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工程
2020-12-13 19:47:18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需求工程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需求工程导论
需求规格说明和需求管理的缺陷是软件开发中最常见的两类重要问题
需求工程活动包括需求开发和需求管理两个方面
问题广为人知,问题小而简单的特定问题的具体特性掩盖了需求工程的重要性
需求基础
优秀的需求应该具备完备性、正确性、可行性、必要性、无歧义可验证
需求工程过程
需求开发过程中产生3中较常见文档
项目前景范围文档
定义系统业务需求
用户需求文档
定义了用户需求
用户需求规格说明文档
定义了系统级需求
需求获取概述
默认知识现象
表达者看来简单认为不值得专门进行解释或提及的知识
确定项目前景与范围
确定系统特性和解决方案的边界
选定方案后进一步明确解决该方案需要具备的功能特性
涉众分析与硬数据采样
软件系统的涉众
能够影响软件系统的实现,或者会被实现后软件系统所影响的人和团体
按照复杂程度将信息系统分成4中类型
小型系统
组织级系统
战略信息系统
组织间系统
涉众代表选择
在发现关键涉众类别,完成对他们角色和职责定义之后,还需要为每个涉众类别选择合适的代表,这些代表能够扮演涉众类别的角色,履行涉众类别的职责,为项目的最终成功起到应有的作用
采样基本原则
完整采样
态度积极
数量适中
比例恰当
硬数据
定量硬数据
数据收集表格
统计报表
定性硬数据
基于用例/场景模型展开用户需求获取
用例是一种文本方式的需求描述手段,而用例图是将获取的用例进行集中展示的图形表示法。用例的目的是描述业务的细节用例图的目的是以用例为单位将系统的功能和行为展示出来
需求获取方法之面谈
两种基本的问题类型
开放式问题
封闭式问题
面谈的类别
结构化面谈
·会见者会完全按照事先的问题和结构来控制面谈。结构化面谈通常被用来获取一些比较确定或者选择空间较为有限的信息
需求获取方法之原型
原型的用途
实验原型
用于试验和解决技术方案方面的不确定性,主要用在构建系统阶段
确定系统某些功能实现的技术可行性
控制水平原型的成本
水平原型与垂直原型
认为系统的构建是对其多个层次的设计与实现过程,并据此将原型的构建方法分成水平原型方法和垂直原型方法
需求分析概述
抽象和分解是构建模型最为常用的两种手段
用例图
描述用户与系统的交互。从交互的角度说明了系统的边界和功能范围
需求分析方法
结构化分析
结构化分析方法把实现世界描绘成数据在信息系统中的流动,以及在数据流动过程中数据向信息的转化
面向对象分析
认为系统是对象的集合,这些对象之间互相协作,共同完成系统任务
过程建模
数据流图
他在建模时所使用的基本模型
外部实体
过程(加工)
数据流
文件
示例
书p296.图12-7
逻辑说明--微规格说明
是一些用来描述过程处理逻辑的技术,主要有:结构化自然语言、行为图、决策表/树
数据说明--数据字典
是一个存储库,包含软件使用和生产的所有数据对象的描述,其中也包括数据流图中数据流和数据存储的定义
面向对象建模
分析对象模型——领域模型
分析阶段产生的对象模型是关注用户问题域的对象模型,它被称为领域模型,又被称为领域类图、概念类图、分析类图
需求规格说明
编写需求规格说明文档可以带来的好处
需求规格文档可以成为各方人士之间有关软件系统的协议基准
需求规格文档可以成为项目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依据
在需求规格说明文档的编写过程中,可以尽早发现和减少可能的需求错误,从而减少项目的返工,降低项目工作量
需求规格说明文档可以成为有效的智力资产
需求验证
需求验证的方法
需求评审
原型与模拟
开发测试用例
利用跟踪关系
自动化分析
需求管理
需求跟踪
是以软件需求规格说明文档为基线,向前和向后两个方向上
变更控制中的注意事项
认识到变更的必要性,并为之制定计划
维护需求基线,审计变更记录
管理范围蔓延
灵活应对变更请求
使用辅助工具
0 条评论
下一页