童恩正《珊瑚岛上的死光》、凡尔纳《海底两万里》
- 3.科学诗
以优美凝练的诗句来表现科学内容,以丰富的情感把科学知识融入诗的意境的韵文性文学作品
- 4.科学小品
又称知识小品、自然小品,是指只写科学知识的某一个方面或科学
发展的某一个侧面,并且内容精当、结构自由、篇幅短小的科学散文
发展的某一个侧面,并且内容精当、结构自由、篇幅短小的科学散文
科学小品是科学文艺中最常见
且数量较多的文学样式
且数量较多的文学样式
高士其《细菌是怎样发现的》《灰尘的旅行》、顾均正《北京来到我们面前》
- 5.科学相声
我国独有的一种儿童科学文艺形式。运用传统相声的艺术形式,科学知识的介绍-->幽默和诙谐的对话
- 6.科学故事
用故事的形式讲述科学技术方面的种种知识。(萧建亭《影子的故事》)
- 7.科学寓言
运用寓言的形式,概括地、生动地表现科学知识的内容并由此表达一定的教诲、训诫意义的文学作品,
也称知识寓言。(叶永烈《钟表店里的争吵》)
也称知识寓言。(叶永烈《钟表店里的争吵》)
- 8.科学谜语
谜面和谜底相互配合,通过猜谜介绍某一种科学现象、科学器械、科学成果或科学知识的谜语形式
知识性与形象性、逻辑性与启发性、游戏性与趣味性的有机结合是科学谜语的主要特征【选】
科幻小说和奇幻小说、魔幻小说的区别
奇幻小说是“在幻想世界中发生的传奇故事”,大部分奇幻小说都活跃着古代神话、英雄传奇的影子
魔幻小说,即“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特点是把触目惊心的现实和迷离恍惚的幻想结合在一起
科学小说与之相比最为严谨,它的构思和表现具有逻辑性和科学性,
足够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知识是科幻小说驰骋幻想的有力支撑
足够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知识是科幻小说驰骋幻想的有力支撑
第十章图画书
图画书的含义
利用绘画和文学语言两种媒介进行相互补充,由图和文相结合而产生完整而有意味的故事的特殊的儿童文学门类。
图、文、故事、意义是图画书不可或缺的要素。
图、文、故事、意义是图画书不可或缺的要素。
图画书的历史和发展
图画书的产生至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现代图画书起源于19世纪的后半期。
在20世纪上半叶,尤其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图画书的发展由英国快速向美国发展
20世纪50年代后,欧美图画书进入到第二次发展的高峰
1949年以后,我国的图画书受到了一定的重视,从总体上呈现一种中国式的发展特点。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近20年,图画书引起我国儿童文学作家、研究者、文学推广者的重视
现代图画书起源于19世纪的后半期。
在20世纪上半叶,尤其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图画书的发展由英国快速向美国发展
20世纪50年代后,欧美图画书进入到第二次发展的高峰
1949年以后,我国的图画书受到了一定的重视,从总体上呈现一种中国式的发展特点。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近20年,图画书引起我国儿童文学作家、研究者、文学推广者的重视
图画书的基本形式
1.图文结合
这类图书一般采用一文一图或一文数图
的表现方式讲述故事
的表现方式讲述故事
图画书讲述
的故事类型
有三类
的故事类型
有三类
图画与文字的相互补充
陈致远《小鱼散步》
陈致远《小鱼散步》
图画与文字分别讲述
约翰·伯宁罕《莎莉,离水远一点》
约翰·伯宁罕《莎莉,离水远一点》
图画与文字的滑稽比照
佩特·哈群斯《母鸡萝斯去散步》
佩特·哈群斯《母鸡萝斯去散步》
《兔子彼得的故事》《花婆婆》《森林大熊》《爷爷有没有穿西装》《活了一百万次的猫》
2.无字书
故事完全由有着内在联系的画面组接完成,没有文字出现的图画书
大卫·威斯纳《疯狂星期二》、
《红色的书》《窗》《挖土机年年作响》《流浪狗之歌》《ZOOM》《男孩,熊,男爵,吟游诗人》
《红色的书》《窗》《挖土机年年作响》《流浪狗之歌》《ZOOM》《男孩,熊,男爵,吟游诗人》
结合作品说明儿童图画书的作用
1.优秀的图画书,对儿童阅读趣味和阅读习惯的养成,有着无可估量的影响力
使儿童借着对画面的感知得到文学和艺术的熏陶,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使儿童借着对画面的感知得到文学和艺术的熏陶,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从儿童教育的角度看,图画书能有效地对儿童进行生命教育
有趣的内容、吸引人的画面,隐于画面、文字中的内蕴
3.从心智开发的角度看,图画书在满足儿童阅读欣赏
需求的同时,对儿童的智力培养有着不可否认的作用
需求的同时,对儿童的智力培养有着不可否认的作用
如培养观察力、想象力、思维里、创作力等
优秀的图画书阅读后,能留下咀嚼余地,
让人读之快乐,思之有味,相之丰富
优秀的图画书阅读后,能留下咀嚼余地,
让人读之快乐,思之有味,相之丰富
4.从儿童阅读的角度看,图画书以直观的画面作用于读者的视觉,有利于消除儿童在听故事时有可能产生的困扰
5.从亲子共读的角度看,图画书还是亲子共读的最好材料
共同阅读、共同讲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缩小心理距离,增加情感交流
缩小心理距离,增加情感交流
图画书的艺术特征
一、可视性画面形象
如用可视性画面把母爱、友情等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把儿童能感受到但未必能说清楚的抽象概念变得具体化
(图画书中)
儿童式画面造型
儿童式画面造型
形象的儿童化
儿童化画面形象的可爱一般通过比例的失调,形象整体的圆滚,
工作表情的拙趣来表现。如《儿子,吐吐》中的小猪
工作表情的拙趣来表现。如《儿子,吐吐》中的小猪
如人物形象的圆滚,动作表情稚拙有趣等
图画书的夸饰
所谓夸饰,就是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段造成画面内容不同程度的夸张和变形
如用夸张的手法将画面形象某一细部特征加以特写式的放大
如对卡通、拟人、特写、夸张、漫画等手段的灵活运用和对幽默、荒诞的创造
《月亮的味道》中动物夸张的叠加起来,品尝月亮的味道
(图画书中)
连续性画面叙事
连续性画面叙事
1.在跳跃的画面组接中完成图画书的意义表达,实现图画书故事情节的完整性和作品结构的整体性
2.在连续性画面叙事中凸显故事的韵律结构
《逃家小兔》
3.带来图画书的语言空白
《母鸡萝斯去散步》
新奇的画面创意
画面和故事有创意
简洁的画面语言(图画书中的画面语言)
图画语言的简洁
文字叙事的简洁
第十一章
儿童戏剧文学 儿童影视文学
儿童戏剧文学 儿童影视文学
儿童戏剧文学
含义
专为儿童戏剧演出而创作的文本,简称剧本
舞台呈现
舞台背景及戏剧内容<-->观众的接受心理
人物形象的舞台呈现<-->儿童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
剧情的舞台呈现-->儿童感受与参与
类别
艺术形式
话剧
人物的对白、动作
《报童》、仇英俊《白雪公主》
戏曲
唱腔、身段等程式化的地方戏曲表演形式
齐铁雄京剧《寒号鸟》
歌舞剧
运用音乐、舞蹈、歌唱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
黎锦晖《葡萄仙子》
木偶剧
老舍《宝船》
皮影剧
传说故事《三打白骨精》
课本剧
容量和场次
多幕剧
分成若干幕演出的大型戏剧
《马兰花》
独幕剧
只有一幕一场的戏剧形式
《四只大神龟》
场景剧
同一舞台背景下进行多个场次演出的戏剧形式
《葡萄仙子》
表现题材
历史剧
反映历史题材为主要内容的
根据剧情发生的时间
古代历史剧
《甘罗十二为使臣》《花木兰替父从军》
现代历史剧
《报童》
现代剧
现实生活为题材的
《小雁齐飞》《红蜻蜓》
特征
1.主题意蕴
接受能力、文化程度、生理和心理条件等因素
思想内容的表现上-->儿童的接受特点
表现的主题-->儿童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趣味
思想内容的表现上-->儿童的接受特点
表现的主题-->儿童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趣味
《人参娃娃》
2.戏剧结构
剧情安排-->儿童的接受能力
剧作者对构成剧本内容的全部材料所进行的组织和安排
恰当的安排戏剧结构,直接关系着戏剧文学有可能产生良好的演出效果
恰当的安排戏剧结构,直接关系着戏剧文学有可能产生良好的演出效果
戏剧冲突要集中可信
3人物造型
于戏剧冲突中运用戏剧语言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4语言特点
浅近易懂、富有儿童情趣和动作性
儿童影视文学
含义
专为儿童影视片所创作的文学剧本
儿童影视创作的文学基础
导演再创作的依据
艺术的造型元素
1.蒙太奇结构
在影视艺术中是组合、剪接的意思
电影《小鬼当家》画面表现了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使用的是平行蒙太奇
电影《小鬼当家》画面表现了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使用的是平行蒙太奇
2.光影、色彩和音响
3.音乐
4.表演、服装、场景和道具
艺术的叙事元素
开头
情节、人物、对话
结尾
分类
儿童故事片
喜剧片
产生笑的效果
《米老鼠和唐老鸭》《淘气阿丹》
惊险片
各种现实的和虚构的险情的
《小鬼当家》《汤姆·索亚历险记》
生活片
取材于现实,以表现儿童日常生活为主
《天堂的孩子》《我的九月》
童话片
借助幻想创造的情境和形象
《精灵鼠小弟》《龙猫》
科幻片
幻想式展示
《外星人ET》《未来世界》
魔幻片
虚幻世界的魔法故事
《哈利波特》改编自J·k·罗琳的同名作品
《魔戒》改编自托尔金《魔戒三部曲》
《纳尼亚传奇》改编自C·路易斯《纳尼亚魔幻王国》
美术片
分类
动画片
卡通片
木偶片
《阿凡提》《木偶奇遇记》
剪纸片
剪纸和皮影戏-->平面雕镂方式给人物、动物造型
《猪八戒吃西瓜》
折纸片
折纸手工劳作-->尤其适合低幼儿童观赏
《聪明鸭子》
审美特征
色彩鲜艳
造型夸张
机智有趣
节奏快、动感强
特征
视像性
作品的形象要具有明确、具体、富于造型的表现力等特点,《鸡毛信》
趣味性
体现为作品的喜剧性,采用幽默、夸张、误会、揶揄、倒错等手段,《樱桃小丸子》
情节性
一般注意线索的单纯和悬念的设置,激起小读者对人物命运的关注
还需要有一定的惊奇感和奇异感《小鬼当家》
还需要有一定的惊奇感和奇异感《小鬼当家》
形象性
成功的形象应该有鲜明的个性
幻想性
一些动画片和魔幻电影从影视文学的元素看,有超自然的幻想性,《哈利波特》
第十二章阅读指导与编创
阅读指导
理念
尊重学生的阅读需要,重视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培养,注重发展和提高学生对文学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并在实施中做详细记录,避免阅读指导的随意性和不连续性
建立合理的评估体制
基本策略
不同的题材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设计不同的阅读方案
注意保持作品带给学生的完整性和新鲜感
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建立和增强学生的阅读自信,推动其自主阅读
注意儿童文学作品阅读的延伸
结合实例说明儿童阅读不同文体的指导方式
儿童诗歌
基本特征,技术构成、情感表达方式,鉴赏的技术与方法,兴趣和习惯
诗配画多媒体表现诗歌意境等方式-->欣赏诗歌,具体的形象感受-->诗歌意义的理解
诗配画多媒体表现诗歌意境等方式-->欣赏诗歌,具体的形象感受-->诗歌意义的理解
童话
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幻想手法、幻想趣味、故事构成等童话的艺术元素
可以阅读相近的作品、改写、续写、绘制插图和戏剧演出等
可以阅读相近的作品、改写、续写、绘制插图和戏剧演出等
儿童小说
小说要素,作家对生命、人生的独特感悟和艺术追求,揣摩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
小说艺术特色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
可以多设计儿童能够参与的阅读活动,
如故事复述改写、续写、比较阅读、讨论交流、观看小说改编的戏剧影视作品等
小说艺术特色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
可以多设计儿童能够参与的阅读活动,
如故事复述改写、续写、比较阅读、讨论交流、观看小说改编的戏剧影视作品等
散文
引导儿童从作者的思想感情、作品的题材表现手法、作家风格等几方面
强调对作品思想品质、审美趣味、作家艺术功力的了解和把握
可以朗读、背诵、欣赏多媒体表现的意境、同题作文、同题材散文比较阅读、佳句赏析等
强调对作品思想品质、审美趣味、作家艺术功力的了解和把握
可以朗读、背诵、欣赏多媒体表现的意境、同题作文、同题材散文比较阅读、佳句赏析等
编创
改编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
2.趣味性原则
儿童的自身天性和他们的兴味-->对改编作品的内容进行选择和文学处理
文学名著改编的要领
领会主旨,浅化主题,凸显立意之本源
主题
《丑小鸭》
《丑小鸭》
理清主线,删削枝节,保留主体情节
叙事性儿童文学作品很讲究情节的单线发展和故事情节的起伏
作者应努力使小读者从变幻的情节中获得欢愉,从故事的意外性发展或结局中获得快乐
兰姆姐弟改编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
作者应努力使小读者从变幻的情节中获得欢愉,从故事的意外性发展或结局中获得快乐
兰姆姐弟改编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
叙事为主,减少描写,强化故事性
注意的持久性和文学解释的兴奋期,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殊性和文学审美的心理趋向-->提炼“故事”作为处理作品的重头工作
改编包蕾《猪八戒吃西瓜》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殊性和文学审美的心理趋向-->提炼“故事”作为处理作品的重头工作
改编包蕾《猪八戒吃西瓜》
民间文学改编的要领
去粗取精,提炼精华
儿童的培养教育和审美需求-->内容的选择上作出准确的判断
精选内容,剔除糟粕,提取精华
精选内容,剔除糟粕,提取精华
增删情节,突出故事
对只有简约故事轮廓的民间文学作品,故事讲述的需要、情节发展的规律、
情节和细节的补充和丰富、具体而又有变化的故事情节
情节和细节的补充和丰富、具体而又有变化的故事情节
对情节杂乱无章的作品,故事的完整性、变化性和丰富性为核心
规范语言,讲述领先
尽力尽量保留原作品语言的鲜活性
根据儿童的语言能力和语言学习的需要,进行语言的规范
图画书改编的要领
观图叙事,留心细节,使故事完整周圆
细节-->元素-->文学口语加以表述,一定能使故事增色不少
展开想象,补充细节,使故事血肉丰满
巧设关联,消除跳跃,使故事精当细密
儿童戏剧改编的要领
选择作品要准确恰当
首先要分析原创作品是否有趣味性、情节的冲突性和内容的新奇性,托尔斯泰《大萝卜》
其次原作是否适合进行舞台表演,《木偶奇遇记》
其次原作是否适合进行舞台表演,《木偶奇遇记》
变文学叙事为舞台语言
对儿童戏剧的改编要将文学叙事语言转换为戏剧语言。
原作品对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的叙述,甚至人物的心理描写-->富有动作性的台词
故事发生的事件、地点、背景、人物身份的介绍-->舞台提示语
原作品对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的叙述,甚至人物的心理描写-->富有动作性的台词
故事发生的事件、地点、背景、人物身份的介绍-->舞台提示语
设计好集中紧凑的戏剧冲突
儿童戏剧因儿童接受心理和接受能力的独特性而要求简短集中
儿歌的创作
精于构思,突出一个趣字
内容新鲜有趣,在节奏上朗朗上口
工于构思,突出一个巧字
如三三七、长短句式表现出结构巧
善于用字,突出一个平字
用平实的语言、拒绝生涩和深刻
即要用形象、生动儿童可以理解的语言,让儿童有直观感
即要用形象、生动儿童可以理解的语言,让儿童有直观感
童话的创作
运用艺术创作,大胆放飞想象
营构童话情节,重在创意出新
注重语言美质,实现形象表达
儿童故事创作
提炼单纯主题,表现童真童趣
安排紧凑情节,注意动态推进
巧用叙事口语,体现质朴文风
简单化
口语化
伸缩性
0 条评论
下一页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